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 羣臣陰謀

723羣臣陰謀

陳羣擡起眼皮,看了一眼張彥,但見張彥正用深邃的目光直勾勾的盯着他,那眼睛裡面,像是在等着他說的話。他微微低下頭,拱手道:“殿下,我希望我接下來說的這些話,不管好不好聽,殿下都不要治我的罪!”

張彥呵呵笑道:“你是的我的左膀右臂,跟隨我身邊多年,如果沒有你一直爲我鎮守後方,處理政務,豈能有我的今天?你說吧,不管你說了什麼話,我都不會怪罪於你的。”

“多謝殿下。”

陳羣又沉默了片刻,由於他一直低着頭,張彥看不到他臉上的表情,更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但是張彥卻沒有催他,而是靜靜的坐在那裡,等待着陳羣即將說的話。

片刻之後,陳羣這才擡起頭,緩緩的說道:“殿下,遷都之事本來沒有什麼,因爲新都營建已經完畢了,遷都也是遲早的事情,只是殿下上次突然提出來,難免會讓大臣覺得有些彷徨。自從天子駕臨彭城以來,這幾年的時間裡,彭城的人口激增,不少朝中大臣把家也安在了彭城,他們之中也置辦了不少產業,若是貿然遷走,彭城失去了都城的作用,其物價、地價都會貶值,那麼這麼一來,朝中大臣就會虧損了,他們自然不願意那個時候遷走。而且殿下做事向來我行我素,從來不與人商量,制度改革之後,內閣雖在,但卻名存實亡,內閣裡的成員形同虛設,內閣成員更是淪爲了殿下的傀儡,殿下雖然掌握全國軍政,但卻並未給予內閣成員太多的權利,那麼這樣一來。改革的根本沒有一點意義,當初又何必要改革呢?”

陳羣說到這裡,注意了一下張彥臉上的表情。他見張彥面無表情,聽的津津有味。便繼續說道:“就拿這次遷都之事來說吧,遷都這麼大的一件事,殿下居然尚未知會內閣成員,便自己做主將其公佈了出來,難免會引起朝臣的恐慌。如果當時殿下能夠先在內閣成員裡面進行一番商議,也許內閣會給出殿下一個合理的建議,遷都之事該在什麼時候說出來比較合適,又遇到哪些阻力。該怎麼解決等等,可是殿下卻沒有這樣做,而是直接在朝堂上說了出來,這無疑是讓大臣們恐慌的一件事。”

張彥仔仔細細的聽着陳羣說的每一句話,中間也沒有任何的打斷,更沒有打擾他的思路,只是讓陳羣一個人說。當陳羣說完之後,張彥聽在耳朵裡,卻記在了心裡,他覺得這纔是陳羣的心聲。歸根結底。遷都的事情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甚至包括陳羣在內。

而且張彥也從陳羣的口中知道了另外一個消息,如今的內閣成員們。肯定對他都是滿腹怨言。因爲是他設立了內閣,可是他卻又實行了獨裁製度,以前手握大權的朝臣,都淪爲了內閣的奴隸,只是在奉行張彥的命令,而沒有一點發言權,這不是他們所想要的。

言下之意,這是除了張彥以爲的其他內閣成員們在向他暗示,暗示他把權利下放。讓內閣成員真正的擁有權利。

說實話,張彥確實有些太過獨裁了。從南征歸來之後,整個變得更加想擁有權利了。大小事務他都要知道,事無鉅細,都要親自過問,奏摺也看了不少。這些天的時間裡,張彥整個人都很疲憊,他除了批改奏摺之外,就是批改奏摺,因爲他的心裡面惦記着他所建立的這個國家,國家裡的大小事務他都想了解,更想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

可是,他卻不知道的是,他的執政能力非常有限,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並不怎麼圓潤。以前的時候他常年征戰在外,政務都交給陳羣、張昭他們幾個人代理,現在好不容易自己回來了,便不再讓他們來碰觸這些事情了,就等於無形中將這些人給架空了。

這些人的心裡面自然心裡不平衡,但是又不敢直言,只能藏在心裡。

這次,陳羣之所以我敢說出這樣的話來,也是有感而發而已。並且希望用這件事來提醒張彥,他們如果真的想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那麼他們早就做了,又何必等到現在?

陳羣的產業不少,但是每一分一毫都是他用自己的經濟頭腦賺回來的,並非是以權謀私。

“如果殿下真的想一直這麼下去的話,那麼何必要執着於改革呢。以殿下現在的聲望和實力,乾脆廢除現在的皇帝,自己來當皇帝算了!那樣的話,殿下就能牢牢的掌握住天下大事了。”陳羣再一次用話試探道。

皇帝誰不想當啊,可是當皇帝也不是誰都能當的,要成爲一代明君,也是需要很大的才華的。

而且,張彥前腳剛限制了皇權,組建了內閣,後腳自己便當了皇帝,那他豈不是自相矛盾嗎,當初又何必要費盡心機的想去限制皇權呢。

而且張彥從內心裡面就不想當皇帝,他覺得當皇帝沒有什麼好處,一旦自己的當了皇帝,那麼自己的子孫就會因爲爭奪皇位而自相殘殺。他不希望看到這樣的一幕,他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夠一直牢牢的掌握住這個國家的權利,死後能夠青史留名,爲子孫後代留下一大筆財產,也就行了。

目前大漢朝採取的是類似君主立憲制的體系,皇權已經沒有什麼神聖的了,大權都握在了張彥的手裡,一個被架空的皇帝,又有什麼好當的?

張彥聽完陳羣的這一番話後,便道:“你今天說的這一切,本王都聽的一清二楚。正如你剛纔在話裡面說的一樣,最近我確實有些我行我素了,本來屬於你們的全力範圍裡的事情,卻被我給辦理了,這件事我做的不對,我會在以後的日子裡面改過來的。只是,遷都之事勢在必行,不妨就以這件事來當作內閣集體商議的開端吧。”

話音一落,張彥便站起了身子,對陳羣說道:“走,去內閣。”

陳羣有些驚詫的望着張彥,他萬萬沒想到,張彥居然虛心接受了他的建議。他怕自己聽錯了,又不安的問道:“殿下,難道您真的對皇帝的寶座一點興趣都沒有?”

張彥搖了搖頭,說道:“如果我對皇位有興趣的話,當初我又爲什麼要限制皇權?再說,當皇帝也沒什麼好的,像現在這樣,你覺得劉馮這個皇帝當的不夠窩囊嗎?大權旁落,卻還要委屈求全,如果當皇帝當成這樣,那簡直是生不如死。與其那樣,還不如瀟瀟灑灑的當個王爺、侯爺,逍遙自在一些。”

陳羣聽完這番話後,頓時沉默了,一聲都不再吭了,跟着張彥一起去了內閣。

……

夜晚,許多頂軟轎抵達了陳羣的府門前,從軟轎裡走出來的都是一個個朝中大臣,他們當中有吏部尚書楊彪,工部尚書華歆,都御史王朗,副都御史顧雍,左都御史董昭,大理寺卿張昭,大理寺少卿諸葛瑾,衛將軍許褚,甚至連錦衣衛指揮使徐盛也出現在了這裡。

陳府的管家一一將這些朝中大臣迎入府中,陳羣一一接待,大家齊聚一堂,屏退了左右,這才由陳羣開口說道:“諸位大人,很抱歉深夜將你們叫來,今日我已經就帝位之事對殿下詢問了一番,殿下的回答一如既往的讓我等失望,他對帝位根本沒有半點興趣,看來要想讓殿下廢除劉馮,改朝換代是一個癡夢了。”

“我早就說過,殿下對皇帝的位置根本沒有半點興趣,你們還不信。這下你們總該相信了吧?”說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錦衣衛指揮使徐盛。

此話一出,諸位大臣的臉上都露出了一絲憂愁。

“既然如此,我看此事就此作罷吧,就當這件事從來沒有發生過吧。”說話的是吏部尚書楊彪。

大理寺卿張昭突然站了起來,正色道:“不行!此事絕對不能就此作罷。我等辛辛苦苦的爲殿下做事,眼看着全國就要統一了,若是不改朝換代,那我們連開國元勳都混不上。大漢朝歷經幾百年,早已經走上了衰敗,是該改朝換代的時候了。既然殿下不願意做皇帝,那我們就逼着他做皇帝,一旦改朝換代成功,我們就是開國元勳,子孫後代自然也會跟着享福。各位大人,你們仔細的想想,我說的話對還是不對?”

許褚一臉沮喪的問道:“可是,殿下不願意,我們能怎麼辦?逼着他做皇帝,可是這又該怎麼逼?”

張昭道:“殿下不願意當皇帝,無非是因爲有劉氏皇族的存在,而今,劉氏只剩下劉馮一個人,只要殺了劉馮,皇帝就無人繼承了,那麼殿下就不得不當這個皇帝了。”

“不行!這是弒君之罪,我們不能爲了我們的一己私利而讓殿下背上了弒君的罵名。”徐盛道,“如果你們敢這樣做,我第一個退出,並且還會向殿下舉報你們的陰謀!”

陳羣道:“徐指揮使請稍安勿躁,我們斷然不會這樣做的,一旦弒君,不僅殿下要承擔上罪名,我們也會被罵成奸臣。必須想一個萬全之策才行,以我看,不如讓劉馮主動將皇帝之位讓出來,禪讓給殿下,這樣一來,殿下豈不是順理成章的就能當上皇帝了嗎?”

“這個注意好,可是,怎麼才能讓劉馮心甘情願的將皇帝之位禪讓給殿下呢?”

陳羣嘿嘿笑道:“其實,最關鍵的是公孫太后,只要他同意,劉馮就自然而然的同意了……”()

765 烏合之衆658 兵分兩路684 生擒吳懿305 大型混戰301 防守嚴密236 荊南都督639 轟天雷808 前往安定008 殊死搏鬥364 引君入甕284 天子受凍374 燧發步槍385 清掃江夏380 長史韓嵩342 兩虎相爭551 荊州易主23668 分頭行動075 張彥歸來523 劉備的宿命11067 漢室宗親382 屯長文聘233 斬殺劉勳529 荊州易主1361 平定河北698 富可敵國740 模擬訓練705 陣前對決165 自告奮勇056 追殺曹仁023 與美同行556 荊州易主28485 遠征交州3538 荊州易主10051 驍騎將軍353 梟雄喪命326 狼狽而逃681 安置逃兵392 提拔五將075 張彥歸來389 不宣而戰830 詐降437 西風烈4781 罪行577 燃燒的長江17035 羣賢畢至005 殺人立威671 五萬雄兵466 山雨欲來風滿樓3322 烏桓攻城341 禍不單行376 蔡瑁有請225 徐晃變裝814 躲避追蹤363 羊入虎口501 荊州風雲13646 巴郡太守114 將計就計387 孫權歸來293 黑夜突圍724 深夜進宮091 假意投降705 陣前對決025 要殺便殺401 陳登遺言202 太原王氏162 以退爲進717 火燒葭萌關203 太原三關458 西風烈25447 西風烈14213 賈詡之策188 徐晃勸諫102 秘密通道102 秘密通道244 離間李郭272 孤城安邑379 偶遇仲達664 廣漢太守531 荊州易主3776 借兵063 鮑氏兄弟528 劉備的宿命16162 以退爲進292 久攻不克245 螳螂捕蟬787 細作327 全面反攻259 黃祖來襲626 生死之間010 火燒連營358 全軍覆沒720 前來支援372 今科狀元260 誘敵深入169 二賊歸降050 返回彭城553 荊州易主25617 燃燒的長江57506 荊州風雲18521 劉備的宿命9
765 烏合之衆658 兵分兩路684 生擒吳懿305 大型混戰301 防守嚴密236 荊南都督639 轟天雷808 前往安定008 殊死搏鬥364 引君入甕284 天子受凍374 燧發步槍385 清掃江夏380 長史韓嵩342 兩虎相爭551 荊州易主23668 分頭行動075 張彥歸來523 劉備的宿命11067 漢室宗親382 屯長文聘233 斬殺劉勳529 荊州易主1361 平定河北698 富可敵國740 模擬訓練705 陣前對決165 自告奮勇056 追殺曹仁023 與美同行556 荊州易主28485 遠征交州3538 荊州易主10051 驍騎將軍353 梟雄喪命326 狼狽而逃681 安置逃兵392 提拔五將075 張彥歸來389 不宣而戰830 詐降437 西風烈4781 罪行577 燃燒的長江17035 羣賢畢至005 殺人立威671 五萬雄兵466 山雨欲來風滿樓3322 烏桓攻城341 禍不單行376 蔡瑁有請225 徐晃變裝814 躲避追蹤363 羊入虎口501 荊州風雲13646 巴郡太守114 將計就計387 孫權歸來293 黑夜突圍724 深夜進宮091 假意投降705 陣前對決025 要殺便殺401 陳登遺言202 太原王氏162 以退爲進717 火燒葭萌關203 太原三關458 西風烈25447 西風烈14213 賈詡之策188 徐晃勸諫102 秘密通道102 秘密通道244 離間李郭272 孤城安邑379 偶遇仲達664 廣漢太守531 荊州易主3776 借兵063 鮑氏兄弟528 劉備的宿命16162 以退爲進292 久攻不克245 螳螂捕蟬787 細作327 全面反攻259 黃祖來襲626 生死之間010 火燒連營358 全軍覆沒720 前來支援372 今科狀元260 誘敵深入169 二賊歸降050 返回彭城553 荊州易主25617 燃燒的長江57506 荊州風雲18521 劉備的宿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