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以退爲進

112以退爲進

(PS:這章是今日第六更,謝謝收看。另外再求一些三江票,希望喜歡本書的讀者能夠踊躍的投一些票票哦。)

顏良正在廝殺之間,忽然感覺到一股強力襲來,目光向上一挑,赫然看見一柄鋒利無比的大刀朝自己頭顱劈來。

他頓時倒吸了一口氣,急忙舉起大刀格擋。

“錚!”

一聲巨響,刀鋒直接撞在了他的大刀上,一股巨大的蠻力猶如泰山壓頂,讓他的雙臂難以維持,頗感吃力。

“這廝的膂力居然如此驚人?”顏良心中暗自叫道。

許褚一擊未中,迅速抽回了大刀,在空中旋轉了半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手中,再次發出蠻力,朝着顏良劈去。

顏良這才注意到,攻擊他的正是許褚。他雖未曾和許褚交過手,但許褚兩次的突襲,讓他對許褚另眼相看。何況許褚身着重鎧,全身防護嚴密,他壓根就佔不了便宜。

於是,顏良掉轉馬頭,朝後急退,避開許褚的糾纏。

許褚第二刀無疾而終,見顏良跑了,便去追擊,奈何他的馬負重太大,跑起來並不快,而顏良逃走的道路,也迅速被袁軍充斥。

無奈之下,許褚只好舉刀劈斬袁兵,心中卻恨恨的罵道:“無膽鼠輩!”

顏良沒有走遠,而是轉向他處,當他注意到正在殺敵的張彥後,渾身上下頓時充滿了熱血,重新抖擻了一下精神,拍馬舞刀,直取張彥。

張彥握着鋼槍,正在刺殺袁兵,忽然見顏良策馬朝自己本來,一臉的凶神惡煞,他皺了一下眉頭,鼓起勇氣,挺槍便朝顏良刺去。

顏良舉起大刀,直接撥開了張彥刺來的一槍,乘勢朝着張彥的手腕劈斬了過去。

張彥見顏良刀勢沉穩,快如閃電,朝着自己毫無防護的手腕劈來,頓時吃了一驚,急忙縮回了手,反轉長槍,用槍尾朝顏良掃打而去。

顏良舉起大刀便格擋住了張彥的長槍,大刀的刀鋒貼着長槍便朝張彥的手腕削了過來,迅疾異常。

張彥無法躲閃,只好鬆開長槍,同時抽出腰中所佩戴的鋼劍,直接架住了顏良森冷的刀鋒。

左手順勢抄起即將掉落在地上的長槍,朝着顏良的心窩便刺了過去。

顏良吃了一驚,沒想到張彥的反應速度如此之快,他急忙收回大刀,直接撥開了張彥的長槍。

“唰!”

張彥舉起手掌鋼劍,朝着顏良便劈了過去,同時收回長槍,再次向顏良胸口刺去,左右夾攻!

顏良左擋右格,防禦的滴水不漏,一柄大刀在手,彰顯不凡武藝。他接連擋住了張彥的數次攻擊,面色逐漸陰沉了下來,忽然大喝一聲,森冷的刀鋒迅如閃電,劃破長空,以千鈞之勢,向着張彥的面門劈斬而去。

這一次,張彥倒吸了一口氣,他左手持槍,右手握劍,中間門戶大開,正好讓顏良乘虛而入。

回防已經來不及了,眼看鋒利的刀鋒就要劈斬而來,一股寒氣直逼向張彥,讓他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現在,他躲閃不及,也只有寄希望於自己頭上的這頂鋼盔了。

於是,他將頭向前伸去,低下頭來,同時揮動長槍,朝顏良掃去。

說時遲,那時快。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支箭矢直接飛了過來,“叮”的一聲響,直接撞擊在了顏良的刀面上,箭矢帶着巨大的力氣,愣是讓刀鋒有了一些偏移。

刀鋒直接落在了張彥的頭上,與張彥頭頂的鋼盔撞擊在一起,發出了一聲“當”的脆響。

張彥只覺得頭頂上傳來了一股巨大的蠻力,所幸的是,他的鋼盔結實異常,只被顏良的大刀斬出了一絲刀痕。

如此一幕,連顏良都吃了一驚,沒想到自己同樣是精鋼鍛造而成的大刀,竟然沒有把張彥頭頂上的鋼盔劈成兩半!

又或者如果不是那支突如其來的箭矢,讓他的刀鋒偏移了軌道,他肯定能夠將張彥一刀劈死!

現在,說什麼都晚了,顏良只能再次彌補剛纔的過失,手腕繼續用力,刀鋒微微一側,順着頭盔便滑落下去,朝着張彥的肩膀砍去。

鋼刀與頭盔發出“嗤嗤”的摩擦聲,向他右肩滑去,他立刻意識到了危險,急忙將手中鋼槍挑開了顏良的大刀。

與此同時,一根鋼槍飛速的朝着顏良激射而來,顏良吃了一驚,急忙揮刀格擋,那鋼槍力大無比,險些將他從馬背上掀了下去。

這時,一個巨大的身影從天而降,手中揮舞着大刀,朝着顏良便劈了過來。

顏良吃了一驚,急忙驅馬向後急退。

“轟”的一聲響,那巨大的身影落在了地上,橫刀在胸前,一雙虎目怒視着顏良,並且對身後的張彥喊道:“屬下來遲一步,讓主公受驚了!”

來人正是許褚,他殺了十幾個袁兵,正在尋找顏良,不經意間看到顏良正在與張彥惡鬥,而且張彥危險非常,他急中生智,奪過身邊一個士兵的鋼槍,朝着顏良便投擲了過去,同時策馬來戰顏良,奈何遇到幾個袁兵擋路,他雙手一撐馬鞍,整個人便站在了馬背上,縱身向前跳起,直接朝顏良撲來。

“嗖!”

一支羽箭刺斜飛來,直接朝顏良面門射去,這讓剛剛站穩腳步的顏良有些驚恐,急忙低下頭顱,箭矢便從他頭上掠過,竟然射下了他的盔櫻,而射箭之人,正是太史慈。

顏良見自己身處險地之中,掉轉馬頭,便退到了袁軍當中,再也尋他不着。

張彥想起剛纔和顏良交戰的這一幕,都還有些心有餘悸,如果不是他頭上戴着一頂鋼盔,肯定被顏良一刀斬殺了。

幸運的是,有驚無險。張彥定了定神,立刻下令對袁軍發起猛攻。

袁軍騎兵和徐州兵廝殺了一陣,損失慘重,最後便火速後撤,儘量與徐州兵避免近戰,依靠弓箭進行射擊。

但徐州兵把重騎兵放在最前面,兩翼的輕騎兵始終躲在重騎兵後面,向着袁軍衝鋒。

袁譚見顏良、張郃、韓猛等人率領騎兵開始退回,便立刻下令弓箭手放箭,用箭矢掩護騎兵。

一聲令下,袁軍萬箭齊發,箭矢如雨,重騎兵固然不怕箭矢,把箭矢擋在外面,但太史慈、徐盛等輕騎兵卻失去了防護了,見敵軍箭如雨下,不敢輕易靠近。

張彥於是下令,全軍撤退,重騎兵也好,輕騎兵也罷,統統後撤。

袁譚見徐州兵要撤走,便再次讓顏良、張郃、韓猛率領騎兵去追逐,徐州兵不予理睬,只一味後撤,袁軍騎兵也不敢咄咄相逼,只是緊緊尾隨。

徐州兵邊戰邊退,一連退了數裡,這才突然停了下來,忽然又全軍向袁軍殺去。

重騎兵衝鋒,輕騎兵散在兩翼迂迴包抄,弓箭更是在兩軍之中飛來飛去。

不一會兒功夫,徐州兵便將袁軍騎兵給包圍了起來。顏良、張郃、韓猛等人一見形勢不對,便立刻撤軍,反被徐州兵追着跑了兩裡多路。

最後,張彥宣佈撤軍,而用蒙古軍的打法小試牛刀,基本上取得了一些成效。

袁軍見徐州兵走遠了,也不在追逐了,開始撤軍回營。

張彥等人回到朱虛城裡,卸去了戰甲,準備好好的休整一番。但是袁軍始終不退,卻讓張彥很頭疼。

傍晚的時候,張彥親自來到了張紘的房間,擡起手便敲了敲房門。

張紘聽到有人敲門,便問道:“誰啊!”

“我!”張彥在外面朗聲說道。

張紘聽到張彥的聲音,立刻前來開門,並且請張彥進來坐。

兩人坐定之後,張彥便道:“軍師,這幾日來,我軍和袁軍互有勝負,但我卻一直沒有辦法將其趕走。我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來找軍師,希望軍師能夠爲我謀劃一個一戰便能讓袁軍喪膽的計策。”

張紘想了片刻,這才說道:“主公,袁軍意在青州,定然不會輕易退走。如今青州大半都已經落入袁軍之手,唯有孔融不降,而且以孔融的影響力,只要孔融開口,願意爲其赴死的人趨之若鶩。這也是爲什麼袁軍一直想把孔融趕出青州的緣故。我軍兵少,雖然有兵甲之利,但正面與袁軍交鋒也未必能夠討到什麼便宜。不如劍走偏鋒,以退爲進!”

“以退爲進?能否請軍師明言?”張彥疑惑的道。

張紘道:“主公可以先行帶着孔融等人離開朱虛城,袁軍見主公退走,必然會派兵尾隨,前來調查。當袁軍真的確定主公是撤退後,便會放鬆警惕。等我軍抵達徐州和青州的交界處時,主公再帶領大軍去而復返,突然襲擊袁軍,必然能夠將袁軍一舉擊破。”

張彥聽後,覺得此計可行,便抱拳道:“軍師妙計,我這就安排一切。”

張紘道:“主公不可操之過急,這事尚需和孔融商量一番,否則的話,他若不知道這是主公的計策,必然不肯離去。另外,主公應該再寫一封信,派人送到袁軍陣營裡去,告知袁譚,我軍無意與他爲敵,只是爲了義氣來救援孔融而已,而且還要告訴袁譚,孔融已經被主公勸住,會離開青州。這樣一來,袁譚肯定會派人來密切注視我軍動向,以達到讓袁軍鬆懈的目的。”

“好,就照軍師說的去辦。”

張彥從張紘的房間裡出來後,便徑直去見孔融,向孔融說明自己的計策,孔融聽後,沒有任何意見,反而很支持張彥的以退爲進的計策。

孔融又把這個計策告知了劉備等人,讓他們做好準備,隨時撤退。

而張彥則讓張紘代筆,給袁譚寫了一封信,讓太史慈用箭射到袁軍的陣營裡。

夕陽西下,暮色四合,袁軍的大營裡逐漸升起了燈火。

忽然,一騎從西方疾馳而來,快要到袁軍大營時,突然取出弓箭,拉開大弓,搭上箭矢,朝着袁軍大營裡便射了過去。

袁軍士兵發現了這支箭矢,而且上面還帶着一封書信,便立刻把這封書信交給了袁譚。

袁譚接到書信後,匆匆瀏覽了一遍,登時喜笑顏開,哈哈大笑道:“太好了!實在是太好了!我就知道,張彥一定堅持不了多久的!”

郭圖見袁譚如此高興,便問道:“大公子,到此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大公子如此開心?”

袁譚將手中的書信交給了郭圖,郭圖匆匆看了一遍,眉頭便皺了起來,對袁譚說道:“大公子,徐州兵突然撤退,會不會有詐?”

袁譚也皺起了眉頭,問道:“有沒有詐,派人去打探一番便知道了。”

於是,袁譚派出斥候,密切的關注朱虛城的狀況。

第二天一大早,斥候回來稟告,告知袁譚,朱虛城的百姓,在徐州兵的掩護下,跟着孔融開始向徐州撤退了。

袁譚聽後,頓時歡喜異常,急忙叫來顏良、張郃,準備帶兵前去攻擊。

郭圖卻制止道:“張彥撤軍,卻提前送來了書信,說不定這只是假象,是故意引我軍去攻擊,然後徐州兵於半道伏擊也說不定。何況徐州兵有兵甲之利,一旦短兵相接,我軍也不能處於優勢,不如就由徐州兵去吧!”

袁譚覺得郭圖說的有道理,便不再下令追擊,卻派出斥候尾隨,隨時向他報告。

570 燃燒的長江10564 燃燒的長江4746 冷箭475 山雨欲來風滿樓12498 荊州風雲10463 西風烈30606 燃燒的長江46769 嚴密監視827 佩服339 四門受敵391 周瑜被罵401 陳登遺言470 山雨欲來風滿樓7130 曹操出兵170 反覆無常540 荊州易主12530 荊州易主2304 生擒張合332 佔領黎陽595 燃燒的長江35428 涼州亂15160 白虎潰逃185 被拒城外356 陣前單挑660 冷氏父子079 先鋒橋蕤480 最熟悉的陌生人367 汗血寶馬730 夷王孟獲584 燃燒的長江24381 荊州水軍150 展開巷戰412 財源滾滾249 白馬騎士189 天子劉協232 報仇雪恨598 燃燒的長江38779 試探662 五斗米道430 涼州亂17114 將計就計015 黃金遭劫642 叛逃者392 提拔五將470 山雨欲來風滿樓7262 袁紹增兵490 荊州風雲2129 割讓七縣089 張彥中箭477 山雨欲來風滿樓14796 舊仇167 欺軍之罪539 荊州易主11487 遠征交州5210 張遼顯威662 五斗米道385 清掃江夏090 不戰而降595 燃燒的長江35047 陳羣歸心033 兩位名士166 馬拉松跑151 曹操突圍393 孫權造訪453 西風烈20812 軟禁的馬超047 陳羣歸心041 滿門抄斬293 黑夜突圍792 等待496 荊州風雲8625 西涼馬超621 周瑜的屍體744 吳懿投降365 東擊烏桓350 西域商人210 張遼顯威678 密室囚禁315 河北易主822 巡查歸來574 燃燒的長江14235 傳國玉璽208 被迫投降632 借刀殺人709 神箭手289 尋找破綻676 動怒的張任265 送親隊伍550 荊州易主22340 兵進邯鄲200 十二曹掾571 燃燒的長江11185 被拒城外550 荊州易主22047 陳羣歸心382 屯長文聘250 說服趙雲369 公孫父女717 火燒葭萌關688 聽天由命
570 燃燒的長江10564 燃燒的長江4746 冷箭475 山雨欲來風滿樓12498 荊州風雲10463 西風烈30606 燃燒的長江46769 嚴密監視827 佩服339 四門受敵391 周瑜被罵401 陳登遺言470 山雨欲來風滿樓7130 曹操出兵170 反覆無常540 荊州易主12530 荊州易主2304 生擒張合332 佔領黎陽595 燃燒的長江35428 涼州亂15160 白虎潰逃185 被拒城外356 陣前單挑660 冷氏父子079 先鋒橋蕤480 最熟悉的陌生人367 汗血寶馬730 夷王孟獲584 燃燒的長江24381 荊州水軍150 展開巷戰412 財源滾滾249 白馬騎士189 天子劉協232 報仇雪恨598 燃燒的長江38779 試探662 五斗米道430 涼州亂17114 將計就計015 黃金遭劫642 叛逃者392 提拔五將470 山雨欲來風滿樓7262 袁紹增兵490 荊州風雲2129 割讓七縣089 張彥中箭477 山雨欲來風滿樓14796 舊仇167 欺軍之罪539 荊州易主11487 遠征交州5210 張遼顯威662 五斗米道385 清掃江夏090 不戰而降595 燃燒的長江35047 陳羣歸心033 兩位名士166 馬拉松跑151 曹操突圍393 孫權造訪453 西風烈20812 軟禁的馬超047 陳羣歸心041 滿門抄斬293 黑夜突圍792 等待496 荊州風雲8625 西涼馬超621 周瑜的屍體744 吳懿投降365 東擊烏桓350 西域商人210 張遼顯威678 密室囚禁315 河北易主822 巡查歸來574 燃燒的長江14235 傳國玉璽208 被迫投降632 借刀殺人709 神箭手289 尋找破綻676 動怒的張任265 送親隊伍550 荊州易主22340 兵進邯鄲200 十二曹掾571 燃燒的長江11185 被拒城外550 荊州易主22047 陳羣歸心382 屯長文聘250 說服趙雲369 公孫父女717 火燒葭萌關688 聽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