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如何看待曹孟德?

蔡邕的出現,自然是打亂了呂布的計劃。在蔡邕面前,蔡琰羞得連腦袋都不敢擡起,直接轉身離去爲蔡邕備茶去了。

內室中,唯有呂布與蔡邕兩人。

翁婿之間,自然有許多話要談。更何況河內一別,呂布與蔡邕也有數月未見!這書月間,蔡邕對於呂布的印象,改善了不少。至少要比離開長安時,對呂布的態度好多了。

兩人,開始執棋。

古代,若是論打發時間來,下棋,絕對是排在第一位的。一場圍棋下完,快的也需一兩個時辰,慢的話,可能會下個半天也下不完!尤其是如同蔡邕與呂布這樣,下一子,說上個數句,執棋的手,停留在半空中,很久才落下一子。

“聽聞你出征雁門,斬殺了什麼烏桓大人普富盧?”

蔡邕的聲音很蒼老,卻依舊有力。

在蔡邕面前,呂布顯得很恭敬,“是!”

“不錯…”

蔡邕笑了,“邊郡那些地方,老夫也不知形勢……但想必很亂……你能夠率領大軍輾轉千里,斬殺那烏桓大人普富盧,可是爲我大漢揚威……”

邊郡的事情,對於蔡邕這樣的大儒,很少關注。但不關注,不代表蔡邕不知曉。

“……憙平六年,邊塞爲鮮卑所侵掠,朝廷派夏育從高柳縣,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從雲中,護匈奴中郎將臧旻與南匈奴出雁門,三路出兵討伐鮮卑……可惜最後卻是大敗而歸……從那時起,朝廷對這些邊郡的事情,便是有心無力了……”

人老了,特別容易回憶往事!蔡邕親眼見證了這個國家四分五裂,四方禍亂頻起,更是多生感慨。

憙平六年,鮮卑犯境,漢軍三路征伐的事情,呂布自然也是知曉的,見蔡邕提起,也是有些嘆息。

當初爲了征伐鮮卑,漢軍兵分三路,結果卻是大敗而歸,不知多少漢家男兒,戰死沙場!甚至是連匈奴人,都是死了不少,匈奴單于亦是重傷!自此之後,大漢威望,在諸胡眼中衰弱,直至如今。

“……如今的邊郡形勢,又有些許變化……當年鮮卑那個強大的君主檀石槐死後,他的兒子並無才能,整個鮮卑陷入內亂之中……無暇侵掠……倒是南匈奴與烏桓等族肆虐……”

呂布爲蔡邕說了一些關於邊郡的形勢。

“……早有預料……”

蔡邕搖搖頭,執棋的手落下,一顆白字便落在了棋盤之上,“這些外族,在我中原強大之時,俯首稱臣,可若在我中原禍亂之時,便會渾水摸魚……”

“如今國家連內亂尚且平定不了,哪裡能管到他們……”

“國家管不了,我們能管!”

呂布沉聲道,“蔡師可知幽州公孫瓚?”

“那位白馬將軍?”

蔡邕詢問。

“不錯!”

呂布回答,“你別看那些烏桓人在我幷州邊郡肆虐,可是在幽州,卻是安分許多!提起白馬將軍之名,那些胡人,都是心生畏懼……我這一戰,斬殺普富盧後,許多地方的胡人部落也是紛紛拜降……”

“殺到他們畏懼,殺到他們不敢再有異心,殺到他們知我之名,便膽寒…!”

“………”

蔡邕微微皺眉,“殺戮,豈是能夠解決事情的最好方法?聽聞溫侯在晉陽也是屠戮了不少世族……溫侯可知最近兗州的事情?曹孟德便是僅僅因爲殺了那名士邊讓,不知讓多少士子離心……”

“溫侯當以此爲誡!”

蔡邕的面色很嚴肅。

他現在最擔心的是,呂布又會重蹈董卓的覆轍。在蔡邕看來,董卓的失敗,便是與其殘暴有關!董卓好殺戮,不知屠戮了多少性命!失卻天下士人之心。當初,董卓還能聽取他蔡邕的意見,減少了許多殺戮。可從雒陽至長安之後,董卓便是我行我素,絲毫聽不進去蔡邕的諫言了。

見蔡邕提起曹操,呂布也是來了興致,“聽聞蔡師與那曹孟德關係極好,爲忘年之交,不知蔡師對於那曹孟德如何看法?”

“孟德……哎!”

蔡邕微微搖頭嘆道,“老夫初識孟德時橋公尚在。那時,橋公對孟德頗爲看重,故薦與老夫相識……孟德胸有大志,爲國忠誠,爲人坦率真誠,不拘時俗,且文采斐然,爲一世之俊傑……南陽人許韶曾言,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蔡邕的話,讓呂布有些啞然。

他很難相信,在蔡邕眼中,曹操竟然有爲國忠誠,爲人坦率真誠的評價!估計後世有人這麼評價曹操的話,只怕是會笑掉大牙吧!

“若說能臣,老夫並不懷疑,孟德之才,足以爲國之幹臣……可這奸雄……老夫卻是不明,孟德除了小時有些狡詐之舉外,卻不失一位可深交之人……”

蔡邕繼續道,似乎是難以置信一樣,“邊讓爲人是有些持才自傲,可老夫惜其才,故而曾向大將軍何進舉薦,可未曾想到,今日,卻得知他爲孟德所殺……縱然邊讓性格有些缺陷,可孟德也不該殺……”

“人心是會變的……”

蔡邕的眼中,對於曹操的印象極其之好,可呂布卻是明白,人心,卻是會變的!或許曹操年少之時,確實曾如蔡邕所說那般,可是在經歷一系列的事情之後,性格大變也說不定。

黑子,再次落下。

呂布淡淡一笑,“或許,曹操殺那邊讓,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蔡邕搖頭。

他與曹操也有多年未見了。曹操如今怎樣,他也是不清楚。

昔日,他與曹操,同爲橋玄門下。

兩人之間,興趣相投,時常在一起縱談時事!蔡邕長於曹操,又因爲曹操才華橫溢,故而十分愛其才!可董卓入雒陽後,蔡邕站在了董卓這邊,而曹操卻成了諸侯聯軍的一邊。

當年諸侯討伐董卓之時,曹操也是多次書信與他!可蔡邕都是未曾迴應。

如今,兩人之間,也是愈行愈遠。

得知曹操殺邊讓後,他除了感嘆之外,卻是立馬藉此告誡呂布,少殺戮,纔可多聚人心。

孟子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蔡邕此時,也是完全在爲呂布考慮了!無論是爲公爲私,蔡邕更希望呂布這個他看好的後輩,在這個亂世行得更遠,去平定這個亂世,匡扶正義!

第二更!

?

第22章 飛騎入長安第399章 太行賊寇第108章 斥候之血(求訂閱!)第225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80章 合四州之地,攬天下豪傑!第144章 不如,你也爲我生一個吧?第258章 烏雲終將散去…第24章 李儒歸心第425章 張燕的野心第130章 赫赫軍威!第67章 司馬懿第232章 馬革裹屍,吾輩的宿命!第272章 呂布歸來第346章 晉陽流民,如此之多也!第204章 以三千騎爲餌?第427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第423章 摧枯拉朽第348章 如鯁在喉第64章 張楊書信第417章 沙場立功,便在今朝第351章 紫氣曜日第343章 非人人皆是高循義第332章 退軍第294章 大戟士第20章 收服徐榮第100章 國之利器第257章 殺!第91章 敢不從者,誅之!第103章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第289章 白丘之戰(一)第322章 幷州義士何其多也!第301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79章 張楊讓幷州第305章 發怒的袁紹第78章 長安之亂(二)第219章 何人還能一決雌雄?第四百七十章 又見故人第8章 一曲斷腸曲,回首千年身第369章 互爲表裡第259章 從今始,匈奴臣服第362章 九原有故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趙寵之死第95章 三老第36章 進軍河內第170章 各方使節第233章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第314章 兵危戰兇第229章 須禰之死(二)第146章 晉陽書院(爲第一個長老糖的加更!)第365章 廢棄的長城第126章 武力,只可使人屈服!第178章 幷州李彥第223章 憑什麼,讓我們放下屠刀?第344章 欲歸九原第249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429章 休要瞞我!第76章 典韋殺人第106章 龐德公(求訂閱!)第330章 長安的天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飛白體第253章 斬其頭顱,以懸衆!第34章 李儒獻計第54章 狼騎至第230章 旗倒了,有人去扶第307章 天生郭奉孝第四百八十二章 戲忠的勸說第257章 殺!第332章 退軍第408章 荀攸之問(4k)第49章 天下罵名,儒願一力擔之!第310章 守城第38章 河內司馬家第42章 司馬防第267章 黑山賊寇第59章 如若用之,河內太平!第72章 薛洪送信第165章 帶上他們的頭顱第407章 只爭朝夕第四百六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343章 非人人皆是高循義第413章 破陣第221章 須禰的時代,結束了!第245章 漢旗第150章 袁術第226章 敢爲天下先!第146章 晉陽書院(爲第一個長老糖的加更!)第39章 立軍法!第243章 箕陵之亂(四)第一章 貂蟬不見了第四百四十章 收田租令第23章 溫侯遇襲?第100章 國之利器第304章 傷亡第463章 重創虎豹騎第227章 受傷的須禰第424章 漢軍細作?第175章 遠交近攻第52章 河東徐公明第379章 先零王朝第156章 長子不可久留
第22章 飛騎入長安第399章 太行賊寇第108章 斥候之血(求訂閱!)第225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80章 合四州之地,攬天下豪傑!第144章 不如,你也爲我生一個吧?第258章 烏雲終將散去…第24章 李儒歸心第425章 張燕的野心第130章 赫赫軍威!第67章 司馬懿第232章 馬革裹屍,吾輩的宿命!第272章 呂布歸來第346章 晉陽流民,如此之多也!第204章 以三千騎爲餌?第427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第423章 摧枯拉朽第348章 如鯁在喉第64章 張楊書信第417章 沙場立功,便在今朝第351章 紫氣曜日第343章 非人人皆是高循義第332章 退軍第294章 大戟士第20章 收服徐榮第100章 國之利器第257章 殺!第91章 敢不從者,誅之!第103章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第289章 白丘之戰(一)第322章 幷州義士何其多也!第301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79章 張楊讓幷州第305章 發怒的袁紹第78章 長安之亂(二)第219章 何人還能一決雌雄?第四百七十章 又見故人第8章 一曲斷腸曲,回首千年身第369章 互爲表裡第259章 從今始,匈奴臣服第362章 九原有故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趙寵之死第95章 三老第36章 進軍河內第170章 各方使節第233章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第314章 兵危戰兇第229章 須禰之死(二)第146章 晉陽書院(爲第一個長老糖的加更!)第365章 廢棄的長城第126章 武力,只可使人屈服!第178章 幷州李彥第223章 憑什麼,讓我們放下屠刀?第344章 欲歸九原第249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429章 休要瞞我!第76章 典韋殺人第106章 龐德公(求訂閱!)第330章 長安的天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飛白體第253章 斬其頭顱,以懸衆!第34章 李儒獻計第54章 狼騎至第230章 旗倒了,有人去扶第307章 天生郭奉孝第四百八十二章 戲忠的勸說第257章 殺!第332章 退軍第408章 荀攸之問(4k)第49章 天下罵名,儒願一力擔之!第310章 守城第38章 河內司馬家第42章 司馬防第267章 黑山賊寇第59章 如若用之,河內太平!第72章 薛洪送信第165章 帶上他們的頭顱第407章 只爭朝夕第四百六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343章 非人人皆是高循義第413章 破陣第221章 須禰的時代,結束了!第245章 漢旗第150章 袁術第226章 敢爲天下先!第146章 晉陽書院(爲第一個長老糖的加更!)第39章 立軍法!第243章 箕陵之亂(四)第一章 貂蟬不見了第四百四十章 收田租令第23章 溫侯遇襲?第100章 國之利器第304章 傷亡第463章 重創虎豹騎第227章 受傷的須禰第424章 漢軍細作?第175章 遠交近攻第52章 河東徐公明第379章 先零王朝第156章 長子不可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