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我的導師

bookmark

我的導師

黃星天

我剛從邊遠的廣西來到中國人民大學進行訪問學習,郭湛教授是我的指導老師。初來乍到,與導師僅僅有幾次接觸,但已被導師所深深感動,禁不住要寫一寫我的導師。

教師節那天上午,我打電話嚮導師表示祝賀,導師說下午要請學生吃飯,叫我也過去,還仔細地告訴我怎麼去他家。我頗感意外,因爲我還沒見過導師,導師竟然就請我去吃飯!中午時分,導師的一位博士生打來電話,說導師擔心我一個人難找到他家,特地囑咐他的學生帶着我一起去。我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陣熱浪。在導師家,他不僅拿香茶、花生和水果招待我們,還引我們去參觀他屋裡的每一個房間。我們一行八九個人,有的光腳,有的穿鞋,在他家裡隨意四處走動,導師毫不介意,把我們當作了他的家人。吃飯的時候,導師叫我坐在他旁邊,不時給我夾菜。這就是我的導師,一位名教授,待人如此親切、真誠!

師母和我們拉家常,提起導師的一些往事,說到導師在學校裡工作上做了不少事,往往不願張揚;與別人合作著書,報科研成果時自己卻不列上。導師聽了微微一笑:整那些材料太麻煩。知識分子發表了論文,他的成果得到社會承認就行了,不一定要爭那個經濟利益。這就是我的導師,淡泊名利,謙遜禮讓!

導師對人說話輕聲細語,在課堂上也是如此。我聽過他兩次課,課堂上,他始終站着講,溫文儒雅,從容不迫,侃侃而談。然而,他的輕聲細語中卻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和獨特的魅力。他講“文化的本質和現象”,觀點新穎,見解獨到,視野開闊,材料詳實,說理透徹,講解細膩,邏輯性強,環環相扣,縱橫有度,收放自如,而且從頭到尾沒有一句冗言。導師贈給我兩本他的專著,我只是讀了其中一本《哲學與社會》前面的章節,發現他寫的書和他講的課一樣吸引人。這就是我的導師,功底深厚,別有風格!

導師教的是哲學,哲學是富於人文精神的一門學問,正如他的《哲學與社會》所說:“哲學的理性是科學的理性,同時又是人道的理性。理性越是科學的,就越應當是人道的。”在人們企盼社會和諧的今天,人文精神的價值自不待言。我覺得,不僅能夠從導師講課的內容中看到人文精神,同時也可以從導師身上感受到更爲鮮活的人文精神。

我慶幸自己遇到了郭湛教授這樣一位導師,我期待着從他身上能學到很多很多。

(作者系郭湛教授2006級訪問學者,廣西財經大學教師)

(本章完)

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論公平與效率的價值觀基礎與實踐原則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意識產生的社會根基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從主體性到公共性——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走向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標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強”範疇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擾動文化的反文化——一種哲學視野的考察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意識產生的社會根基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論公平與效率的價值觀基礎與實踐原則馬克思公共性思想初探——基於阿倫特、哈貝馬斯和羅爾斯的比較視角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我的導師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論公平與效率的價值觀基礎與實踐原則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品行與學風——受教於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郭湛先生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意識產生的社會根基論“理性的公共性與公共理性”之哲學意蘊及啓示意義——基於康德1784年兩篇文本的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現代中國價值觀轉型中的集體主體分析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品行與學風——受教於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郭湛先生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文化及其在當代中國的發展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我的導師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文化力與作爲一種非正式制度的文化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我的導師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文化傳播論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文化:人爲的程序和爲人的取向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堅持醫學科學中真理原則與價值原則的統一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文化傳播論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個人與社會羣體的矛盾關係及其解決方式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中國夢”研究的文化之維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人類文化自覺的和諧旨趣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從主體性到公共性——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走向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個人與社會羣體的矛盾關係及其解決方式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安健勤和美 臨淵不羨魚——郭湛先生的生活哲學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強”範疇論“理性的公共性與公共理性”之哲學意蘊及啓示意義——基於康德1784年兩篇文本的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人的主體性的進程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超越及文化的超越性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類的概念發生與老子的《道德經》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馬克思公共性思想初探——基於阿倫特、哈貝馬斯和羅爾斯的比較視角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類的概念發生與老子的《道德經》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固本與開新的變奏:文化重建問題的學理審度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學問之道載師情——記郭湛先生的教誨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我的導師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意識產生的社會根基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用頭走路 用腳思考 從心所欲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世界歷史、資本邏輯與中國道路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人的主體性的進程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類的概念發生與老子的《道德經》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用頭走路 用腳思考 從心所欲馬克思公共性思想初探——基於阿倫特、哈貝馬斯和羅爾斯的比較視角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堅持醫學科學中真理原則與價值原則的統一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學問之道載師情——記郭湛先生的教誨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論公平與效率的價值觀基礎與實踐原則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文化力與作爲一種非正式制度的文化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意識產生的社會根基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用頭走路 用腳思考 從心所欲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文化:人爲的程序和爲人的取向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品行與學風——受教於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郭湛先生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固本與開新的變奏:文化重建問題的學理審度馬克思公共性思想初探——基於阿倫特、哈貝馬斯和羅爾斯的比較視角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強”範疇論“理性的公共性與公共理性”之哲學意蘊及啓示意義——基於康德1784年兩篇文本的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批判理論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安健勤和美 臨淵不羨魚——郭湛先生的生活哲學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文化:人爲的程序和爲人的取向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性的深刻洞察——馬克思恩格斯人的侷限性思想初探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世界歷史、資本邏輯與中國道路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類的概念發生與老子的《道德經》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用頭走路 用腳思考 從心所欲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學問之道載師情——記郭湛先生的教誨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強”範疇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擾動文化的反文化——一種哲學視野的考察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超越及文化的超越性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標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類的概念發生與老子的《道德經》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馬克思人學視閾下的幸福觀——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出發
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論公平與效率的價值觀基礎與實踐原則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意識產生的社會根基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從主體性到公共性——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走向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標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強”範疇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擾動文化的反文化——一種哲學視野的考察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意識產生的社會根基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論公平與效率的價值觀基礎與實踐原則馬克思公共性思想初探——基於阿倫特、哈貝馬斯和羅爾斯的比較視角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我的導師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論公平與效率的價值觀基礎與實踐原則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品行與學風——受教於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郭湛先生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意識產生的社會根基論“理性的公共性與公共理性”之哲學意蘊及啓示意義——基於康德1784年兩篇文本的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現代中國價值觀轉型中的集體主體分析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品行與學風——受教於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郭湛先生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文化及其在當代中國的發展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我的導師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文化力與作爲一種非正式制度的文化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我的導師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文化傳播論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文化:人爲的程序和爲人的取向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堅持醫學科學中真理原則與價值原則的統一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文化傳播論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個人與社會羣體的矛盾關係及其解決方式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中國夢”研究的文化之維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人類文化自覺的和諧旨趣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從主體性到公共性——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走向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個人與社會羣體的矛盾關係及其解決方式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安健勤和美 臨淵不羨魚——郭湛先生的生活哲學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強”範疇論“理性的公共性與公共理性”之哲學意蘊及啓示意義——基於康德1784年兩篇文本的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人的主體性的進程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超越及文化的超越性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類的概念發生與老子的《道德經》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馬克思公共性思想初探——基於阿倫特、哈貝馬斯和羅爾斯的比較視角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類的概念發生與老子的《道德經》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固本與開新的變奏:文化重建問題的學理審度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學問之道載師情——記郭湛先生的教誨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我的導師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恩師,師恩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意識產生的社會根基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關於生態文明公衆參與制度的思考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用頭走路 用腳思考 從心所欲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世界歷史、資本邏輯與中國道路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人的主體性的進程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類的概念發生與老子的《道德經》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用頭走路 用腳思考 從心所欲馬克思公共性思想初探——基於阿倫特、哈貝馬斯和羅爾斯的比較視角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堅持醫學科學中真理原則與價值原則的統一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學問之道載師情——記郭湛先生的教誨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論公平與效率的價值觀基礎與實踐原則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文化力與作爲一種非正式制度的文化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意識產生的社會根基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用頭走路 用腳思考 從心所欲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文化:人爲的程序和爲人的取向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品行與學風——受教於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郭湛先生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固本與開新的變奏:文化重建問題的學理審度馬克思公共性思想初探——基於阿倫特、哈貝馬斯和羅爾斯的比較視角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強”範疇論“理性的公共性與公共理性”之哲學意蘊及啓示意義——基於康德1784年兩篇文本的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批判理論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安健勤和美 臨淵不羨魚——郭湛先生的生活哲學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文化:人爲的程序和爲人的取向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性的深刻洞察——馬克思恩格斯人的侷限性思想初探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世界歷史、資本邏輯與中國道路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公共性的樣態與內涵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類的概念發生與老子的《道德經》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用頭走路 用腳思考 從心所欲第四編 情深與恩重_學問之道載師情——記郭湛先生的教誨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富強”範疇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擾動文化的反文化——一種哲學視野的考察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超越及文化的超越性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環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標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人類的概念發生與老子的《道德經》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二編 理解與闡釋_論社會主義法律的公共性第一編 奠基與開拓_簡論公共存在與公共意識第三編 創新與發展_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馬克思人學視閾下的幸福觀——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