第1260章 西藏工作

所謂西藏工作,說白了,就是日本人想染指西藏、侵略西藏。 壹?書?庫

此時的西藏,由於交通不便,在世人眼裡還是一個神秘的存在。日本人就把西藏稱爲神秘國。

其實,從清末開始,西藏就一直處於動盪之中。主要原因是侵華急先鋒英國殖民者一直覬覦西藏。當時,英國軍隊控制了印度、錫金,隨即兩次入侵西藏,西藏人民奮起反抗,先後爆發了兩次抗英戰爭。其中第二次抗英戰爭時英軍攻佔拉薩,十三世達賴喇嘛在英軍攻佔拉薩前逃離西藏,經青海去了蒙古,原計劃逃去俄國,經清政府駐外蒙古大臣和欽差勸阻,才輾轉到北京覲見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十三世達賴喇嘛辭別光緒皇帝、與1909年10月返回西藏後,又與清廷駐藏大臣聯豫發生尖銳矛盾,導火索是聯豫出於保衛邊防考慮,奏請清廷批准,抽調2000名川軍入藏,結果川軍軍紀不好,在拉薩打死了一個巡警,又在琉璃橋畔殺了濟仲大喇嘛,還向布達拉宮開槍亂擊。十三世達賴喇嘛懼怕危急個人安全,率領左右逃向印度。實際上矛盾的核心是十三世達賴喇嘛內心裡就不願中央政府派軍隊入藏。另一個隱藏的因素是十三世達賴喇嘛第一次逃離西藏後,遭到了當時的駐藏大臣有泰的彈劾,曾經被清廷短期革除名號,十三世達賴喇嘛因此對駐藏大臣一直記恨。

十三世達賴喇嘛出逃印度後,清廷再次革去其名號,並命令駐藏大臣尋找靈童代替。此舉引起藏族羣衆不滿,清廷不願收回成命,只是命令駐藏大臣赴印度勸說十三世達賴喇嘛迴歸西藏。

辛亥革命爆發後,十三世達賴喇嘛於1912年藏曆5月初五從印度啓程回國。此時。由於在印度受到英國殖民者的歡迎和款待,十三世達賴喇嘛的思想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是,十三世達賴喇嘛還是主動給袁世凱設立的蒙藏事務局總裁科爾沁王爺貢桑諾布寫了一封信,派蒙古族喇嘛羅布桑東珠爾爲代表。前往北京。袁世凱接信後,下達了恢復十三世達賴喇嘛名號的命令。

這個時候,駐拉薩川軍發生兵變,包圍色拉寺不成反被藏軍包圍,袁世凱急令四川總督尹昌衡、雲南總督蔡鍔兩路齊出援藏。

十三世達賴喇嘛接到袁世凱恢復名號的命令後,通過護理駐藏辦事長官陸興祺給袁世凱轉去電,要求北洋政府派人到印度大吉嶺進行談判。

狡猾的英國鬼子一看川、滇兩路援軍進展順利。馬上出面干預,要求北洋政府派代表到印度大吉嶺召開西藏會議,並主張西藏方面也要派代表參加,赤裸裸的干涉中國內政。結果,袁世凱不但下令尹昌衡、蔡鍔停止向西藏進軍,還派陳貽範和王海平作爲中國政府代表赴會。這樣,就在印度的西姆拉召開了由英國代表麥克馬洪(印度外務大臣)、西藏代表倫青霞札等人、北洋政府代表陳貽範和王海平參加的希拉姆會議。

這個西姆拉會議影響惡劣而深遠。

會議是以英國提出的“折衷”方案爲基礎談判的。“折衷”方案換文中雖然承認“西藏爲中國領土之一部分”,但主要內容是把藏族居住的所有地區劃爲“內外藏”兩部分。“內藏”包括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省的藏族居住地區,由中國政府直接管轄;“外藏”包括西藏與西康地區,中國政府“承認外藏自治”。“不干涉其內政,而讓諸藏人自理”,“但中國仍派大臣駐拉薩,護衛部隊限三百人”。

就這樣的狗屁文件,北洋政府代表陳貽範在英國人威逼下竟然在草約上籤了字。這一來,引起全國各界人士強烈反對,北洋政府鑑於國內壓力,命令陳貽範拒絕在正約上簽字。

本來,中國政府在正約上不簽字,此事到此也就結束了。英國的圖謀也就破產了。但是,英國侵略者不死心,竟然宣佈說英藏兩方簽字,中國未簽字,不得享受條約上的權利。更爲可惡的是,英帝侵略者與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勾結。秘密篡改中印邊界地圖,提出了所謂“麥克馬洪線”的非法邊界線,妄圖將歷來屬於我國西藏地方的九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印度版圖。

歷史上,就是因爲這個該死的“麥克馬洪線”導致中印之間發生邊界衝突,曾發生了局勢未明的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西藏會議後,十三世達賴喇嘛和西藏噶廈政府轉向親英。但好景不長,十三世達賴喇嘛就發現英國人包藏禍心,干涉西藏內政,又開始與中央政府聯繫。1919年的時候,北洋政府派人通過青海抵達西藏,受到西藏各界熱烈歡迎,十三世達賴喇嘛在會談中表示盼望北洋政府派遣全權代表到西藏商談懸案,包括希拉姆會議草約也可以修改。

這中間,掌握了西藏軍政大權的達賴喇嘛又和九世班禪發生了矛盾,迫使九世班禪逃離西藏、流亡內地。

等到北伐勝利,國民政府建都南京,十三世達賴喇嘛又派人到南京晉見蔣介石,開始和國民政府聯繫。國民政府也派人到西藏去,面見達賴喇嘛。達賴喇嘛表示西藏是中國領土,康藏問題是中國內部問題,擁護祖國統一。達賴對國民政府的要求是支援西藏織布機、製革機和各類工人。

但總的說,這個時候國民政府和西藏的聯繫尚不鞏固,達賴喇嘛採取的是騎牆政策,就是在英國和中央政府之間跳舞。

第十三世達賴喇嘛於1933年圓寂。緊接着,愛國護教的九世班禪於1937年的12月1日,在玉樹大寺甲拉頗章宮內圓寂。西藏噶廈政府暫有支持國家統一的五世熱振活佛攝政。

直到1938年嘎廈政府才把1935年7月出生於青海湟中?縣祁家川的拉木登珠遴選爲十三世達賴喇嘛的唯一轉世靈童,並報請國民政府,請求免予金瓶掣籤,批准靈童拉木登珠繼位爲十四世達賴喇嘛。結果。由於西藏上層勢力中親英分子的作梗,在國民政府回覆前,嘎廈政府竟然自行於1939年10月13日由攝政五世熱振活佛主持,在大昭寺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前舉行大典。爲靈童拉木登珠剃度,授居士戒,並上法號爲“傑尊強白?阿旺洛桑?益西丹增嘉措?斯鬆旺秋?宗巴米巴?德白桑布”,簡稱爲“丹增嘉措”,並按慣例由五世熱振活佛親自擔任靈童的正經師,十三世達賴的參廈達扎?阿旺鬆繞爲副經師。到了1939年12月,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吳忠信抵達拉薩。受到隆重歡迎,並於1940年2月22日爲十四世達賴喇嘛在布達拉宮日光大殿舉行了隆重的做牀典禮。

日本人的西藏工作是由關東軍發起、外務省主辦的。採取的辦法無非是接近和拉攏西藏上次宗教人物、利用藏人蒐集情報、派遣特務潛入西藏活動。主持這項工作的最早是關東軍的特務機關,後來外務省專門派了精通藏語的青木文教負責西藏工作。

早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軍關東軍特務機關就盯上了奔波於西藏與祖國內地之間的西藏高僧安欽呼圖克圖以及雍和宮住持旦巴達扎,百般引誘,並讓安欽活佛覲見溥儀。

這個安欽活佛,是九世班禪的第一高徒,很受班禪大師器重。併爲班禪返藏奔波,做了許多有益於祖國統一的工作。班禪圓寂後,安欽活佛成了班禪集團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這個時候。國難當頭,中央政府維護不了班禪集團在西藏的固有地位,連幫助班禪返藏這樣的事情都辦不了。日軍再一威逼利誘,安欽活佛自然是頗有點心動了。

日本人曾策劃讓安欽活佛訪日,後來考慮到會影響安欽活佛返藏,只好作罷,不過派了個特務野元甚藏隨安欽活佛入藏。不料,野元甚藏到西藏後,由於西藏對日本人提防甚嚴,根本不能發揮作用。只好灰溜溜的逃回了日本。

雍和宮主持丹巴達扎原來是西藏地方政府派駐南京的代表,1936年3月到達南京向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報到,不久赴北京,長駐雍和宮,擔任住持堪布。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南京國民政府曾邀請他南下。但他依然住在雍和宮,並參加了汪僞1940年在南京召開的僞國民大會,擔任僞“邊疆委員會”委員,今年年初又擔任了北平喇嘛寺廟整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負責管理北京地區32所喇嘛寺廟。

這個時候,安欽活佛早已返藏,日本外務省正在積極策劃,準備讓丹巴達扎和雍和宮喇嘛楊喇嘛訪日。正在運作中,天皇就等不及了,開始質問首相東條英機了。

東條英機趕緊奏報,說是外務省情報部門正在積極工作,一個是邀請北平的藏傳佛教上層人物訪日,計劃6月到東京;第二個是準備派遣特務人員,在喇嘛們的帶領下,從蒙古經青海到西藏。第三是外務省找到了一個願意幫助日本的西藏大商人,名字叫蒙那昌,是西藏的兩大御用商人之一。可惜的是,這個蒙那昌去年2月曾經拿着上海領事和海軍報道部長的介紹信來東京,由於語言不通而返回上海,現在住在北平。可以通過他加快西藏工作步伐。

東條英機奏報完,裕仁天皇鼻子裡哼了一聲,淡淡地說到:“攻佔了緬甸,徹底切斷蔣介石政府的國際補給線滇緬公路,蔣介石離投降也就不遠了吧?首相及各位愛卿要努力呢!”

東條英機、杉杉元、永野修身、東鄉茂德、島田繁太郎全都跪伏在地,高喊天皇萬歲!

裕仁天皇不理他們,又淡淡地說到:“西藏原來地處偏遠,現在陸軍即將攻佔全部緬甸,*****就重要了。需要認真的研究呢!”

又是一通天皇萬歲!

裕仁天皇總算擡起了頭,看着窗外的櫻花,自言自語地說到:“外蒙古佔領了,遠東佔領了,薩哈林島收復了,現在陸海軍又攻佔了香港、菲律賓、印尼、馬來、泰國,緬甸也要被佔領了。朕的勇士們沒有辜負朕的期望!可是,朕怎麼沒有見到上述地區的代表團來向朕表示臣服呢?按照支那古代的傳統,似乎他們應該向臣貢獻地圖和珍寶,以示臣服的吧!”

這下,東條英機算是徹底反應過來了,原來天皇陛下召見還有這一層意思啊!

東條英機馬上奏報到:“陛下,這些新近佔領地區的民衆對陛下感恩不盡,紛紛要求前來覲見陛下。臣已經接到了外務省的報告,外務省正在安排,很快就會允許各地代表團訪問日本,覲見陛下,聆聽玉音教誨。”

裕仁天皇這才滿意,揮手讓東條英機等人起來坐好,接着就說盟國希特勒大元首搞的集中營值得借鑑,應該把東南亞、香港中國本土、遠東的英美被俘人員進行集中管理。

杉杉元坐在那裡,算是徹底體會到了天皇陛下想到哪說到哪的跳躍式思維的厲害了,正說如何對付偷襲遼東半島的八路軍呢,天皇就問到了西藏工作。西藏工作剛剛說了個大概,天皇就又說到了佔領區代表團覲見的問題。杉杉元還想着天皇陛下會有進一步的旨意呢,陛下就來了個華麗轉身,說起了集中營的事情。表面看,似乎天皇是信馬由繮、想到哪說到哪,實際上仔細琢磨,這些問題都是一環扣一環,每一步都有深意,都事關大日本的國運。看來,天皇陛下是深思熟慮後才提出這些問題。

裕仁天皇總算是不再問了,直接下旨讓總長杉杉元調第五飛行集團、第五艦隊馳援關東軍,命令關東軍消滅登陸遼東半島的劉一民部。

“奏上”結束了,東條英機領着杉杉元、永野修身、島田繁太郎去調兵遣將去了,裕仁天皇也回內宮休息去了。這羣侵略魔頭,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此時劉一民正率領一縱、騎縱、炮縱主力,向瀋陽撲去。這一去,就拉開了亞太戰場反攻的序幕,小日本的好日子到頭了!

第200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二)第52章 席捲黔東南(五)第1559章 席捲京滬杭第1502章 心惶惶第733章 喋血贛江(六)第955章 珊瑚壩機場第204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六)第1168 敦促第800章 天上星,亮晶晶(下)第744章 武藤章的反思第1486章 炸癱了!第81章 古藺(二)第849章 沙揚娜拉第420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六)第1105章 丁叔言第1426章 大潰退(續)第539章 青州戰記(六)第1513章 摘桃子問題第233章 襲取天津(五)第1481章 風起冀東第863章 糾結的多田駿第913章 抉擇第1205章 金蟬脫殼第99章 波瀾(三)第585章 行前(續)第1426章 大潰退(續)第1465章 整編第1151章 心潮難平第1284章 暗夜驚魂第1495章 垂死掙扎(續)第1171章 呻吟的佐世保第634章 泰西戰役前奏(續)第1476章 東北解放紀念獎章第864章 糾結的多田駿(續)第1147章 大潰敗(上)第305章 子洪口(一)第1306章 瀋陽大轟炸(續)第233章 襲取天津(五)第1396章 飲馬河畔第458章 連雲港(五)第1494章 垂死掙扎第1222章 王實味第1495章 垂死掙扎(續)第503章 襲佔安丘(一)第481章 蓄勢(續)第484章 血染富金山(三)第387章 魯中戰役(十)第857章 新安古鎮(上)第744章 零敲碎打(續)第351章 傷逝第668章 近衛辭職第332章 滕縣之殤(三)第1506章 德州的一個上午第1349章 勸降第1138章 撲朔迷離(續)第376章 危局(五)第1250章 死守待援第776章 五河傳奇第1395章 砸鍋賣鐵也要搞核武器第1548章 不可思議的大潰敗。第119章 會師風雲(四)第1461章 一億國民齊上陣第1377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1238章 乘風而來第993章 恢復根據地問題第802章 心傷(續)第486章 武漢上空的鷹(二)第1101章 戰車第一師團出動了第1348章 搶先一步第655章 裝甲突擊第1188章 計劃搶運 求雙倍月票爆發第163章 美國來信(續)第1519章 一戰定華北(五)第469章 重返山東(續)第1487章 照妖鏡第970章 黃雀在後第680章 安丘事變(二)第913章 抉擇第1217章 佈局東北第247章 沸騰的天津(六)第244章 沸騰的天津(四)第216章 繁峙(二)第403章 暴風雨之前(二)第232章 初到冀魯邊(二)第1148章 大潰敗(中)第369章 輕取泰安(三)第70章 遵義會議(一)第1515章 一戰定華北(一)第1160章 目標上海第352章 蒙山之陽第913章 抉擇第1223章 王實味(續)第556章 別了,尾高龜藏六四一章 華北治安毒瘤第1332章 鬆遼戰役(七)第167章 煤田(一)第545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三)第1175章 蘇聯英雄第41章 餘韻(一)第867章 白彥鎮(續)
第200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二)第52章 席捲黔東南(五)第1559章 席捲京滬杭第1502章 心惶惶第733章 喋血贛江(六)第955章 珊瑚壩機場第204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六)第1168 敦促第800章 天上星,亮晶晶(下)第744章 武藤章的反思第1486章 炸癱了!第81章 古藺(二)第849章 沙揚娜拉第420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六)第1105章 丁叔言第1426章 大潰退(續)第539章 青州戰記(六)第1513章 摘桃子問題第233章 襲取天津(五)第1481章 風起冀東第863章 糾結的多田駿第913章 抉擇第1205章 金蟬脫殼第99章 波瀾(三)第585章 行前(續)第1426章 大潰退(續)第1465章 整編第1151章 心潮難平第1284章 暗夜驚魂第1495章 垂死掙扎(續)第1171章 呻吟的佐世保第634章 泰西戰役前奏(續)第1476章 東北解放紀念獎章第864章 糾結的多田駿(續)第1147章 大潰敗(上)第305章 子洪口(一)第1306章 瀋陽大轟炸(續)第233章 襲取天津(五)第1396章 飲馬河畔第458章 連雲港(五)第1494章 垂死掙扎第1222章 王實味第1495章 垂死掙扎(續)第503章 襲佔安丘(一)第481章 蓄勢(續)第484章 血染富金山(三)第387章 魯中戰役(十)第857章 新安古鎮(上)第744章 零敲碎打(續)第351章 傷逝第668章 近衛辭職第332章 滕縣之殤(三)第1506章 德州的一個上午第1349章 勸降第1138章 撲朔迷離(續)第376章 危局(五)第1250章 死守待援第776章 五河傳奇第1395章 砸鍋賣鐵也要搞核武器第1548章 不可思議的大潰敗。第119章 會師風雲(四)第1461章 一億國民齊上陣第1377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1238章 乘風而來第993章 恢復根據地問題第802章 心傷(續)第486章 武漢上空的鷹(二)第1101章 戰車第一師團出動了第1348章 搶先一步第655章 裝甲突擊第1188章 計劃搶運 求雙倍月票爆發第163章 美國來信(續)第1519章 一戰定華北(五)第469章 重返山東(續)第1487章 照妖鏡第970章 黃雀在後第680章 安丘事變(二)第913章 抉擇第1217章 佈局東北第247章 沸騰的天津(六)第244章 沸騰的天津(四)第216章 繁峙(二)第403章 暴風雨之前(二)第232章 初到冀魯邊(二)第1148章 大潰敗(中)第369章 輕取泰安(三)第70章 遵義會議(一)第1515章 一戰定華北(一)第1160章 目標上海第352章 蒙山之陽第913章 抉擇第1223章 王實味(續)第556章 別了,尾高龜藏六四一章 華北治安毒瘤第1332章 鬆遼戰役(七)第167章 煤田(一)第545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三)第1175章 蘇聯英雄第41章 餘韻(一)第867章 白彥鎮(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