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行動在學校

官方的行動明確以後,接下來劉東他們就要開始推動下層的行動。就比如說學校那邊,就不能等到計委那邊得出結論以後纔開始慢慢做,在計委得出結論之前,就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證明下面也有這樣的需求,才能更好的推動產學研的發展。?

於是,在把官樣戲碼給弄好以後,劉東就跟着崔曉明,開始跑起大學的事情來。?

雖然環亞現目前最爲重要的晶圓廠,就算把國內那些大學的精堅力量拉過來,都沒有多大的作用,而移動通信技術,僅僅跑一下郵電大學就能搞定。但是,環亞的發展,可不僅僅是這麼兩個項目,二十億美元的投資,需要的科技實力可不是一星半點。再加上老爺子又要劉東把聲勢給搞起來,所以劉東干脆就要崔曉明,帶着自己,把國內稍有些實力的大學都一一的拜訪,就算暫時用不上,說不定以後也能用上?

先把關係確定以後,之後的事情就好辦了。尤其是國內的大學,是以行政優先。如果能夠把產學研這麼一個大課題給搞起來,就算對那些大學來說,也是一個好事兒。之前如果說劉東底氣不足,覺得讓那些老頑固們答應這件事情比較困難,但現在既然他可以動用劉家的政治資源,就另當別論了。?

水木大學這邊,雖然之前崔曉明是找校方談過,但由於水木的行政級別過高,再加上廟大了,一般的人和他們打交道,都不是那麼喜歡搭理。雖然崔曉明打的是環亞國際的招牌,但這樣的招牌在水木是沒有多大效力的。?

君不見,每年水木大學的畢業生,要麼就是直接進機關,要麼就是進入那些世界五百強的企業,沒有說誰廢掉的。這年月,只要你進了水木,就相當於找到了通向成功的大門,哪裡像後世,水木的人出來去賣豬肉,當菜販都很平常,僅僅是一個小版面報道,當個笑話來看。?

要是這年月,誰那麼做,對於水木來說,絕對是大逆不道,要口誅筆伐,就算上大報紙的頭條,也都不稀奇。所以,環亞雖然這段時間大氣的在國內一下就投入二十億美元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但在水木這一塊,卻沒掀起多大的風浪。在這些水木人的眼中,要是他們想要走這一行,拿出二十億美元投資,那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正是因爲這樣的傲氣,無論是校方,抑或者是那些學生,對於崔曉明的提議,都不是那麼感興趣。而感興趣的那些專家、教授,看着校方和學生都不那麼感興趣,自然也就不能表露出多少喜愛之情。?

校方不感興趣,那是因爲行政的問題,學生不感興趣,當然就是天之驕子的堅持,兩方都那麼堅持,教授這類人,當然也就只有拿着不爲五斗米折腰向小人的思想來抗拒了。雖然實際上,真做了產學研,對於他們的生活改善,有着很大的幫助。?

在水木這邊碰了一鼻子灰的崔曉明,原本是打算從其他的大學打開突破口,然後連成一片之後,再來攻克這個難點。而現在劉東卻沒有那麼多時間來浪費,想要在最短的時間裡面,弄出最轟動的效果,攻克水木大學這樣的堡壘,纔會有意義。真要把水木這邊擺平,那其他的大學看在錢的份上,還有政績的份上,也就會摧枯拉朽的被劉東的攻勢撂倒。?

正是看到這樣的好處,劉東直接就拉着崔曉明,第二次來到水木大學。?

論到對水木的熟悉程度,劉東自然是比不過崔曉明,但也算不得陌生。在前世,他雖然是在研究所裡面工作,有時候也會到各個大學去上課,水木做爲全國都算數一數二的高校,劉東當然沒有少來這裡。?

但現在這個年月,水木大學還沒有像後世那樣,新建的教學樓一棟棟相連,校園裡面的路都是嶄新的水泥路面。雖然這年月水木的面積和後世差不多,但由於還沒有進行擴招的原因,對比起以後的車水馬龍來,還是要略顯得幽靜一些。?

劉東這個大老闆親自上門,自然就不比之前崔曉明一個人前來那樣的待遇,雖然水木的正牌校長沒有直接接待劉東一行,但也是派了一個副校長,按照級別來計算,這個副校長,也是副部級的,和劉東目前在國內的影響力來說,勉強算是對等關係。所以,別看僅僅是大學校園,裡面的政治理念,也不是那麼容易忽視的。?

對於這個叫做王方的副校長,劉東並沒有多少印象。因爲在他後世來水木講課的時候,這個王方副校長,早就不知道去哪裡了,所以這隻能算是第一次見面。而且這傢伙,與其說是學校的副校長,還不如說是政客更加合適一些。對於政治方面的瞭解,絕對要比學校教學的瞭解要多很多。?

在他的辦公室裡面,他對劉東在國內投資的舉動,長篇大論的討論了一番,並且說這於國家於社會,有着多麼深厚的影響。環亞必將因爲這次的投資行動,又怎麼樣怎麼樣。?

要不是劉東對於高層的動向比這個所謂的王副校長更加了解得深刻,說不定他就被這傢伙侃暈過去了。爲了避免這傢伙繼續的說一些不着邊際的話,劉東輕輕的咳嗽到:“王校長,我姓劉,機工部那邊的人,這些東西,我都瞭解。”?

聽到劉東這話以後,原本王校長還滔滔不絕的聲音,就好似被卡掉的磁帶一樣,張着嘴巴,話卻再也說不出來了。很顯然,王校長做足了功課,卻不知道劉東這個環亞的老闆,是劉家的人,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劉東面前這麼自取其辱。?

劉家的人是什麼身份?比起他這個算是邊緣人來說的政治人物,劉家知道消息的渠道,能接觸到的人,絕對甩他八條街那麼遠。而他卻在這裡班門弄斧,實在有夠搞笑。?

不怪王校長不知道劉東的底細,實在是這四九城牛叉的人太多了,而劉家之前壓根就沒有和這王校長有什麼交集,再加上劉東這個人,上面的人對消息進行了一定的封鎖。像王副校長這樣的人物,要知道劉東到底是什麼人,實在是有些爲難他了。?

在王副校長的認知當中,劉東多半是香港,或者是東南亞的華僑華人,要不然環亞的資本爲什麼是外資?而且國內他也沒有聽誰說過,有這麼大一條私人大鱷,種種原因就造成了王副校長在劉東面前侃侃而談,希望他的話,能讓劉東印象深刻,以爲王副校長在國內的勢力很不錯,然後在某些時候,會找他王副校長幫忙。?

只要造成了這樣的印象,他王副校長雖然是政治上的邊緣人,但依靠着劉東這麼一個外來的人,說不定就有什麼意外收穫,只要劉東在和上面那些人說話的時候,隨便提一下他這個水木的副校長,在那些大人物心裡留下一些印象,就算是成功。如果環亞以後的在國內的投資越來越大,政府爲了找到一個能和環亞熟悉的政府人員,說不定就把他王副校長拉出去,那樣,比在水木這麼一個半政治界的地方,要好太多了。?

但很可惜,劉東不但不是什麼華人華僑,要論到在國內的勢力來,比他王副校長還要深厚,之前的一番說辭,完全就是白費功夫,弄得王副校長尷尬得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但好在像他這樣對政治方面十分積極的人,那臉皮的厚度,絕對會讓很多普通人歎服。在掩飾尷尬喝了一口茶水以後,王副校長的臉色就恢復了正常。?

這時候,王副校長也不說那些場面話了,而是直接說到:“劉老爺子最近身體還好吧,好久沒有去看他老人家了。對了,你們公司弄的這個產學研,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你們能詳細的說一說麼?”?

雖然對於這個王副校長曾經是否有見過自家老爺子表示懷疑,但既然這個王副校長並沒有多往這方面的話題上延伸,劉東也就不多說了,給自己臉上貼金的事情,也不是他這麼一個人會做,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劉東也懶得理他。?

正好這王副校長又把話題轉移到產學研上面,劉東就直接示意崔曉明,讓他給這個官癮比較大的王副校長,解釋解釋。想來這個產學研課題在政治上的推動了,應該是能夠打動他的。?

要是把這個產學研搞好了,雖然不太可能讓這個王校長再往上走一步,但調到其他比較有油水的地方,還是能夠做到的。像這樣的高校,真正有權勢的,那是校長和常務副,一般的副校長,並沒有多少油水可撈,尤其是那些沒多大根底的人,那就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雖然級別是上去了,但實際的好處,卻和之前差不了多少。?

雖然崔曉明對於產學研學術上的認識比政治上的認識要深刻地多,但由於這個王副校長對政治上的東西關注程度上,要比學術上的東西關注度要高,崔曉明也就不得不把學術方面的資料給省略一些,重點就講述搞起產學研,對政治上的影響力會有多大,算是對症下藥。

第239章 詭異的局面第79章 階段佈局第247章 扶持私企的決定第52章 判斷錯誤?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43章 失落的佐藤金一第90章 遠方的蘇聯第527章 一些情況第264章 抄底第140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上)第524章 大伯母的目的第332章 援助的條件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102章 在路上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73章 萬事俱備第663章 被放在火上烤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553章 老王請喝茶第668章 好大的野心第271章 託付第158章 餐桌上的機鋒第339章 第一單對外業務第291章 陳三的變化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426章 八八年的主要工作第660章 給劉家的長輩們提提神第573章 就怕當靶子第75章 廣場協定第649章 指點江山第40章 劉東的大局觀(下)第585章 大話題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36章 當務之急第602章 試探銷路第624章 都不是弱者第683章 開啓大時代6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427章 在京城打好根基第684章 開啓大時代7第589章 所謂強強聯合第536章 以小吃大第140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上)第683章 開啓大時代6第633章 會談葉利欽5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49章 秘密會議第226章 再會首長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460章 環亞需要擬定生存法則第433章 解決缺額問題第533章 蘇聯的官方銀行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322章 不能再拖下去了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228章 種子理論第326章 可以承受第616章 重工業買賣的前景第545章 不好的預感第27章 劉家衰敗的真相之一第15章 開始佈局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470章 技術的選擇第649章 指點江山第488章 裝孫子前當一回老子第406章 大生意該怎麼做?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369章 老學究的阻撓第93章 舞會第291章 陳三的變化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82章 論官場與商場第629章 會談葉利欽1第140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上)第376章 必須加快工程進度第29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406章 大生意該怎麼做?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546章 環亞認輸?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173章 意外的任命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225章 爲了妞,我拼了第179章 劉東的定位第188章 包廂裡的話題第104章 高規格的接待第221章 迴歸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183章 駭人聽聞第445章 自信心膨脹是會出問題的第542章 不給面子第231章 聯衆超市(下)第37章 林家兄弟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221章 迴歸第670章 隱憂第294章 真正的貧窮縣
第239章 詭異的局面第79章 階段佈局第247章 扶持私企的決定第52章 判斷錯誤?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43章 失落的佐藤金一第90章 遠方的蘇聯第527章 一些情況第264章 抄底第140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上)第524章 大伯母的目的第332章 援助的條件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102章 在路上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73章 萬事俱備第663章 被放在火上烤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553章 老王請喝茶第668章 好大的野心第271章 託付第158章 餐桌上的機鋒第339章 第一單對外業務第291章 陳三的變化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426章 八八年的主要工作第660章 給劉家的長輩們提提神第573章 就怕當靶子第75章 廣場協定第649章 指點江山第40章 劉東的大局觀(下)第585章 大話題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36章 當務之急第602章 試探銷路第624章 都不是弱者第683章 開啓大時代6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427章 在京城打好根基第684章 開啓大時代7第589章 所謂強強聯合第536章 以小吃大第140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上)第683章 開啓大時代6第633章 會談葉利欽5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49章 秘密會議第226章 再會首長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460章 環亞需要擬定生存法則第433章 解決缺額問題第533章 蘇聯的官方銀行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322章 不能再拖下去了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228章 種子理論第326章 可以承受第616章 重工業買賣的前景第545章 不好的預感第27章 劉家衰敗的真相之一第15章 開始佈局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470章 技術的選擇第649章 指點江山第488章 裝孫子前當一回老子第406章 大生意該怎麼做?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369章 老學究的阻撓第93章 舞會第291章 陳三的變化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82章 論官場與商場第629章 會談葉利欽1第140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上)第376章 必須加快工程進度第29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406章 大生意該怎麼做?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546章 環亞認輸?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173章 意外的任命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225章 爲了妞,我拼了第179章 劉東的定位第188章 包廂裡的話題第104章 高規格的接待第221章 迴歸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183章 駭人聽聞第445章 自信心膨脹是會出問題的第542章 不給面子第231章 聯衆超市(下)第37章 林家兄弟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221章 迴歸第670章 隱憂第294章 真正的貧窮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