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曾經戰鬥生活得地方

陸政東在關於西部大開發的監督上颳起了一陣旋風在媒體追逐了一陣之後,也漸漸平靜下來,但是這只是外界的感覺,從九二年到現在又是一個十年過去了,這十年的迅猛發展讓一些後遺症也開始顯現,特別是幹部經濟問題方面顯得尤爲突出,位置稍高的人卻是知道這樣的監督機制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只有真正瞭解這個的才知道這樣一上升之後產生的巨大影響,至少不少了解此事的人開始收斂。

而作爲此事一個引子的鋁業,壟斷的打破也讓更多的民營資本參與進來,當然能夠進入這樣行業的肯定也是民營企業中的佼佼者。比起國有企業的大張旗鼓來,民營企業們要低調務實許多,他們更看重的是國家這一次打開的這道政策縫隙帶來的機遇和機會。

其中耀明集團投入最大,作爲國內很有影響力的知名民營企業,陸政東對於掌舵人還真是佩服。

耀明集團的掌舵人在外界看來是膽大謹慎而又保守。

這樣的評價顯得非常矛盾,但是陸政東卻是覺得這樣的評價並不矛盾,事實上在陸政東看來這正是其精明之處。

外界所講的膽大是講他從來沒有涉足過這樣的重化工行業就敢於進軍國內的壟斷行業,而且是高度壟斷行業,而陸政東卻並不認爲這是大膽冒進,而是經過了充分的調研。

事實上對於這樣欲破除壟斷還未完全破除壟斷的時候進入這樣的行業是最佳的時候,因爲一旦完全放開,民營企業在成本上的優勢是國企無法比擬的。

不過就是一個敢於進入這樣行業的人,在對待資金的問題上卻又非常謹慎,甚至可以講非常保守,當年耀明集團決定進入重化工領域時。有不少銀行主動找到他,表示願意提供貸款,授信額度高達幾十億,但其掌舵人沒有接受。只象徵性地貸了四五億。

在這樣資金密集型的行業。融資才意味着可以儘快做大做強,大企業以及大佬級的企業家們大多慣於且善於創造花樣翻新的融資手段。

特別是現在鋁業的行情趨勢不錯。規模越大自然也就越賺錢,可他居然送上門的貸款都不要,基本是靠自有資金投入,落在外人眼裡真是難以理解。

而陸政東卻是很欣賞這一點。依賴規模擴張沒錯,但是過多的依賴規模擴張在國內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過度的依賴銀行或者拆借雖然能大大提高發展速度,但其中隱藏的風險也不容小覷,因爲別人不會像他一樣知道國家會在什麼時候祭出對他們來講事關生死存亡的大殺器——宏觀調控。

一旦市場波動,國家緊縮銀根,銀行收緊銀根或者是催還貸款,這樣的企業資金鍊極易斷裂。事實上,“突然死亡”的大型民企並不罕見,從德隆到鐵本,從比較早的著名老牟老史無不是倒在這之上。唯一翻身的也就是老史了。

對於民營企業來講,最大的是首先要生存,其後才談得上規模,事實上每一次宏觀調控存活下來的民營企業,都能得到迅猛的發展,而不能生存下來的,自然也就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而且作爲實業民營企業還必須要面對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產能過剩,在國內這樣特殊的氛圍下,任何一個行業只要利潤可觀,都是一哄而上,打價格戰,今後國內不管哪個行業都會出現產能過剩,而且是絕對過剩、永久性過剩。

在某種意義上,這些企業的對手可能既不是大型的央企,也不是其他,而是這個產能過剩的時代。如何控制好成本,如何有特色,即便是在產能過剩的時候依然保持競爭力,纔是能夠生存下去的不二法寶。

或許,謹慎的作風、“寧願慢一點”的選擇,的確會讓一些企業在市場火爆時失去了一些快速掙錢的機會,但在隨後的年代裡卻如魚得水。

陸政東之所以讓楊璐在互聯網上的投資取得回報之後,不去做那些投機性更強的金融類業務,也是基於一個風險考慮,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些事情並非楊璐所長,老玩這個她心裡不踏實,沒有必要讓她成天提心吊膽的……

西部辦在國家頒發公佈的《關於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上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和意見爲加快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和佈局,增強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實現西部地區又快又好發展,,由西部辦牽頭,發展計劃委、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督會、國家開發銀行,探討關於促進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對發展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的總體思路、發展特點、指導原則、發展目標,政策措施、資金安排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也就是在同一時間,新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發佈,在新版中很引人注意的一點就是鼓勵外商投資西部地區,放寬外商投資西部地區的股比和行業限制,並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意見。

專門提出西部大開發,其實也是對於西部吸引和利用外資遠低於預期整個西部地區外商投資總額佔全國的比例僅有百分之四左右,在國家實行西部大開發政策以來,這一比例不僅沒有明顯上升,而且還有下降趨勢。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西部地區對外商的吸引力並沒有因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而有所改善,因此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外資資本不願紮根西部.有客觀原因,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吸引外商投資方面,政府官員常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制定的政策僅是一廂情願,外商對此毫無感覺。而且對吸引外資賦予了太多的訴求,除吸引資金外,還要增加就業機會。出口創匯,引進先進技術等。

從外商投資者的角度看,資本僅是一種生產要素而已,他們要通過投資。實現資本轉移。以尋求與其他生產要素的最佳結合,從而獲取更理想的回報。

而西部大開發戰略能否有效實施。關鍵在於能否有效動員各方力量加入到中國西部地區的建設中去,其中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佔有重要地位。外商進入西部地區,不僅是簡單的資金流入,最重要的是可帶來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理念。對當地的經濟運行機制起到示範和引導作用,並對投資環境的改善起到促進作用。

這兩個文件無疑是西部大開發經濟發展細化了的指導性文件,表明中央層面在資金投入、政策傾斜方面會朝這個方向傾斜,這是一個信號。

“東元,正好你要進京,這事兒就一客不煩二主了,就由你來把這事兒給落實下來吧。”

坐在對面沙發裡的林省長,一邊看着手中的文件。一邊很自然的道:

“我們省裡已經制定了一個發展規劃,要成爲西部經濟強省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努力實現新的跨越。但是我發現這個政策的出臺似乎對我們的幾個開發區很不利啊。你看看,長灘的開發區基本也是傳統產業,至於省城的開發區,基本就是按着長灘的模式再走,和周邊其他省市有特色的開發區或者工業園區,有一定的差距啊,這讓我擔心啊,畢竟幾個開發區在整個發展中佔據的地位還是比較重的,特別是省城開發區,更是重中之重。要是得不到有力支持,那對我們影響很大……”

“林省長,這似乎應該是至陽省長或者金林省長的工作吧?我進京裡是去統戰部裡邊彙報有關省裡邊的工作的,讓我去幹這個,怕不太好吧?”

姜東元有些爲難的皺起眉頭。

林省長一笑:

“你和西部辦的陸主任比較熟,比較熟悉瞭解對方的脾性,這件事情你就接下吧,具體事情還是政府這邊來做,但是和西部辦那邊溝通你就多操操心了,這也是中原書記的意思,西部大開發事關大局,我們西河要是不能有所作爲,那肯定是要挨板子的……”

林省長頓了一下繼續道:

“東元,西河這些年變化不小,但是周邊地區發展更快,我和中原書記在這個位置上也很有點誠惶誠恐的感覺,特別是西部大開發,西河作爲西部能起支撐作用的省份,西河發展得如何,從很大程度上可以帶動西部的發展,中*央對於西河是寄予厚望的,要求我們是又快又好的發展,但實事求是的講我們在發展上始終不盡人意,我和中原書記也探討研究過多次,怎樣來實現西河又好又快的發展,是擺在我們西河省委省政府面前最爲迫切的問題。”

林省長是一個一步一個腳印從西河大地上成長起來的本土幹部,整個工作期間都是在西河這塊土地上度過的,對西河有着難以言啥的深厚感情,他和姜東元也是熟人,姜東元擔任省扶貧辦主任時,他就是分管副省長,兩人關係一直保持得很好,所以他對姜東元纔會這樣隨便。

而姜東元也知道他在任省扶貧辦主任的時候,陸政東任長灘扶貧辦主任,不管從公事還是私人感情都是很不錯的。

面對林省長的交代,姜東元沒有推脫的更好理由,何況他也希動能夠從統戰部跳出來多做一些事情,實實在在的給西河辦點事情,而這一次和西部辦的協調溝通無疑就是一個最佳時機。

建國以來,西河一直在西部佔據着絕對的優勢地位,建國五十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西河的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成績,提前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目標。

但由於地處內陸,人口多,底子薄,經濟結構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等諸多原因,西河與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是東部沿海省市的差距逐漸拉大。

西河濟總量在全國的位次,由改革開放的初期下降到兩千年第十一位,而且還有繼續往下跌的趨勢;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位置很靠後。

而西河作爲西部資源和人口大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但在政治和經濟地位上大不如從前。

西河淪落到這樣不尷不尬的位置,雖然有地理條件等客觀因素,但是很重要一點,還是思想觀念上的問題,重規模輕效益的思想在各級政府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而國有帽子捨不得丟,民營經濟發展土壤始終趕不上東部沿海,在這一點上姜東元認爲在九十年代中後期的歷任班子都是有一些責任的,沒有誰能夠把楊書記和陳省長搭檔的時候開創的開拓銳意銳意進取的局面延續下來。

就比如在陸政東的任用問題上,當初也是遭遇到了極大的阻力,特別是在提議陸政東任綿西市委書記的時候,因爲陸政東的年紀遭遇到了方方面面的阻擾,楊書記和陳省長做出了一些妥協,希望調陸政東到省城,任常務副市長,實際上負責省城開發區等經濟工作,但也沒能如願,最後陸政東纔去了部委,進而去了安新。

看看現在的安新,再回頭看看西河省城,原來根本就不把安新放在眼裡的省城,現在遠遠的被安新甩開。

有些事情就怕沒比較,一比較,什麼事情都明瞭,要是當初能把陸政東調到省城,省城開發區現在也不至於還是個四不像……

而現在高層對西河很微妙,孫中原和林省長都是才上任不久,還處在磨合期,但看得出來,兩人都希望藉助西部大開發的契機,讓西河的發展能夠更上一個臺階。

而要讓西河社會經濟又一個長足的發展,總是要把一些有能力,能幹事的人放到更重要的崗位上,而現在書記、省長兩人對於全省的幹部也都還處於接觸瞭解之中,這何嘗又不是自己的一個機會?

第83章 人生如棋第87章 兩手都要抓第15章 當選市長第39章 知心知意第138章 老屋一夜看好戲第61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二)第74章 突發情況(五)第110章 利益的魔力(三)第131章 借槍打鳥第185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九)第139章 其實不想走第12章 有權才能辦更大的事第226章 後院第66章 坑瀣一氣第29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19章 雄心勃勃第11章 大文章第195章 別意第44章 女副省長(二)第58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212章 安排第129章 初始第15章 鋒芒當閃緊要處第147章 意味深長第31章 折服第65章 記者上門第162章 後陸政東時代第65章 記者上門第13章 碰撞博弈第63章 石破驚天(下)第83章 鑰匙在你手上第88章 愛如潮水(二)第106章 悟第9章 殺手鐗第九四十章 野望二第19章 撲朔迷離(三)第139章 其實不想走第68章 棋局纔剛剛開始第13章 胸有成竹第29章 陪同考察(二)第57章 驚天逆轉今宵風月誰與共三第42章 先上車後買票第7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2章 攪動一池深水(三)第210章 沉穩第9章 威脅了又咋的?第150章 過年第180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四)第138章 表姨來了第144章 找準位置第126章 走得太遠了(四)第58章 重壓第145章 波瀾驟起第10章 幸福女人第207章 微妙局面(五)第78章 大將之風第208章 傾談(二)第27章 都聽你的(二)第20章 等於是天塌下來了!第111章 利益的魔力(四)第77章 調研驚魂第29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89章 厚積薄發第17章 冒昧上門者第36章 春節禮多第18章 擺平“潛規則”第140章 市委書記和你同名?第45章 春的盎然第82章 衝突第70章 躍躍欲試第33章 建功立業正當時第222章 看望老幹部(三)第197章 漸入佳境第40章 找上門來第120章 無聲的引誘第83章 任君採摘第18章 撲朔迷離(二)第91章 京城事(四)第207章 微妙局面(五)第167章 危情(二)第87章 風頭正勁第12章 上流生活第198章 女人之間第47章 省城再相逢第42章 東窗事欲發第33章 驚變第31章 那就真男人一回第212章 一日一夜(三)第16章 讓年輕人充滿希望第12章 有權才能辦更大的事第140章 市委書記和你同名?第15章 找上門來第224章 人事微調第62章 巧路通幽(二)第87章 愛如潮水第115章 初爲人父第229章 暴風雪來得很猛烈第19章 雄心勃勃
第83章 人生如棋第87章 兩手都要抓第15章 當選市長第39章 知心知意第138章 老屋一夜看好戲第61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二)第74章 突發情況(五)第110章 利益的魔力(三)第131章 借槍打鳥第185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九)第139章 其實不想走第12章 有權才能辦更大的事第226章 後院第66章 坑瀣一氣第29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19章 雄心勃勃第11章 大文章第195章 別意第44章 女副省長(二)第58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212章 安排第129章 初始第15章 鋒芒當閃緊要處第147章 意味深長第31章 折服第65章 記者上門第162章 後陸政東時代第65章 記者上門第13章 碰撞博弈第63章 石破驚天(下)第83章 鑰匙在你手上第88章 愛如潮水(二)第106章 悟第9章 殺手鐗第九四十章 野望二第19章 撲朔迷離(三)第139章 其實不想走第68章 棋局纔剛剛開始第13章 胸有成竹第29章 陪同考察(二)第57章 驚天逆轉今宵風月誰與共三第42章 先上車後買票第7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2章 攪動一池深水(三)第210章 沉穩第9章 威脅了又咋的?第150章 過年第180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四)第138章 表姨來了第144章 找準位置第126章 走得太遠了(四)第58章 重壓第145章 波瀾驟起第10章 幸福女人第207章 微妙局面(五)第78章 大將之風第208章 傾談(二)第27章 都聽你的(二)第20章 等於是天塌下來了!第111章 利益的魔力(四)第77章 調研驚魂第29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89章 厚積薄發第17章 冒昧上門者第36章 春節禮多第18章 擺平“潛規則”第140章 市委書記和你同名?第45章 春的盎然第82章 衝突第70章 躍躍欲試第33章 建功立業正當時第222章 看望老幹部(三)第197章 漸入佳境第40章 找上門來第120章 無聲的引誘第83章 任君採摘第18章 撲朔迷離(二)第91章 京城事(四)第207章 微妙局面(五)第167章 危情(二)第87章 風頭正勁第12章 上流生活第198章 女人之間第47章 省城再相逢第42章 東窗事欲發第33章 驚變第31章 那就真男人一回第212章 一日一夜(三)第16章 讓年輕人充滿希望第12章 有權才能辦更大的事第140章 市委書記和你同名?第15章 找上門來第224章 人事微調第62章 巧路通幽(二)第87章 愛如潮水第115章 初爲人父第229章 暴風雪來得很猛烈第19章 雄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