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未央宮。
內閣中,天子劉協的臉色憂心忡忡。這自從李傕郭汜兩人攻入長安之後,劉協可以說是沒有一天開心過。這李郭兩賊,比之董卓還要可惡!這兩個低賤出身的軍閥,可是絲毫沒有將劉協放在眼中。劉協在他們的手上,更是如同牽線木偶,任其擺佈。
劉協現在還有些懷念王允呂布執政時來,不管他們兩人如何,可是對他這個天子還是恭恭敬敬的。不似李郭兩賊,絲毫禮數沒有。衆官在李郭兩人的統治下,更是不敢亂言。
“陛下!”
侍中馬宇從外面輕輕地走了進來,走到劉協的近前,密言道,“徵西將軍馬騰已經進駐霸橋,有傳言聞其與李傕不和,恐會刀兵相見……”
“不和?”
劉協眉頭一皺。
馬騰還有韓遂都是西涼那邊割據一方的諸侯,在劉協眼中,這兩人可是反賊,乃是和董卓同流合污之人。關東諸侯反董時,董卓還策劃着邀請兩人一起去對付那些關東諸侯。只是等到馬騰韓遂兩人兵進長安時,董卓早就已經遷都長安了,而且恰逢李郭兩人起兵反攻長安,執掌了朝政。爲了安撫馬騰韓遂這兩大軍閥,李傕郭汜也是給了馬騰一個徵西將軍,屯兵於郿縣,又給了韓遂一個鎮西將軍,遣還金城。
這馬騰這一待就在郿縣這麼長時間沒有挪動一步,如今竟然進駐霸橋!看來果真是如劉範劉誕兩兄弟說的那般。
“馬侍中,你以爲馬騰可能與這李傕郭汜兩賊,兵戎相見?”
劉協將期待的目光看向侍中馬宇。
侍中一職,比二千石。其職責爲掌侍左右,顧問應對,乃是天子近臣!自從雒陽一把大火後,整個宦官集團都是灰飛煙滅。宦官集團的滅亡,意味着皇權衰弱。在董卓廢劉辯,立劉協爲帝后,劉協的一生就是悲劇的。這權力,從來就沒有在他手上過。先有董卓亂政,後有王允專權,現在又有李傕郭汜兩人禍亂朝綱。而年幼而又睿智的劉協,卻是不得已成爲一個傀儡皇帝。
劉協也不是沒有想反抗過,在董卓執政期間,劉協就私遣侍中劉和回到幽州,讓他的那個父親幽州牧劉虞救駕。在王允執政期間,劉辯又利用王允與呂布不和,趁機周旋,不想要讓王允執掌軍權。可是萬萬未曾想到的是,隨着呂布出走長安,董卓的餘孽捲土重來,反攻長安,致使王允悲壯的跳下高城!那一場長安守衛戰,極其悲壯,成爲劉協永生不忘的回憶!
在李傕郭汜的兩人的掌控下,劉協依舊是不甘心就這麼爲人傀儡,馬上他的身邊又是出現瞭如同馬宇這樣效忠於他的臣子。如今李傕郭汜兩人將劉協放在這深牆之內,又不讓劉協與重臣相見,劉協對於外界一無所知。也只有馬宇這樣的近臣,才能爲劉協帶來一些訊息。正如同信任劉和一樣,劉協也將所有的信任放在了馬宇身上。
天子那信任的目光,令馬宇有些激動地顫抖!按道理來說,他馬宇又沒有什麼名望,乃是絕對當不起這侍中一職的。但可能李傕郭汜覺得,沒有名望的馬宇更放心點兒,不會掀起什麼禍亂來。可李傕郭汜兩人也斷然不會知曉這個時代的士子思想!
他們以爲多多給予馬宇一些錢財,又以刀兵威脅,馬宇不可能揹着他們亂來。可是他們卻不知道,以他們的行爲舉止,根本不可能會得到馬宇這種人的忠心。在劉協這樣的天子近前,馬宇那火熱的心立刻就被點燃了。
“陛下,此乃天賜良機啊!”
馬宇低聲說道,“馬騰乃是西涼反賊,素來以利爲重!若是陛下能夠許諾他一些好處,他定然會和李郭兩人反目……李郭二賊,禍亂朝綱,百官恨之入骨!如若馬騰與李郭二賊火併,我等皆可爲之內應……”
“呵呵。”
劉協看着馬宇那激動的模樣,倒是笑了,他知道馬宇是真心爲他謀劃的,只是劉協卻覺得此事得萬分謹慎,一但失敗,李傕郭汜兩人可不是董卓,說不定真的把他給砍了…
“策反馬騰的事情,不應該交與朕來做……”
劉協看向馬宇,吐出兩個人名,“左中郎將劉範,治書御史劉誕皆爲宗室子弟,大漢忠臣!你可速去與他們聯繫,他們如能夠助助朕誅殺李郭二賊,則大事可成矣!”
左中郎將劉範,治書御史劉誕,這兩人乃是兄弟二人,而且他們都有一個大名鼎鼎的父親,益州牧劉焉!當初劉焉看到漢室漢室天下傾頹時,曾向漢靈帝劉宏勸諫,改刺史爲州牧,而且請求擔任益州牧!劉宏縱然應允了他的請求,可是劉焉的三個兒子卻還是都留在了雒陽。後來董卓遷都長安,還將劉範兄弟幾人拘押,以防劉焉叛亂。董卓亡後,劉焉以他年邁多病,請求朝廷將他的兒子送歸回去,朝廷應允了他的請求,但只將其幼子,奉車都尉劉璋遣送回了益州。其長子劉範,還有劉範之弟劉誕依舊留於長安。
“陛下聰慧!”
馬宇更加滿意劉協,他也不是沒腦子的人,自然也想到了劉範兄弟兩人,若能得到益州牧劉焉的支持,那麼就會事半功倍了,“陛下請放心,左中郎將和治書御史兩人,下臣定會去聯繫……”
“嗯。”
劉協輕應一聲,似乎想到了什麼,又提醒馬宇道,“還有那位執金吾李肅,也可遣人聯繫一下……”
“李肅?”
馬宇驚愕,“李肅可是李郭二賊的幫兇,他怎麼可靠……”
“此事你們可以商議一下……”
劉協沒有將話說得太死,馬宇雖然很忠心,可惜才能卻是不足。李肅他縱然也深恨之,可是李肅卻不失爲一助力!馬宇不理解,但想必那劉範兄弟兩人定會拉攏,也無需他去多說了。
“諾!”
馬宇俯身拜道。
正準備退下的時候,馬宇忽然又是想到了什麼似的,連忙上奏,“陛下,臣還想到一人!大漢溫侯,幷州牧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