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啓動
從徐英發的的滿月酒結束以後,王長虎就變成了大忙人。
他先將東北海軍司令沈鴻烈要了過來變成自己的手下,命令他將海港中能開走的軍艦全部開到瓊州,也就是海南島,並與沈鴻烈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其實就是一個搶劫銷贓計劃。
先由沈鴻烈將海南島的港口建設出來,這部分材料由王長虎提供;第二步就是搶劫,搶到物質後,有王長虎負責銷贓,這些貨的百分之三十歸海軍,剩下的百分之七十里面百分之十歸少帥,剩下的百分之六十歸王長虎;不過王長虎要負責武器彈藥、艦船修補,購買艦隻,所以王長虎其實就是背上了一個大包袱,不過王長虎不在乎,他的目的是將這些海軍徹底培養成爲見錢眼開的海盜,他就是最大的海盜頭子,這一直是他的一個夢想。
年後這些海軍就完全搬走,剩下的就是一些近海防衛部隊;其實王長虎還有個想法,就是建立一支潛艇部隊,不過那需要很多錢,只能一步一步來,不過潛艇人員他已經選派了一些去美國學習,大約有五百來人;
什麼事預先準備好,到時候纔不會手忙腳亂,這一直是王長虎的工作態度!
海軍的事一了,王長虎開始忙着處理起名掙來的一億多大洋,還有抽獎的事宜;
這次選票一共賣了三千三百萬張,應得錢數應該是一億六千伍佰萬大洋,減去給報館的兩千六百四十萬,還有抽獎的獎金,再加上駐紮人員的消費錢數,王長虎還剩了一億三千八百多萬!
王長虎將零頭八百多萬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五百萬給了南京政府的蔣總裁;一部分三百多萬給了少帥,美其名曰抽獎的辛苦費;蔣總裁很高興,先前產生的一絲隔膜一下子就消失不見了,並允許王長虎的艦隊可以到福建駐紮,並可以在福建馬尾造船廠修理艦船,這是個意外的結局!剩下的錢王長虎存了兩個地方,一個是邊業銀行,一個是南方的花旗銀行!
2月2日是抽獎日,南北同時抽獎,抽獎的結果公佈在全國報紙的頭條,這是給王長虎獎勵,畢竟報館賺得也不少,對他的仗義疏財給了一絲小小的回報;至於領獎者就由這些報館接待,中獎的錢由常三的人支付,這就不關王長虎的事了。
將這件事忙完之後,王長虎開始於蘇俄代表接觸,商議五十個師的訓練裝備問題。
談判已開始就矛盾匆匆,王長虎的意思是按照一個師兩萬人,由蘇聯幫忙訓練五十個師,一百萬人;可是蘇聯人只答應一個師最好保持一萬三千人左右,也就是蘇軍1930年滿編師的人數;經過激烈的爭吵,兩方都退了一步,人數定在一萬七千人!
第二點就是是否裝備坦克的問題,因爲這時候蘇軍的坦克也不多,蘇聯的意思要裝備,就是完全的步兵師,一輛坦克也沒有;王長虎不幹了,因爲以後對陣的敵人是小日本鬼子,這要是沒有坦克多吃虧呀,再說了王長虎從來就不是吃虧的主,你要是給我一拳,我就給你兩腳;所以在他的強烈要求下,這五十個人師裡裝備了四個坦克師,不過每個師只有一個坦克旅,一百二十輛坦克,另外其他的部隊就是步兵和炮兵了,這四個師說是摩步師更爲準確!
第三個就是伙食問題,這人一多了,蘇聯就不願意付出太多,他們希望王長虎承擔起部分夥食費,這對於愛佔小便宜的王長虎那就相當於割他的肉,說什麼他也不同意;
蘇聯遇到了這樣的無賴簡直沒了辦法,最後蘇聯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屯墾!
王長虎那肯讓這些士兵受這些苦,再說了糧食種了頭一年根本收不到啥玩意,第二年纔是好年頭,不過那時候人已經走了,地都留給蒙古人了,這是賠錢的買賣,他纔不幹呢!
王長虎也上了一個辦法:就是讓這些大頭兵出勞務,賺錢,以解決口糧問題,不過這樣的話,訓練時間就要延長,由一年變成一年半,王長虎算了一下,由於是輪訓制,最後一批人員即使在九一八不會來,戰鬥的部隊也夠了;
於是他提出訓練時間改成一年半,這個事蘇聯還是比較理解的,畢竟訓練時間裡出現了出勞務時間,爲了保證訓練質量,延長訓練時間是必要的!
最後一個就是武器裝備的問題,因爲人數一下子多出了二十萬,所以這部分士兵的裝備如何解決,也是談判的焦點;
王長虎的意思就是完全裝備,不過蘇聯人也不是傻子,這多拿出來二十萬人的裝備必須要收回一些利息,這個利息就是這二十萬人必須在蘇聯服役兩年,不在蘇聯,也要在蒙古服役兩年,這是蘇軍的最低要求!
王長虎想了想,答應了下來,接着就是簽訂合約,由於這個協定是在正月裡簽完的,所以叫“正月合約”,這個合約重點強調了王長虎在少帥離開東北後,迅速獨霸東北,並保障蘇聯在華的利益,不許再發生象中東路那樣的事件了。
王長虎答應了下來,合約簽完以後,靖國軍各部隊開始着手抽取年輕兵員組建赴蒙參加訓練的人員,進過半個多月的緊張挑選,全軍挑選出了第一批年齡從十八到二十五歲之間年輕士兵三十五萬人,赴蒙進行訓練!
這時候,海軍也出發了,他們帶上了王長虎存放在邊業銀行所有的錢財到上海彙總,然後由王長虎在美國的貨輪來到上海將錢運到美國去,這筆錢王長虎就不準備動了,等“白銀法案”
通過以後,這筆錢就會價值大增,那時候,王長虎又發了一筆;
錢一送走,王長虎又窮了起來,他又把目標盯在了瀋陽城的銀行,這回他還是放出魚餌,等着大魚上鉤!
王長虎將獨狼和雷洪一起從北大營的臨時監獄放了出來,將他們趕到街上,看看有沒有大魚咬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