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 初次見面

675初次見面

辰時,益州兵馬大都督張任,帶着黃權、張鬆兩個參軍,以及費詩、董和、呂義、鄧芝、馮習、傅彤等人,來到了成都城的東門外,剛一出城門,衆人便赫然看見了城外空地上嚴陣以待的五萬雄兵。

中郎將吳懿騎着一匹高頭大馬,站在隊伍的最前面,身後一字排開吳蘭、雷銅、張翼、卓膺、費觀五員將領,再後面則是旗幟鮮明,刀槍林立,隊列整齊的將士們,個個都顯得是那樣的威武。

張任看着正前方,但見爲首之人頂盔貫甲,身材魁梧,面目冷峻,一雙深邃的雙目中射出道道令人森寒的精光,根本不用猜,張任就知道此人必是平難中郎將吳懿。除了他之外,誰還有能耐讓吳蘭、雷銅、張翼、卓膺、費觀五個校尉乖乖的站在身後?

這是張任第一次和吳懿見面,雖然外形和周圍的人描述的相差不多,但是見到真的吳懿時,還是給了他一些心理上的壓力,能夠一眼看出來,眼前的這個人,絕對不是一般的人物。那深邃的雙眸裡,總是能夠射出來令人毛骨悚然的目光,這也許和多年從軍的緣故有關吧。

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吳懿的臉上有一道很深的傷疤,不過這道傷疤卻非但沒有減輕吳懿的個人魅力,反而平添了幾許神秘的色彩。

相比張任的高調,吳懿的爲人處事卻很低調,低調到足以讓人想不到還有這樣的一個人物存在。若不是在一次宴會上,有人向張任提及了吳懿這個人,張任都還以爲這個人已經不存在了呢。

而且,吳懿所獲得的信任。也是讓張任嫉妒的一個重大原因,他在劉璋面前是那樣的得寵,可是在劉璋的心裡,他還不如吳懿可靠,劉璋寧願將這五萬大軍交到吳懿手裡。也不願意分配到他的麾下。最關鍵的是,吳懿所率領的這五萬兵馬,快有整個川軍的一半那麼多了,一個統領近半數川軍的人,應該是得到劉璋充分信任的人。

後來,張任也多方打聽。這才知道了吳懿的來歷,以及劉焉、劉璋父子爲什麼那麼信任他了。

恨之恨,張任沒有早出生幾年,早幾年參軍,否則的話,哪裡還能輪的上吳懿?

不過。現在再說什麼,都已經晚了,事實就是事實,而且是不可扭轉的,但是,張任卻可以改變未來。

吳懿見張任等人從城中出來,便獨自一人策馬而出。直接來到了張任的面前,但是並未下馬,而是就在馬背上,朝着張任拱手道:“平難中郎將吳懿,參見益州兵馬大都督!”

張任的心理面雖然不怎麼待見吳懿,但是表面上當着這麼多人的面,還是不能表現出來的,於是他笑嘻嘻的拱手說道:“久聞吳將軍大名,只是一直未嘗得見,今日能夠有幸一見。實在是三生有幸啊。”

“一介匹夫而已,又怎麼及得大都督文武雙全,年輕有爲呢。”吳懿道。

張任和吳懿初次相見,表現的都十分客氣,在一旁的參軍黃權看到之後。便道:“二位都是主公所倚重的左膀右臂,這次益州有難,還希望二位能夠精誠合作,掃清益州境內的一切賊寇,還我益州一片太平纔是。”

張任、吳懿都不約而同的說道:“那是自然。”

黃權,字公衡,巴郡閬中人,年少好學,才名遠播,原先在郡中擔任小吏,後來其才能逐漸彰顯出來,被人推薦到劉璋那裡,劉璋便讓黃權做了主簿,從此以後一直跟隨在劉璋的身邊,左右不離。

不僅如此,黃權還常常與時俱進,聰明好學的他,喜歡看各類書籍,尤其最喜歡看兵書,基本上現有的兵書典籍,都被黃權看了一遍。而黃權又從中悟出一些兵法,時常向劉璋建議,所提出來的建議多數都被劉璋採納,是劉璋身邊三個足智多謀的名士之一。

劉璋身邊,除了有文武全才,極會帶兵打仗的張任之外,還有黃權、王累、張鬆這三個名士來充當其他的智囊團。

劉璋身邊的這三個人,張鬆善謀,王累善斷,而黃權不僅好謀而且還善斷,又精通兵法,實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劉璋沒有充分的安排好黃權的位置,只是讓黃權在身邊出謀劃策,卻不讓其領兵,反而有點大材小用的感覺。

黃權此人年歲雖然不大,但是卻非常的機警,而且看人看事都很準。他一直待在劉璋的身邊,因爲劉璋沒有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所以常常有種屈才的感覺,而且關於張任、吳懿之間的事情,他知道的也比別人多一些。

張任在益州囂張跋扈,權力日益偏重,曾經張任還想把吳懿現有的兵馬編到自己的麾下,當時劉璋還猶豫不定,於是便私下問黃權,黃權只告訴了劉璋一句話,讓劉璋不要把權力全部集中在一個人的手上,否則的話,會出大問題的,要懂得讓部下互相牽制。

於是,劉璋便懂了黃權的意思,駁回了張任的請求,繼續讓吳懿統領五營兵馬,駐守在青城山腳下,以牽制張任。

所以,黃權一看到張任和吳懿見面時的表情,就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於是趕快岔開了話題,不想讓兩個人之間產生什麼隔閡。

好在張任、吳懿都是那種以大局爲重的人,也能聽出來黃權話裡的意思,於是兩個人見完面之後,吳懿便開始履行先鋒的義務,決定要帶着雷銅、張翼、吳蘭三人,連同三萬兵馬,先去雒城,讓費觀、卓膺二人率領其餘兵馬隨行護衛張任等人,緩緩前行。

張任這一次只帶了兩百名隨從,和一些隨行官員,沒有帶兵,對於吳懿的提議,他一點意見都沒有。

不過,張任卻對吳懿說道:“你雖然是先鋒,但這次行動是受我指揮,我希望你能夠明白這一點,一切都要以我的命令爲準,如果沒有經過我的批准,你擅自帶兵去和敵軍展開戰鬥,就是違反了軍紀。吳將軍,我也知道你一向治軍嚴謹,還希望你要繼續保持你們這支軍隊的優良傳統,千萬不可胡亂造次。否則的話,本都督只好將你軍法從事了。”

吳懿面無表情的說道:“謹遵大都督大都督教誨。”

“好了,時候也不早了,你就帶着那三萬大軍先出發吧,不過,一旦前面有什麼敵情,就一定要先向我報告,不得擅自行動。即便是到了雒城,沒有我的命令,你也不能隨意動彈,明白了嗎?”

吳懿點了點頭,他聽的比誰都清楚,臉上卻沒有絲毫的表情變化,對張任說道:“大都督,如果沒有其他什麼事情的話,那我就立刻整頓兵力,準備出發了。”

019 以血補血677 陷害黃權421 涼州亂8103 招降二將328 建威將軍310 擁立新皇485 遠征交州3644 平定江南064 天賜良機008 殊死搏鬥477 山雨欲來風滿樓14662 五斗米道314 曹操造反767 兀突骨402 步步爲營149 另類手段468 山雨欲來風滿樓5428 涼州亂15660 冷氏父子169 二賊歸降549 荊州易主21461 西風烈28051 驍騎將軍547 荊州易主19690 決戰前夕365 東擊烏桓128 兵退昌邑026 少年徐盛218 斬殺紀靈415 涼州亂2812 軟禁的馬超369 公孫父女492 荊州風雲4097 心服口服313 不速之客639 轟天雷204 繞道呂梁303 發起總攻701 張魯的財富230 一網成擒378 公子劉琦298 陣前搦戰814 躲避追蹤286 連環馬陣772 分歧795 截殺372 今科狀元586 燃燒的長江26458 西風烈25083 害羣之馬641 投降派571 燃燒的長江11511 荊州風雲21095 袁術退兵288 交鋒試探705 陣前對決569 燃燒的長江9536 荊州易主8083 害羣之馬036 當面對質618 燃燒的長江58782 蛇陣332 佔領黎陽672 五營校尉045 自知之明046 陳氏父子018 口是心非354 十萬鐵騎635 初戰失利561 燃燒的長江1777 裝病014 徐州首富792 等待510 荊州風雲20590 燃燒的長江30374 燧發步槍723 羣臣陰謀476 山雨欲來風滿樓13772 分歧653 真的死了613 燃燒的長江53198 敕封百官099 學而不用396 接連戰敗161 霸王神力664 廣漢太守731 獅子大開口127 人中呂布828 打賭637 秘密武器661 冷苞投降117 高唐血戰820 軍師來了085 萬箭齊發619 燃燒的長江59770 等待354 十萬鐵騎094 坑殺俘虜190 勸降徐晃746 冷箭
019 以血補血677 陷害黃權421 涼州亂8103 招降二將328 建威將軍310 擁立新皇485 遠征交州3644 平定江南064 天賜良機008 殊死搏鬥477 山雨欲來風滿樓14662 五斗米道314 曹操造反767 兀突骨402 步步爲營149 另類手段468 山雨欲來風滿樓5428 涼州亂15660 冷氏父子169 二賊歸降549 荊州易主21461 西風烈28051 驍騎將軍547 荊州易主19690 決戰前夕365 東擊烏桓128 兵退昌邑026 少年徐盛218 斬殺紀靈415 涼州亂2812 軟禁的馬超369 公孫父女492 荊州風雲4097 心服口服313 不速之客639 轟天雷204 繞道呂梁303 發起總攻701 張魯的財富230 一網成擒378 公子劉琦298 陣前搦戰814 躲避追蹤286 連環馬陣772 分歧795 截殺372 今科狀元586 燃燒的長江26458 西風烈25083 害羣之馬641 投降派571 燃燒的長江11511 荊州風雲21095 袁術退兵288 交鋒試探705 陣前對決569 燃燒的長江9536 荊州易主8083 害羣之馬036 當面對質618 燃燒的長江58782 蛇陣332 佔領黎陽672 五營校尉045 自知之明046 陳氏父子018 口是心非354 十萬鐵騎635 初戰失利561 燃燒的長江1777 裝病014 徐州首富792 等待510 荊州風雲20590 燃燒的長江30374 燧發步槍723 羣臣陰謀476 山雨欲來風滿樓13772 分歧653 真的死了613 燃燒的長江53198 敕封百官099 學而不用396 接連戰敗161 霸王神力664 廣漢太守731 獅子大開口127 人中呂布828 打賭637 秘密武器661 冷苞投降117 高唐血戰820 軍師來了085 萬箭齊發619 燃燒的長江59770 等待354 十萬鐵騎094 坑殺俘虜190 勸降徐晃746 冷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