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 CD

陳朗和鄭鎮坤、段鍾沂開了個簡短的會議,瞭解了海山滾石唱片公司的發展情況之後,確定了公司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在東南亞和香港分別成立唱片分公司,儘可能多的佔領唱片市場,只不過海山滾石面臨的競爭對手爲數衆多而且各個實力不凡。

現在隨着亞洲的快速崛起,尤其是經濟得到了明顯的增長,人們的購買力也不斷增強,娛樂支出所佔消費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導致亞洲整體的電影和唱片市場總額都越來越大,從而也使得五大國際唱片巨頭公司將目光投到了亞洲。

八十年代的國際五大唱片巨頭公司分別是BMG(貝圖斯曼),EMI(百代),CBS/新力,Wea(時代華納)以及寶麗金唱片公司。

現在的五大巨頭唱片公司已經在東亞和東南亞設立自己的分公司或者入股控制本地的唱片公司。

在亞洲業務開展最深入,影響力最大的要數寶麗金唱片公司,華納以及CBS新力緊隨其後,只有BMG以及EMI稍顯不足。

以逐漸顯示出亞洲娛樂中心地位的香港爲例,寶麗金(香港)早已成爲了香港最具實力的唱片公司,其簽約的知名歌手佔據香港的百分之四十,包括鄧麗君、關正傑、蕾安娜、彭建新、譚詠麟,以及剛剛出走的許冠傑等知名歌手。

CBS新力同樣不可小覷,旗下擁有蔡楓華、徐小鳳以及林志美等歌手。

華納則擁有陳百強、林子祥以及葉倩文。

除了這些國際巨頭公司之外,香港本土的華星唱片擁有梅豔芳、張國榮、羅文等大牌歌手,康藝成音也同時擁有許冠傑以及徐小鳳兩位天王天后。

娛樂唱片擁有鄭少秋、汪明荃、鮑翠微、麥潔文等實力派歌手,永恆唱片也擁有葉德嫺、張明敏、張德蘭等擁有不隨實力的唱將。

臺灣本土的老牌唱片公司哥林,以及新近崛起的飛碟都是海山滾石十分強大的競爭對手,因此海山滾石唱片想要佔領更多的唱片市場份額,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海山滾石有着海山以前的發行渠道,在加上滾石雜誌的一種優秀音樂人,以及陳朗、甄妮、林慧萍、周華健以及童安格等一種歌手,再加上有陳朗這個最大的變數存在,在這唱激烈的競爭中不無勝利的可能。

一個上午的時間就在幾人的會議中溜走了,下午的時候段中潭從新加坡趕了回來,詳細的說明了東南亞四國的具體情況,同時也知道了公司的下一步發展計劃,其實這個計劃早就已經提及過,只不過是現在正式開始實施了而已。

在下午的時候,陳朗基本結束了海山滾石唱片公司的考察,於是陳朗和陳父來到了同在海山滾石總部辦公大樓的LL娛樂商品公司,迎接兩人的是陳朗的唐姐唐秀秀。

根據唐秀秀的介紹,到目前爲止朗朗乾坤店鋪已經鋪滿了整個臺灣的中部和北部地區,對於南部地區

的進入時間則選擇了推後。

這也臺灣的實際情況有關。

現在整個臺灣最發達的地區無疑是臺北,其次是臺中,最後纔是臺灣。

因爲當時國民黨從大陸敗退,老蔣退到臺灣,帶來了衆多的人口、資金、技術和人才,這些人大多被安排在了臺灣的北部和中部地區,因爲兩岸的關係,臺灣儼然是一個小王國,作爲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臺灣北部自然發展迅猛,各種基礎設施和文化娛樂發展都遠超臺灣的其他地方。

而臺灣的中部與北部接壤,加上同是從大陸過來的人,一衣帶水,發展雖然沒有北部那麼迅猛,但是也落後不是太多。

而臺灣南部在國民黨/退到了臺灣之後,則成爲了臺灣原住民的居所,這裡居住了臺灣百分之九十九的原住民。

原住民雖然不會是原始生活,但是與臺灣北部的現代工業文明相比無疑要差了很多,雖然很多較大的城市也與現代都市一般,但是就整個臺灣南部而言,無論是文化、娛樂、還是經濟發展都遠落後於臺灣的北部和中部。

也是因爲這個原因,在將朗朗乾坤開遍了所有臺灣北部和中部的重要城市之後,唐秀秀停下了繼續擴張的腳步,轉向了穩固發展。

陳朗對此不置可否,在聽到朗朗乾坤每個月能夠獲利數百萬新臺幣之後,陳朗也就放心了下來,接下來可就是精耕細作了,爭取獲得更高的利潤,也可是說是發展銷售渠道,這一點反而是陳朗最在意的。

“秀秀姐,這一年多你在臺灣的表現可謂有目共睹,甚至忙於工作的事情而耽誤了你的戀愛,我媽和大舅可是批評過我不少次了。”陳朗聽完彙報後滿意的笑着說道。

“現在我也沒有多大,結婚的事情還不及,再說了,總得等到合適的人才能結婚,總不能隨隨便便就決定一輩子的事。”唐秀秀聞言微微皺眉,不置可否。

陳朗看到唐秀秀眉頭微皺,也不再提這件事,“鑑於唐總你一直以來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績,公司決定直接升你爲LL娛樂商品公司臺灣分公司的總經理,我爸只兼一個財務總監就行了。”

“那感情好,我這也算是升職了。”唐秀秀聞言笑着說道。

“嗯,此外還有公司將會給你百分之五的期權獎勵,希望唐總能夠再接再厲,繼續將公司發展壯大。”陳朗接着說道。

“這……這個就不用了。”唐秀秀聞言擺着手拒絕道。

“這可不是因爲我們是親戚才這樣,而是秀秀你自己努力的結果,我們公司要想繼續發張壯大就必須獎罰分明,以此來鼓勵大家做出更多的貢獻,作爲管理者,相信你也明白這些道理。”陳父看到唐秀秀拒絕說道。

“那……那好吧,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唐秀秀聞言,在看到陳朗和陳父的眼神,點頭答應道。

“好了,事情也就這樣了,那我們就晚上酒店見了。”陳朗

事情辦完就準備走人了。

“陳總,還有件事情,現在爲朗朗乾坤製作商品的工廠產能已經達到了最大化,但是想要滿足整個臺灣北部和中部的需求還有些不足,是不是可以再將黑膠唱片工廠改組一部分出來,最好是對半分,因爲現在有不少的唱片公司已經開始使用這種載體了。”唐秀秀拿着手裡的東西說道。

陳朗聞言再看到唐秀秀手裡的東西立刻走了過去拿到了自己手裡。

陳朗手裡拿的就是CD。

在1982年10月1日,索尼在日本發佈了世界上第一部商用光盤播放器CDP-101,揭開了數字音頻革命的序幕。它昭示了一種新的音頻媒介的“黎明”,這種媒介承諾向習慣了黑膠唱片那種嘶嘶噼噼聲的一代消費者交付一種如水晶般透明清澈的音樂體驗。

光盤機對許多消費者而言都代表着一種可以觸摸到的、連接現實與未來的紐帶。它將激光和數字電腦這兩種當時的尖端技術結合在一起,變成了一種相對來說不那麼貴的消費者產品,其功能僅僅在十年以前都是令人無法想象的。

然後,光盤出現了,這種產品在微小的凹點中存儲音頻,然後由播放器用反射激光來進行讀取。雖然之前曾有過光學影碟,但CD才真正成爲了激光在大衆市場上進行應用的重大突破點。

就這種音頻格式所取得的令人震驚的成功而言,CD代表着對激光的“最終辯護”——無論作爲一種發明,還是作爲一種商業化的產品來說都是如此。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相對原始的黑膠唱片在大家的眼裡變得龐大,變得笨拙,不可攜帶,從而直接導致黑膠唱片的使用價值極具下降,直至退出了歷史舞臺,原來的海山唱片公司就是因爲CD的誕生而走向了絕境。

對於CD的優勢,誰都看的出來,只不過現在CD也纔出現了不到兩年的時間,雖然優勢十分明顯,但還沒有到立刻普及的程度,黑膠唱片也總還有幾年的使用壽命,直至被完全淘汰,最後只能成爲歌手收藏品。

看到CD的出現,陳朗就知道海山原來的黑膠唱片工廠不得不再次縮小規模,減少生產線了。

這樣也好,長痛不如短痛,同時還能彌補朗朗乾坤貨源不足的問題。

陳父看到兒子盯着手裡的CD出神,遍好奇的問道,“怎麼了,朗朗?”

“這個東西將會終結黑膠唱片,看來我們得再次縮小黑膠唱片的規模了,以後發行唱片也得準備CD版的才行。”陳朗舉着手裡的CD嘆口氣道。

“那我們是不是還得和鄭總他們商量一下?”陳父道。

“必須的,我們現在就找只能種說明一下情況吧。”陳朗說完帶頭走出了辦公室。

十分鐘後,鄭鎮坤以及段氏兄弟再次與陳朗相聚,然後盯着陳朗手裡的CD出神。

這個CD就是讓海山唱片走向了困頓的元兇。

(本章完)

第二五九章 銷量第二〇六章 身價近億第489章 典禮過半第一五一章 海外發行第六十章 複賽開始第十五章 有人來訪第515章 怎麼可能第二六八章 盜版第二三四章 勝負難料第534章 第六張唱片第四十三章 《誅仙》出版第一四一章 挑釁第三一三章 獲獎第517章 反響第一一四章 教你畫漫畫第一四〇章 明星粉絲第一六〇章 日本市場第510章 盤點第三九八章 首周票房第一五一章 海外發行第一五八章 香港漫畫變革第505章 第二屆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第520章 五家第二百章 不差錢第四六六章 徐克電影工作室第二十六章 天才少年第二二七章 事故第一二四章 糾結第九十五章 說話要小心第八十章 臺北第二一五章 完成第四二九章 兩件事第六十章 複賽開始第526章 塵埃落定第一二一章 最年輕的百萬富翁第四十四章 早戀事件第三二六章 首映禮第一四五章 開學第531章 公司和大廈第七十九章 啓程出發第九十九章 漫畫第四一四章 王晶第四七六章 美女災害第六十八章 決賽開始第三七一章 超乎尋常的喜愛第一七四章 譚陳第八十五章 總決賽開始第496章 再啓第四十一章 上場第一六九章 兩份邀請第三二九章 決定第二四五章 未來巨星道歉第三六六章 鐘楚紅第一一〇章 第三本小說上架感言第二五四章 合同第二一九章 錄製完成第一七七章 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第二六六章 未完的競爭第三十五章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第535章 中國風第一六五章 年末第521章 收購談判第六十三章 瘋狂的小粉絲第十一章 投稿第一二九章 首日銷量第四一四章 王晶第四〇七章 票房分成第三十五章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第一五三章 港臺東南亞的宣傳第一三八章 電臺宣傳請假第一〇二章 書籍銷量第四四九章 告別第一二九章 首日銷量第三〇六章 資產第二六一章 火熱第三〇九章 再遇第一八九章 世界流行之王第一三九章 兩會第533章 校友第四三七章 第五張唱片第一〇五章 艱難的錄音第四五二章 新三強爭霸第二〇六章 身價近億第四二八章 臺灣四大天王第四五五章 首周第六十七章 抽獎第六十四章 讚賞和失望第二十七章 記者招待會第七十六張 華星唱片第二二七章 事故第三二八章 編劇難當第三一五章 十大勁歌金曲第一八七章 日本的宣傳第七十二章 模仿第四七二章 驚人的消息第四十六章 焦急的尋找第528章 電影人才
第二五九章 銷量第二〇六章 身價近億第489章 典禮過半第一五一章 海外發行第六十章 複賽開始第十五章 有人來訪第515章 怎麼可能第二六八章 盜版第二三四章 勝負難料第534章 第六張唱片第四十三章 《誅仙》出版第一四一章 挑釁第三一三章 獲獎第517章 反響第一一四章 教你畫漫畫第一四〇章 明星粉絲第一六〇章 日本市場第510章 盤點第三九八章 首周票房第一五一章 海外發行第一五八章 香港漫畫變革第505章 第二屆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第520章 五家第二百章 不差錢第四六六章 徐克電影工作室第二十六章 天才少年第二二七章 事故第一二四章 糾結第九十五章 說話要小心第八十章 臺北第二一五章 完成第四二九章 兩件事第六十章 複賽開始第526章 塵埃落定第一二一章 最年輕的百萬富翁第四十四章 早戀事件第三二六章 首映禮第一四五章 開學第531章 公司和大廈第七十九章 啓程出發第九十九章 漫畫第四一四章 王晶第四七六章 美女災害第六十八章 決賽開始第三七一章 超乎尋常的喜愛第一七四章 譚陳第八十五章 總決賽開始第496章 再啓第四十一章 上場第一六九章 兩份邀請第三二九章 決定第二四五章 未來巨星道歉第三六六章 鐘楚紅第一一〇章 第三本小說上架感言第二五四章 合同第二一九章 錄製完成第一七七章 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第二六六章 未完的競爭第三十五章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第535章 中國風第一六五章 年末第521章 收購談判第六十三章 瘋狂的小粉絲第十一章 投稿第一二九章 首日銷量第四一四章 王晶第四〇七章 票房分成第三十五章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第一五三章 港臺東南亞的宣傳第一三八章 電臺宣傳請假第一〇二章 書籍銷量第四四九章 告別第一二九章 首日銷量第三〇六章 資產第二六一章 火熱第三〇九章 再遇第一八九章 世界流行之王第一三九章 兩會第533章 校友第四三七章 第五張唱片第一〇五章 艱難的錄音第四五二章 新三強爭霸第二〇六章 身價近億第四二八章 臺灣四大天王第四五五章 首周第六十七章 抽獎第六十四章 讚賞和失望第二十七章 記者招待會第七十六張 華星唱片第二二七章 事故第三二八章 編劇難當第三一五章 十大勁歌金曲第一八七章 日本的宣傳第七十二章 模仿第四七二章 驚人的消息第四十六章 焦急的尋找第528章 電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