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的拍攝地點有兩個,一個是在京城和津城之間的山區,另一個則是在粵省的五邑市。
其中主要的拍攝地點還是在五邑市,但是劇組會在京城山區那一塊待上一段時間。
京城外的白河峽谷非常漂亮,不同於某些自然奇觀的鬼斧神工之作,也不同於人工所爲的奇觀。這就是一條非常平常的峽谷,但是卻沒有受到工業化的污染,河水清澈透亮,山壁之間泛出一種淡黃色的美感。
這就是“吃着火鍋唱着歌”的背景畫面。
劇組的分工非常明確,類似於一個小型社會。
劇組裡面被分爲製片組,導演組,攝影組,舞美組,演員組,燈光組,場務組,錄音組等等。還會有宣發組和後期組在後面製作電影,但是他們很少進入到現場的拍攝中,畢竟經費有限。
而林易雖然是編劇,但是也兼職了姜導的導演助理,理所應當地屬於導演組。
在劇組裡,給錢的製片組那是毫無疑問的爸爸,但是有姜導這種有經驗的大導演在的劇組,通常整個劇組還是圍繞着導演組而展開活動。
林易放眼望去,此時整個劇組裡的幾十號人已經開始忙碌了,後面還有着幾十號人還沒開始呢。
“小逸,你來了。”姜導談話之餘,看到了林易。
林易走了過去,然後跟姜導,以及他身邊的李優,馬小剛導演問好。
“這些演員,你應該都很熟悉了,也就不需要熟悉我介紹什麼了。”姜導很隨性地笑道。
林易點點頭,姜導喜歡用熟人,所以現在劇組裡的多數人,林易基本以前在拍《禁菸記》的就見過,甚至連場務組的一個保安,林易上次都還在金陵見過他。
“來,給小逸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製片組的製片人,你們上次見過的。他叫佘帥,你可以叫他佘先生。”姜導說道。
此時,林易才注意到姜導後面的那個男人,原來是上次喊自己寫詩的那個小眼睛中年人。
“佘先生,你好。”林易友好地打了一聲招呼。
林易暗地裡吐槽,居然有人姓蛇?蛇皮走位的那個蛇麼?
不過若是沒有這位佘先生,自己或許還真的沒有其他辦法得到那些投資人的認可呢。
佘先生沒有想到林易的內心活動,並且還很是讚賞地多看了幾眼林易,然後給林易介紹了下他身旁的一位男子;“來,介紹一下,這個是彭澤,今年三十歲,京城電影學院導演系博士畢業的,是我介紹來的副導演。”
“來,彭澤。這個是林易,你應該不陌生吧?他唱歌很有名的哦,他也是姜導這部戲唯一的一個編劇,現在在劇組裡當姜導的導演助理。你們兩個都是年輕人,共同話題也多,互相認識以後好交流一下啊!”佘先生很是欣慰地看了兩人一眼。
“你好,我是林逸。”林易也很友善地對着他伸出了手。
彭澤也面帶微笑地和林易握了握手,但是卻並沒有說一些什麼。
佘先生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林易,然後拉着姜導去了一旁。林易站在他們身旁不遠處,隱隱約約地聽到佘先生的話;“這個是我在電影學院找了好久才找到的好苗子,你幫我好好帶一下。”
林易聽着佘先生的這番話,只是多看了一眼眼前那個臉色漠然的彭澤。
一個劇組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隻有一個導演的,但是副導演卻可以有很多個,這些人有些是過來蹭經驗刷副本的,有些是真的懷才不遇或者性格更適合當一個協調的副導演。
而這彭澤,顯然屬於前者。
兩人互相對視了一小會,然後彭澤開口問道;“你以前有進過劇組麼?”
“進過,我去年在《禁菸記》劇組待過一兩個星期。”林易平靜地迴應。
“哦哦。”彭澤瞭解地點了點頭,然後又問道;“那你當導演助理前,有沒有鑽研過電影方面的一些學問?比如鏡頭處理,場面調度,或者是看一些戲劇與影視這些方面的書籍?”
不愧是導演系的,隨便說點什麼話,就是一堆讓外行人不知道的專業術語!
“額...”林易尷尬了。
他本職工作可是一個歌手,要不是姜導和奶茶楊極力喊他來,他纔不來做這吃力不討好的冤枉活呢!
“有看的,我還在看《電影化敘事》,《電影實踐理論》這幾本書。”林易內心有點不平靜地迴應道。
聽到林易的回答,彭澤嘴角揚起一抹莫名其妙的微笑,然後看着林易冷淡地說了一聲;“多看點書吧。”
緊接着,他就甩着個臉離開了。
嘚瑟什麼,有本事跟我比創作啊!
林易看着他離去的背影,感覺到了些許京城秋季的涼意。
好冷啊,媽的。
工作人員做好一切準備措施後,《讓子彈飛》的拍攝就正式開始了,因爲姜導不喜歡對外透露一些什麼,所以這個劇組也沒有開機儀式,大家都是很自然地就進入到了拍攝環節中。
林易跟着姜導來到山邊,不遠處的就是一羣馬,後面還跟着一條鐵皮火車,火車在道具組早已經準備好的鐵軌上,可以保證火車的正常運行。
“各部門準備!”林易拿起了傳聲器傳話機。
然後看了姜導的眼色,最後對着傳話機說道;“開始!”
此時,鐵皮火車在白馬的拉動下,開始在軌道上運動了起來。整個攝影組都圍着這一場景進行拍攝,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都是如此運作。
而姜導則是滿臉嚴肅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各個鏡頭前的畫面,然後沉靜地點了點頭。
每一個鏡頭出現的每一個畫面,都需要達到姜導心目中的預期才行。
這一畫面過去之後,就是近景畫面了。
林易所熟悉的演員,李優,馬小剛,劉佳玲也盡數登場。
首先拍攝的是三個人在火車裡,吃着火鍋唱着歌的畫面。但是火車內部的空間顯然不足以容下要拍攝的攝影組,這個時候就需要道具組的提前配置,他們要提前配置好場景需要的畫面,然後提供給演員組和攝影組拍攝。
林易就站在李優他們表演場地的一米之外,在鏡頭後看着他們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
爲了營造出一種坐在火車上的機動搖晃感,所以他們的表演場地會在一種特殊的場景上。林易看着擺在鏡頭前的道具,那金色華立的火鍋,還有各種充滿中世紀風格的桌椅及燈飾,不由地帶製作!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李優在鏡頭前,張開着自己的大口來演唱這首歌。
此時,各個機身都在圍繞着這三個演員轉。
林易從鏡頭後,看到了三個成熟的演員面對着鏡頭時的體面,他們都把自己給完全地代入到了角色當中。李優在盡興地唱着歌,劉佳玲的身子隨着火車道具而搖晃,馬小剛則是在一旁附和。
老戲骨!
林易在鏡頭後面忍不住地讚歎了一句。
三個人的表演都很流暢,屬於那種三個人在搭着對方肩膀互相推進的。
因爲三個人的臺詞功底都非常好,所以三個人都可以非常好地進入到戲裡面,正是因爲沒有憨批弱智在其中念數字來渾水摸魚,所以讓鏡頭的林易看得非常舒服,享受了一次看老戲骨飆戲的特權。
“寫首詩寫首詩!要有風,要有肉!要有火鍋,要有霧!要有美女,要有驢!”李優在鏡頭前,很是興奮地說出這句話,然後姜導拍了一下林易的肩膀,旋即他耳朵裡傳來姜導的“卡”。
這一片段,結束了...
然後就是李優在火車另一部分的鏡頭,再然後就是李優三個人在火車裡翻滾的混亂畫面。
姜導覺得不滿意,又多了幾個鏡頭,這麼一忙活起來,兩三天的時候就過去了。
“小逸,彭澤,待會我要表演,你們兩個就負責切近景就行了,知道麼?”姜導語重心長地交代林易。
林易弱弱地點了點頭,然後有點小心翼翼地坐在姜導的導演椅上,手裡還拿着姜導的傳話機。
其實在劇組裡,導演助理的地位是要比副導演低的。但是奈何副導演只是個邊疆幹部,就算權力再大,在老大面前也比不過一箇中央小官職啊!更何況,姜導着實很喜歡林易。
“咳咳...開始...”林易拿起傳話機。
此時,姜導在鏡頭前開始演戲,林易和彭澤需要在幕後,協調好每一個鏡頭,配合好姜導每一個表演。
林易拿着導演傳話機,緊張地看着鏡頭前的每一個畫面。
“切遠景了。”彭澤在一旁漠然開口說道。
“姜導不是說切近景麼?”林易冰冷地迴應。
“我喊你切遠景,這個鏡頭需要切遠景,切遠景纔好表現出畫面人物,知道麼?你看的《電影實踐理論》這本書,裡面沒有教你這個麼?”彭澤冷漠地說道,話語裡還帶着專業人才的高傲感。
“所以...是切遠景還是近景...”攝影組的一個小萌新問道。
“近景!”林易漠然地說道。
彭澤在一旁冷漠地看着林易,沒有說話,不過眼底卻閃過幾絲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