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

“要說到技術實力,這三家當中,除了美國能拍着胸脯說他什麼都能造之外,還有誰能這樣說?日本?還是英國?雖然我對船舶工業這一行的瞭解並不算是太多,但我也知道,日本船舶業,當初是靠人力成本起來的,至於英國,他們的實力是不錯,但是這麼多年來的經濟衰退,最先進的船舶製造業技術,他們未必會有。別忘了,現在還有一個棒子,他們的船舶業,也很強大。”劉東說到。

韓國是在日本船舶業崛起以後,纔跟着崛起的。到現在,在全世界貨運輪船訂單方面,實力也很強勁。但之前無論是劉東還是張亞平,都沒有說引進韓國的技術。並不是劉東他們兩人瞧不起棒子,厭惡他們,主要是他們的造船行業,要說實力是強大,但要說到技術,那就未必多麼的強大了。完全是靠着國家的支持,還有一些機遇,才撐起來的。

就猶如當年日本船業興起,要說到當年日本人的造船工業能力有多強大,那絕對是扯淡,不過是像現在的華夏一樣,依靠廉價的人力成本,把這個市場給撐起來的。只不過到了現在,發展了那麼多年,日本人已經開始向船舶高端行業前行,很多的船舶設備,他們已經把技術給吃透了。所以他們的技術力量,纔有參考的價值。

但現如今的韓國,雖然發展的時間也不短,至少要比華夏要長那麼一點,但他們也就在近代,更確切的說,應該是在六十年代以後纔開始崛起的,滿打滿算,也不過才二三十年。雖然訂單很多,並且整體行業實力,在全世界範圍內,看起來也很強大,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都能算得上是霸主。

可韓國不能和日本比,在二戰的時候,日本就有一定的船舶建造能力,而那個時候的韓國,僅僅是日本的殖民地而已。完全沒有任何的根基,而二戰之後,日本雖然是戰敗國,但美國爲了用日本來鉗制華夏和蘇聯,並沒有把日本打壓得太狠,雖然軍工方面,美國人是絕對不讓日本人弄的,但是民用建造方面,美國人的尺度是放得相當寬的。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是那種對別人狠,對自己同樣狠的人,他們既然軍事方面不能太過發展,那麼就對民用方面發展迅速。船舶建造業,又是日本的傳統項目,他們當然得在這方面上下功夫。所以,到現在日本發展出了高精尖的船舶技術,而韓國還僅僅是在做一些苦力。就像後世的華夏,號稱是製造業第一強國,但要說到核心競爭力,那就是個渣。現在的韓國,在船舶製造行業當中,情況其實也和後世的華夏差不多。

所以打一開始,劉東和張亞平就完全忽視了棒子。雖然現在棒子的船舶業,在他們國內都是支柱型產業,但內置不好,考慮都不用考慮。

“照老闆你這意思一說,那現在全球造船行業在技術方面有優勢的,還能有幾個國家?本來美國是一個好選擇,但是老闆你又把美國直接給忽略掉了,我都不知道該選哪個國家的技術了。”張亞平無奈的說到。

“其實,我們不能老是把目光看向那些強大的船舶工業國家,也可以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實力強大,不代表技術就強大,韓國就是一個例子。但實力不強大,也不代表技術就不強大,就拿芬蘭來說,你敢說他們的船舶製造業不強?”劉東問到。

“芬蘭?難道老闆你打算和他們合作?”聽到劉東把他自己提出來的三個國家都放棄了,又提出一個國家來,張亞平就以爲劉東看上了芬蘭的技術。

但劉東聽到張亞平這麼說,依舊搖頭說到:“芬蘭的船舶製造業,的確相當有實力,但是他們擅長的東西,和我們需要的東西,完全就是兩碼事。他們擅長建造破冰船,這玩意我們拿來有什麼用?是開到北極去?還是開到南極去?而且這個方面的船舶應用,產值又不大,我們環亞船業進去了,讓芬蘭人吃什麼?”

“那總得選個國家的技術來用啊,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們總不能不引進技術了吧?”張亞平有些急切的問到。

如果在之前,張亞平對於環亞船業的關注程度,僅僅是好奇,那麼現在,張亞平已經開始把自己當成環亞船業未來的經理了。既然是環亞船業的經理,那就不得不爲環亞船業多做考慮,畢竟,他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工作主要成績,都將會來自環亞船業。環亞船業發展好了,纔有他風光的時候。所以,當劉東說出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話之後,張亞平不得不急迫起來。

對於張亞平這話,老實說,劉東自己也很頭疼。要說錢,他現在的環亞,是絕對不會缺乏的,再過幾年,從蘇聯那邊弄過來的錢,都不知道會有多少,而在這之後,還有日本人的錢,可以收割一次,所以論到資金富裕的程度,絕對可以和那些老牌財產媲美。

但有錢不代表就一定能有技術,就像後世的華夏,手裡捏着那麼多的美元,但華夏想要買技術,卻有着種種的限制。那個時候的華夏,纔會明白,錢再多,沒有化成實際的核心競爭力,都是沒有意義的。說白了,美元不過是美國人印出來的一堆廢紙,美國人認可這個紙的時候,他纔能有購買力,美國人要耍流氓不認可,或者是弄出其他的限制手段,別人就只有抓瞎的份。畢竟,美國人有搶錢套裝,你沒那個實力,你就不能讓他們屈服。

但既然張亞平都問到這個程度了,劉東也就只有把他腦子裡面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給說出來:“整體引進某一個國家的技術,我看並不適合於我們環亞,我的打算是,多種方面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的長處。”

“這不就是萬國造麼?那樣弄出來的船,能行麼?”聽到劉東的話,張亞平差點忍不住鄙視起劉東來。

劉東的想法是很好,學習所有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但是這樣的做法,在製造業並不是那麼吃香。因爲製造業,存在着很多種標準,美國的標準未必會適應於日本的標準,日本的標準也未必會適應於英國的標準,雖然大體上的船,看上去都差不多,但是由於各自發展出來的核心技術,都不一樣,這幾十年各自閉關研究之後,各個國家的發展,都會出現明顯的分歧。

就算是華夏自己,當年雖然搞工業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全盤引進蘇聯的技術,但現如今,如果把蘇聯的設備拿到國內來用,未必就適合華夏現如今的行情。就連同一種技術,分開發展幾十年,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差距,就更別說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擅長領域,要把所有國家的長處都整合到一起,那難度未必會比自己從頭開始研究差多少。

那樣做,就相當於在戰爭年代,機槍用美國人的,步槍用俄國人的,然後坦克又用英國人的,再加上大炮用法國人的,怎麼一個亂字能形容?單單是各種各樣的子彈炮彈匹配,就足以把管後勤的人給愁死。如果真像劉東說的那樣,基本上引進的那些技術,想要本土化,還必須要磨平各種棱角,甚至引進的那些技術,到時候很有可能,僅僅就能起到參考的作用。

劉東這話,哪裡是在給他答案,這純粹就是在添亂嘛。

看到張亞平那模樣,劉東就知道張亞平在想着什麼東西。但問題是現如今環亞船業,確確實實是不能全套引進某一個國家的技術,但凡有可行的辦法,劉東都不會想到這樣的歪招。

但很可惜,無論是美國人那邊,還是日本人那邊,甚至是英國人那邊,都不可能百分百的引進他們的技術。所以,劉東也就只有弄出這麼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來,要不然,環亞船業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弄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船舶?

“萬國造也就只有萬國造了。我不是不知道這樣做的壞處,但單獨引進某一個國家的技術力量,對於我們環亞來說,是走不通的。既然如此,我們還不如換一種思路,或許就能闖出一條路來。畢竟,我們背靠華夏,有着很大的成本優勢,如果利用這個成本優勢,迅速的把所有技術吃透,然後本土化,到時候未必不會形成競爭力。等到我們從最開始引進的技術當中,形成第二代,或者第三代技術,那到時候,這些技術就是我們的技術了,而不會再存在什麼萬國造的說法。”劉東說到。

“可那樣做,真的太麻煩了,尤其是船舶製造行業,這一塊牽連到的東西可不少,如果單單依靠我們環亞自己來吃透那些技術,那還不知道會用多少年的時間,十年,抑或者是二十年,甚至是更加長久的時間,而老闆你不是說,我們環亞船業,必須要儘快的形成核心競爭力麼?”張亞平覺得,無論如何也要打消劉東那天真的念頭。

第632章 會談葉利欽4第116章 爛到骨子裡的混蛋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327章 再見大佬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124章 低溫鋼資料第562章 被發現的小秘密第292章 酒桌上的談話第356章 一百萬就能買標王的時代第676章 敖書記的冷汗第160章 猛料還不夠多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164章 宰你沒商量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187章 前景可觀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613章 蘇聯版的衣錦還鄉第625章 爭論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80章 小小算盤第629章 會談葉利欽1第681章 開啓大時代4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74章 只欠東風第480章 不能一蹴而就第260章 崩盤第57章 回大陸前的準備工作第35章 計劃安排第302章 郵電部纔是大麻煩第562章 被發現的小秘密第553章 老王請喝茶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133章 積極籌備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299章 投資VS規則第617章 合縱連橫1第307章 憑什麼分蛋糕給你?第301章 細分蛋糕第181章 提醒老爺子(上)第225章 爲了妞,我拼了第223章 警告第525章 自家人下的套第176章 捧殺第307章 憑什麼分蛋糕給你?第581章 文世軍的演技第207章 小鎮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126章 皆大歡喜第459章 內部高層會議的基調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299章 投資VS規則第564章 關係複雜了第542章 不給面子第101章 商業考察團第635章 甜蜜的感覺第269章 礦業部的升級第481章 船業發展道路漫長第369章 老學究的阻撓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674章 瞭解內幕的陳三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413章 劉輝的出路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348章 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體第139章 必須改革第621章 霸氣測漏第139章 必須改革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259章 股災前夜第271章 託付第277章 劉東的投資計劃第613章 蘇聯版的衣錦還鄉第216章 屈服第25章 團隊初成第376章 必須加快工程進度第29章 劉家未來的走向(下)第75章 廣場協定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211章 羣衆的汪洋第605章 跨國電話第5章 完美的資料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164章 宰你沒商量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397章 約法三章第85章 你太高調了第287章 徹底的綁上大船第133章 積極籌備第405章 無意當中做出來的大事第262章 心跳六小時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125章 完整技術的價值第284章 飯要一口口吃第230章 聯衆超市(上)第202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562章 被發現的小秘密第533章 蘇聯的官方銀行第165章 論十萬噸鋼材的必要性
第632章 會談葉利欽4第116章 爛到骨子裡的混蛋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327章 再見大佬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124章 低溫鋼資料第562章 被發現的小秘密第292章 酒桌上的談話第356章 一百萬就能買標王的時代第676章 敖書記的冷汗第160章 猛料還不夠多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164章 宰你沒商量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187章 前景可觀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613章 蘇聯版的衣錦還鄉第625章 爭論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80章 小小算盤第629章 會談葉利欽1第681章 開啓大時代4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74章 只欠東風第480章 不能一蹴而就第260章 崩盤第57章 回大陸前的準備工作第35章 計劃安排第302章 郵電部纔是大麻煩第562章 被發現的小秘密第553章 老王請喝茶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133章 積極籌備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299章 投資VS規則第617章 合縱連橫1第307章 憑什麼分蛋糕給你?第301章 細分蛋糕第181章 提醒老爺子(上)第225章 爲了妞,我拼了第223章 警告第525章 自家人下的套第176章 捧殺第307章 憑什麼分蛋糕給你?第581章 文世軍的演技第207章 小鎮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126章 皆大歡喜第459章 內部高層會議的基調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299章 投資VS規則第564章 關係複雜了第542章 不給面子第101章 商業考察團第635章 甜蜜的感覺第269章 礦業部的升級第481章 船業發展道路漫長第369章 老學究的阻撓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674章 瞭解內幕的陳三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413章 劉輝的出路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348章 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體第139章 必須改革第621章 霸氣測漏第139章 必須改革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259章 股災前夜第271章 託付第277章 劉東的投資計劃第613章 蘇聯版的衣錦還鄉第216章 屈服第25章 團隊初成第376章 必須加快工程進度第29章 劉家未來的走向(下)第75章 廣場協定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211章 羣衆的汪洋第605章 跨國電話第5章 完美的資料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164章 宰你沒商量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397章 約法三章第85章 你太高調了第287章 徹底的綁上大船第133章 積極籌備第405章 無意當中做出來的大事第262章 心跳六小時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125章 完整技術的價值第284章 飯要一口口吃第230章 聯衆超市(上)第202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562章 被發現的小秘密第533章 蘇聯的官方銀行第165章 論十萬噸鋼材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