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陪同視察

陸政東覺得九八年的春節在新婚燕爾中過得似乎是特別的快,轉眼間已經是陽春三月,新一屆人大會閉幕,中央政府換屆順利完成。

同時機構改革的大幕也就正式拉開,體改委還依然存在,但是已經不在屬於政府組閣序列,而變成了一個諮詢議事機構,就像軍隊裡的參謀一樣只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或者實施的權利。

其實繼續保留體改委也僅僅是爲了過渡一下,最終體改委依然會撤銷,全面併入發改委。

而與此同時,組織上也徵求了一下雲老爺子關於他去向的問題,準備將他安排到其他一些職能部門去,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雲老爺子婉拒了。

雲家也就雲維熙順利的進入副部級的行列,雲系的其他一些人在這一輪調整中並沒有獲得機會。

對於這一點,陸政東也是雲裡霧裡的,這等於是將他進行冷處理。但陸政東也沒有想法,他相信雲老爺子的政治智慧……

九八年新年伊始,亞洲金融危機不但沒有過去,反而是愈演愈烈,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爲印尼開出的藥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二月中旬印尼政府宣佈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繫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

金融危機所導致的嚴重後果也引起了國內高層的廣泛思考,特別是國內的股市很不完善。有經濟學家曾經指出,國內的股市從一開始就很不規範。如果發展下去,它就不可能成爲投資者的一個良好的投資場所。股市上盛行的違規、違法活動使投資者得不到回報,股市成了一個投機的天堂。就像外國人說的:中國的股市很像一個賭場,而且很不規範。賭場裡面也有規矩,比如你不能看別人的牌。而在國內的股市裡,有些人可以看別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詐騙。做莊、炒作、操縱股價可說是登峰造極,無所不用。的確,長期以來,國內證券市場可以說是莊家的天下,這孕育着極大的風險,不但如此,銀行壞賬呆賬龐大。金融業都存在着諸多的高風險。

失業率居高不下、市場疲弱及,是當前政府面臨的最棘手的三大難題,而亞洲金融危機的發生更會讓高層認識到當務之急的是金融問題,金融體制已成國家經濟發展瓶頸,突破這一瓶頸就意味着別有天地。

體改委現在是個參謀機構,也就少了太多的牽絆。可以就很多宏觀層面的事情提出一些建議。

陸政東打算以股市爲切入點,把去香港參參與阻擊國際炒家的一些關於金融體制的思考,寫成了一個建議函交給了林主任專呈給高層作爲參考。

陸政東又根據國務院領導的要求開始對大力發展西部做一些基礎性的研究工作,陸政東倒也是非常上心……

時間悠悠轉眼過了五月,陸政東終於知道雲老爺子對他進行冷處理的用意了。在隨後的幾個月對地方上省級和副省級的調整中,雲家實施了一系列的戰略戰術。就算陸政東算是半個局中人也有些看不清楚,歎爲觀止。

其中最典型的當屬孫偉陽的上位。

孫偉陽可以講是陸政東再仕途上真正意義上的領路人,從鄉長到市政府生產辦再到市開發區副主任,易藍縣委書記,都是孫偉陽提拔起來的,孫偉陽的上位,其實也是爲他保駕護航,這遠比他換個部門要實惠得多,這纔是外公真正讓他冷藏的最根本原因所在。

原黔東省省長吉惟善上調中央部委,省長一職出現空缺,在黔東省省委副書記王子鳴,省委新晉副書記孫偉陽都有競爭的實力,而且除了黔東省內部的競爭很激烈之外,外面其他方面緊盯着這個位置的也不再少數,由於多方角逐省長的位置,上面一時難以平衡,於是讓省委書記蔣志生暫時兼任省長,以這樣的方式先求過渡,暗示準備空降一個省長過來,王、孫的省長之爭似乎有了一個不算結局的結局。這期間,有人爲王子鳴鳴不平,有人爲孫偉陽抱不公。但省委書記兼任省長誰都知道這不符合慣例,那就還有機會。

但兩個月後,中組部提名提議任命黔東省省委副書記孫偉陽爲代理省長,免去吉惟善兼任的省長職務。

短短几年間,孫偉陽等於是連跳了三級,算是政界一個不小的奇蹟。

結果出來以後,連同黔東省委書記吉惟善在內,黔東省中一大批資深的、看得明白局勢發展的老幹部老同志,在私下聚會時都紛紛讚歎幕後運籌帷幄人士的高明,感慨孫偉陽仕途旅程的幸運。

要知道,若在之前,孫偉陽與王子鳴真刀對真槍,競爭省長寶座,不是說沒有勝算,但這勝算也只是在五五之間。

孫偉陽的優勢在於從政經驗豐富,在多個地方工作過,年富力強,搞經濟是把好手,劣勢呢,是從外地調入,在黔東人脈和王子鳴有差距,而且在副省級領導崗位上工作的時間不夠長,威望方面比較難以服衆。

恰恰孫偉陽的劣勢就是王子鳴的優勢所在,兩相對比下,情況對何爲非常不利。

再者,以王子鳴的歲數也到了放手一搏這一屆若是解決不了,那下一屆也肯定是沒有希望的了。

孫偉陽、王子鳴直接相爭的話,逃不脫兩敗俱傷的結局。這不是雲家願意看的的。也不是吉惟善願意看到的。黔東省的平穩發展,平穩交接。才符合雲家以及吉惟善以及身後背景的實際利益。

若由雲家出面,從中央直接影響省裡,也不是說不能辦到,但其中風險亦是巨大無比。不擔心別的,就擔心把王子鳴逼急了來橫的,由組織部門推薦的省長人選在選舉中被選舉掉得事情不是沒發生過,各方勢力虎視耽耽,摩拳擦掌。這兩相聯合下來。說不得最終是否會導致個陰溝裡翻船的結局。

拖,這纔是最好的策略,把矛盾的最終爆發時間拖後,進一步的化解和處理。

這樣做,就算王子鳴有再多不滿,亦成了無可奈何之勢。待風平浪盡,再由中央層面強勢介入。就算王子鳴依舊不依不饒。可中央正常人事任命也由不得王子鳴。

而還有一個人事調整讓陸政東也獲益頗多,那就是西河省委副書記劉振強調任中組部副部長,劉振強只是平調,這並未引起外界太多的關注。

但中組部的部長、副部長和其他部委的分量自然不一樣,部長是政*治*局委員兼任,常務副部長是正部級。外放出去通常都是任省委書記,就是普通的副部長齊影響力也可見一斑。

從年前的黨代會到年後的人大會後,這一輪調整,外界看到的指示雲維熙衝上了副部級,而實際上雲家的收穫遠不止於此。而陸政東終於也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雲老爺子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在給他鋪路了。

雖然大舅和雲維熙在這一次當中收穫更大,但不管怎麼樣這麼一來恐怕雲維熙心裡就不是那麼自在了。這樣的局面自己可得好好應對……

六月中下旬長江發生一九五四年以來第二次全流域性洪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發出《關於長江、淮河防汛抗洪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領導立即上崗到位,切實負起防汛指揮的重任,迎戰洪峰,戰勝洪水。

時間越往前走,防汛的形式越發的嚴峻,肆虐的洪水成爲了懸在長江領域許多地方頭上的一把劍,稍有不慎,就極有可能潰堤、決堤,後果不堪設想,

中央主要領導都親赴抗洪第一線,察看長江大堤防守情況,強調當前長江防汛形勢十分嚴峻,沿江各地要把長江抗洪搶險作爲頭等大事,全力以赴抓好。要堅決嚴防死守,確保長江大堤的安全,不能有絲毫鬆懈和動搖,這等於是下達了死命令。

其後,珠江流域,松花江領域也發生整個流域性的大洪水,來勢之猛,持續時間之長,洪峰之高,流量之大,都超過歷史最高記錄,

隨即,轟轟烈烈的九八抗洪救災成爲全國的焦點和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軍隊系統,中央多個部委也都進入了緊張的工作中。

陸政東也是時刻關注着這場來勢洶洶的大洪水,感受着其中的驚心動魄。據統計,全國參加抗洪的幹部羣衆八百多萬人;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先後調動六十六個師、旅和武警總隊共近三十萬兵力,終於取得了抗洪搶險的勝利。

洪水雖然是過去了,但災後的重建工作依然是任務繁重,也急需資金,人大常委會決定批准財政部向國有商業銀行增發一千億元國債,用於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並批准本年列入中央預算支出五百億元,將中央財政赤字由年初預算的四百六十億元擴大到九百六十億元,這一重大決策,對於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緊迫的現實意義。

但是中央財政赤字一下就翻番,差不多佔到全年中央財政收入的五分之一了,這比例可不低,這在過去是絕無僅有的,亞洲金融危機發生了,又來一場幾乎遍及大半個國家的大洪水,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中央財政真是捉襟見肘,就是從這裡面也可以看出中央財政的窘迫。

中央得想辦法解決眼下的燃眉之急,鑑於日益猖獗的走私活動,已對國家經濟、社會、政治造成多方面影響,它使國家經濟和稅收蒙受巨大損失,衝擊國內市場和民族工業,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大量的走私活動,加劇了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的困難。走私的危害性很大,今年尤其嚴重。大量走私石油進入國內市場,把國家的石油工業差不多搞垮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打擊走私,在高層形成了共識,中央、國務院聯合召開打擊走私工作會議,最高領導到會講話,把反走私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對法人走私釜底抽薪,要求作爲國家柱石的軍隊,要站在反走私工作前列。要求全軍各部隊一定積極參加全國反走私的聯合行動和各項專項鬥爭,並要嚴厲查處涉及軍隊和武警一些單位和人員的問題。這是發出嚴重警告,並顯示中央打擊走私的決心。

這只是解燃眉之急,如何提振經濟,促進就業,增加國庫收入,就成了擺在中央面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抗洪救災,陸政東沒趕上,但是這一塊他不想錯過。

就在陸政東思考着這些的時候,覺得他和抗洪救災沒有多大關聯的時候,他突然接到國*務*院辦公廳的通知,讓其準備一下,陪同榮總理考察受災地區的重建、治理水患、發展經濟等工作。

陸政東心裡也是一動,他既不是負責救災的官員,也不是負責災後重建的官員,榮總理到下面去考察,肯定是看重他在經濟上的眼光和能力,這又是一次極好的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榮總理的考察先到了下游的西江,然後沿江逆流而上,一路之上,榮總理在會上總是反覆強調:在災後重建工作中,既要着力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又要着眼未來、從長計議,把迅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同治理江河水患、實現長遠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在會上榮總理顯得神采奕奕,信心十足。

但實際上,榮總理的情緒並不是非常好,因爲一路之上,各地方上的負責人一邊是拍胸脯,一邊又是在榮總理面前哭窮。

陸政東也是終於能夠體會到當這麼大個國家的大管家,是真不容易,就算是榮總理算是搞經濟的行家裡手,可是需要用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也很有些手長衣袖短捉襟見肘的煩悶,以及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苦惱……

這種煩悶和苦惱在到了貝湖省的時候終於發作……

第161章 大局感(二)第129章 初始第112章 東風破第7章 出難題第84章 頓悟第73章 不虛此行第84章 不平等交易第74章 安頓第16章 什麼意思第216章 因勢利導第62章 鬥智鬥勇第149章 紈絝第199章 暗流第153章 下馬威第12章 五體投地第117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12章 五體投地第87章 兩手都要抓第10章 奇招奏效第12章 靠攏第105章 ”欽定”第34章 積極應對第72章 回縣(二)第57章 驚天逆轉第121章 高手過招(二)第21章 釣魚與愛好第60章 人輕言微?第55章 進步了第197章 漸入佳境第117章 同牀異夢第57章 傾談第22章 婚姻大事第104章 以簡化繁(二)第15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51章 朦朧第89章 柳暗花明第79章 反擊!第47章 香豔飯局第151章 轉型期的迷惘第126章 走得太遠了(四)第23章 大反擊第9章 威脅了又咋的?第37章 立規矩?第21章 救援第127章 走得太遠了(五)第139章 其實不想走第95章 今宵風月誰與共第106章 褻瀆第72章 突發情況(三)第137章 定心丸第188章 風口浪尖(二)第74章 扶貧辦主任第112章 瘋狂的前奏第221章 看望老幹部(二)第64章 小別勝新婚第218章 封疆大吏第17章 議定謀斷第41章 做地頭蛇的滋味很爽!第23章 大反擊第227章 後院(二)第47章 省城再相逢第18章 市長的聲音第27章 順利當選第117章 同牀異夢第3章 謀人謀事第22章 婚姻大事第145章 波瀾驟起第52章 人事總是最敏感第192章 曾經戰鬥生活得地方(二)第218章 封疆大吏第119章 聖女,剩女?第11章 玉人來第37章 涌動第119章 聖女,剩女?第14章 誰笑到最後才笑得最好第29章 逆轉第152章 故地重遊第26章 誰看誰的笑話(二)第99章 入手(二)第23章 大反擊第161章 網絡問題第4章 意外?第42章 先上車後買票第145章 人事調整之後的震盪第28章 女人心(二)第43章 做人不能忘本第20章 有謀乃大(下)第65章 危機(二)第139章 其實不想走第19章 有謀乃大(上)第78章 朋友第17章 撲朔迷離第42章 酒後亂第32章 斬獲第184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八)第34章 小鬼難纏第54章 權衡第60章 不一般的投資者第166章 危情第87章 兩手都要抓
第161章 大局感(二)第129章 初始第112章 東風破第7章 出難題第84章 頓悟第73章 不虛此行第84章 不平等交易第74章 安頓第16章 什麼意思第216章 因勢利導第62章 鬥智鬥勇第149章 紈絝第199章 暗流第153章 下馬威第12章 五體投地第117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12章 五體投地第87章 兩手都要抓第10章 奇招奏效第12章 靠攏第105章 ”欽定”第34章 積極應對第72章 回縣(二)第57章 驚天逆轉第121章 高手過招(二)第21章 釣魚與愛好第60章 人輕言微?第55章 進步了第197章 漸入佳境第117章 同牀異夢第57章 傾談第22章 婚姻大事第104章 以簡化繁(二)第15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51章 朦朧第89章 柳暗花明第79章 反擊!第47章 香豔飯局第151章 轉型期的迷惘第126章 走得太遠了(四)第23章 大反擊第9章 威脅了又咋的?第37章 立規矩?第21章 救援第127章 走得太遠了(五)第139章 其實不想走第95章 今宵風月誰與共第106章 褻瀆第72章 突發情況(三)第137章 定心丸第188章 風口浪尖(二)第74章 扶貧辦主任第112章 瘋狂的前奏第221章 看望老幹部(二)第64章 小別勝新婚第218章 封疆大吏第17章 議定謀斷第41章 做地頭蛇的滋味很爽!第23章 大反擊第227章 後院(二)第47章 省城再相逢第18章 市長的聲音第27章 順利當選第117章 同牀異夢第3章 謀人謀事第22章 婚姻大事第145章 波瀾驟起第52章 人事總是最敏感第192章 曾經戰鬥生活得地方(二)第218章 封疆大吏第119章 聖女,剩女?第11章 玉人來第37章 涌動第119章 聖女,剩女?第14章 誰笑到最後才笑得最好第29章 逆轉第152章 故地重遊第26章 誰看誰的笑話(二)第99章 入手(二)第23章 大反擊第161章 網絡問題第4章 意外?第42章 先上車後買票第145章 人事調整之後的震盪第28章 女人心(二)第43章 做人不能忘本第20章 有謀乃大(下)第65章 危機(二)第139章 其實不想走第19章 有謀乃大(上)第78章 朋友第17章 撲朔迷離第42章 酒後亂第32章 斬獲第184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八)第34章 小鬼難纏第54章 權衡第60章 不一般的投資者第166章 危情第87章 兩手都要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