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國外旅遊不熱門?

當劉東從陳志豪手上拿到最終的旅遊名單人數的時候,有些出乎意料,納悶的問到:“你們沒有統計錯?怎麼要去國外旅遊的人那麼少?還不到五百人?要知道,這次旅遊總人數可是4127個人,怎麼就五百多人選擇去國外旅遊?而且多數人還是香港或者國外的僱員,是不是你們爲了省錢,故意讓大家都選擇在國內旅遊?”

不怪劉東會這樣想,實在是現如今這出國旅遊的事情太少了,可以說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就連那些政府工作的人,也不一定有機會出國旅遊。劉東在做出決定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大出血,一千萬不夠,那就兩千萬。總之是要讓大家對這次旅遊的事情銘記於心,就算以後不在環亞工作了,談到這次的事情,也要一炫耀的口吻來說。

但他卻怎麼也沒想到,真把這麼一次出國旅遊的機會給大家了,反而真沒幾個人去,四千多人,總共才五百多人選擇去國外旅遊,而且還大多數並不是國內的人員。這點,實在是讓劉東感覺非常奇怪,只有把這個現象歸功於下面的人怕總公司承擔不了那麼多人出國的費用,所以積極主動的暗示大家。

反正如果劉東是處於那些國內人員的位置上,他想都不會多想,直接就選擇在國外去旅遊。畢竟,對於那些人來說,國外絕對是一個新奇的地方,有這麼好的機會不去看看,實在是犯傻。天知道這次旅遊之後,還會不會有下一次的機會。

看到劉東那疑惑的神色,陳志豪苦笑到:“這個我們下面的人員,還真沒有誰多嘴,都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地方。別說老闆你奇怪,就連我也奇怪。你們大陸的人不常常都在說,外國的月亮比國內圓麼?都羨慕得不行,怎麼真輪到這麼好的機會時,卻沒有幾個選擇去國外。”

“真不是下面的人爲了省錢,故意暗示的?”劉東依舊錶示很懷疑。

“真不是,這事兒我說了老闆你肯定不信。正好吳一平這兩天在京城,我把他叫過來了,他現在算是在一線待着。這個問題,他是最有發言權的。”陳志豪自己也想知道答案,所以乘着吳一平過來的時候,他直接就把吳一平叫到了京城分公司這邊來。

聽到吳一平現在居然在京城,劉東撓頭說到:“既然他來了,那就叫他進來,我也好久沒看到他了。最近實在是太忙了,他在鐵都也不知道過得好不好。”

就在這時,劉東的辦公室門被推開了,剛纔話題的主角吳一平自己推門進來,還沒等他坐穩,他就說到:“過得好不好,這事兒老闆你自己還不知道?鐵都那邊又是擴建,又是新弄地皮開發動機廠,我一個人連軸轉,老婆都說了我好多次了。還好老闆你發散心,終於讓我們有一個休息的時候,要不然,說不定我什麼時候就得犧牲了。”

看到吳一平那臉上的疲倦,劉東不好意思的說到:“這不大家都忙麼。等過了這段時間,公司實業走上正軌,也就差不多該輕鬆下來了。那些安排過去的人,你用得怎麼樣?順不順手?”

環亞擴張速度實在是太快,只要在環亞里面工作一年半年的,就沒有說有輕鬆的,這事兒劉東也知道。但沒辦法,誰叫時間不等人,如果不在現在把基礎打好,等過幾年,無論是外部條件,還是內部條件,想要以現在的成本完成這麼大的項目,基本上都不可能。所以還不如讓大家先累一下,等到公司轉入正軌以後,再輕鬆。至少那個時候,該做的事情差不多都做了,就等着現在的工作得到回報。

比起以後再慢慢發展,不但跟不上國際腳步,還會格外浪費資金來要好太多了。如果能在九零年之前,把現在所有在發展的項目步入正軌,那麼之後就可以查漏補缺,慢慢調理。如果等到那個時候再一步一個腳印的走,誰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反覆?

至少劉東就知道,再過兩年纔開始搞建設,國內的阻力都不小。想要快速的通過項目,壓根就是妄想。也就現在大家都積極的時候,把基礎打下去,以後無論別人怎麼動,環亞的基調都是已經弄好,剩下的東西慢慢來都不着急。

聽到劉東關心的話,吳一平坐上了沙發,然後纔開口說到:“順手,當然順手。想當年我也是從國企裡面出來的,老闆你安排過來的人,大多數都是有這樣的背景。大家算是有着共同的經歷,磨合什麼的,都要好很多。要是僅僅給我派些才從學校裡面出來的娃娃,那我纔不好安排。現在這樣,剛剛好。我們那有個老王,在統籌方面的工作經驗很豐富,算得上是一個悍將,用得好,說不定還有潛力可以挖。”

做爲長期在一線工作的人,吳一平對於具體的事情搞得要比陳志豪這個總經理都要清楚。所以他對那些人該怎麼用,有着自己獨到的理解,而不會籠統的把人歸納爲行政,抑或者是一線技術員,按大劃分來規劃,而是更爲細緻的調用每一個人。

“好用就行,等過兩天快過年的時候,我們公司來開一個工作總結大會,把咱們這幾年來的工作發展做一個統計。反正最近這兩年環亞金融那邊,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大的進項,所以咱們就得乘着有限的時間,把咱們環亞公司的底子給打牢實。未來兩年的工作,主要就集中在實業上面,所以到時候老吳你肩膀上的擔子,還要加重一些。”劉東開口說到。

雖然環亞每年都有搞年前總結,但之前幾年認真在搞的,卻沒有多少次。因爲環亞這兩年因爲環亞金融的瘋狂吸進能力,就連大家睡覺的時候都在迅猛發展,搞年前總結太麻煩,可能今天是一個樣,過兩天又變成另外一個樣。發展速度太快,連總結都不太好做。

但現在卻剛好,環亞金融的主力被劉東放到蘇聯去了,香港那邊,也就只做做最基本的業務,沒有什麼大動作要做,也沒有什麼能做的,基本上盈利預期就可以做得比較準確。再加上環亞在國內又大資金投資,如果不在這個時候做一個比較細緻的總結,可能再過兩年,環亞的賬目和資料,就會被弄的一團亂麻。到時候別說別人看着麻煩,就連劉東他們看着也頭疼。

所以,乘着這麼一個時候,劉東就想着把自己的家底拿來數清楚,並且做好一個大致的規劃,不至於到以後連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都不知道。雖然環亞現在有着完備的審查制度,但如果上層都管理混亂,再好的制度也是白搭。

“那行,我過兩天就回去,把手上的事情處理完了,就回來開會。對了,聽志豪說,老闆你想問一下爲什麼我們公司的員工,大部分旅遊選擇是國內,而不是國外?”說完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吳一平主動的把話題轉了回來。

“是啊,我就覺得奇怪。去國外不是很多人的夢想麼?怎麼公司真要讓大家去國外旅遊了,反而沒有幾個人去。是不是下面的人暗示什麼東西?”劉東問到。

“這事兒我之前也沒有搞明白,後面聽到下面的人說,我才知道大家爲什麼不想去國外。”吳一平開口道。

“爲什麼?難道這不是好機會麼?要知道,就算是國內的那些廳級幹部,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們也出不去。而那些處級的幹部,最喜歡的就是去國外轉轉。這事兒應該挺時髦的啊?怎麼到了我們公司,卻成了冷門呢?”聽到吳一平說他知道答案,劉東連忙問到。

“說白了,就是大家對國外感覺太陌生,心裡沒底。雖然公司是組織大家出去,但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連國內都沒去過多少地方,現在一步就到國外,很多人接受不了。別看大家老是拿國外說事兒,恨不得立馬就能在國外生活。但真讓他們做出選擇,大家都沒那份心氣。再說這次很多入選的人,才進公司沒多久,對公司還存在一定的陌生感,誰知道咱們組織旅遊,把他們送到國外去是幹嘛?真要出去了,遇到什麼事兒,豈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在國內好歹大家都是用中文說話,遇到麻煩也不至於太離譜。但要去了國外,你說話寫字別人都看不懂,被人賣了都還不知道。所以啊,大家覺得,還是在國內旅遊好一些,方便,實惠。”吳一平把大家的顧慮給說了出來。

聽到吳一平這話,劉東纔算明白爲什麼有國外旅遊的機會沒人去,原來是這樣的。要是再過個十年二十年,普通人對國外的瞭解也不少,自然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但現在,雖然都在說國外好,但國外具體好到什麼地方,一般人誰知道?別說普通人,就算是那些官員,對國外的情況懵懵懂懂,出去的人鬧出不少的笑話。這樣的情況下,劉東這個國外旅遊的事情,當然會受到冷遇。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事情太過超前,接受不了。最重要的就是,大家對於環亞這個大家庭,還覺得很陌生,沒有安全感。

第495章 在香港的等待第626章 搬空蘇聯的野望第288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68章 雙向發展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215章 當面打臉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213章 解決麻煩第3章 滿則益 謙則存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563章 藏在狼皮裡面的肥羊第131章 資料共享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369章 老學究的阻撓第625章 爭論第371章 要的是實惠第36章 當務之急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429章 鐵都之旅(上)第206章 考察第641章 清閒不下來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110章 鑽井設備第524章 大伯母的目的第438章 相當滿意的視察結果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82章 論官場與商場第541章 給老爺子請安第109章 準備考察機牀廠第79章 階段佈局第165章 論十萬噸鋼材的必要性第8章 背後的妥協第356章 一百萬就能買標王的時代第93章 舞會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651章 躺着中槍的劉輝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612章 計已出,當行動第211章 羣衆的汪洋第669章 老首長的借力打力第10章 鋼材出爐第138章 被發現的危機第64章 土地的價值第348章 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體第106章 奢侈的宴會第100章 給點甜頭第90章 遠方的蘇聯第426章 八八年的主要工作第470章 技術的選擇第89章 近期目標 宏偉藍第349章 還是缺人啊第104章 高規格的接待第505章 大家一起來第240章 超市開業第18章 打劫豐田第233章 找茬的人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209章 現實當中的狗血劇第315章 給臉不要臉第549章 逼宮第18章 打劫豐田第517章 準備露臉的聯衆超市第535章 安排第146章 一炮而紅第526章 劉宇民的近況很糟糕第66章 積壓貨物第257章 美國財團的動作第568章 源源不斷的好處第60章 陪同考察第31章 準備工作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474章 你確定這地方是船廠?第387章 金融業和實業之間發展平衡第564章 關係複雜了第245章 給三代們上課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146章 一炮而紅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360章 徹底擺脫人才困擾第164章 宰你沒商量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58章 老爺子的吃驚第212章 解釋誤會第3章 滿則益 謙則存第441章 省委大院第230章 聯衆超市(上)第585章 大話題第220章 瑣事第21章 辦公會上的討論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52章 判斷錯誤?第445章 自信心膨脹是會出問題的第611章 空殼公司第32章 抵達香港第224章 堅持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435章 工地建設地忙
第495章 在香港的等待第626章 搬空蘇聯的野望第288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68章 雙向發展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215章 當面打臉第637章 靜觀其變第213章 解決麻煩第3章 滿則益 謙則存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563章 藏在狼皮裡面的肥羊第131章 資料共享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369章 老學究的阻撓第625章 爭論第371章 要的是實惠第36章 當務之急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429章 鐵都之旅(上)第206章 考察第641章 清閒不下來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110章 鑽井設備第524章 大伯母的目的第438章 相當滿意的視察結果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82章 論官場與商場第541章 給老爺子請安第109章 準備考察機牀廠第79章 階段佈局第165章 論十萬噸鋼材的必要性第8章 背後的妥協第356章 一百萬就能買標王的時代第93章 舞會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651章 躺着中槍的劉輝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612章 計已出,當行動第211章 羣衆的汪洋第669章 老首長的借力打力第10章 鋼材出爐第138章 被發現的危機第64章 土地的價值第348章 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體第106章 奢侈的宴會第100章 給點甜頭第90章 遠方的蘇聯第426章 八八年的主要工作第470章 技術的選擇第89章 近期目標 宏偉藍第349章 還是缺人啊第104章 高規格的接待第505章 大家一起來第240章 超市開業第18章 打劫豐田第233章 找茬的人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209章 現實當中的狗血劇第315章 給臉不要臉第549章 逼宮第18章 打劫豐田第517章 準備露臉的聯衆超市第535章 安排第146章 一炮而紅第526章 劉宇民的近況很糟糕第66章 積壓貨物第257章 美國財團的動作第568章 源源不斷的好處第60章 陪同考察第31章 準備工作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474章 你確定這地方是船廠?第387章 金融業和實業之間發展平衡第564章 關係複雜了第245章 給三代們上課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146章 一炮而紅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360章 徹底擺脫人才困擾第164章 宰你沒商量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58章 老爺子的吃驚第212章 解釋誤會第3章 滿則益 謙則存第441章 省委大院第230章 聯衆超市(上)第585章 大話題第220章 瑣事第21章 辦公會上的討論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52章 判斷錯誤?第445章 自信心膨脹是會出問題的第611章 空殼公司第32章 抵達香港第224章 堅持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435章 工地建設地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