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別意(三)

“哎,書明書記,如果可能,我寧肯離開貝湖,而具按照原則來說,我在貝湖也呆了十多年,似乎換一個環境更適合一些。繼東書記不管怎麼樣也是換了一個新環境。”

蘭超華淡淡的道。

蘭超華心裡微微一嘆道,幹部有時候就如同演員一樣,演員如果老是演同一類角色,在導演和觀衆就會越來越固化,戲路就會越來越窄,作爲官員也一樣。

“超華,現在說這些沒有多大意義,中央有中央的考慮,貝湖目前大好局面需要保持,詹繼東走了。周若山走了,再走就變動太大了。”

周書明同樣也是淡淡的說道,關於詹繼東,蘭超華並不清楚有些事情,而在詹繼東的事情上,周書明確實是說了話的,對於人事變動,組織上都要徵求一下一把手的的意見,周書明一點機會都沒給詹繼東,高層徵求意見時,周書明堅決地給詹繼東投了反對票,他下了這樣一個定論,一個黨的高級幹部,整天只知道投機鑽營,對革命事業不忠誠,對同志不光明磊落,這樣的人,恐怕難當重任啊。

這無疑又給詹繼東已經在高層中落下的不良印象中又加了一碼,也就決定了詹繼東最後的去處……

蘭超華自然不清楚這些,他也就是有感而發,見周書明這樣說也就不再說這個話題,如果說周書明推薦自己作爲省委副書記的人選,那麼空缺出來的組織部長肯定會由新來的省委書記來提名,當然前提是這些都必須要獲得中央的認可,但是從常理來說,一個新任省委書記在人事上的一些要求,中央通常都會予以滿足纔對。

那麼誰會來接他的班?

周書明則是依然沉浸在某種情緒之中。也頗爲感慨的說道:

“也許是該和陸政東好好談一談的時候了。”

蘭超華微微一怔之後,隨即知道周書明和陸政東好好談談並非完全是因爲他們這些沒走的人的緣故,而是有更高的考量。迅即點頭認同:

“的確如此,書明書記和他談一談對你們倆都不無裨益。不管你到哪兒,還是他會不會接任你的位置,能在一起工作就是一場緣分,這個時候大家能敞開心扉談一談,聊一聊,我想很多隱藏在心中的疙瘩也能解開,當然未必能求得誰的理解,至少我們知道癥結在哪裡。日後在考慮其他問題的時候也能更周密一些。”

周書明滿含欣賞的目光在蘭超華身上停留半晌,臉上頗爲遺憾表情,搖搖頭,

“超華,如果可以的話,我倒是真希望你能跟我一起走,只可得……”

蘭超華啞然失笑:

“書明書記,就算是我現在能跟你走,但是能在一起工作一輩子嗎?剛纔你還不是在說,天下無不散的宴席麼?”

周書明一怔之後哈哈大笑:

“超華。我這是着相了啊。”

蘭超華也微微一笑,沒說什麼,着相的又豈止周書明?他同樣是如此。

從周書明哪裡處出來。蘭超華有些深思不屬,貝湖仍然是一片熾熱,天地看上去很遼闊。蘭超華的心卻晴不起來,也不是陰着,感覺像煙囪,毛茸茸的,塞滿了東西。究竟塞着什麼呢,一時半會還理不清。大院裡那幾株高大的香樟樹泛着油綠,花壇裡各色的花正在盛開。院裡有匆忙的腳步。有來來去去的車子。蘭超華盯住最大的那香樟樹發了會呆,幾天前他還在香樟樹下跟政研室幾位幹部聊過天。是在等車的工夫。

最近他會無端地想到一些人,怪得很。想着想着就會讓自己迷惑,失去判斷力。也會想到一些事,很可怕的事。他知道,他對省長人選的期待,其實跟這些事有關,也跟裡面一些人有關。

他在思考一個問題,升任按外人的說法他升任副書記就是春風得意,可春風能有幾時,書明書記一旦開貝湖,他們這些人的命運會不會馬上被改寫?

官場的宿命就在於不站隊不行,一旦站隊,身上就會鮮明地打上烙印,或者叫標記。

蘭超華不是爲規則鳴不平,是憂慮,這不僅僅包括他自己,還有不少很不錯的人,這些人的路還長,有什麼辦法能讓他們走得順暢些平坦些而不要總是一波三折,人爲地栽出幾個大跟頭?這是他所想的。

正常情況下,周書明一走,陸政東會順勢挪過去,本來陸政東出的位子,第一個就該考慮祁玉民,可現在周書明直接講祁玉民已經不再競爭者之列,而是其他人選,這個人選對於他而言很重要,那這個人會是誰呢?

這方面蘭超華不是一點渠道都沒有,他有,只是遲疑這個時候問這個是不是合適,畢竟他這次也是在調整之列。

他的這個消息來源是他在中央黨校時候結識的孟安寧,相互之間關係相當不錯,蘭超華想了又想,最後還是撥通了電話。

“呵呵,我的大秘書長,你猜可能會是誰?”

孟安寧用玩笑的口吻讓蘭超華,中央到底會派誰來?

蘭超華一臉嚴肅地道:“安寧你亂說什麼,這種事開不得玩笑。”

一聽蘭超華將平日稱呼的孟司長改口爲安寧,孟安甯越發笑個不停:

“你就猜猜嘛,反正在電話裡,也沒人能聽到。”

蘭超華還是不敢亂猜,位子上坐久了,政治那根神經始終繃着,想破一次戒都難,何況現在科技發達,保不齊就被監聽着,孟安寧等半天,不見蘭超華又迴應,失落道:“你啊,真是秘書長做久了,一點幽默感都沒有。”

蘭超華糾正道:“這不是幽默不幽默的事,這是原則。”

“好吧好吧,原則,全黨上下,就你最講原則。”

“安寧!”

蘭超華猛地吼了一聲。下意識地就掛了電話。

半天后,電話再次響起,蘭超華想了想。還是接了,這次孟安寧沒開玩笑。非常鄭重的口吻道:“我向秘書長檢討,以後再也不犯這種錯誤了。”

“你呀……”蘭超華哭笑不得。

孟安寧又說:

“我估計大師兄要到你們省裡來,你們倆認識的。”

說完,快速將電話掛了,生怕蘭超華會問其他什麼。

大師兄?蘭超華心頭猛一震,會是他?!

良久,蘭超華來到窗前,目光失神地望着窗外。關於省長一職。近來傳說紛紜,有人說祁玉民不甘心,仍在四處活動,也有人說調外省的楊喜忠要殺個回馬槍,要回來擔任省長。哪一條消息都不能讓他精神振作。

他知道,屬於隨着周書明的調離,很多事情將一去不復返,接下來的貝湖,再也不可能用那麼大的胸懷包容他,嬌慣他。是的。這些年貝湖在包容他的同時也在嬌慣着他,讓他將自己放大了幾十倍,別人更將他放大到不能再放大的地步。

從今天開始。就沒有人給他遮風擋雨了,一定要謹小慎微,要如履薄冰地過段日子。

幾乎是同一時刻,陸政東也同樣得到了這樣的通知,陸政東倒是對這樣的調整沒太大的意外,唯一意外的也和蘭超華一樣就是詹繼東真的要離開了,這讓他有些納悶。

乍一看這是上面在給他掃清障礙,但稍微有點層次的人絕不會這麼看問題,不管從哪個角度講。詹繼東現在都沒有和他叫板的本錢,也就不存在障礙一說。

至於是詹繼東自己運作的。這顯然也不大可能,因爲詹繼東的去向並不是很好。還不如他這個省委副書記,要說中央對詹繼東的表現不滿意這一點陸政東倒是認同,詹繼東在最近一兩年的時間確實和他在安新的時候判若兩人,陸政東和詹繼東之間有矛盾,但這不妨礙陸政東還是能相對客觀的看待詹繼東,在安新,雖然他和詹繼東之間有矛盾,但陸政東還是能感覺的出來詹繼東還是想有有所作爲的,這種作爲不光是想進步,也是想實實在在的做出一些事情來,而在他重新調回貝湖之後,詹繼東給他的感覺是一心想要進步,心思也沒怎麼放在工作上。

詹繼東是不是因爲他的刺激才變成這樣陸政東不得而知,可即便是如此,那也是詹繼東自身的問題,宦海沉浮,起起落落很正常,能否堅持住,那就看自身——外因是次要原因,內因才氣決定作用。

陸政東也僅僅是想了一下詹繼東的事情,即便是有些意外,陸政東也就是關心意外的原因和上面的意圖而已,至於詹繼東本身,已經不值得他投入太多關注的目光了。

他關注的是周書明可能的去向,章幹省的省委書記年齡要不了多久就要點,誰來擔任這個省委書記也中央肯定也在統籌考慮中,而鑑於章幹省的複雜,周書明也的確是最爲有力且合適的人選之一。

當然也只能說是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最後如何定奪還要看上面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不排除周書明會有其他一些去向。

但不管如何,周書明離開貝湖已經實實在在的進入了倒計時,陸政東一下子感覺,之前的種種似乎一下子就消散了,幾年中自己和周書明博弈角力的一幕幕滾動在腦海裡,但這一刻,陸政東竟有一點依依不捨的感覺,陸政東對於這樣一種心態連自己都有些不可理解。

周書明和他完全是一種風格,在很多觀點理念上都有分歧,也是一個很強勢的人物,但是這個人有一個相當大的長處,那就是不莽撞,善於審時度勢,在一旦沒有強勢的機會的時候,還是善於尋找共同點達成妥協,而且這方面的本事很到位,什麼時候該怎麼作,他把尺度掌握得很好。

這也是一門相當講究的藝術,能做到進退自如,也就意味着政治成熟度已經進入了一個境界。

有時候陸政東一樣會被周書明的一些動作搞得不舒服,,但是當仔細回味,陸政東卻發現。這也許是最好的結果,該堅持的要堅持,不能堅持的也不能硬抗。尤其是在對方不可能在作出讓步的情況下。

這是一個值得尊重和學習的對手,是他遇到的一塊最好的磨刀石。不管他陸政東喜歡不喜歡他,他都要承認這一點,正是因爲有周書明,他覺得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現在周書明終於要離開了,但陸政東也感覺有些找不到方向。

周書明一旦離開,陸政東知道自己接任的可能性相當的大。

從各方面反饋回來的情況表明中央對貝湖終於擺脫發展不力的帽子,開創了嶄新的發展局面相當滿意,他的一些關於發展的觀點也得到了中央決策層的認可。尤其是gdp含金量的提法以及經濟與環境之間的辯證關係,以及人均收入增速,以及要讓廣大的人民羣衆切身體會到改革發展帶來的變化,改變目前幹部考覈機制等等,

他在思考一個問題,升任按外人的說法他升任副書記就是春風得意,可春風能有幾時,書明書記一旦開貝湖,他們這些人的命運會不會馬上被改寫?

他在思考一個問題,升任按外人的說法他升任副書記就是春風得意。可春風能有幾時,書明書記一旦開貝湖,他們這些人的命運會不會馬上被改寫?

官場的宿命就在於不站隊不行。一旦站隊,身上就會鮮明地打上烙印,或者叫標記。

蘭超華不是爲規則鳴不平,是憂慮,這不僅僅包括他自己,還有不少很不錯的人,這些人的路還長,有什麼辦法能讓他們走得順暢些平坦些而不要總是一波三折,人爲地栽出幾個大跟頭?這是他所想的。

正常情況下。周書明一走,陸政東會順勢挪過去。本來陸政東出的位子,第一個就該考慮祁玉民。可現在周書明直接講祁玉民已經不再競爭者之列,而是其他人選,這個人選對於他而言很重要,那這個人會是誰呢?

這方面蘭超華不是一點渠道都沒有,他有,只是遲疑這個時候問這個是不是合適,畢竟他這次也是在調整之列。

他的這個消息來源是他在中央黨校時候結識的孟安寧,相互之間關係相當不錯,蘭超華想了又想,最後還是撥通了電話。

“呵呵,我的大秘書長,你猜可能會是誰?”

孟安寧用玩笑的口吻讓蘭超華,中央到底會派誰來?

蘭超華一臉嚴肅地道:“安寧你亂說什麼,這種事開不得玩笑。”

一聽蘭超華將平日稱呼的孟司長改口爲安寧,孟安甯越發笑個不停:

“你就猜猜嘛,反正在電話裡,也沒人能聽到。”

蘭超華還是不敢亂猜,位子上坐久了,政治那根神經始終繃着,想破一次戒都難,何況現在科技發達,保不齊就被監聽着,孟安寧等半天,不見蘭超華又迴應,失落道:“你啊,真是秘書長做久了,一點幽默感都沒有。”

蘭超華糾正道:“這不是幽默不幽默的事,這是原則。”

“好吧好吧,原則,全黨上下,就你最講原則。”

“安寧!”

蘭超華猛地吼了一聲,下意識地就掛了電話。

半天后,電話再次響起,蘭超華想了想,還是接了,這次孟安寧沒開玩笑,非常鄭重的口吻道:“我向秘書長檢討,以後再也不犯這種錯誤了。”

“你呀……”蘭超華哭笑不得。

孟安寧又說:

“我估計大師兄要到你們省裡來,你們倆認識的。”

說完,快速將電話掛了,生怕蘭超華會問其他什麼。

大師兄?蘭超華心頭猛一震,會是他?!

良久,蘭超華來到窗前,目光失神地望着窗外。關於省長一職,近來傳說紛紜,有人說祁玉民不甘心,仍在四處活動,也有人說調外省的楊喜忠要殺個回馬槍,要回來擔任省長。哪一條消息都不能讓他精神振作。

他知道,屬於隨着周書明的調離,很多事情將一去不復返,接下來的貝湖,再也不可能用那麼大的胸懷包容他,嬌慣他。是的。這些年貝湖在包容他的同時也在嬌慣着他,讓他將自己放大了幾十倍,別人更將他放大到不能再放大的地步。

從今天開始。就沒有人給他遮風擋雨了,一定要謹小慎微。要如履薄冰地過段日子。

幾乎是同一時刻,陸政東也同樣得到了這樣的通知,陸政東倒是對這樣的調整沒太大的意外,唯一意外的也和蘭超華一樣就是詹繼東真的要離開了,這讓他有些納悶。

乍一看這是上面在給他掃清障礙,但稍微有點層次的人絕不會這麼看問題,不管從哪個角度講,詹繼東現在都沒有和他叫板的本錢。也就不存在障礙一說。

至於是詹繼東自己運作的,這顯然也不大可能,因爲詹繼東的去向並不是很好,還不如他這個省委副書記,要說中央對詹繼東的表現不滿意這一點陸政東倒是認同,詹繼東在最近一兩年的時間確實和他在安新的時候判若兩人,陸政東和詹繼東之間有矛盾,但這不妨礙陸政東還是能相對客觀的看待詹繼東,在安新,雖然他和詹繼東之間有矛盾。但陸政東還是能感覺的出來詹繼東還是想有有所作爲的,這種作爲不光是想進步,也是想實實在在的做出一些事情來。而在他重新調回貝湖之後,詹繼東給他的感覺是一心想要進步,心思也沒怎麼放在工作上。

詹繼東是不是因爲他的刺激才變成這樣陸政東不得而知,可即便是如此,那也是詹繼東自身的問題,宦海沉浮,起起落落很正常,能否堅持住,那就看自身——外因是次要原因。內因才氣決定作用。

陸政東也僅僅是想了一下詹繼東的事情,即便是有些意外。陸政東也就是關心意外的原因和上面的意圖而已,至於詹繼東本身。已經不值得他投入太多關注的目光了。

他關注的是周書明可能的去向,章幹省的省委書記年齡要不了多久就要點,誰來擔任這個省委書記也中央肯定也在統籌考慮中,而鑑於章幹省的複雜,周書明也的確是最爲有力且合適的人選之一。

當然也只能說是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最後如何定奪還要看上面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不排除周書明會有其他一些去向。

但不管如何,周書明離開貝湖已經實實在在的進入了倒計時,陸政東一下子感覺,之前的種種似乎一下子就消散了,幾年中自己和周書明博弈角力的一幕幕滾動在腦海裡,但這一刻,陸政東竟有一點依依不捨的感覺,陸政東對於這樣一種心態連自己都有些不可理解。

周書明和他完全是一種風格,在很多觀點理念上都有分歧,也是一個很強勢的人物,但是這個人有一個相當大的長處,那就是不莽撞,善於審時度勢,在一旦沒有強勢的機會的時候,還是善於尋找共同點達成妥協,而且這方面的本事很到位,什麼時候該怎麼作,他把尺度掌握得很好。

這也是一門相當講究的藝術,能做到進退自如,也就意味着政治成熟度已經進入了一個境界。

有時候陸政東一樣會被周書明的一些動作搞得不舒服,,但是當仔細回味,陸政東卻發現,這也許是最好的結果,該堅持的要堅持,不能堅持的也不能硬抗,尤其是在對方不可能在作出讓步的情況下。

這是一個值得尊重和學習的對手,是他遇到的一塊最好的磨刀石,不管他陸政東喜歡不喜歡他,他都要承認這一點,正是因爲有周書明,他覺得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現在周書明終於要離開了,但陸政東也感覺有些找不到方向。

周書明一旦離開,陸政東知道自己接任的可能性相當的大。

從各方面反饋回來的情況表明中央對貝湖終於擺脫發展不力的帽子,開創了嶄新的發展局面相當滿意,他的一些關於發展的觀點也得到了中央決策層的認可,尤其是gdp含金量的提法以及經濟與環境之間的辯證關係,以及人均收入增速,以及要讓廣大的人民羣衆切身體會到改革發展帶來的變化,改變目前幹部考覈機制等等,

這些因素可能都對自己接任省委書記產生了相當積極的影響,當然陸政東也知道自己的短板,年齡太過於年輕,資歷太淺,更重要的是自己擔任省長時間並不是太長,在這樣一個政治環境下,雖然黨也在不斷提倡幹部年輕化,但是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沉澱依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在這一點上陸政東也知道中央高層也在這方面有人持一些不同看法,畢竟作爲省委書記,要對一地發展負責,不能不慎重對待。

接任省委書記,按照自己的思路來大展拳腳,陸政東在這個問題上考慮很久了,甚至做好了各種思想準備和規劃,但是爲什麼到了這個時候卻總有一種心裡沒底的感覺,一種缺少了主心骨般的茫然。

直到此時此刻,陸政東纔算真正感覺到,其實不管他和周書明之間有什麼風風雨雨,畢竟周書明作爲一把手,對中央總負責的是周書明,他作爲省長還是有迴旋的餘地的,而一旦坐上省委書記的位置,不管什麼風風雨雨,驚濤駭浪那都得他自個去扛了,權力責任義務往往是相對應的。、

想打這兒,陸政東將身體靠在椅子上,默默的點上一支菸,迫不及待也好期待與擔憂並存也好,總之這一切都快要到來了。

蘭超華接替詹繼東出任省委副書記陸政東並無太大的看法,蘭超華應該會是一個相當稱職的副書記而且陸政東相信自己可以和對方很好的合作,在自己擔任省長而對方擔任組織部長期間,蘭超華所展現出來的很強的協調能力就足以說明一切了,這是一個極其聰明且理性的人物,雖然也許會有人講,所謂的協調能力強,實際上就是會和稀泥,可是真正要把和稀泥和好,那也是一種境界,這方面最出類拔萃的,其實國人應該知道是誰,也正因爲如此,即便是蘭超華是對方陣營的人,而且應該會是周書明離開之後對方的領頭羊,陸政東依然還是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或者今後和蘭超華之間依然會有角力,有杯葛,但蘭超華作爲一個有政治智慧的人,想來應該是以角力求合作,陸政東相信蘭超華只要能做到這一點,成就絕不僅僅止於此。

陸政東慢慢的思索着,蘭超華出任省委副書記,這應該算是一個例外,畢竟在全國開始減副的大趨勢下,中央依然保持了貝湖省委副書記的職數沒有變化,這是對貝湖的一種肯定,也是要保持貝湖目前更好的發展勢頭的一種變通。(未完待續)

第26章 都聽你的第77章 調研驚魂第232章 艱難決定第233章 充分肯定第68章 不速之客第53章 領導第一個召見第139章 其實不想走第35章 觀其言,看其行第11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29章 情不自禁愛上你(二)第79章 反擊!第208章 石出第137章 武嵐之行第202章 破碎的矜持第182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六)第198章 別意(四)第85章 換屆消息第48章 低頭做事,擡頭看路第54章 權衡第93章 選舉有效第23章 大反擊第21章 釣魚與愛好第38章 作用與反作用第17章 傲慢與偏見第17章 軟磨暗頂第76章 吃吃喝喝第21章 困獸猶鬥(中)第102章 熱土第198章 女人之間第212章 安排第152章 極度尷尬第160章 大局感第213章 波瀾(二)第6章 突破口第31章 雪中送炭第198章 別意(四)第1章 攪動一池深水第81章 天大的喜訊(二)第231章 緊急應對(二)第127章 成人*販*子了?!第98章 今宵風月誰與共(四)第51章 未雨綢繆第41章 機鋒第29章 禮物第130章 一把手的妥協第48章 對與錯第6章 明修棧道第78章 朋友第14章 誰笑到最後才笑得最好第3章 較量拉開序幕第52章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130章 國防之星第91章 京城事(四)第124章 走得太遠了第42章 無知者無畏第121章 燃情在雪夜第130章 一把手的妥協第158章 舞之迷亂第15章 當選市長第43章 做人不能忘本第14章 傳奇遇上傳奇第36章 春節禮多第20章 困獸猶鬥(上)第1章 京官上任第47章 新工作崗位第182章 水落石出第7章 官大一級真就壓死人?第143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聲音第12章 互利雙贏(二)第77章 被誤解了第126章 走得太遠了(四)第131章 “和親”第158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41章 做地頭蛇的滋味很爽!第201章 重視第125章 走得太遠了(三)五十四章 再續前緣第3章 較量拉開序幕第64章 波瀾再起第1章 赴任第30章 報之以李第45章 女副省長(三)第159章 有一種愛叫放手第215章 召見第九四十章 野望二第47章 印象深刻第49章 底氣第43章 “瘋狂計劃”第23章 大反擊第17章 議定謀斷第100章 如此旖旎的“檢討”第19章 有謀乃大(上)第11章 互利雙贏第115章 初爲人父第122章 座談會第87章 風頭正勁第48章 重回安新第117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27章 順利當選第78章 誰套誰的話?
第26章 都聽你的第77章 調研驚魂第232章 艱難決定第233章 充分肯定第68章 不速之客第53章 領導第一個召見第139章 其實不想走第35章 觀其言,看其行第11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29章 情不自禁愛上你(二)第79章 反擊!第208章 石出第137章 武嵐之行第202章 破碎的矜持第182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六)第198章 別意(四)第85章 換屆消息第48章 低頭做事,擡頭看路第54章 權衡第93章 選舉有效第23章 大反擊第21章 釣魚與愛好第38章 作用與反作用第17章 傲慢與偏見第17章 軟磨暗頂第76章 吃吃喝喝第21章 困獸猶鬥(中)第102章 熱土第198章 女人之間第212章 安排第152章 極度尷尬第160章 大局感第213章 波瀾(二)第6章 突破口第31章 雪中送炭第198章 別意(四)第1章 攪動一池深水第81章 天大的喜訊(二)第231章 緊急應對(二)第127章 成人*販*子了?!第98章 今宵風月誰與共(四)第51章 未雨綢繆第41章 機鋒第29章 禮物第130章 一把手的妥協第48章 對與錯第6章 明修棧道第78章 朋友第14章 誰笑到最後才笑得最好第3章 較量拉開序幕第52章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130章 國防之星第91章 京城事(四)第124章 走得太遠了第42章 無知者無畏第121章 燃情在雪夜第130章 一把手的妥協第158章 舞之迷亂第15章 當選市長第43章 做人不能忘本第14章 傳奇遇上傳奇第36章 春節禮多第20章 困獸猶鬥(上)第1章 京官上任第47章 新工作崗位第182章 水落石出第7章 官大一級真就壓死人?第143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聲音第12章 互利雙贏(二)第77章 被誤解了第126章 走得太遠了(四)第131章 “和親”第158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41章 做地頭蛇的滋味很爽!第201章 重視第125章 走得太遠了(三)五十四章 再續前緣第3章 較量拉開序幕第64章 波瀾再起第1章 赴任第30章 報之以李第45章 女副省長(三)第159章 有一種愛叫放手第215章 召見第九四十章 野望二第47章 印象深刻第49章 底氣第43章 “瘋狂計劃”第23章 大反擊第17章 議定謀斷第100章 如此旖旎的“檢討”第19章 有謀乃大(上)第11章 互利雙贏第115章 初爲人父第122章 座談會第87章 風頭正勁第48章 重回安新第117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27章 順利當選第78章 誰套誰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