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轉應曲

這是京城民衆迫在眉睫但無人深想的問題。

大周朝有文治武功比肩秦皇漢武的同德皇帝。

同德盛世,歌舞昇平,四海臣服,寧王作亂伊始,上至朝廷下至黎民,俱都沒有放在眼裡,直至連失浙江和江蘇,這才發現原來閩軍已如猛虎出籠,勢不可擋。

這一切和前世是一樣的,連同趙極對這場戰爭的態度也是一樣。

前世,李文忠爲首輔,一時是報喜不報憂,直到兵臨城下才知晚矣。羅錦言初時不明白他爲何會這樣,現在她知道了,李文忠是瑞王的人,瑞王父子想借寧王之手攻入京城,斷了趙極糧草增援,再與瓦剌軍裡應外和,將趙極餘部一舉殲滅。所以李文忠纔會消息抵抗,寧王才能勢如破竹。

可今世換了莊淵做首輔,韓前楚爲兵部尚書,卻依然擋不住寧王趙櫪。

ωωω ★Tтká n ★c o

說來說去,原因還是出在趙極身上,南方兵力本就薄弱,他又把北直隸的精兵全都調去打瓦剌,這纔給了寧王可乘之機。

羅錦言改變了事情的發展,毛文宣出局,霍英起復,莊淵做首輔,李文忠失勢,古淑妃沒有懷孕未能立後,但她仍然沒有改變這場戰爭!

寧王像前世一樣,在同年同月起事,也像前世一樣,在八月初打進山東,接下來,他用兩個月的時間,掃平山東,攻下天津衛和保定各衛所,打破了京城最後一道防線。

如果一切還像前世這樣,秦珏會在最後關頭挺身而出,單槍匹馬砍下寧王首級。

在前世,秦珏立下不世之功時,羅錦言只有三四歲,她是直到進宮以後才知道這一切的,那時已隔了十年。

這件事對她而言不但是傳說,更是載入史冊的赫赫戰功。更因爲秦珏以那之後做了文官,對於羅錦言來說,這件事就變得更加不可思議。

時至今日,她從昌平來到京城,從柳樹林子到清心茶鋪,她親身經歷着寧王從準備到起兵,更領教了王朝明的厲害。

在這些人不知不覺中,她和趙宥、趙櫟、王朝明、毛文宣、莊淵、李文忠,全都交過手,沒有勝敗,但她得到了她想要的。

她從來沒有關心過這場戰爭,她甚至巴不得寧王和瑞王殺了趙極,奪了大周江山。

寧王打出的是匡扶皇家正統的旗號,所以他要表現得比趙極更仁慈。一旦他攻入京城,至少十年之內,不會對皇室宗親下手,勳貴和三品以上大員,但凡是願意投誠的,他必會委以重用。像羅紹這樣的五品小官,基本上是不會受影響的。

所以羅錦言根本沒有擔心太多,她更是早在一兩年就讓李青風屯了十幾萬兩的福建茶葉,趁機發財。

何況還有秦珏。

可是她的想法從上元節後便開始發生變化,她也開始關心這場戰爭。

而到了現在,她開始思索前世的那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年僅十九歲的少年真的以一己之力扭轉乾韓,改變了那場戰爭的輸贏?

好像又有些日子沒有看到秦珏了,他還着她,目光灼灼,眼底眉梢都是掩不住的笑意。

“閩軍在浙江和江蘇均未屠城,趙櫟更將宏學大儒待爲上賓,他的溫文寬和與今上的好大喜功形成鮮明對比,很多見過他的人,都贊他如沐春風,有聖帝之賢。”秦珏侃侃而談,書局內雅雀無聲。

羅錦言看着秦珏的眼睛,問道:“你也這樣認爲?”

“哈哈哈,”秦珏大笑,笑得無拘無束,卻又帶着幾絲嘲弄,“其一,今上是英宗皇帝記入玉牘的皇子,趙櫟只是英宗的侄兒;其二,今上登基伊始,竇太后專權,韃靼幾次犯境,竇太后先後派了兩位公主和親,高麗非但不納貢,更借功向大周索要賞賜,竇太后只能委屈求全,今上親政後,歷經二十載,破韃靼,掃高麗,百姓得以安居樂業,這才換來同德盛世,趙櫟這個時候卻還提什麼五大罪,說什麼皇室正統,不過是藉口而已,比起今上的文治武功,他這等跳樑小醜,難登大雅之堂。”

羅錦言瞪大了眼睛,是他,沒錯,這是秦珏,這是那個張狂傲慢的秦珏,難怪他之後會對趙極忠心耿耿,可是既然如此,他爲何又要棄趙思而不顧?

“如果閩軍攻進來了,即使不屠城,可京城也會失守。”羅錦言輕聲說道。

“對,如果在十月初,援軍還不能到達,京城必失。”秦珏沉聲說道。

羅錦言搖搖頭,喃喃道:“等不及了,援軍不會來了,有人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今上無法抽調兵力支援京城,待到今上終於能回來時,大勢已去。”

午後的陽光透過窗子上的高麗紙照起來,斑斑駁駁,如同碎了一地的琉璃盞,亮晶晶的,散發着淡淡的七色光芒。

“這是張大哥告訴你的?”秦珏忽然問道。

他和魯振平早就有了聯繫,但魯振平並不知道張廣順和莫家康的下落,只是猜到他們也和他一樣,在某個地方打聽消息。

秦珏先前也沒有猜到張廣順去了哪裡,有段日子,他甚至以爲他們去了福建。但之後福建失守,李青風提前回到京城,卻不見張廣順和莫家康回來,他便知道他們沒有去福建。

他一直沒有想出來,他們二人究竟在哪裡。

但這一刻,他剎那間明白了,羅錦言把張廣順和莫家康派到平涼州,也就是瑞王的封地!

羅錦言嘆了口氣,以秦珏的聰明,遲早能查出張廣順和莫家康的下落,但這個時候,他居然能這麼迅速想到他們。

“不是,那邊的消息早就斷了,送不到我這裡了。”她實話實說,江蘇失守,李家避到安徽,張廣順的消息是通過揚州中轉,已經斷了幾個月了。

“這是我猜的,信不信由你,不要再妄想趙極會在這個時候派軍增援,如果可以,在閩軍攻下江蘇時,他已經把軍隊派來了,不用等到現在。”

羅錦言說完,就見秦珏笑彎了嘴角。

“你笑什麼?你不相信嗎?”她問道。

“我相信,你說什麼我都相信,我只是......我只是覺得你稱今上爲趙極,挺有趣的。”

第三五六章 春閨怨第三九八章 白蓮花第二九零章 閒中好第五零一章 帝君心第三七七章 金墜子第865章 想當然第五七零章 家譜兒第八七八章 周太太第三二九章 愁風月第一一一章 夜如年第六零零章 夜明珠第一零五章 又一春第五六二章 調笑令第一五六章 一碗茶第一七七章 展畫軸第三七八章 井梧寒第八八二章 剪徵袍第四五五章 媒人鞋第八十二章 少年心第三十三章 四邊靜第一一三章 怨春閨第二六三章 一家親第五三五章 泄春光第四三四章 望珍之第二一三章 初四日第二四九章 別映紅第三二零章 通州行第八四二章 花自落第六一零章 彤雲現第七零六章 劣奴兒第六六一章 涼州令第四零八章 迎春慢第五五六章 數小兒第三五七章 別院內第五一八章 如意令第五十九章 步虛聲第一一四章 聞犬吠第八七四章 懷璧罪第一二五章 白牡丹番外四第五四三章 玉玲瓏第八八四章 帝京秋第一六一章 一團麻第六一二章 清平調第六十八章 又重陽第六零六章 對芙蓉第四章 繡鞋兒第四八六章 出京遊第865章 想當然第二四七章 鳳凰令第九二一章 小兒郎第三十九章 玉京秋第二二六章 惜分釵第七零零章 喜上喜第八十六章 揚州憶第一八七章 夜半來第八七四章 懷璧罪第四五七章 媒拙兮(囡囡竹和氏璧加更)第一三九章 晚雲高第二十八章 掉角兒第八九二章 紅絨花第四九七章 聞墨香第四二二章 連環套第一八一章 血濺堂第七六三章 小兒郎第二零六章 夜半樂第四七零章 黃河水第二九一章 早還家第一七七章 展畫軸第一四六章 醉紅妝第四一七章 掉下巴第三十九章 玉京秋第一九四章 辯機鋒第三八五章 認親戚第五三三章 勃然怒第四三一章 明月逐第七八九章 壓壓驚第七六七章 慶王府第五九一章 錦書寄第七五七章 宅中事第六零八章 千百度第九二八章 菱花鏡第六一三章 梅花弄第四四七章 快活年第二五二章 上鐘樓第四八三章 金蕉葉第四七八章 再相遇第六六八章 繼續瘋第八三八章 正月裡第一五二章 花深深第九二零章 酒醋局第六二二章 難難難第一零六章 歸帝京第二九六章 夜不歸第九十四章 綠楊深第五十章 賀新年第五零一章 帝君心第七九一章 盡殺之第七十三章 宮牆柳第四三零章 張小小(鍾瓶藍和氏璧加更)
第三五六章 春閨怨第三九八章 白蓮花第二九零章 閒中好第五零一章 帝君心第三七七章 金墜子第865章 想當然第五七零章 家譜兒第八七八章 周太太第三二九章 愁風月第一一一章 夜如年第六零零章 夜明珠第一零五章 又一春第五六二章 調笑令第一五六章 一碗茶第一七七章 展畫軸第三七八章 井梧寒第八八二章 剪徵袍第四五五章 媒人鞋第八十二章 少年心第三十三章 四邊靜第一一三章 怨春閨第二六三章 一家親第五三五章 泄春光第四三四章 望珍之第二一三章 初四日第二四九章 別映紅第三二零章 通州行第八四二章 花自落第六一零章 彤雲現第七零六章 劣奴兒第六六一章 涼州令第四零八章 迎春慢第五五六章 數小兒第三五七章 別院內第五一八章 如意令第五十九章 步虛聲第一一四章 聞犬吠第八七四章 懷璧罪第一二五章 白牡丹番外四第五四三章 玉玲瓏第八八四章 帝京秋第一六一章 一團麻第六一二章 清平調第六十八章 又重陽第六零六章 對芙蓉第四章 繡鞋兒第四八六章 出京遊第865章 想當然第二四七章 鳳凰令第九二一章 小兒郎第三十九章 玉京秋第二二六章 惜分釵第七零零章 喜上喜第八十六章 揚州憶第一八七章 夜半來第八七四章 懷璧罪第四五七章 媒拙兮(囡囡竹和氏璧加更)第一三九章 晚雲高第二十八章 掉角兒第八九二章 紅絨花第四九七章 聞墨香第四二二章 連環套第一八一章 血濺堂第七六三章 小兒郎第二零六章 夜半樂第四七零章 黃河水第二九一章 早還家第一七七章 展畫軸第一四六章 醉紅妝第四一七章 掉下巴第三十九章 玉京秋第一九四章 辯機鋒第三八五章 認親戚第五三三章 勃然怒第四三一章 明月逐第七八九章 壓壓驚第七六七章 慶王府第五九一章 錦書寄第七五七章 宅中事第六零八章 千百度第九二八章 菱花鏡第六一三章 梅花弄第四四七章 快活年第二五二章 上鐘樓第四八三章 金蕉葉第四七八章 再相遇第六六八章 繼續瘋第八三八章 正月裡第一五二章 花深深第九二零章 酒醋局第六二二章 難難難第一零六章 歸帝京第二九六章 夜不歸第九十四章 綠楊深第五十章 賀新年第五零一章 帝君心第七九一章 盡殺之第七十三章 宮牆柳第四三零章 張小小(鍾瓶藍和氏璧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