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環亞船業讓人臉紅的現狀

只要是環亞的老員工,都知道,在實業公司前面加上環亞名字的公司,那最低也是二級部門。就好似環亞礦業,在還沒有從總公司分離出來的時候,環亞礦業僅僅是個礦業部,雖然當時還沒有制定公司分級制度。

但以現在的目光來看,當初還沒有分離出來的礦業部,最多也就是能算得上一個三級部門,實際上就算是把礦業部當成四級部門,也不算是過分。

可當環亞礦業一成立,雖然是環亞的新公司,但立馬就成爲二級部門。別看好像僅僅是擡高了一個級別,但內地裡的情況,那絕對是天差地別。因爲做爲二級部門的公司,如果在適當的情況,有合適的成績,二級部門是可以立馬變成一級部門的。就像現在的環亞金融,因爲環亞現如今的資金,絕大多數都是環亞金融弄來的。

以環亞金融的成績,如果劉東有提升二級部門的打算,那麼環亞金融絕對是第一個提升上去的。到時候,環亞金融就會成爲環亞國際公司一樣的存在,而不是環亞國際下轄的子公司。

而環亞船業的道理也是一樣,如果以後有機會,環亞船業成爲一級部門,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但像閩省分部這樣的存在,雖然現在就是三級部門,成立的時間要比環亞船業都還早,但十年之後,閩省分部依舊僅僅會是一個三級部門,跳上二級部門的門檻都基本上沒有希望,就更別說成爲一級部門。

雖然目前來說,閩省分部的各種條件,都要比還是一團亂麻的環亞船業要好很多。但是環亞船業有上升的可能,閩省分部沒有上升的可能,單單就這麼一條,就足以讓張亞平明白,劉東的承諾,對於他來說,有多麼的重要。

如果他接手環亞船業,未來很有希望能達到吳一平,陳志豪他們這樣的高度,但如果他安於現狀,一直呆在閩省分部,那想要在閩省分部提升自己的集團內部地位,基本上就是妄想。

這裡面的差別,張亞平是非常明白的。也就正是因爲他明白,他纔會知道劉東到底給了他什麼樣的好處。只要工作幹得好,等到環亞船業成立,他立馬就能從三級部門經理,直接跳到二級部門當經理,在這三級部門和二級部門之間其他的門檻,算是直接跳了過去。

雖然心中激動,但張亞平依舊平靜的說到:“謝謝老闆你的信任,如果我到了新的崗位上,一定會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有你這句話就行了,環亞船業這個新崗位,可不比閩省分部來得那麼輕鬆。要說到具體的情況,你應該比我更加了解。所以,這不但是你的機遇,更是你的挑戰。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成績,那你可就要挨批評了。”劉東說到。

“有機遇就有挑戰,這個我最明白。當初你叫我到閩省來的時候,我就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而現在來看,我做得還算是能讓公司滿意。”對於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來說,如果日子過得太平淡,他們反而會不樂意,張亞平就是其中一員。

“說了這麼多,我們還是來談談具體的東西吧。雖然我在京城的時候,常常看你這邊發到京城的文件,但環亞船業現如今具體的情況,還是需要你當面談談。”劉東開始把話題引到真正的工作上面去。

聽到劉東這麼說,張亞平正色到:“那我現在就談談現如今環亞船業的具體情況。由於船舶製造這一塊,之前我們環亞從來就沒有插手過,所以想要儘快的上手,就不得不做一些非常的舉動,而當初老闆你的決定是兼併閩省這邊現有的國有造船廠,依靠他們原有的技術力量和設備人員,在這個基礎上,儘快的形成我們環亞自己的生產能力。所以,環亞船業這一塊,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兼併國企,到老闆你來之前,我們閩省分部這邊,基本上已經把兼併的工作做完了,在鯉城,我們公司一共兼併了十五家國有造船廠,目前正在整合這些造船廠的優質資源。”

“嗯,這個我知道,我看過你的報告,十五家國有造船廠雖然看起來是很多,但我記得這十五家國有造船廠當中,絕大多數造船廠都是小型,其中只有三家算得上是中型造船廠。”劉東自言自語道。

“是的,老闆你也知道,國內的小型造船廠的生產能力有多麼的薄弱,就連中型造船廠,也要比國外同類造船廠薄弱一些。真把這些造船廠整合到一起,其實也形不成多大的生產能力。但畢竟要比我們從頭開始搞這個東西,要好一些。好在這些造船廠,我們兼併過來的價格並不是很高,大多數廠,基本上就是一個意思的價格。只要我們保證那些造船廠裡面的工人能夠繼續工作,其他的東西都好說。要不是有這麼便利的條件,我是寧願環亞自己從新起家,也不和那些船廠打交到。”張亞平埋怨到。

聽到張亞平的埋怨,劉東笑道:“其實我們都明白,那些什麼小型造船廠,還有什麼中型造船廠,對於我們環亞來說,並沒有什麼作用,他們現有的機械,還有那些船塢,我們基本上都是用不上的。這些我們兼併過來的船廠,最爲有用的,其實就是這些熟練工人。雖然他們的原有經驗並不太符合我們公司的需要,但你也知道,我們國內對於造船行業,支持力量一向都比較薄弱。能在矮個子當中挑出這麼些高個子,已經算是不錯了。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現在那些人員不行,不代表以後也不行。現在力量整合起來以後,我們能造三千噸的貨船,那麼我們再努力個幾年,未必不能造萬噸級的貨船。到了那個時候,纔是我們環亞船業盈利的時候,現在嘛,不過是在打基礎。只要有了基礎,我們才能夠把造船的水平提高,要是連基礎都沒有,想造再大的船,也就是空中樓閣。”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老闆你的想法,還是太樂觀了一些。以我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就算把現有的所有技術實力都整合到一起,我們想要造出三千噸的貨船,都不是那麼容易。這個基礎,實在是太差了。”張亞平苦笑的說到。

“三千噸都達不到?不會吧?你不是收購了三家中型的造船廠麼?按照計算,中型的造船廠是完全能夠滿足三千噸貨船建造需要啊?”聽到自己收購過來的那麼多國有船廠,居然連三千噸貨船的建造水平都達不到,劉東的眉頭,第一次皺了起來。

“是啊,按照計算中型造船廠是能完全滿足建造三千噸級貨船的需要,但那僅僅是計算啊!能被當地政府拋出來讓我們整合的船廠,老闆你以爲會是什麼好貨色?雖然那三家中型造船廠,任何一家造船廠都有建造三千噸級貨船的經驗,甚至其中一家,曾經還承建過五千噸級的貨船。

但那都是老黃曆了,他們最晚建造這些船的時候,都是在十年前,也就是在七八年那會兒。而在那之後,很多時候,大家都是在造那種兩三百噸的小漁船,一兩千噸的運沙船,都很少建造。要不是這樣,當地政府也不會以那麼優惠的價格,讓我們公司把這些船廠都給兼併掉。這些造船廠裡面能用的東西,就像老闆你說的那樣,就只有船廠裡面的熟練工人,其他什麼機械設備,雖然不是完全沒有,但想要靠那些東西來滿足我們環亞船業的需要,壓根就不可能。”爲了讓劉東明白現實的殘酷,張亞平把最爲真實的情況,告訴了劉東。

聽到張亞平這話,饒是劉東知道國內的造船行業薄弱,很多時候還比不上東南亞的那些小國家,但這樣的現狀,實在是太讓人蛋疼了。怪不得九十年代到兩千年以後,國內的很大一部分船運需要,根本就不是靠國內的那些船業運輸公司來搞定的,反而需要求到國外或者是香港的船王。

這樣的造船底子,就算是造出來船,又有誰會要?這還是民用船舶,技術含量還要更加放寬,要是軍用船舶,那就更得罵娘。怪不得後世航母這樣的玩意,都還要用蘇聯這個時候建造的老傢伙,技術水平達不到標準,就算有錢你也弄不出船來。

“唉,我原本以爲我對環亞船業的要求不高,但現在看來,我之前的要求還是太高了。以現在這樣的底子,想要在五年之內,達到一定的水平,那基本上就是在扯淡啊。看來我們不但要培養國內這方面的基礎,要想盡快的達到預期的目標,還得請外援啊。”劉東嘆息到。

聽到劉東這話,張亞平的臉都紅了。雖然船舶建造業這一塊,壓根就和他沒有多大的關係,總體的水平都是那樣,他就算再有能力,也改變不了這樣的事實。但畢竟環亞船業現有的基礎,是他打下來的,多多少少,還是有一定的關係。環亞船業達不到要求,那就是他的工作沒有做到位,不臉紅都不行。

第500章 大場面,我喜歡第305章 移動通訊資源的野望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548章 環亞怎麼能這麼做?第615章 老觀念就該拋棄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209章 現實當中的狗血劇第241章 視察民情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36章 當務之急第126章 皆大歡喜第396章 劉家的敗類第636章 不高興的老爺子第620章 老家來的客人第80章 小小算盤第657章 閒聊不閒3第288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528章 和大伯談心第593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3第227章 新的思路第156章 車上的談話第298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449章 董事長VS部門經理第602章 試探銷路第662章 劉東的小買賣,陳三的大生意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8章 背後的妥協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312章 有故事的宋部長第51章 獨斷專行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150章 賈飛文的心思第297章 能葬送前程的地方第81章 第一次約會第613章 蘇聯版的衣錦還鄉第69章 美國新動作第627章 保證第87章 關於星球大戰計劃第219章 收服列夫捷特第657章 閒聊不閒3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255章 股災始動第306章 緣由第612章 計已出,當行動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518章 陽謀第539章 讓看戲的人,下臺唱戲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372章 初步建立起的產學研第440章 考察第二站第25章 團隊初成第467章 能利用的只有熟練工人和地皮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85章 你太高調了第241章 視察民情第15章 開始佈局第435章 工地建設地忙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526章 劉宇民的近況很糟糕第417章 聯袂而來的人第613章 蘇聯版的衣錦還鄉第423章 環亞科研的技術儲備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512章 都是一肚子壞水第111章 要賣什麼設備給劉東?第489章 黃三水歸來第534章 嚇人的買賣第385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上)第645章 真不是開玩笑?(下)第165章 論十萬噸鋼材的必要性第508章 四週年慶典背後的孤獨人第564章 關係複雜了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616章 重工業買賣的前景第643章 登門遊說第611章 空殼公司第542章 不給面子第75章 廣場協定第234章 周青龍的胃口第313章 王家付出的代價第517章 準備露臉的聯衆超市第608章 前景項目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591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1第373章 給大伯交底第521章 是否撤退?第611章 空殼公司第302章 郵電部纔是大麻煩第438章 相當滿意的視察結果第206章 考察第435章 工地建設地忙第655章 閒聊不閒1第639章 聽取計劃第242章 火爆開業
第500章 大場面,我喜歡第305章 移動通訊資源的野望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548章 環亞怎麼能這麼做?第615章 老觀念就該拋棄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209章 現實當中的狗血劇第241章 視察民情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36章 當務之急第126章 皆大歡喜第396章 劉家的敗類第636章 不高興的老爺子第620章 老家來的客人第80章 小小算盤第657章 閒聊不閒3第288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528章 和大伯談心第593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3第227章 新的思路第156章 車上的談話第298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449章 董事長VS部門經理第602章 試探銷路第662章 劉東的小買賣,陳三的大生意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8章 背後的妥協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312章 有故事的宋部長第51章 獨斷專行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150章 賈飛文的心思第297章 能葬送前程的地方第81章 第一次約會第613章 蘇聯版的衣錦還鄉第69章 美國新動作第627章 保證第87章 關於星球大戰計劃第219章 收服列夫捷特第657章 閒聊不閒3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255章 股災始動第306章 緣由第612章 計已出,當行動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518章 陽謀第539章 讓看戲的人,下臺唱戲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372章 初步建立起的產學研第440章 考察第二站第25章 團隊初成第467章 能利用的只有熟練工人和地皮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85章 你太高調了第241章 視察民情第15章 開始佈局第435章 工地建設地忙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526章 劉宇民的近況很糟糕第417章 聯袂而來的人第613章 蘇聯版的衣錦還鄉第423章 環亞科研的技術儲備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512章 都是一肚子壞水第111章 要賣什麼設備給劉東?第489章 黃三水歸來第534章 嚇人的買賣第385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上)第645章 真不是開玩笑?(下)第165章 論十萬噸鋼材的必要性第508章 四週年慶典背後的孤獨人第564章 關係複雜了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616章 重工業買賣的前景第643章 登門遊說第611章 空殼公司第542章 不給面子第75章 廣場協定第234章 周青龍的胃口第313章 王家付出的代價第517章 準備露臉的聯衆超市第608章 前景項目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591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1第373章 給大伯交底第521章 是否撤退?第611章 空殼公司第302章 郵電部纔是大麻煩第438章 相當滿意的視察結果第206章 考察第435章 工地建設地忙第655章 閒聊不閒1第639章 聽取計劃第242章 火爆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