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大有可爲

?目前國內流行着一種說法,那就是造不如買。相比起自己製造,花費大筆的資金來創造,買國外現成的東西,無疑是會減少這方面的投入。這種說法,在國內佔據了很大的市場。?

之所以有這樣的市場,是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就是因爲現在國內還不夠富裕,還有許許多多的地方需要投資建設。有限的資源,必須要利用好。買東西,雖然花費也很大,但比起自己從頭研究來說,實在是要好太多了。?

而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爲現在國際形式十分有利於華夏。美國拉攏,蘇聯疲軟,比起建國時隨時打仗的危險局面,要好太多了。美國連航母都肯賣給華夏,這樣的情況下,技術封鎖的風險,也就降到了最低點。很多人認爲,這樣的局面會一直存在,只要蘇聯還在,美國就絕對不會把槍口對向華夏。等到以後資金富裕了,再研發也不遲。?

雖然南巡首長並不贊同這樣的觀點,但多少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且現實情況的確不允許華夏自主研發很多東西,所以多少有點隨大流的意思。?

可劉東知道蘇聯已經撐不了多久了,等到蘇聯解體後,華夏哪裡還會有現在這樣寬鬆的政治局勢?早一天做打算,就早一天能形成自己的抵抗力。?

雖然劉東不能明確的說明蘇聯要掛掉的事實,但卻可以曲線救國,就好似他現在所提出來的種子理論。相信南巡首長會明白他的意思。?

果然,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南巡首長,危機意識並不比劉東要少,就算有時代的侷限性,但也掩蓋不了他的睿智。他一下就明白過來劉東這所謂的種子理論的內涵。?

可明白歸明白,南巡首長依舊覺得,請這些蘇聯專家,代價太大了。不是每一個企業,都能像劉東這樣大方。一個億美金打頭陣,他看着都心疼。這些錢,要是全都拿來給華夏的那些專家教授搞研究,說不定出的成果並不比請那些蘇聯專家少。?

雖然他的確看着很眼饞,但從實際的角度上出發,這樣做對於現在的華夏來說,還是壓力很大。雖然是一條不錯的路子,但也不能盲目的把這條路給擴大開來。因爲現在的主要目的,還是在經濟問題上,科學研究,可以適當的放下。畢竟,現在這麼好的外部條件,也不知道能撐多久。要是形勢惡劣起來,經濟的發展也會停滯。?

有了這樣的考慮,南巡首長開口說到:“種子理論,確實不錯。但小夥子你也曉得,我國現在的情況。如果把大筆的資金流入到蘇聯,雖然肯定會有收穫,但我國的經濟建設,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國家現在還很窮,遠不到大方的時候。”?

聽到南巡首長這話,劉東說到:“的確,我們國家現在還不富裕,想要單單依靠這些蘇聯專家作出成績,那我國根本就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但有限的區域,還是可以考慮的。我國現在出口創匯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初級產品,量大,但並不值錢。但如果引進了這些蘇聯專家,讓他們的科技知識武裝起我們的企業,那我們國內的企業,就可以完善自己的產業鏈,從出口初級產品,過度到更高的階層,那樣,能得到的經濟利益,比起現在來,要好很多。我們不能單純的把這些科技經驗,當成一個數據,而是要用實踐證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你這個說法不錯啊,小夥子有水平,看來你經商還是屈才了嘛?有沒有想去政府工作?”南巡首長被劉東最後那句話搞得一愣,然後很有興致的問到。?

南巡首長楞了,劉東就更愣了。這話不是南巡首長你自己說的麼?但當劉東看到南巡首長那臉色,並不是在像開自己的玩笑。於是,劉東知道,他竄詞了。可能這個時候,南巡首長還沒有提出這樣的話來,他劉東反而成了首創。?

事實上,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後世耳熟能詳的話,南巡首長第一次提出來的時候,是在八八年的九月,離着現在,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劉東現在說出來,當然是竄詞了。好在南巡首長僅僅是欣賞劉東這話,而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因爲他現在也僅僅是有這個概念,但並不是那麼深刻。現在突然被劉東這麼一提出來,想了一下,就覺得非常妙。?

這種李鬼遇到李逵的事情,無論是誰碰到,都相當的尷尬。更何況劉東這是搶了南巡首長的臺詞,那就更不妙了。但現在話都說出來了,又不能再吞下去。?

於是劉東趕忙把話題給叉開:“其實把這些科研人員弄到我們國內來,對於我們國內產業的升級,也是非常有好處的。首長您也知道,由於我國的很多產品,技術力量不行,形不成影響力,在國際市場交易當中,並沒有多少競爭力。但如果引進了這些人以後,依照他們的先進技術,就可以使我國多個領域的科技水平,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從而形成自己的市場競爭力。那樣,由高科技帶來的高附加值產業,就足夠讓我們的回本。不但能回本,還能形成我們國內自己的生產力。”?

“照你這意思,是要把這些人運用到工業科技的實用領域裡面去,而不是讓他們單純的搞研究?讓他們自己能夠養活自己?”對於劉東這個提法,南巡首長若有所思的問到。?

“對,就是這樣。我把這個方法叫做產學研一體。其實這樣的做法,在國外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但我們國內,這樣做就比較少。很多東西都是研究出來的,但卻沒有把他們用到實際領域當中去,如果我們國內同樣用這樣的方法,那麼研究的成本就會大大的降低。”說到這,劉東一下就把嘴巴閉上了。?

因爲他再說下去,說不定又要說出什麼可持續發展的話題出來。那樣,南巡首長可就不會是驚奇他的思路,而是會考慮劉東是否是妖孽的問題。而且,要他把這些東西都說完了,以後的領導該怎麼辦?人不能把什麼好事兒都讓自己給佔了,那樣是絕對愚蠢的行爲。?

產學研這個說法,好歹是有國外先做出來了。他現在說一下,不過是會讓首長們認爲他見多識廣,要再多說個可持續發展,那就要命了。?

只不過這個時候,南巡首長也忽略了劉東那意猶未盡的話語,因爲他已經被劉東這個產學研一體的思路給提醒了。要真像劉東說的那樣,對於國內現在某些領域來說,完全就是一根救命稻草,就猶如現在的老工業區。?

老工業區爲什麼會沒落下去,不就是因爲科技實力跟不上發展的腳步麼?要是劉東這條思路真的有用,那對於解決老工業區的問題,絕對有着重大的參考價值。不光南巡首長能想到,其他兩個首長也能想到。想着那樣的前景,這三位領導都不由的眼冒金光。?

好一會兒,南巡首長才擡頭對着劉東說到:“這個事情,大有可爲啊。小夥子,你這個腦袋瓜子,還真的夠用。這樣的事情都能想到,這樣的提醒實在是來的太及時了。我們雖然缺資金,也缺設備。但最關鍵的就是缺技術和人才。只要把這兩個條件滿足了,其他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按照你這個意思,只要我們對症下藥,讓這些蘇聯專家進入到這些領域,然後做爲一個種子,在我們華夏生根發芽,以後相關的產業,我們就可以大踏步的向前發展,只要有發展,那就肯定能產生勞動價值,這樣補貼一下,說不定很多產業,都可以活過來。你這個提法好,非常好。”越說到後面,南巡首長也越是激動。?

做爲現在實際上的改革推動者,南巡首長雖然看到了改革的成效,但也看到了改革當中的一些不足點。尤其是國企的自身造血能力,是非常困難的,現在已經有很多企業,面臨着困境。?

這樣的困境,和蘇聯方面並不相同,他們是因爲資源緊缺問題,而導致這些人才無用武之地。但華夏缺乏的,卻是技術。市場並沒有任何問題。背靠着十億人的廣大市場,這點絕對是有保證。?

之所以面對困境,雖然也有着資金的問題,但最重要的問題卻在於技術,東西做出來,沒有技術含量,自然會被富裕起來的人民給淘汰掉,市場經濟,自有市場的規律。?

就拿劉東那個鋼鐵廠來說,現在全國的鋼鐵廠,能賺錢的不多,大多數都是在做虧本的買賣,可劉東的新廠一出現,就開始在收回投資了。要說是國內沒有市場,那純粹是扯淡,因爲現在國內市場不但沒有飽和,還很飢渴,市場前景無比廣闊。?

但爲什麼那些鋼鐵廠會虧本,那就是因爲其他的鋼鐵廠沒有技術實力,就算想要吃肉,也沒那個能耐。相反,劉東的鋼鐵廠雖然是新建的,但他們的技術實力雄厚,買賣自己都要找上門去。這麼一個明顯的例子在這,南巡首長又怎麼會看不見??

所以,南巡首長在聽到劉東說的那個產學研一體的事情後,纔會高興的說大有可爲。?

第357章 廣告開播第445章 自信心膨脹是會出問題的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441章 省委大院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588章 私人的力量第58章 老爺子的吃驚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584章 閒聊第107章 友好會談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679章 開啓大時代2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572章 小小的提醒第286章 初步達成協議第519章 本島地產新項目第174章 王家的一石二鳥計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673章 敖書記的節操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283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146章 一炮而紅第671章 前奏第355章 關係比錢好用第639章 聽取計劃第280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下)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310章 試試又何妨第1章 劉家叛逆子第131章 資料共享第498章 抵達日本第578章 陸續到來第455章 走流程式的考察第293章 齊賀仁要下地方第284章 飯要一口口吃第27章 劉家衰敗的真相之一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410章 環亞銀行又開張了第212章 解釋誤會第189章 賺錢的點子第579章 王鵬成的辛酸淚第265章 新的投資意向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208章 莫名其妙的女人第260章 崩盤第323章 葉利欽是潛力股第529章 半年發展情況(上)第六白三十章 會談葉利欽2第151章 歡迎儀式上的鬧劇第6章 冶金部的動作第340章 美國諜影第125章 完整技術的價值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45章 一份清單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339章 第一單對外業務第154章 到底誰尷尬?(上)第674章 瞭解內幕的陳三第382章 衆人迴歸第584章 閒聊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430章 鐵都之旅(中)第604章 被嚇到的羅伯特第189章 賺錢的點子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488章 裝孫子前當一回老子第612章 計已出,當行動第147章 細節問題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579章 王鵬成的辛酸淚第328章 轉明爲暗第519章 本島地產新項目第608章 前景項目第41章 佈局日本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348章 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體第273章 葉利欽惹來的麻煩第73章 萬事俱備第222章 見公婆?第81章 第一次約會第56章 分公司計劃第475章 還有個老頭第248章 解決貨源缺口第161章 反覆的心理第320章 交易達成第1章 劉家叛逆子第164章 宰你沒商量第674章 瞭解內幕的陳三第220章 瑣事第39章 劉東的大局觀(上)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517章 準備露臉的聯衆超市第529章 半年發展情況(上)第167章 大衆的底牌
第357章 廣告開播第445章 自信心膨脹是會出問題的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441章 省委大院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588章 私人的力量第58章 老爺子的吃驚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584章 閒聊第107章 友好會談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679章 開啓大時代2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572章 小小的提醒第286章 初步達成協議第519章 本島地產新項目第174章 王家的一石二鳥計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673章 敖書記的節操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283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146章 一炮而紅第671章 前奏第355章 關係比錢好用第639章 聽取計劃第280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下)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310章 試試又何妨第1章 劉家叛逆子第131章 資料共享第498章 抵達日本第578章 陸續到來第455章 走流程式的考察第293章 齊賀仁要下地方第284章 飯要一口口吃第27章 劉家衰敗的真相之一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410章 環亞銀行又開張了第212章 解釋誤會第189章 賺錢的點子第579章 王鵬成的辛酸淚第265章 新的投資意向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208章 莫名其妙的女人第260章 崩盤第323章 葉利欽是潛力股第529章 半年發展情況(上)第六白三十章 會談葉利欽2第151章 歡迎儀式上的鬧劇第6章 冶金部的動作第340章 美國諜影第125章 完整技術的價值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45章 一份清單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339章 第一單對外業務第154章 到底誰尷尬?(上)第674章 瞭解內幕的陳三第382章 衆人迴歸第584章 閒聊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430章 鐵都之旅(中)第604章 被嚇到的羅伯特第189章 賺錢的點子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488章 裝孫子前當一回老子第612章 計已出,當行動第147章 細節問題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579章 王鵬成的辛酸淚第328章 轉明爲暗第519章 本島地產新項目第608章 前景項目第41章 佈局日本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348章 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體第273章 葉利欽惹來的麻煩第73章 萬事俱備第222章 見公婆?第81章 第一次約會第56章 分公司計劃第475章 還有個老頭第248章 解決貨源缺口第161章 反覆的心理第320章 交易達成第1章 劉家叛逆子第164章 宰你沒商量第674章 瞭解內幕的陳三第220章 瑣事第39章 劉東的大局觀(上)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517章 準備露臉的聯衆超市第529章 半年發展情況(上)第167章 大衆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