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

“說了這麼多,那劉東你能不能說一下國企到底有着什麼樣的優勢?”羅成這個時候問道。.

看到羅成眼熱的樣子,劉東也就不再賣關子,開口說到:“要說到國企的優勢,其實很簡單,兩個因素,一個人員方面的優勢,另外一個就是技術上面的優勢。這兩點,是現在國內的私企,最爲眼饞的東西。”

“技術優勢我明白,畢竟那麼多年的國企,就算再爛,那技術儲備,也不是私企在短短几年裡面,就能夠力壓過去的。但是人員優勢,又是什麼優勢?國企不就是因爲人員臃腫的問題,而導致成本上漲,進而成爲了劣勢麼?”胡力這個時候疑惑的問道。

“我想,關於國企人員臃腫的問題,你們或許產生了誤區。國企人員臃腫是不假,但臃腫的地方,不在一線工人這個地方,而在於他們的管理層臃腫。還有其他方面的臃腫。一線工人,那絕對是越多越好,臃腫什麼的,絕對不是問題。

要知道,要做產品,需要的不是管理層,而是一線的工人。要是你一線的工人都湊不齊全,你再多的管理人員,能有什麼作用?你不可能把那些坐辦公室的人,全都弄到一線去做產品吧?就算把他們弄到一線去,你覺得就以他們的水平,能做出來什麼東西?”劉東想到這,自己都笑了起來。想想那些在管理層吃喝不愁的管理人員,去一線做工,那感覺,太過戲劇了。

劉東這麼一說,其他的人也跟着笑了。就算對於國企再不瞭解的人,看看政府部門到底是什麼模樣,大體上都能夠猜的出來,畢竟國企和政府部門,都是一脈相承,在管理層次上,其實都差不多的。

尤其是現在還沒有實行政企分離,國企的人員想要調任到政府去,也不是沒有門路,而政府的人員去國企,也絲毫不稀奇。甚至在現在,這還是一條比較耀眼的升遷通道。

一個有背景的大學畢業生,從學校畢業出來,去政府雖然一下子就能成爲科級的幹部,因爲有着明確規定,大學生進入政府部門,起步就是科級幹部。.但是這個科級幹部,如果再想要往上升,就不是一般的困難了,不慢慢的熬資歷,想要上去,基本上是妄想。

但是如果這個大學生,是進入了國企裡面,同樣是科級幹部起步,但他在企業裡面想要升遷,只要走對了路子,一年升一級,都不是太過離奇的事情。如果在國企裡面努努力,畢業三五年,從正科級,爬到副廳級,都是很有可能的。如果在國企裡面得不到好處了,又可以調任地方部門,成爲實實在在的副廳級領導,再熬一下資歷,就能到正廳的位子。

可以這麼說,如果一直在政府部門裡面工作,從正科級爬到正廳級,就算你有天大的能耐和背景,十年是絕對走不過來的。但如果先去國企裡面,或者一直就呆在國企裡面,十年從正科級走到正廳級,是比較容易操作的事情。

就是因爲這麼一條通天大路,所以國企裡面的管理層,一向都是比較誇張。地方上的政府部門,如果是縣級,那或許有一個縣委書記,一個縣長,剩下的縣級幹部,或許能有一二十個,這些人,個個或許都掛着縣委副書記或者縣長的牌子。一年到頭,就連機關裡面的人,沒有見過那些副縣長或者副書記,都不是奇怪的事情。

而這對於地方政府來說,都已經是很誇張的事情了。但如果是放到企業裡面,這點成績,簡直就是在給企業摸黑,哪個正處級的國企裡面,沒有四五十個副廠長,都證明你這個廠子,絕對不行。快要倒閉了。而只要還沒有倒閉的國企裡面,一個正處級的國企,最少都能有十幾、二十個廠長副廠長的,享受這樣待遇的人,或許更多。

這樣的國企,哪裡能夠人員不臃腫?那簡直是太臃腫了。甚至於很可能一線的工人,還沒有管理人員多,這都能當作常態。反正只要廠子一天不倒,管理人員是不會少一毛錢的,就算沒錢,銀行那裡也能給錢。

而如果到了銀行裡面不給錢的時候,基本上這個廠子已經是沒有任何挽回的希望了。而那個時候,這效長副廠長的,也會找好門路,繼續去其他廠子做廠長。至於下面連吃飯都沒有錢的一線員工,關他們屁事兒?又不是他們吃不上飯。

能有這樣想法的人,絕對不在少數,所以劉東的話一出口,其他的人都沉默了。因爲劉東說的是事實,而且國企很大一部分利益,其實就是因爲這樣纔沒有的。如果那些私企只要員工,而不要管理層,那這些員工,還真就是好的資源。再怎麼說,那些在工廠的員工,都是老工人,就算在經驗上,也不是農民工能夠比擬的。

國企人員方面,從劉東這個角度上來看,還真就是一份優勢,私企不缺錢,就算是缺錢,也是缺大錢,缺的是冷產能的錢。但他們絕對是不會缺,一線員工的錢。在國企裡面,那些一線員工不想離開,是因爲有着國企員工的身份,雖然現在這個身份,已經不太值錢了,但濛濛外行的人,也是可以的。

但是在私企裡面,你這個老闆要是敢不給錢,就讓他們工作,別人壓根就不會理睬你?因爲這些員工去私企,不就是爲的一份工資麼?要是沒有工資,誰樂意給你幹啊?

“劉東說的這兩個優勢,的確是國企的優勢,之所以這些優勢發揮不出來,有着很多的原因。但如果放到私企裡面,那就大不相同,私企最爲注重的就是利益,而他們也會緊跟着時代的潮流。而只要跟上潮流,以現在國內的市場來看,是很容易消化產品的。

而產品賣出去了,自然就能有錢。有了錢就能發工資,老闆也因爲有錢,可以擴大產能。進而形成良性的循環。這樣看來,如果讓私企參與改制國企,還是很有可行性的。但是我們如何保證那些私企,的確是有實力,來改制國企,而不是來搗亂的呢?”明白了私企的優勢和國企的優勢以後,羅成對於劉東的這個辦法,已經是很認同了,所以開始進入到實際的階段。

“這點就更加好辦了,你之前不是怕私企的力量不夠,改變不了格局麼?那我們就給那些參與改制的私企,設立一個門檻。什麼樣的廠,對應什麼樣的私企。

打個比方來說,如果這個廠,十萬就能改制成功,並且盤活經濟,那這個廠,就由那些能出得了十萬塊錢的私企老闆拿出來做公證,銀行方面負責監督。要確定他把錢花在了實處。而且這個錢,不能是私企老闆從銀行裡面弄出來的,必須要他自己確實持有的錢,才能夠參與到這個項目當中來。這樣就能夠保證他確實有能力把國企改制成功,而不會出現別的問題。

以此類推,每一個級別的國企,有多大的價值,就要對應相對的私企老闆,他們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公平公正。只要能在財務審覈上面做好準備,基本上就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基礎,在實際工作當中,還會遇到其他的很多麻煩,但只要把這些麻煩彙總,並且及時的改變措施,等到事情進入到成熟的模式以後,那這個模式,就可以全面的推廣,即便是解決不了全部問題,但解決大部分的問題,應該也是能行得通的。

只要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那麼這個關於國企的問題,其實就已經相當於成功了。那個時候,大家也就不會再爲國企的問題而發愁了。”劉東自信的說到。

在後世國企改革的時候,這一套模式,應用得是非常廣泛的,也是經過了時間的論證的。雖然在這模式下面,避免不了一些問題的出現,就比如後世常說的那些國有資產流失一類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就算是不改制,也會出現,只不過是內部的問題,並沒有擺到明面上。

而這樣的模式,只不過是把這個問題表面化,實際上,還挽留了流失的速度。當然,或許有人會說,這個時候考察國企的價值,並不是很合理,至少什麼地產價值一類的東西,完全就沒有考慮到。

而那些收購國企的人,很多人壓根就不準備蓋工廠,而是直接把工廠推平,蓋房子。或許在後世這樣的理解,是正確的,因爲那個時候房價太高,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這個上面。

但至少現目前,即便是廄三環的地,也被人說是郊區。現如今的四九城,也就在二環以內,算是廄,二環以外,那就呵呵呵。哪裡像後世,五環都是廄的地面。現如今,五環或許規劃都還沒有出來。

三環以外的地方,那更是沒有人喜歡。連廄的地皮都是這麼不搶手,就更別說小地方。那些地方的地現在拿來有什麼用?蓋房子?也要你能有批文,甚至還要看你賣不賣得出去。

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537章 低調的科研院第405章 無意當中做出來的大事第146章 一炮而紅第198章 未來的石油合作第214章 殺手鐗(下)第521章 是否撤退?第674章 瞭解內幕的陳三第517章 準備露臉的聯衆超市第481章 船業發展道路漫長第167章 大衆的底牌第498章 抵達日本第437章 能用一百年的廠房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481章 船業發展道路漫長第217章 被動與主動第153章 讓他唱獨角戲第381章 國外旅遊不熱門?第169章 環亞特鋼開張第562章 被發現的小秘密第75章 廣場協定第212章 殺手鐗(上)第48章 迷霧後的屠刀第551章 禍水東引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308章 真沒希望了?第10章 鋼材出爐第193章 打土豪第669章 老首長的借力打力第514章 華夏大地颳起的旋風第500章 大場面,我喜歡第460章 環亞需要擬定生存法則第194章 分田地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28章 劉家未來的走向(上)第339章 第一單對外業務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563章 藏在狼皮裡面的肥羊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405章 無意當中做出來的大事第214章 殺手鐗(下)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647章 折服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603章 分頭行動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91章 私人的力量第136章 快速的發展第672章 檢查第315章 給臉不要臉第230章 聯衆超市(上)第628章 突然的來電第685章 給英國佬挖坑第217章 被動與主動第251章 合理的解釋第554章 老王的意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29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477章 初步摸底第510章 燒上一把火第53章 遲來的反擊第312章 有故事的宋部長第259章 股災前夜第576章 隱秘園林第14章 公司成立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565章 堅強的後盾第180章 還得加強實力第329章 關於科技方面的彙報第98章 這就是差距第501章 本島地產株式會第586章 羅家的重注第30章 拜年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626章 搬空蘇聯的野望第671章 前奏第387章 金融業和實業之間發展平衡第188章 包廂裡的話題第228章 種子理論第363章 跳出圈外的一步棋第677章 蘇聯人用這些東西就行了第164章 宰你沒商量第180章 還得加強實力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642章 都很糾結第328章 轉明爲暗第293章 齊賀仁要下地方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215章 當面打臉第422章 需要考慮國情的貸款業務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206章 考察第76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647章 折服第638章 打馬虎眼
第318章 難堪的宋部長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537章 低調的科研院第405章 無意當中做出來的大事第146章 一炮而紅第198章 未來的石油合作第214章 殺手鐗(下)第521章 是否撤退?第674章 瞭解內幕的陳三第517章 準備露臉的聯衆超市第481章 船業發展道路漫長第167章 大衆的底牌第498章 抵達日本第437章 能用一百年的廠房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481章 船業發展道路漫長第217章 被動與主動第153章 讓他唱獨角戲第381章 國外旅遊不熱門?第169章 環亞特鋼開張第562章 被發現的小秘密第75章 廣場協定第212章 殺手鐗(上)第48章 迷霧後的屠刀第551章 禍水東引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308章 真沒希望了?第10章 鋼材出爐第193章 打土豪第669章 老首長的借力打力第514章 華夏大地颳起的旋風第500章 大場面,我喜歡第460章 環亞需要擬定生存法則第194章 分田地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28章 劉家未來的走向(上)第339章 第一單對外業務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563章 藏在狼皮裡面的肥羊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405章 無意當中做出來的大事第214章 殺手鐗(下)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647章 折服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603章 分頭行動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91章 私人的力量第136章 快速的發展第672章 檢查第315章 給臉不要臉第230章 聯衆超市(上)第628章 突然的來電第685章 給英國佬挖坑第217章 被動與主動第251章 合理的解釋第554章 老王的意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29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477章 初步摸底第510章 燒上一把火第53章 遲來的反擊第312章 有故事的宋部長第259章 股災前夜第576章 隱秘園林第14章 公司成立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565章 堅強的後盾第180章 還得加強實力第329章 關於科技方面的彙報第98章 這就是差距第501章 本島地產株式會第586章 羅家的重注第30章 拜年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626章 搬空蘇聯的野望第671章 前奏第387章 金融業和實業之間發展平衡第188章 包廂裡的話題第228章 種子理論第363章 跳出圈外的一步棋第677章 蘇聯人用這些東西就行了第164章 宰你沒商量第180章 還得加強實力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642章 都很糾結第328章 轉明爲暗第293章 齊賀仁要下地方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215章 當面打臉第422章 需要考慮國情的貸款業務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206章 考察第76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647章 折服第638章 打馬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