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

從老爺子的小院出來,劉東的心情十分激盪。雖然他早就已經把自己放在的劉家核心的位置上,而家族當中的其他人,也大多有這樣的想法。但在沒有老爺子點頭,讓他動用家族政治資源之前,就算他是劉家的核心人員,那也只能算是候補。

如何評判一個人在家族當中的地位,就是從政治資源是否可以動用上來看。而劉東之前,雖然過得很好,但劉家的政治資源,他是從來沒有動用過的。而現在老爺子點頭了,算是正式確定他在家族當中的地位,比起劉宇民來說,他要提前太多的時間了。

但劉東現在也沒有絲毫的自得與自滿,好歹現在自己的事業也算是如日中天,等到蘇聯解體,他最少也能撈個幾十億上百億美元,資源這些東西不計其數。就算是現在,劉東的資產也是五十億美元往上,要還自得自滿,就實在是不配他現在的身份。

原本他僅僅是想要老爺子在高層幫助自己吹吹風,讓自己公司搞產學研的路子更加的順暢,完全沒有想到,老爺子居然以這件事情來,做爲對劉東的考覈。

往小了說,這事情的成敗對於劉東是否能夠成爲劉家的核心成員有着最重要的份量。要往大了說,以劉家的能力推動產學研的發展,在未來,會讓這條路子在全國都會走得更加的順暢,在上行下效之下,說不定以後國內的企業科技實力,都會比前世歷史同期高不少。以後就算是在國際技術競爭上,也不會像前世那麼悲催。

老爺子想要把這件事情搞大,劉東之前的計劃就有些跟不上步驟了。之前劉東僅僅計劃把高校給拉進來,那些國家級的科研所,劉東還打算之後再慢慢的打交道。但既然老爺子準備以這件事情爲契機,發出劉家自己的聲音,要是動作幅度不夠大,又怎麼能代表劉家的聲音呢?

所以,劉東接下來,不但要讓崔曉明在全國有實力的高校裡面,建立起和環亞的合作項目,還要去打那些國有的科研機構的主意。前世做爲國有科研機構裡面一個普通的科研人員,劉東十分了解這樣的科研所所面臨的難題和機遇,如果讓他自己去談,應該會出現不錯的效果。

但這些事情,都要等到他給自己大伯說過之後纔可以行動,只有等現在的計委討論完以後,做出明確的試點決定,劉東他纔有理由,把這些實驗室的人拉出來給自己幹。要是沒有上面人的發話,國有的那些科研所,實驗室一類的科研機構,那是寧願個個人都吃糠咽菜,也不會答應劉東的任何要求。政治問題大過天,這就是現在科研所的現狀,沒有多少自由度可言。

要是私事,劉東可以隨時的去大伯那裡,但現在既然牽扯到公事,那就必須要走程序,雖然什麼事情的,劉東肯定會事先和大伯講明,但公事就是公事,該走的程序就必須要走完,不能讓別人抓住把柄,認爲劉家公私不分。

所以,在見了老爺子的第二天,劉東這邊就發函給了計委那邊,說要討論產學研的問題。如果劉東的公司是一個不太出名的小公司,抑或者是一般的外資企業,這麼一份小小的公文函,是絕對不可能到劉長征的手上。

要知道,計委這個部門,延伸到之後的發改委,都是強勢的部門,一直都有着小國務院的稱號。計委的正印主任,那可是掛着中委的頭銜,雖然在目前來說,劉長征還沒有走到最後那一步上面去,但明白的人都知道,劉長征上位,僅僅是時間的問題。現任的計委主任,那是快要到點的人,已經算是辦退,很多的工作,都交給了劉長征。

這麼一個部門的半個掌門人,每天需要忙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要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立馬見到他,豈不是說計委很掉價?還好,由於劉東和劉長征之間的關係,再加上環亞現如今在國內高層當中也算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再加上劉長征本就有吩咐。所以,劉東的公文函一到計委這邊,不用一個小時,就放到了劉長征的辦公桌上面。

既然該走的程序算是走完了,劉長征和劉東也不拖拖拉拉,直接就約定在第二天見面詳談。

公事嘛,自然要顯得大氣一些,劉東這邊直接把陳志豪給拉上,原本劉東想要把陳潔也拉上,但公司雖然把人才的問題解決了,但依舊還需要一個掌舵的人來坐鎮,再加上大伯對陳潔的感觀也不是那麼好,所以劉東干脆就沒讓陳潔也來。

加上陳志豪和幾個工作人員,五六個人一起來到了計委辦公的地方。

這年月,除了中南海之外。其他地方的政府機構,辦公的地方都相對簡陋。要是地方上面還好一些,畢竟山高皇帝遠,偶爾超格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就在京城這地方,誰要是敢冒頭,那純粹就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現。所以,不論是劉家的老巢機工部,還是現在的計委辦公地點,裡面的建築,少說都是三十年往上。

計委大院的建築,是在1953年建設的,當年計委的紅塔禮堂,可謂是聲名赫赫。可到了現在八七年的時候,已經開始顯得有些老氣,但畢竟是強勢部門,即便是再老氣的地方,這裡威嚴也不是一般的地方能夠比擬的。

在過了門口武警的檢查點以後,劉東一行人跟着劉長征的秘書來到了劉長征的辦公室。

看到劉東一行人到來,劉長征擡頭說了一句:“你們先坐着,我把手頭上的事情處理完了再說。那邊有水壺,劉東你自個兒去倒水。”說完這話,就不再開口,又把精力放在了手頭的文件上面。

等了好一會兒,劉長征才把手頭上的事情弄完,看到劉東正大量自己的辦公室,劉長征開口說到:“怎麼了?是不是看着辦公室簡陋,你這資本家是準備贊助你大伯一點,把這辦公室好好的弄一弄?”

聽到自己大伯這樣打趣,劉東開口說到:“我倒是想弄,就算全給您這放紅木的,我也弄得好,但我弄了,您能住得慣?到時候又要批評我資產階級腐敗了,我可不討那個不自在。”

“看來你小子現在學聰明瞭,知道你大伯在說反話。行了,別貧了,今天真沒多少時間,你就長話短說,說說你那個產學研什麼的,到底有沒有發展的必要。我也聽一聽,上會上去討論,也得讓我知道點底細不是?”劉長征說完,拿起自己的八一茶杯,喝了一口。

相對於和老爺子說的那些話,劉東在大伯這裡,卻說得更多。不但有說明,還把一些公司整理過的資料放到了大伯的辦公桌上面,一邊說,一邊給大伯指明要點。

等到關於產學研方面的資料全部說完以後,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半小時。本來劉東他們還有更多的東西可以說,但劉東知道大伯是真忙,所以還壓縮了一些東西。饒是這樣,產學研這個課題,也說了一個半小時。

畢竟,雖然產學研在華夏還是個新鮮的東西,但在國外卻不是那麼陌生,早在1906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工程學院教務長赫爾曼?施奈德就提出了這樣的概念,而到了1983年的時候,世界合作教育協會都成立起來了。

這也標誌着,產學研這套理論,已經是非常的成熟了。一個成熟的課題抑或者是項目,並且是牽連很大的東西,他都不僅僅是一兩句話就能夠解釋得清楚的,這些東西,會涉及到一些原理性問題,也會涉及到操作方面的問題,更會涉及到具體的實踐問題。

就連劉東這個引進者,說實話,對產學研這個龐大的課題,都只能說是理解到了皮毛,產學研會帶來怎麼樣的好處他明白,但如何讓這些好處產生,並且符合設計需求,他就不太瞭解了。這些東西,還是需要請國外的專業人士幫忙。之前聽到自家老爺子說要搞大的時候,劉東就已經給香港那邊打電話,讓那邊物色人選。只不過現在暫時人選沒有找到,只找到了相關的資料。

雖然準備工作弄得不是很充分,但是要應付一下政治方面的東西,已經算是非常合格了。要知道,很多地方搞項目,僅僅是源於大佬的一句話,而在這句話是否正確,還有待考究的時候,直接立項上項目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像劉東這樣好歹還準備了一些資料的人,已經算是準備得十分充分,並且是信心十足的表現了。

既然這產學研的事情,是國外的一套成熟的理論,而劉東他們也確實做好了相關的工作準備,再加上這本就是劉家一次發出自己聲音的機會。所以,劉長征等劉東彙報完以後,就準備過兩天把這件事情拿到會上去討論,爭取在一個月之內,弄出是否可行的決定。

在計委用一個月的時間就把事情的可行性決定出來,這絕對是非常高效的事情,也證明了劉長征確實在動用劉家的政治力量。要不然,像這樣的項目,並沒有十分明確的政治回報,拖個十年八年的並不奇怪。

第217章 細節第347章 離開蘇聯前的安排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277章 劉東的投資計劃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496章 準備赴日第189章 賺錢的點子第239章 詭異的局面第338章 一直被忽視的環亞銀行第611章 空殼公司第284章 飯要一口口吃第486章 遙望日本第241章 視察民情第621章 霸氣測漏第2章 自己開公司第670章 隱憂第603章 分頭行動第625章 爭論第672章 檢查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100章 給點甜頭第324章 單飛蘇聯第533章 蘇聯的官方銀行第581章 文世軍的演技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659章 做生意都做到家裡面來了第619章 合縱連橫3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133章 積極籌備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62章 土資局的地皮也不富裕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539章 讓看戲的人,下臺唱戲第158章 餐桌上的機鋒第549章 逼宮第47章 新的動向第177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665章 有多少就能要多少第180章 還得加強實力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267章 啓動礦業計劃第201章 再飛蘇聯第123章 科技資料的分別第496章 準備赴日第227章 新的思路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577章 私房菜的雛形第339章 第一單對外業務第10章 鋼材出爐第503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88章 老爺子的意思第480章 不能一蹴而就第573章 就怕當靶子第181章 提醒老爺子(上)第307章 憑什麼分蛋糕給你?第78章 脫手套現第585章 大話題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276章 以錢壓人第344章 秋明油田第224章 堅持第82章 論官場與商場第213章 解決麻煩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684章 開啓大時代7第320章 交易達成第68章 奠基典禮第220章 互惠互利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135章 聯盟的野望第175章 被戳到的軟肋第204章 從長計議第291章 陳三的變化第377章 大發福利的背後第352章 目標,央視!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113章 考察工廠第377章 大發福利的背後第47章 新的動向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8章 背後的妥協第90章 遠方的蘇聯第60章 陪同考察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608章 前景項目第424章 環亞電子的發展方向第229章 大有可爲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476章 五千噸貨船建造之密第544章 要粗大事了第551章 禍水東引第175章 被戳到的軟肋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293章 齊賀仁要下地方
第217章 細節第347章 離開蘇聯前的安排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277章 劉東的投資計劃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496章 準備赴日第189章 賺錢的點子第239章 詭異的局面第338章 一直被忽視的環亞銀行第611章 空殼公司第284章 飯要一口口吃第486章 遙望日本第241章 視察民情第621章 霸氣測漏第2章 自己開公司第670章 隱憂第603章 分頭行動第625章 爭論第672章 檢查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100章 給點甜頭第324章 單飛蘇聯第533章 蘇聯的官方銀行第581章 文世軍的演技第99章 會所的設想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659章 做生意都做到家裡面來了第619章 合縱連橫3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133章 積極籌備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62章 土資局的地皮也不富裕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539章 讓看戲的人,下臺唱戲第158章 餐桌上的機鋒第549章 逼宮第47章 新的動向第177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665章 有多少就能要多少第180章 還得加強實力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267章 啓動礦業計劃第201章 再飛蘇聯第123章 科技資料的分別第496章 準備赴日第227章 新的思路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577章 私房菜的雛形第339章 第一單對外業務第10章 鋼材出爐第503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88章 老爺子的意思第480章 不能一蹴而就第573章 就怕當靶子第181章 提醒老爺子(上)第307章 憑什麼分蛋糕給你?第78章 脫手套現第585章 大話題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276章 以錢壓人第344章 秋明油田第224章 堅持第82章 論官場與商場第213章 解決麻煩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684章 開啓大時代7第320章 交易達成第68章 奠基典禮第220章 互惠互利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135章 聯盟的野望第175章 被戳到的軟肋第204章 從長計議第291章 陳三的變化第377章 大發福利的背後第352章 目標,央視!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113章 考察工廠第377章 大發福利的背後第47章 新的動向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8章 背後的妥協第90章 遠方的蘇聯第60章 陪同考察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608章 前景項目第424章 環亞電子的發展方向第229章 大有可爲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476章 五千噸貨船建造之密第544章 要粗大事了第551章 禍水東引第175章 被戳到的軟肋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293章 齊賀仁要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