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女副省長(三)

陸政東陪同粱梅考察了市裡幾家外貿企業之後,回到市裡參加市委召開的碰頭會。。

本來陸政東安金山因爲民心工程資金的事情會消停一段時間,這樣也讓他能從容的佈置和思考一下春節前後的主要工作,但詹繼東又突然臨時召開了相關領導的一個碰頭會。

會議剛剛開始,市委副秘書長那名山拿出了一疊材料分給大家,是市委督查室收到地舉報信,涉及分管城市建設的副市長尤金忠。陸政東簡單的一看,便明白這是安金山的手筆。

常務副市長安金山在偃旗息鼓一段時間之後又蹦躂了起來。

本來按照常規,陸政東是市長,是安金山的頂頭上司,從組織原則講,安金山應該服從他,按官場約定俗成的那套規則,安金山更應該討好他,應該時時刻刻迎合他。

可惜事實不是這樣,有詹繼東的支持,安金山似乎是有恃無恐,陸政東以爲安金山在十大民心工程等事情上失分之後,就他自己的想法是偃旗息鼓一番,無奈市委書記詹繼東卻是另有謀算。

陸政東很清楚,安金山就是衆多安排在市政府得一根刺,有機會這根刺冷不丁地,就要扎向他,沒有機會就是創造機會也要倒騰一番。

安金山這麼做,其實也是有些被迫趕鴨子上架的意思,詹繼東希望儘快掌控局面,對十大民心工程的資金籌措過程中他沒有能抓住機會給陸政東一擊,從資金問題基本解決之後就沒再提起。

也沒他要再做什麼來配合,但安金山卻是清楚。越是這樣。他就越是必須要在市政府這邊搞出些動靜來。官場上很多事都是反着來的,越是小事,你越要彙報,最好能做到早請示晚彙報,讓領導獲得一種權威,這樣你在領導心裡就不一樣了,領導會認爲你對他尊重,會認爲你這人辦事有章法。

但是大事你就要考慮。有些事只能領導絕不會言明,但是又會讓人意會到。

安金山把目光投向了城市建設上,這是一塊肥肉,包容在其中的種種利益還有利益背後牽扯的錯綜複雜的各種關係,比如徵地,比如補償,比如規劃或設計中往哪個方面傾斜,更比如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哪方面都要照顧,哪方面都不能遺漏。

當然更重要的。列在規劃中的投資只是一數字,而一旦實施起來。就得動真金白銀,財政並不寬裕的海東,要落實種種預計的突如其來的困難比想象大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它考驗的不只是官員的膽略,還有官員點石成金的能力!

而這中間,資金是困擾一切的根本,安新的房地產纔剛剛起步,融資能力還不是十分強,各種權責雖然已經劃出了道道,但實際上下面理得還不是太順。

具體施工當中,也有個別施工單位會把分項工程再次發包出去。這叫有飯大家吃,有活大家幹。當然,裡面也有玩貓膩的,市裡雖然出臺過很多措施,也加大過查處力度,只能從制度建設、工程監管上下工夫,力求最大可能地將各項管理夯到實處,但如今跑到裡面淘金的人真是太多,各種角色都有,玩的花樣也越來越新鮮,真要嚴格杜絕,難度還是很大。

安金山決定從這方面入手……

陸政東拿起茶杯咂了一口,不知道是到了年底,成天幾乎就是在酒桌上度過,把味蕾都搞紊亂了,還是市委辦的工作人員吧茶葉擱多了,反正他覺得茶水有些苦。

陸政東放下茶杯,又拿起了文件看,對尤金忠在經濟上,陸政東覺得其在上面還是基本能把持得住的,這一點倒不是完全憑感覺和平常的接觸,而是他對這一塊也是極不放心,所以盯得很緊。

隨之的還有其他一些舉報,舉報尤金忠有男女作風問題和工作簡單粗暴等等。

陸政東清楚,這既是針對尤金忠,更是衝着他而來的突然襲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免得尤金忠甚或自己有了警覺。

陸政東看了楊鐵軍一眼。楊鐵軍面無表情。想來。詹繼東已經提前和他打了招呼。

宣傳部長張振宇感慨的道:

“現在安新市城市建設的步子邁得比較大,資金投入也不少,馬虎不得啊,雖然這些問題還有待相關部門的核實,查證,但我也是聽到下面一些老百姓的議論的,老百姓對市裡此意見很大,不滿情緒很高,馬虎不得呀。”

張振宇並沒有講尤金忠在經濟問題,只是講其作風,然後才嘆口氣,於是詹繼東拿起了茶杯轉向楊鐵軍:

“鐵軍書記。你說說看。”

楊鐵軍道:

“我認爲要嚴肅處理。但前提是要把事情徹底查清楚,如果舉報信反映地情況確實屬實。”

楊鐵軍依然是一副對事不對人的樣子。

詹繼東有些感慨的道:

“不管阻力有多大,我相信紀委的同志會將這個案子查個水落石出。”

陸政東從頭到尾都沒怎麼吱聲,詹繼東也沒問他地意見。就好像陸政東和尤金忠是穿着連襠褲一般,倒是鍾柏發可能覺得詹繼東發力太猛了,最後說了句:

“還是要通知一下金忠同志,要他不要有思想包袱,畢竟問題還在調查之中。”

鍾柏發這麼講,既是把尤金忠給限制起來,也是讓這事有迴旋的更大空間算是幫詹繼東圓了圓場。

楊鐵軍點點頭:

“我會和文凱同志好好溝通一下。”

詹繼東見沒有人再有異議,便宣佈散會。

陸政東並沒有和尤金忠再多說什麼,既然詹繼東下定決心要在這上面做文章,那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有句話叫做打鐵還需自身硬。只要尤金忠自身行得正。站得直,那詹繼東怎麼發力都沒用。

當然,陸政東也絕不會坐視詹繼東這樣太過分的手段。

他把目光放在了交通上,安新在陸政東之前就制訂了一個龐大的交通發展規劃,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是安新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重點,投入的資金自然也是不少。

但是再好的事情也需要執行,下面執行不到位,那這樣的計劃就會大打折扣。不但計劃進度受阻,相關產業鏈都拉動不了,嚴重影響到安新gdp增長和財政收入。

但分管的副市長凌啓雲和交通局長任夢生卻是對他的指示陽奉陰違,交通是經濟的命脈之一,作爲一市之長,陸政東不能不重視,說要想打開一個全新的工作局面,就得從分管的領導着手,以及在交通局的班子上做文章。

陸政東一直在想辦法摸清交通建設的一些內幕,關於這方面的檢舉也不少。很多也直接寄給他這個市長,說安新的交通建設施工中存在多級發包問題。要說這也是一個老問題,交通建設都是按合同段發包的,具體施工當中,也有個別施工單位會把分項工程再次發包出去。這叫有飯大家吃,有活大家幹。當然,裡面也有玩貓膩的,個別施工單位在拿到項目後,提取掉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將工程私自轉包給一些資質等級低信譽差的單位,市裡雖然出臺過很多措施,也加大過查處力度,但如今跑到這裡面上淘金的人真是太多,市裡的省裡的乃至京城的關係,各種角色都有,玩的花樣也越來越新鮮,想要掀開,那頓時就會有一張大網瞬間罩過來。

必須得先找到一個突破口,把口子撕破,這樣才能把那張大網真正的撕開。

陸政東藉着視察安新一些交通項目的進度的時候,找市交通局的總工楊繼德側面瞭解了一些舉報中涉及的情況。

舉報得最多,陸政東也感覺問題最爲嚴重的是一家名叫登龍集團的工程公司。

登龍公司中標的是出市重要的兩個隧道,安新屬於地質結構比較複雜的地帶,那裡地質條件極爲複雜,工程難度相當之大。中鐵、中建等下屬專業的隧道工程公司都沒能競爭贏這家並沒有太大名氣的公司,陸政東沒有任何理由不好奇。

都說這家公司背景極深。但具體的背景卻是高深莫測,連他到了安新時間也不算短了,都沒掌握住情況。

而且登龍公司把工程拿到手之後,卻是把工程又分包出去,這就越發的讓陸政東深感憂慮,隧道建設,那可是馬虎不得的,一點閃失,那就會造成重要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一旦出現那樣的後果,那就不堪設想。

陸政東問得比較婉轉,從安全生產的角度,詢問着,楊繼德道:

“這情況我知道,登龍集團比較特殊,他們從交通領域的企業或者勘探設計施工等研究機構挖到了一些退休的人員,所以每次工程建設,登龍都能拿到不少合同量,但真正由它自己乾的並不多。他們主要就是通過那些關心,又把這些工程分包出去,不瞞市長,這種情況在全國都不是個別,也絕非一天兩天,登龍起步時就靠吃這樣的差價,行間也叫轉包費,就是通過這樣發展起來的。”

楊繼德還算是交通系統少有的正直之人,也是安新這方面的技術權威,對於牽涉到這方面的問題,向來都會毫不留情的指出,楊繼德應該瞭解其中的一些情況,但就是這麼一個人,卻是連登龍集團的一點風聲都不透露,閃爍其詞,看樣子是很有顧慮,這也說明登龍集團來頭確實不小。

陸政東也就點點頭,不再多問,但是在心裡一個巨大的問號畫在了心間……

……

陸粱梅在安新的考察陸政東幾乎是全程陪同。

越是接觸得多,她也就越是對陸政東的思路感興趣:

“陸市長,我聽了你的介紹,看來你們安新在這方面的切入點選擇很準,不過你們下一步的想法是什麼?”

“樑省長,目前這只是剛剛起步,這樣的規模還是太小。必須要進一步擴大規模。形成規模效益……”

陸政東實際上是想搶在江浙一帶以及沿海地區之前形成世人所熟知的小五金之都。小家電之都之類的專門生產區域,當然安新選擇的項目肯定和海外聯繫較多的江浙和沿海地區不同,是對內對外兼顧。

陸政東講完,負責這方面工作的唐中凱又補充道:

“我們市裡的想法是通過這樣集約化的生產,減少成本,提高產品在國際國內的競爭力,把這一產業作爲帶動當地的一種支柱產業之一。”

“但是安新畢竟是內陸城市,你們考慮過銷售渠道沒有?如果你們事先要進行市場調查。避免盲目發展,最後那問題就比較嚴重。全國其他地方已經有了很多這樣的教訓。””

粱梅顯然比一般的領導要冷靜實際得多,也顯得懂行很多,一下抓到了事情的關鍵。

“這個問題是我們在一開始有這樣想法的時候就首先要考慮的,這樣的集約化生產,確實會在價格上形成優勢,但光有價格優勢還不行,隨着經濟的發展,從總體上講,現在主要商品都是供大於求。銷路就是生命線,所以在品類的選擇上我們是相當的慎重。還是從安新有比較成熟的銷路的商品抓起的。”

粱梅點點頭,

“這樣最好,想方設法爲促進經濟,特別是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好事,但是方式方法上卻需要把握好,尤其是如何打造一個這樣集約化上規模的環境,調動積極性,如何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在國際市場中擊水,這甚至比一時一地的得失更重要。”

粱梅的話很中肯,也很坦率:

“地方政府在這一點上不要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要善於運用示範這種手段來達到影響的目的。”

陸政東連連點頭,粱梅的確不是等閒之輩,有了一些後世記憶的陸政東在眼光和看待問題的深度上一直頗爲自傲,自認爲自己已然掌握先機,但是粱梅的表現讓他清醒了不少,這纔是真正的領導,能夠藉助目前的情況綜合分析得出提出一些長遠的發展思路,這才叫作本事。

陸政東也點點頭:

“現在安新也是纔剛剛開始,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必須要充分的考慮未來一段時期的方向,更不要盲目樂觀,這是一個系統的、複雜的事情,絕不要想着一蹴而就。”

粱梅讚賞的瞥了一眼陸政東,也點點頭道:

“你們安新在這方面不是隨大流的一哄而上,而是能夠想到新思路並敢於付諸實踐,也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長期性和複雜性,要記住改革開拓固然要大膽嘗試,但是並不是盲目莽撞的胡亂闖一氣,尤其是在涉及一個地方未來發展的主要產業上,也要細之又細,務求穩妥。”

粱梅對陸政東的也是很有些刮目相看,沒有一點超前意識,沒有一點前瞻性的眼光。沒有一點開拓進取的觀念。你就是再怎麼想,那也只是複製別人的東西,難以稱爲開創性。

陸政東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笑言是不是請省裡也在這方面支持一下,作爲一個試點。

陸政東這話就是找省裡要資金要政策了:

“樑省長放心。省裡選擇我們安新作爲試點,我們安新肯定不會給省裡丟臉,唐市長對外貿很熟悉,對於我們安新的情況相當熟悉,前段時間我和他做過一次交流,我們倆的觀點比較一致,那就是安新的外向型經濟要進行結構性的調整,不突破原來的一些東西,難以有大的進步,”

陸政東在粱梅離開安新之前,兩人單獨進行了交流。

“政東市長,我現在頭痛的就是成天有人要資金,要扶持,政東市長不會也那麼俗氣吧。”

陸政東這幾天一直陪同,熟悉了,粱梅也顯得隨和了很多,兩個人是平級,甚至陸政東成爲副部級的時間比她還早,所以也不會再他面前擺出架子,但是她也清楚,陸政東既然提出這個問題,那胃口肯定不小,所以也是提前先打預防針。

陸政東笑了笑道:

“身在滾滾紅塵之中,又有誰能免俗?我不但俗,而且是俗不可耐。特別是像安新這樣一副爛攤子。要打開局面不容易。所以還得請樑省長在多方面給予支持。

樑省長恐怕還不知道,只要是金主,我都是見到一個那就不會放過,不管是死纏爛打,還是軟磨硬泡,總是要有所斬獲的,省裡很多領導和部門一聽到我到了省城,一個個都像遇到瘟神一般。趕緊躲得老遠,被人送外號:陸刮皮,……”

粱梅一聽陸政東這話,也不禁呵呵笑出了聲,不禁撫弄了一下自己腦後的髻,舒展了一下身體,飽滿的胸脯更顯得誘人。

粱梅還真不知道陸政東有這樣的外號,但其實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陸政東還是相當會做人,資金和項目向來是最難要到的,真還看不出陸政東年紀輕輕手腕倒是不差。不由也開着玩笑道:

“原來政東市長還是從梁山下來打家劫舍的好漢?”

陸政東也是一笑:

“呵呵,說不定上輩子還真是。樑省長是初到貝湖,不瞭解情況,居然自投羅網……總不能壞了我陸刮皮的名聲吧……”

陸政東說着道:

“我知道蛋糕只有那麼大一塊,誰都望着,誰都惦記着,但說實話憑這點資金就能把這項工作拿起來?我看難,關鍵還在於態度,若是爲了資金而資金,或者爲了把完成任務來敷衍省裡邊,或者是弄個噱頭趕一趟風,風一吹過,也就成了過去式,資金三五兩下就用完了,然後就順其自然,最後虎頭蛇尾,這樣就毫無意義了,我在這裡也給樑省長表個態,安新把這個是當做一個長遠之計來抓的……”

陸政東沉吟了一下才繼續道:

“所以樑省長把資金和政策往安新傾斜傾斜,我們一定保證做好……”

陸政東的說辭粱梅還是很心動的,他不知道陸政東外號陸刮皮,但是知陸政東有能力是個幹實事的人,如果這方面能夠做出一個典型,也讓自己這個分管的副省長臉上有光。

陸政東見粱梅有些意動,便繼續趁熱打鐵道:

“資金上的事情,我知道我就是獅子大開口,那也是沒用的,不過請樑省長能夠在對外經濟交流上上給予更多的傾斜和支持,特別是一些非公有制外向型企業,給他們創造更多的能夠和國外商人接觸的機會,從而讓他們的企業和產品能夠有機會更多的和外界接觸。”

粱梅還以爲陸政東真是準備和她死纏爛打要資金,一聽陸政東主要是要政策,有些感動,下面市裡找她的不少,和陸政東先前說的也差不多,那都是來要資金要政策,粱梅雖然和陸政東是初次接觸,但對他印象也相當好,也知道此人屬於既能踏實做事也能迎合上意善於造勢的精明角色,但是陸政東最後這一番話說出來還是讓她有些覺得此人不一般,他提出來的要請求竟然是爲了在經濟交流上給予傾斜扶持,這讓她頓時對他更是刮目相看。

粱梅沉吟了一會道:

“政東市長都說到這份上了,這個我會認真考慮一下的。”

粱梅注意到陸政東收起了剛纔的玩笑,臉上的深思表情,也繼續說道:

“不管怎麼樣,政東市政能有這樣的前瞻意識就很好,比起有些的只知道來糾纏鬧騰要資金政策的要有說服力得多。”

粱梅腦海中的思路明晰起來,這麼做是合作雙贏,而且和陸政東處好關係,也確實對她今後的發展有幫助,所以也沒有顯得太過作難,就定下了此事。

陸政東聽到粱梅如此講也不多言,他也知道粱梅這樣講,已經算是比較痛快的了,這其中有安新的搞得這個確實不錯,但同時兩個人話很投機,在很多觀念上有交集,看得順眼了,纔會這麼好說話。

粱梅也不再說這事,而是問起了陸政東一些關於安新發展的舉措,陸政東也樂得聽聽粱梅這樣來自經濟比較發達地方的一些經濟發展上的一些思路。

這樣很放鬆的私下的交流肯定收穫比那種流於形式的官面的所謂交流要深入具體得多。

粱梅的一些觀點和思路對陸政東也是有所觸動。

“政東市長在安新市遊刃有餘,如魚得水啊。”

粱梅聽完陸政東的一些想法和舉措不禁笑住說道。

陸政東確實搖搖頭道:

“意識的落後,觀念的衝突等等都是束縛,特別是一些新思路、一些新的改革的路子,就更是如此,這會觸及到既得利益羣體的利益,會阻力極大,除此之外,還有些目光短淺的看不清未來走向的人的質疑……

在現行的體制下,真正想要做點事情談何容易?”

粱梅聽到陸政東如此講,也不由說道:

“政東市長這話確實有道理,即便是正確的東西,有些人不但不跟着前行,反而會拽後腿。”

粱梅也喟嘆道,似乎是感觸頗深。

陸政東也能夠體會到粱梅這些年走到這樣的位置其實也挺不容易的。

其實身在體制內,想要身居高位,都不是那麼輕鬆的事情。

在老百姓的眼中,幹部都是威風八面的,似乎無所不能,無所不爲。

但這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面,沒看到另一面,到了這樣的位置,身上的約束太多,有明的,有暗的,還有不明不暗的。

各種禁錮太多,有必須遵守的,也有逼迫遵從的,還有別人強加於要遵守的,以及明規則、潛規則之類的,總有一隻無形的手牽制着,制約着。

表面的風光掩蓋不了幹部內心的煎熬。

官場無真正的朋友,這是不少發自肺腑的真言;官場無利器,這又是官場的另一大特色,真到了一定層次,溫和笑意的下面是殺氣騰騰。

其實官員只要到了一定級別,通常都是兩種面容,要麼是皮笑肉不笑的微笑,要麼板着一張臉把很多東西隱藏在下面。

官場中人話永遠不會從心裡說出來,總愛端着一個架子,其實有時候不是幹部放不下架子,而是不能放。

領導從來喜歡講一些半截話,或者莫名其妙的話,要靠其他人去揣摩。

換着其他人,想想我都毛骨悚然。可是官員們要在這樣的環境裡打拼一輩子,內心如果沒禁受過痛苦的煎熬。沒那絕對是假話。

粱梅確實是有些羨慕陸政東,作爲女性官員,她忍受的不公或不平實在是太多了,她所處的境地實在是太難了,她要承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她要平衡各種各樣的關係,她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手握重權,有些,甚至左右着她的前程。她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左突右衝,最後卻又不得不對現實妥協。

她在權力的刀鋒中左避右躲,還要忍受謠言和中傷,儘管只是謠言,但對女人而言,這種謠言跟真實有一樣的殺傷力。她一面受着傷害,還一面要負重前行……(未完待續。。)

第121章 漣漪第146章 激盪第179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三)第100章 各懷心機第118章 善戰者無名第90章 京城事(三)第42章 多事之冬第16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76章 恩恩怨怨第4章 揚眉吐氣第220章 重回貝湖第48章 重回安新第73章 再上層樓第31章 微服私訪第91章 自古雄才多磨難第190章 不蹚渾水第14章 堵槍眼第88章 愛如潮水(二)第70章 突發情況第86章 掛羊頭的考察團第40章 找上門來第9章 威脅了又咋的?第35章 小鬼難纏(二)第102章 熱土第112章 對手出招第52章 幸福纔剛起步第126章 漸明第122章 高手過招(三)第28章 女人心(二)第158章 舞之迷亂第128章 自求多福吧第228章 暖腳大丫頭第175章 新秘書(三)第198章 女人之間第170章 反擊第36章 小步快跑第51章 鶴蚌相爭第45章 震撼第132章 前瞻性第55章 近憂第200章 暗流(二)第32章 意外之喜第34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169章 陰招第139章 啞巴吃黃連第3章 要向組織靠攏第214章 轉機第90章 京城事(三)第32章 比你更牛第112章 對手出招第52章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27章 沒賊膽的女人第127章 成人*販*子了?!第196章 別意(二)第149章 紈絝第89章 厚積薄發第14章 傳奇遇上傳奇第32章 比你更牛第24章 深謀遠慮第58章 理智節節敗退第33章 口服心服第205章 微妙局面(三)第194章 匪夷所思的決議(二)第160章 大局感第一百六十五章第69章 迎面反擊第44章 放不下第44章 那就一起收拾第62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三)第102章 適應新身份第71章 大局觀第97章 上任就遇到難題第110章 利益的魔力(三)第167章 危情(二)第一百就是一章 風口浪尖五第223章 看望老幹部(四)第73章 突發情況(四)第217章 全省幹部大會(二)第70章 你讓我做啥就做啥第157章 喝酒第121章 燃情在雪夜第8章 天倫之樂第36章 小步快跑第35章 積極應對(二)第24章 以己之長攻其所短第31章 那就真男人一回第167章 最高規格的畢業典禮第30章 纏擾第85章 密謀第66章 坑瀣一氣第138章 老屋一夜看好戲第20章 求上門來第153章 下馬威第116章 官場風暴第88章 亂象第24章 擒賊擒王第38章 你攔路,我斷水!第74章 層層推進第213章 波瀾(二)第111章 利益的魔力(四)
第121章 漣漪第146章 激盪第179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三)第100章 各懷心機第118章 善戰者無名第90章 京城事(三)第42章 多事之冬第16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76章 恩恩怨怨第4章 揚眉吐氣第220章 重回貝湖第48章 重回安新第73章 再上層樓第31章 微服私訪第91章 自古雄才多磨難第190章 不蹚渾水第14章 堵槍眼第88章 愛如潮水(二)第70章 突發情況第86章 掛羊頭的考察團第40章 找上門來第9章 威脅了又咋的?第35章 小鬼難纏(二)第102章 熱土第112章 對手出招第52章 幸福纔剛起步第126章 漸明第122章 高手過招(三)第28章 女人心(二)第158章 舞之迷亂第128章 自求多福吧第228章 暖腳大丫頭第175章 新秘書(三)第198章 女人之間第170章 反擊第36章 小步快跑第51章 鶴蚌相爭第45章 震撼第132章 前瞻性第55章 近憂第200章 暗流(二)第32章 意外之喜第34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169章 陰招第139章 啞巴吃黃連第3章 要向組織靠攏第214章 轉機第90章 京城事(三)第32章 比你更牛第112章 對手出招第52章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27章 沒賊膽的女人第127章 成人*販*子了?!第196章 別意(二)第149章 紈絝第89章 厚積薄發第14章 傳奇遇上傳奇第32章 比你更牛第24章 深謀遠慮第58章 理智節節敗退第33章 口服心服第205章 微妙局面(三)第194章 匪夷所思的決議(二)第160章 大局感第一百六十五章第69章 迎面反擊第44章 放不下第44章 那就一起收拾第62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三)第102章 適應新身份第71章 大局觀第97章 上任就遇到難題第110章 利益的魔力(三)第167章 危情(二)第一百就是一章 風口浪尖五第223章 看望老幹部(四)第73章 突發情況(四)第217章 全省幹部大會(二)第70章 你讓我做啥就做啥第157章 喝酒第121章 燃情在雪夜第8章 天倫之樂第36章 小步快跑第35章 積極應對(二)第24章 以己之長攻其所短第31章 那就真男人一回第167章 最高規格的畢業典禮第30章 纏擾第85章 密謀第66章 坑瀣一氣第138章 老屋一夜看好戲第20章 求上門來第153章 下馬威第116章 官場風暴第88章 亂象第24章 擒賊擒王第38章 你攔路,我斷水!第74章 層層推進第213章 波瀾(二)第111章 利益的魔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