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撤軍風波已經過去兩天,李世民的右三軍大都督營帳中,長孫無忌正可惜的對李世民說到:“大都督!崔善爲真是可惜了!他還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可他誰不好惹,偏偏惹我們李司馬呢!”
候君集笑笑說:“那個蠢蛋就不要說他了,誰讓他在需要有人背黑鍋的時候跳出來呢?反正有人要以死承擔責任,他算是趕上了!”
李世民嘆口氣對李力說:“李力兄!其實就是你不做,我也準備找這個在軍中唯一和李密有聯繫的人出來斬殺以平息謠言風波的。我知道李力兄是代我受罵!世民真是對不起李力兄啊!”
李力連忙說到:“世民兄說那裡話!身爲下屬,爲都督盡職是爲其份,何來對不起之言!”
說這話其實有些違心,歷史上此次平息謠言的事情,就是李世民殺了和李密有一點關係的晉陽官員南韋而徹底平息的,我這麼做想想還真有爲李世民背黑鍋的嫌疑。
就在衆人閒聊之時,李世民親兵匆匆跑進來高聲驚喜說到:“大都督!天氣放晴了!天氣終於放晴了!”
這時李淵傳令兵也來到李世民營帳說:“大都督!沈叔安將軍把糧草運來了,而且帶來晉陽無兵事的消息,大將軍命各營檢查軍馬器械,修整後繞開泥濘大道,走碎石山道前往霍邑!”
李世民高興說到:“好!好!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候君集!你馬上去各營,清點甲械損失,最重要的各種攻城器械的損壞情況,清點完彙報與我!”
營中衆將不等李世民下令,紛紛請令會自己的營帳清點各營的軍械損失了。
轉眼,大帳就剩李世民和李力兩個人了。
李世民看着帳外久違的陽光,高興的對我說:“李力兄!天氣放晴,我們終於可以攻打霍邑了!
幸虧霍邑守將是暴躁易怒的宋老生,換成一個其他沉穩的守將,估計就算我們能拿下霍邑,也會因爲損失太大無力西征了!”
李力聽着李世民高興的話,點點頭心想,霍邑的守將是宋老生的確是一種幸運,因爲連日大雨,天氣潮溼,不但各種兵器盔甲生鏽不少,最嚴重的是各種木質的攻城器械和木質箭身,這些東西大部分都不能再使用,只有從新制作才行,現在倉惶間哪有時間做這些東西,所以如果霍邑守將能緊守不出,就算強如李世民也只能對霍邑亡而聲嘆,束手無策了。
不久,各營的損耗情況經過候君集的整理彙報給了李世民聽,各營武器盔甲損耗不大,經過烈日暴曬,再去鏽打磨就可以使用了,弓箭雖然損耗很大,但是隨軍軍匠極多,附近山林茂密,只要三天時間就能全部修復。就是那些攻城器械,修復太耗費時間,沒有半個月時間根本不能使用。
估計左三軍和中軍情況也差不多這樣。
接下來五天,在李世民的建議下,李淵命全軍靠山立寨,修復各種軍械物品。
霍邑高厚城牆外面不到十里的地方,李淵率中軍駐紮東門,李世民受命右三軍駐紮南門,李建成帶左三軍駐紮北門,擺出一副灼灼逼人的進攻姿態。
這天清晨,李世民帶着早已做好戰鬥準備的右三軍列陣於霍邑南門不足三裡平緩之處。
李世民騎着從突厥買來的高大健壯的上等好馬,身着由頭盔、覆膊、明光鎧、錦袍、戰裙、繫帶和馬鞭等一系列東西組成的唐初盔甲,這種盔甲不但實用,而且輕便美觀,更顯得李世民高大威武不凡。
此時的李世民正手舉馬鞭豪情壯志的給左右衆將介紹着霍邑城的由來,頗有些指點江山的蓋世豪情!
李世民的左右,是右三軍的將軍謀士層層圍繞。
再後,兩萬大軍排列成五個整齊的方陣正靜靜的等候着進攻的命令。
五個方陣刀槍林立,盔甲明亮,旗幟飄揚,除了正中最大方陣的四爪龍旗顯示着李世民顯赫的身世外,其他四個方陣前方,繡着花、王、段、長孫等方陣統領名字的軍旗正在迎風起舞。統領大旗的後面,是略小的軍中都尉的旗幟,在李閥軍隊中,只有帶兵上千以上的都尉級將軍纔有軍旗。
李世民看着不遠處高高的城牆,和城牆上面一臉肅殺氣氛的隋軍,他笑着對身邊將領說:“估計大將軍那裡開始行動了吧!憑宋老生的脾氣,只要派出幾個大嗓門的士卒對他辱罵一番,恐怕他馬上就會帶兵出來找我們決戰的!看天色這個時候宋老生大概已經在點兵出城了吧!衆位將軍!我們現在要打起精神,準備阻擊宋老生的軍隊!”
這時一個傳令騎兵跑了過來,到李世民馬前,下馬抱拳說到:“報大都督!宋老生現已帶兵出東門和大將軍激戰起來,大將軍希望大都督能馬上救援,襲擊隋軍側面!”
李世民聽到求援消息,奇怪的想到:救援!難道爹那裡竟然頂不住隋軍的攻擊,需要救援了。不對啊!宋老生雖然暴躁易怒,但不是無謀之人,他應該知道用全軍襲擊我爹的中軍,肯定會被大哥和我的左右兩軍側襲,根本於他不利,他根本不可能出全軍襲擊中軍啊!但是爲什麼擁有三萬大軍,還有一萬起兵的中軍會被隋軍打的需要救援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想不明白的李世民叫近傳令兵問到:“襲擊中軍的隋軍有多少?”
傳令兵想想說:“大概有四萬人左右!”
李世民想想又問到:“左三軍那裡有隋軍殺出嗎?”
傳令兵回答說:“我來時暫且沒有隋軍出來!”
李世民接着問:“你在東門那裡看到宋老生親自出城了嗎?”
“其中有員隋朝大將看起來象是宋老生,但是因爲全身着甲的關係,看不清楚,所以並不能肯定!”傳令兵回答說。
李世民聽到這裡,雙手一拍說到:“我明白了!原來宋老生想玩聲東擊西啊!派四萬人詳攻,真是大手筆啊!”
李世民吩咐傳令兵回去後,對身後衆將傳令說到:“花木蘭、王天鋒!你們馬上帶一萬人救援東門中軍!記住!如果左都督的援兵已到,就在戰場外面南結陣,準備阻擊宋老生的援軍!”
看到花木蘭和王天鋒領命而去,李世民對其他人說到:“其他人跟我繞道南山,等宋老生帶兵通過就伏擊他們!”
李力看着意氣風發,運籌帷幄的李世民,心中一陣感慨,不愧是千古流傳的一代明君,有名的兵法大家,宋老生的安排自己都沒有看明白,直到李世民說出來自己才恍然大悟,也許出謀劃策,搞點陰謀詭計自己很拿手,但在臨陣指揮的急智方面,李世民卻是不愧他天才統帥的名聲啊!
就在李世民帶着手下三營,一萬四千人馬埋伏在南山的時候,東門戰場卻發生着震撼人心的激烈搏殺。
不堪忍受李閥士卒辱罵的宋老生,派遣手下兩員猛將劉德威和姜大霖,帶着四萬步卒兵出東門,列成一股股的小型方陣後直撲李淵本陣。
李淵見宋老生出城迎戰,急忙派唯一一營一萬騎兵在大將殷開山的帶領下,從側面直接攻擊隋兵,妄圖攔腰切斷隋兵的陣行,擾亂隋兵的佈置。
誰料出城的這四萬士卒,雖然都是步兵,但均是參加過楊廣數次討伐外域戰爭的百戰精兵,帶兵的兩員猛將,更是熟悉戰陣,瞭解敵我優劣的將才。
劉德威指揮着一股股千人方陣利用長矛弓箭把殷開山的一萬騎兵層層阻擋在戰場外圍。
姜大霖卻帶着其他隋軍繼續奔襲李淵本陣。
李淵看到側襲的騎兵被阻擋後,又派出唐儉、劉弘基和長孫順德的每營三千,共九千步卒正面攻擊隋兵,企圖阻擋他們的進攻腳步,同時命令猶如狗咬刺蝟,無從下手的騎兵統領殷開山,令他放棄側襲隋軍的意圖,自由找尋隋軍的薄弱環節切入。
負責阻擋騎兵的劉德威看到李閥騎兵離開戰場,知道他們在找尋機會突襲於己的劉德威,絲毫沒有支援前面姜大霖的意思,距離李閥騎兵不遠,轉着小圈,不停改變手下士卒方陣的角度和位置,把殷開山的騎兵防的毫無可乘之機。
殷開山看到沒有找到隋軍陣勢的薄弱之處,知道隋軍指揮者是個戰陣高手,連忙把自己騎兵一分爲二,圍着戰場外圍來回奔馳,希望能在奔馳中拉開隋軍陣形中的縫隙,好一舉突破隋軍的阻擋方陣。
殷開山尚未找到隋軍陣法破綻,戰場已經發生很大變化。
唐儉、劉弘基和長孫順德的九千人,因爲剛剛成軍不久,缺少訓練,未經戰陣,雖然士氣高昂,但比起身經百戰的隋軍老兵卻遜色很多。所以剛剛接觸時雙方尚能拼的平分秋色,但時間一長,經驗不足的李軍卻在隋軍的步步進逼下不能維持陣形的完整,紛紛敗退下來。
李淵看到這種情況,大吃一驚,連忙派王長階和裴寂率八千人前去助戰,而自己的身邊就剩親兵隊長李南天和他手下的三千親兵衛隊了。
李淵看到周圍兵力不足,急忙派出傳令兵到李世民和李建成處搬救兵去了。
得知李淵中軍危險,李建成在手下謀士王珪的提醒下,也看出宋老生的聲東擊西之計,爲防止宋老生出北門偷襲,李建成只是派手下大將薛萬徹帶着一萬軍隊前去支援李淵,自己也埋伏在北門,準備偷襲宋老生。
不提城外喊殺震天,血流成河,霍邑城中的宋老生看到南門的李世民和北門的李建成都紛紛撤軍支援李淵去了,以爲自己計策見效的宋老生帶着養精蓄銳,被城外喊殺聲激起血氣的兩萬五千騎兵,從南門而出,繞道直奔東門,準備側襲夾擊李淵大軍。
在南山焦急等待的李世民終於等到宋老生帶騎兵出城,直奔東門。
李世民看到宋老生兩萬五千大軍氣勢洶洶,殺氣震天,知道如果襲其中軍,固然能把宋老生的騎兵留下,但自己能夠取勝與否,也是五五之數,所以李世民命令伏軍不動,準備等宋老生騎兵完全過去再從後掩殺。
李力聽到李世民的命令,心中讚歎,誰說李世民是沉穩無雙之人,沒有勝算從做最後決戰,看現在李世民的指揮意圖,分明是在賭博,而且還是勝面少的賭博,因爲李世民一旦從後掩殺宋老生的騎兵,憑宋老生久經沙場的經驗,知道高速奔襲的騎兵很難列陣對付後面的伏兵,那時他唯一的勝算就是全力衝擊李淵的大陣,如果能破開李淵身前的防線,攻擊到李淵大陣,那時不論是擊斃李淵或者擊潰李淵軍隊,勝利就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如果不能破開李淵身前防線,那宋老生等到李世民伏兵殺到,就回天無力、束手待斃了。
果然,等宋老生全軍奔襲東門,李世民帶着伏兵從後掩殺過來時,宋老生看到李世民的伏兵,沒有絲毫停頓,直接驅馬前衝,帶着兩萬五千騎兵,猶如破閘洪流,衝向東門的戰場。
從南門到東門的戰場,將近十里的距離,宋老生的騎兵轉眼既至,但是剛到戰場,宋老生的騎兵就遇到花木蘭和王天鋒的嚴陣以待。
不論花木蘭的南陽軍,還是王天鋒的護油軍,在兩年的訓練裡,一直是當作防守部隊而訓練的,因爲李力從來對這些軍隊的要求就是守住油區,所以沒有想過讓他們進行主動進攻的訓練。這些士兵經過兩年的防守訓練,再加上花木蘭這個戰陣宗師的指點,以及李力的奇思妙想,現在阻擊宋老生的一萬步卒,卻是對防守無比熟悉的老油條了,不管騎兵步兵,只要他們堅守,相同的人數下基本沒有可能擊破他們的防線。
直到李力從後面緊靠李世民看到花木蘭、王天鋒兩人的攔截圓陣,才明白李世民原來進行的並不是勝面太小的賭博,深知花木蘭和王天鋒防守能力的李世民,派他們前來阻擊宋老生,看來是早有預謀,精心準備過的啊!
李力看到花木蘭和王天鋒已經做好充分準備來阻擊宋老生了,我知道宋老生這個隋末高手死期到了。
如李力所料,宋老生的騎兵離圓陣尚遠,就見急衝在前的幾百騎兵身下馬匹前腿一歪,轟然倒地,馬背上的隋兵飛身前跌而出,被後面疾馳來不及躲避的騎兵踩做肉泥。
這段距離也是圓陣中的強力弓箭的射程之內,圓陣中三千弓弩手射出的弓箭,不停落在疾馳騎兵的身上,帶出一溜血珠同時,也帶走了騎兵的生命。
在短短不到一里的距離裡,宋老生的騎兵洪流就有將近六千人落馬而亡。
後面的追趕的李力心中暗笑,因爲這些東西就是自己的奇思妙想之一的簡易陷馬坑,在陰雨剛休,道路還有些潮溼的情況下,只要把手中兵器往地上泥中一插,使勁向周圍擴散一轉,一個不深不大隻能陷馬蹄的陷馬坑就完成了,雖然殺傷力不強,但在密集騎兵衝鋒的時候,卻能利用後續騎兵的衝擊力,把落馬的士兵和馬匹完全消滅,這不,緊靠這些簡易陷馬坑,宋老生就付出了六千人的帶價。
宋老生看到這種情況,氣的青筋崩出,眼珠子都快瞪出來的時候,花木蘭和王天鋒的狙擊圓陣,終於被宋老生的騎兵洪流正面撞擊上來了。
勇猛無懼的隋騎兵,在猛將宋老生的帶領下,無視圓陣前的重盾長矛,連人帶馬以生命的帶價撞開了圓陣一面的盾矛鐵壁,爲身後的騎兵開出一條鮮血鋪成的道路。
花木蘭和王天鋒心知一萬步卒的圓陣根本難以擋住宋老生的騎兵,所以早有安排的他們放開陣勢,令宋老生的騎兵橫衝直撞衝過圓陣。
宋老生帶着騎兵剛衝過圓陣,早已等待一旁的殷開山帶着五千騎兵迎面疾馳衝鋒而來。
兩隊疾馳騎兵終於相撞,頓時血肉橫飛,漫天血雨。
在殷開山悍不畏死的拼死抵抗下,以及花木蘭和王天鋒的側面弓箭遠程支援下,宋老生的騎兵洪流終於被阻擋在了霍邑東門戰場的外面。
李世民這時帶着兩千玄甲精騎終於趕到,從後掩殺起宋老生騎兵的後軍。
李世民手持長柄戰刀,在左右段志玄和長孫無忌的保護下,衝鋒在前,左劈右砍,接連誅殺數十人,玄甲精騎看到主帥如此英勇,士氣大增,戰意飆升,兩千玄甲精騎緊跟李世民的左右,奮力拼殺,以一當十,殺的來不及調轉馬頭的隋軍望風披靡,人仰馬翻。
在李世民、花木蘭和王天鋒以及殷開山的三面圍攻下,宋老生的騎兵部隊很快全線崩潰,落荒而逃。
霍邑東門戰場這時風雲突變,看到宋老生的騎兵援軍被圍困以後,劉德威妄圖救援於他,卻被殷開山留下的五千騎兵找到機會,趁機衝入劉德威的陣中,衝亂了劉德威的陣形,使得劉德威無暇救援宋老生。
而強攻李淵本陣的姜大霖在看到宋老生騎兵援兵被困後,急忙欲收兵回城,卻被唐儉、劉弘基、長孫順德、王長階、裴寂和薛萬徹等李軍將領帶兵團團圍住。
最後姜大霖逃跑未果,被劉弘基斬殺,而剩餘的萬五隋兵看到大勢已去,紛紛坐地投降李軍。
宋老生和劉德威看到姜大霖全軍覆沒,集合身邊軍隊準備撤軍回城,卻被李淵派兵層層圍困,左衝右突無法衝出層層包圍的宋老生被段志玄斬於馬上,而劉德威被花木蘭親手生擒活捉。剩餘隋軍看到軍中統領一死一俘,又被李軍層層圍困,只要束手坐地投降。
就在李淵看到勝利在手,傳令準備打掃戰場的時候,北門傳來李建成乘機攻取北門,打下霍邑的勝利消息,李淵大喜之餘,命令李世民的右三軍留下打掃戰場,李淵帶着中軍進入霍邑修整去了。
李淵進入霍邑,城中士卒官員皆跪地請降。
李淵下令降者免死,然後出榜安民,接見霍邑官員,另他們去留兩便。
霍邑官員紛紛投靠李淵後,李淵終於佔領霍邑,贏得出兵晉陽後第一場硬仗。
此次霍邑之勝,不但破除宋老生對李淵義軍的阻截,從此李淵義軍西征東討,可以自由靈活作戰,更重要的,是堅定了那些關中牆頭草勢力投靠李淵的決心,使得李淵在日後不斷的戰爭中越打越強大,等李淵坐領長安後,手中各處投靠之兵,竟達到三十萬之衆。
此時李力卻陪着李世民在霍邑城外進行戰場大掃除。
李力看着霍邑東門將近十里的範圍內,伏屍遍野,血染荒原的慘烈模樣,心中不禁有些想嘔吐的意思。
這是李力經歷的第一場正式的大規模戰爭,因爲上黨之戰,敵軍不戰而降,而西河之戰又沒有參加。所以看到霍邑東城的慘烈景象,未免有些傷懷悲痛。
此戰李力雖然算上了戰場,參與了戰鬥,但真正的兵鋒所指,刀槍相對的戰鬥場面卻沒有經歷,因爲在追擊宋老生的時候,應李世民之命在後面帶領八千步卒做預備隊,最後只是在層層圍困宋老生時,在外圍指揮八千步卒圍成半圈而已,而宋老生也沒有從李力的防線突破過,所以真正說起來,自己還是沒有戰場拼殺的經驗。
李力看到李世民手下士卒只是在戰場上隨意挖幾個大坑,然後把戰場的死屍不分敵我的隨意拋到大坑中就地掩埋。
李力急忙對李世民說到:“世民兄!我軍爲何把我方士卒和敵方士卒都掩埋在一起啊?”
李世民疑惑的說:“一向都是這樣啊!每次的戰爭過後,都是就地掩埋屍體啊!”
李力解釋說:“不是就地掩埋的問題,是我們需要把敵我的屍體分開,再把我軍戰死的勇士屍體另尋他處掩埋,最好能令人作碑紀念,把戰死的將領士卒的名字刻於碑上,令後人紀念啊!”
長孫無忌聽到李力的話,拍拍腦袋說到:“我怎麼沒有想到這個辦法呢!我們一旦如此做,怎怕士卒不奮勇殺敵,拼死向前呢!畢竟名流千古是每個將士的心願啊!”
李世民也雙手一拍說:“妙啊!李力兄不愧當世無雙的子房之才,竟能想到如此主意!無忌!你馬上命令士卒區別對待敵我將士的屍體,我馬上去城裡稟報大將軍!讓人清點戰死士卒將領名稱,令人準備立碑刻名,好讓後人得知,我李家將士爲了天下蒼生,是如何拋頭顱、灑熱血的拼死反抗暴隋的啊!”
李世民說完騎着馬,匆匆忙忙的跑回城中了。
花木蘭含情脈脈的看着李力說:“我就知道我的夫君是天下最厲害的人,此計一出,李閥軍心凝固,將士視死如歸,天下指日可待了!”
其他人都一幅看偶像的看着李力,看的他一陣飄飄然的快飛起來了。
當李淵宣佈從李閥晉陽起兵那一刻起,所有戰役戰死的將士,將在他們埋身的地方刻碑留名紀念的消息一經傳出,李閥所有軍士欣喜若狂,滿城歡慶,不但剛投降的隋軍忠心事李閥,就連在霍邑戰敗流落的隋軍也紛紛返回霍邑,加入李閥義軍,從此李閥軍威更甚,軍容更爲強大。
軍碑建成後,李世民更代表李淵在軍碑前祭奠一番,這番作爲更奠定李世民在李閥軍中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