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首日銷量

陳朗還在家裡感慨的時候,華星唱片則還是在忙着給各大樂行送貨,雖然華星是不斷的在送貨,但這可不是意味着10萬張唱片都賣完了。

或許陳朗的大名在香港真的幾乎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同時也獲得了亞洲業餘歌唱比賽的冠軍,但是畢竟是第一次出唱片,不像那些老牌的歌壇巨星,已經是經歷過時間和歌迷們的肯定。

因此各大樂行雖然都是在最顯眼的地方擺放唱片《朗朗乾坤》,但是爲了以防萬一,第一次從華星拿貨並不是很多,所以在衆多的粉絲來購買時纔會出現缺貨的情況,然後纔會忙着向華星催貨。

不過從今天各大樂行的銷售情況來看,《郎朗乾坤》這張唱片無疑賣的很不錯。看到各大樂行門前排着的長龍,大家都對陳朗第一張唱片的銷量感到好奇。

衆多的歌手也都很好奇加緊張,畢竟郎朗的名頭不小,知名作家小才子,香港最年輕的百萬富翁,人氣歌手等等,如果這次的唱片賣的不好還很難說,但是如果唱片的銷量很高的話,那麼今天就非常可能是一個歌壇巨星的崛起之日,同時也讓逐漸繁榮的香港唱片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老牌的歌手諸如許冠傑、關正傑、羅文、林子祥都還在自己的巔峰期,實力強勁,人氣火爆,粉絲衆多,是十大中文金曲的常客。

其他的歌手也是出類拔萃,比如譚詠麟和陳百強,譚詠麟因爲曾是前溫拿樂隊的主唱,憑藉樂隊時期的巨大影響力,即便現在單飛了,依然擁有很多的粉絲和不俗的人氣。

陳百強在1979年被經理人譚國基羅致旗下推出首張個人大碟"FirstLove"一炮而紅;"眼淚爲你流"入選"港臺十大中文金曲";大碟大獲好評,Danny(陳百強的暱稱)旋即成爲萬千歌迷的偶像。

而且陳百強有着不俗的創作能力,算是香港第一位實力派偶像歌手,儼然已經有成爲香港樂壇新一代巨星的氣勢。

再加上跨界而來的衆多影視紅星,比如鄭少秋,鄭少秋是大家心目中最完美的大俠形象,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盜帥楚留香的經典形象紅遍港澳臺與東南亞,而這位電視劇紅星也經常出唱片,而且唱功不俗,時有佳作入選十大中文金曲,同時銷量也很不錯。

這還只是香港的男歌手,而諸如徐小鳳、蕾安娜、鄧麗君(八十年代前期主要在香港發展)等也都是極具人氣和實力的女歌手,現在的

香港樂壇正是高速發展繁榮的時期,衆多實力派、偶像派或者兼具兩者的歌手層出不窮,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不像八十年代中後期的譚張爭霸時期,兩個人的風采幾乎奪去了所有人的目光,而現在正是諸神混戰、羣雄逐鹿的時期,沒有誰可以高高在上,俯視衆生。

陳朗憑藉出衆的外表,不錯的唱功以及極強的創作能力和舞蹈能力,加上年紀尚小,對於青少年有着極大的影響力。

當陳朗獲得亞洲業餘歌唱比賽冠軍的時候大家就知道陳朗必將踏入歌壇攪起滔天巨浪,讓現在的香港歌壇更加精彩激烈,現在陳朗的第一張唱片正式發售,第一天的銷量無疑至關重要。

香港的唱片銷售不像美國那樣可以長線賣座。美國的唱片當然也是第一個月唱片銷量最高或者是較高,然後不出什麼太大意外的話,也是會呈現逐步降低的趨勢。

但是美國是個娛樂業高度發達,同時經濟自從二戰後就一直領先全球的第一經濟大國,而且美國人口上億,同時購買正版的意識強烈,盜版的影響幾乎不存在,好的唱片可以憑藉質量長線賣座一年左右。

反觀香港,雖然是個國際性大都市,但也就是一個城市而已,現在1981年的香港人口只有500多萬人,就算是後世再多也不可能超過700萬的人口,而且盜版猖獗。

當然現在的八十年代沒有互聯網、CD等高科技產品,唱片的盜版問題還不是很突出,這也是八十年達衆多巨星經常能夠賣出五百金、六白金左右銷量的原因。

做個對比,美國人口以15000萬爲參考,香港人口以500萬爲參考,一張唱片在美國賣出了100萬張的1白金銷量,專輯銷量與人口對比的比例爲1:150,而要讓同樣的一張唱片在香港賣出100萬的銷量,唱片銷量與人口的對比比例爲1:5。

美國只要150個人中有一個人買1張唱片,相對應的就要香港每5個人中就得有1個人買一張唱片,整整相差30倍,因此兩地的白金銷量標準是有很大差異的,美國1白金銷量是100萬張,而香港的1白金銷量是5萬張,相差20倍。

香港的唱片市場完全無法與美國比,因此美國一張唱片能夠在兩年的時間裡還能夠有不錯的銷量,但是香港呢,基本上是一個月定生死,就算是你在賣座,頂多也就兩個月多點,剩下的銷量就是靠時間的慢慢積累了。

因此香港的唱片銷量主要看第一個月,而對於知名度高的歌手的唱片銷量第一個月中就要看第一天的銷售,如果能夠爆發出巨大的銷量,那麼即便是逐步遞減仍然可以有個不錯的銷量,但是如果第一天銷量就沒有起來,那麼即使你在浩大的宣傳,恐怕效果都不明顯。

除了很多的歌手關注《朗朗乾坤》的銷量外,陳朗的衆多粉絲也是翹首以盼,畢竟大家都全力的在支持陳朗了,大家很想知道最後的結果怎麼樣,同時華星的陳淑芬和陳柳泉等主要負責人,以及唱片的製作人顧嘉輝,甚至是邵大亨都很想知道第一天最後的銷量。

邵大亨關注這個銷量可不完全是因爲陳朗,而是因爲華星明年即將與TVB合辦一項歌手選秀節目,也就是後來影響深遠的“新秀歌唱大賽”。

邵大亨憑藉極其敏銳的目光看到了電視未來的巨大潛力,現在的TVB雖然獨霸香港最高收視率,但是年收益恐怕也就不到千萬港幣,要知道後世的TVB可是年收益近百億的超級傳媒。

因此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原來的TVB主席利孝和去世後,邵大亨買下了利氏家族想要放棄的TVB股份,同時收購了另外的幾個大股東洋行集團的股份,然後成就了一段電視大亨傳奇,哪怕是邵氏影視公司被嘉禾與新藝城打得丟盔棄甲,邵大亨依然憑藉着TVB笑傲香江。

八月八號已經是夜裡十二點鐘了,但是華星唱片依然是燈火通明,大家都在緊張忙碌的做着統計工作。爲了第一時間得到陳朗第一張唱片《朗朗乾坤》的銷量數字,陳淑芬特地交代各大樂行在今天關門後將唱片的銷售數字反饋給華星唱片,好讓華星唱片做好唱片銷量統計。

現在香港所有的樂行今天一天的《朗朗乾坤》唱片銷量已經都反饋到了華星,而華星的工作人員也是在緊張的統計之中,統計到了最後很多人都在看着許芳手裡的統計表,想要在第一時間知道最後的銷量總和。

陳淑芬和陳柳泉雖然沒有圍觀而是坐在辦公椅上,但是不斷敲擊桌面的手指還是暴露出心中的焦急,就在大家都等得着急上火的時候,許芳一下子站了起來。

“總算是統計好了。”許芳的話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陳淑芬和陳柳泉兩個主要負責人再也坐不住了,直接站起來問道,“今天到底賣出了多少張唱片?”

PS:請各位大大高擡貴手,點個收藏和推薦!

(本章完)

第四三五章 談判第八十一章 夜市第九十二章 臺灣唱片公司第三八七章 賭約第531章 公司和大廈第一八〇章 十大中文金曲第一七〇章 獲獎可能第一九〇章 日本舞臺第三五九章 聚焦第二五六章 新加坡第三十一章 機械舞第二四四章 公司第一四七章 裝修完畢第一一四章 教你畫漫畫第三六七章 緋聞第三三一章 奪權第二七六章 雖敗猶榮第三五〇章 性感誘惑第四四六章 讀者的反應第三七五章 狙擊第七十五章 長得不好玩第513章 江南案第三四四章 搞定王晶第十一章 投稿第364章 歡樂今宵第一一九章 簽字售書第三八二章 紅姑加盟第二八〇章 刁難第三二二章 一流的唱功第二六八章 盜版第三七四章 兩個消息第二〇八章 朗朗上口第一一四章 教你畫漫畫第二七三章 再次壓制第三八五章 兩個小組第一三四章 歡樂今宵第一五七章 漫畫《誅仙》的影響(謝摯愛許柳雲大大)第七十六張 華星唱片第七十一章 實力強勁的對手第四六三章 金像獎第四三三章 六人第一五三章 港臺東南亞的宣傳第二一八章 開學第二一二章 會面第四〇二章 三強爭霸第五十六章 出版事宜第四六五章 難兄難弟第二章 重生香港1980第二〇四章 收購意向第一九六章 TVB年會第一三二章 經典之作第三三一章 奪權第六十八章 決賽開始第三四三章 清水灣第一二五章 表演嘉賓第三九〇章 開篇動畫第一〇九章 賣瘋了第八十章 臺北第一二一章 最年輕的百萬富翁第三四七章 準備工作第四六六章 徐克電影工作室第四二五章 目標:巨頭第二二六章 天才的傷疤第四十九章 軒然大波第二四〇章 等級制度第六十八章 決賽開始第一七五章 提醒譚詠麟第一二九章 首日銷量第五十八章 進駐無線第三九一章 第二天票房第四六七章 發錢了第三五五章 第四張唱片第三五四章 意料之外第一三二章 經典之作第四七七章 九月第五十二章 成立粉絲俱樂部第二二六章 天才的傷疤第二二七章 事故第一七八章 盛典開啓第二七四章 焦灼第四一七章 盛典進行時第四十九章 軒然大波第一二六章 最大贏家第一二五章 表演嘉賓第512章 春節第二八〇章 刁難第三五六章 爭鋒相對第四八七章 開啓第四十三章 《誅仙》出版第三〇四章 消息第一三三章第二三七章 愈加激烈第二九九章 微笑着哭泣第四〇九章 典禮第四〇二章 三強爭霸第525章 波折第一百章 盛讚第一八三章 最閃耀的星光第二二一章 《佛本是道》引起的熱潮
第四三五章 談判第八十一章 夜市第九十二章 臺灣唱片公司第三八七章 賭約第531章 公司和大廈第一八〇章 十大中文金曲第一七〇章 獲獎可能第一九〇章 日本舞臺第三五九章 聚焦第二五六章 新加坡第三十一章 機械舞第二四四章 公司第一四七章 裝修完畢第一一四章 教你畫漫畫第三六七章 緋聞第三三一章 奪權第二七六章 雖敗猶榮第三五〇章 性感誘惑第四四六章 讀者的反應第三七五章 狙擊第七十五章 長得不好玩第513章 江南案第三四四章 搞定王晶第十一章 投稿第364章 歡樂今宵第一一九章 簽字售書第三八二章 紅姑加盟第二八〇章 刁難第三二二章 一流的唱功第二六八章 盜版第三七四章 兩個消息第二〇八章 朗朗上口第一一四章 教你畫漫畫第二七三章 再次壓制第三八五章 兩個小組第一三四章 歡樂今宵第一五七章 漫畫《誅仙》的影響(謝摯愛許柳雲大大)第七十六張 華星唱片第七十一章 實力強勁的對手第四六三章 金像獎第四三三章 六人第一五三章 港臺東南亞的宣傳第二一八章 開學第二一二章 會面第四〇二章 三強爭霸第五十六章 出版事宜第四六五章 難兄難弟第二章 重生香港1980第二〇四章 收購意向第一九六章 TVB年會第一三二章 經典之作第三三一章 奪權第六十八章 決賽開始第三四三章 清水灣第一二五章 表演嘉賓第三九〇章 開篇動畫第一〇九章 賣瘋了第八十章 臺北第一二一章 最年輕的百萬富翁第三四七章 準備工作第四六六章 徐克電影工作室第四二五章 目標:巨頭第二二六章 天才的傷疤第四十九章 軒然大波第二四〇章 等級制度第六十八章 決賽開始第一七五章 提醒譚詠麟第一二九章 首日銷量第五十八章 進駐無線第三九一章 第二天票房第四六七章 發錢了第三五五章 第四張唱片第三五四章 意料之外第一三二章 經典之作第四七七章 九月第五十二章 成立粉絲俱樂部第二二六章 天才的傷疤第二二七章 事故第一七八章 盛典開啓第二七四章 焦灼第四一七章 盛典進行時第四十九章 軒然大波第一二六章 最大贏家第一二五章 表演嘉賓第512章 春節第二八〇章 刁難第三五六章 爭鋒相對第四八七章 開啓第四十三章 《誅仙》出版第三〇四章 消息第一三三章第二三七章 愈加激烈第二九九章 微笑着哭泣第四〇九章 典禮第四〇二章 三強爭霸第525章 波折第一百章 盛讚第一八三章 最閃耀的星光第二二一章 《佛本是道》引起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