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對於出現在後面的機械化部隊感到無比憤怒,這種憤怒是發自內心的憤怒,是咬牙切齒的憤怒,這股部隊下手太狠了,實施的是偷光、殺光、搶光的政策,日軍最拿手的殺光、搶光政策被這股敵人發揚的淋漓盡致,還多出了一個偷光政策,令日軍大爲惱火,更可氣的是這個敵人頑固不化,在信陽外圍被圍後,立刻將坦克、汽車、戰車圍成環形防禦工事,在此負隅頑抗,看那個拒不投降的樣子就知道這支部隊肯定是靖部隊,至於哪一支部隊還不是太清楚,不過他們的軍服穿的卻是美軍的軍服,讓人迷惑不已
岡村寧次命令自己的手下的情報機構立即調查,得出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結論
歸國的部隊是前靖野人師師長陸正率領的部隊,這支部隊負有兩個使命,一個是對張彪率領的部隊進行交接;另一個是進佔河南;這回突然的進攻是陸正自己私自決定的,爲的是再過一把癮,什麼癮?
這回回來的傢伙都是靖老兵,有賊癮,剛回來就想露一手,再加上北進的路被日軍阻斷,摟草打兔子的事自然不能放過,不過死傷人數太多了,多得讓王長虎心疼不已,王長虎聽完胡景中的敘述,想了很久,說道:“目前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自從德國入侵波蘭,我們來自德國的補給可能就會被掐斷,目前,老蔣已經修建了滇越公路,爲的就是接受外國的援助而我們自己從外國運進的補給就要和國民政府的補給搶路,這事需要協調,另外我們現在要儲備大量的武器彈藥,能夠使用日軍武器裝備的,就不要動用從國外運進的補給,現在還沒有到最爲困難的時候,各部隊不要輕易和日軍開戰,因爲日軍自從德國侵略波蘭以後,他們的士氣無限膨脹,對我們的威脅很大,我們還是使用老辦法,先適應一陣子,等他們的士氣被我們磨下來以後,就可以與其決戰了”
大家點了點頭,認爲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從陸正手下的部隊傷亡情況可以看出,日軍的進攻決心下得無比徹底,陸正部那可是精銳中的精銳,海外留學歸國的靖尖子力量,一下子消耗掉了一半,任誰也不可能等閒視之
胡景中問道:“是不是給大家上節課?”
王長虎擺了擺手搖了搖頭,說道:“這事不用開什麼大會,我們幾個研究一下,下發到各部隊就行了”
胡景中、常三等人點了點頭,繼續坐着和王長虎研究,經過縝密的研究,王長虎立下了幾個規矩:第一項,以人爲本,關注靖的傷亡,注意部隊戰鬥力的恢復
第二項,王長虎命令自己的部隊儘量在三倍於敵情況發起圍殲戰,務必消滅所圍日軍,如果日軍反應激烈,可以讓他們撤出一些,然後追殺,這是靖的老戰術,可是目前由於機械化部隊的增加,這一戰術漸漸被遺忘,當時靖的實力比現在要低得多,最起碼在武器方面就不能比,所以很多年輕人在有了新式武器之後,漸漸地拋棄了一些老的陸軍步兵進攻戰術,進攻的時候傷亡必然是很大,現在就是撿回老戰術的時候,過幾年,就是靖的補給、兵員都會出現極大的困難,消耗和整補都不會在一條線上,而日軍又是咄咄逼人,減少傷亡就是唯一選擇
第三項就是新戰區得從新劃分;
第一戰區還是雷洪;第二戰區是黃一虎;第二戰區設在河南以北,隨之接應以南的陸正部;第四戰區是山東戰區,主要負責人韓拔山第四戰區設在江蘇、安徽一線,負責人爲付正傑第五戰區設在江南湖南一帶,負責人是徐英發;第六戰區設在雲南昆明,主要負責人是章路等等
戰區畫完之後,胡景中問道:“老闆,劉方他們怎麼辦?”
王長虎說道:“牛海、張子祥、劉方、段志明的部隊都去湖南戰場,一舉消滅入侵長沙地域的日軍”
胡景中現在才明白,王長虎爲什麼不給徐英發一兵一卒,原來老闆早想好了,將南部大部分軍隊送到了徐英發的手裡,就是希望他鬧一鬧,出出彩
胡景中看到新戰區的分配方案,腦中感慨萬千,原來靖已經如此巨大了
想到這,胡景中問道:“老闆,我們目前的主要任務是?”
王長虎回答道:“我聽說日軍目前正在集結,準備進攻長沙?”
胡景中點頭回答道:“好任命徐英發長沙戰役司令員,組織部隊即刻進入防守,然後反擊”
王長虎停了一刻,回答道:“時不待我,這回叫徐英發直接指揮靖四部,將日軍圍住,狠狠地擊退敵兵,然後逼迫日軍退出岳陽、長江一線,這樣我們就不被動了”
胡景中一一記了下來,問道:“老闆,是不是叫發子馬上過去?”
王長虎嘆了口,說道:“長沙會戰在即,叫他自己弄”
1939年9月上旬,第九戰區根據各方情報,發現日軍主力正向湘北方面集結。第九戰區鑑於湘北沿粵漢鐵路及其以東地區均爲起伏地形,適於大兵團運動,距長沙較近,便於突擊;且歐洲大戰方起,日本可能利用西方列強無暇東顧之機,迅速攻下長沙,給中國抗日勢力以打擊,爲叛國投敵勢力張目,這對日本推進其戰略政略均屬有利,第九戰區因而判斷“敵似在九月中旬開始南犯,將以主力由湘北直趨長沙,於贛北、鄂南施行策應作戰”。第九戰區據此而擬定的戰役方針是:以主力“在湘北方面利用逐次抵抗,yin敵於長沙以北地區,捕捉而殲滅之”,“贛北、鄂南方面,應擊破敵策應作戰之企圖,以保障主力方面之成功”。
根據的作戰計劃,王長虎給在重慶被當成金絲雀養肥的付正傑發了封電報,說道:“即刻領兵東進,協同作戰,將日軍拖住,爲主力調兵遣將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