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馬伕人(兩章合一)

隨着周圍人羣的尖叫聲,秦珏也看清了來人,身穿飛魚服,腰掛繡春刀,果真是錦衣衛。

他把羅錦言擋在身後,白九娘卻被人羣擋着,一時擠不過來。

“不要亂跑!錦衣衛奉旨捉拿朝廷欽犯,所有人全都讓開!”一箇中氣充沛的聲音壓過了周圍的嘈雜,然後秦珏便看到了鄒尚。

他把手伸到背後,握住了羅錦言的手,輕輕捏了捏,示意她不要擔心。

大批的錦衣衛涌進張家園子,剛纔還哭爹喊孃的人們嚇得不敢言語。

這裡是京城,百姓們偶爾也會看到錦衣衛大馬金刀地在城中縱馬走過,可還從未這樣近距離地與他們接觸。

現在這些傳說裡心狠手辣、六親不認的傢伙就在面前,那種從骨子裡透出的肅殺和森然,無不令人毛骨悚然。

人們不約而同地向兩邊退去,讓出了一條路來,秦珏也護着羅錦言退到一旁。

鄒尚站在這條路的中央,他目光如電般掃向四周,在秦珏的臉上稍一停留,目光便隨即移開。

他刷的一聲抽出繡春刀,對簇擁在他身邊的錦衣衛們喊道:“這裡的所有人都不能離開,你們去給我一個攤子一個攤子的搜,把欽犯找出來!”

錦衣衛們個個如狼似虎,向着張家園子的深處衝去。

片刻,便押了一個男人回來,那男人四十上下,穿着府綢衫子,鬍子拉渣,看樣子和這裡擺攤的小老闆並無二致。

秦珏的眉頭動了動,這個人雖然是陌生面孔,但是身材卻似曾相識,他應是見過這個人,而且不止一次見過。

那人被帶到鄒尚面前,背脊挺直,高昂着頭,像只不甘屈服的公雞。

鄒尚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笑容可掬地問找到這人的錦衣衛:“沒找錯人?”

那幾名錦衣衛得意地道:“指揮使,您還信不過咱們兄弟這雙招子,等回去往他臉上澆盆水,您就能看到他的真面目了。”

鄒尚的笑容更深,他道:“那就別在這兒了,走吧。”

說完,他轉過身去,一馬當先地大步走出了張家園子。

錦衣衛呼啦啦地跟上,不過片刻,便走得乾乾淨淨。

驚魂未定的人們這才長長地吁了一口氣,開始相互打聽那個被抓走的是什麼人。

“那小子是前陣子纔來的,就是接下老吳攤子的那個。”

“對啊,難怪他不愛搭理人,原來是個欽犯。”

“我早就看出來他不地道了,你看他那雙手,哪像是做咱們這行的,分明就是個殺過人的。”

“沒錯,你看那雙眼睛,一看就不是好人,依我看,準是江洋大盜。”

“你們不懂,天下大亂了,還抓什麼江洋大盜啊,這年頭,能動用錦衣衛來抓的欽犯,十有八、九是叛軍的人。”

......

頓時,張家園子裡的人個個都是目光如炬火眼金睛的神探,那名被錦衣衛帶走的小老闆也由殺人犯、江洋大盜升格爲叛軍。

白九娘已經跑到羅錦言身邊,三人迅速離開張家園子,回到明遠堂。

羅錦言換上家常衣裳,從屏風後走出來,便看到秦珏還是穿着那身粗布直裰,皺着眉頭,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從廡廊垂下來的綠蘿。

“怎麼了?”羅錦言走到他身邊,關切地問道。

秦珏這才發覺自己還沒有換衣裳,他自己動手脫下沾滿灰塵的外衫,對羅錦言道:“我在想郎士文爲何還會留在京城,而且還要藏身在張家園子。”

剛纔鄒尚和手下的說話,羅錦言也聽到了,她已經猜到那個被抓走的人,很有可能就是錦衣衛內部的人,但她沒有想到這人會是郎士文。

郎士文表面上已經是個死人,他得了河間羅家的銀子,憑着高蘊的人脈,自是能保住郎家子弟的前程,因此在羅錦言看來,郎士文早就遠走高飛,隱姓埋名去過他的舒坦日子了。

所以她雖然猜到這個所謂的欽犯是錦衣衛的人,可也沒有往郎士文身上想。

“你確定那人是郎士文?”羅錦言問道。

當初是郎士文暗中奉旨殺死趙熙,在他領命而去的那一刻,他便已經是個死人了,這道密旨是趙極親自下的,趙極要殺死親生兒子,當然不能留下活口。

若是趙極得知郎士文還活着,是一定要讓他死得乾乾淨淨的,而且還會把郎家斬盡殺絕。

所以郎士文絕不會冒險留在京城,。

秦珏點點頭:“開始時我便覺得他的身形似曾相識,後來聽到鄒尚和手下的話,便能肯定他就是郎士文。”

他煩惱地搖頭:“我就是想不明白,他爲何會留在京城,還有,鄒尚並非專打落水狗的人,他也不會貿然去抓郎士文,這應是皇帝的旨意。”

趙極派錦衣衛大張旗鼓抓郎士文,就不怕郎士文當衆說出趙熙是被他賜死的?

羅錦言的雞皮疙瘩都冒出來了,郎士文從孫家屯子帶走過羅氏女,並且暗中向楊善宗亮出羅氏女這張底牌,又是他把羅氏女送回來的。

或者,趙極之所以要抓住郎士文,與趙熙沒有關係,而是因爲羅氏女?

羅錦言想不明白,秦珏也不明白。

但是這件事也給他們敲響了警鐘,展二鵬不能留在京城了。

其實這些日子以來,就連秦珏也不知道展二鵬的行蹤,他也沒有刻意去留意,除了與展二鵬的幾次密談,也就是帶着展二鵬見過錢萬了。

趙奕之所以派了展二鵬來京城,除了與他會面,應該還有別的原因。

展二鵬做過斥候,他最擅長的事情和鄒尚、郎士文差不多,便就是刺探情報和暗殺,可秦珏也知道,趙奕不會派人去行刺趙極的。

當初所謂的雲南刀海派人進宮行刺趙極,不過就是觀棋和展二鵬搞出來的嫁禍而已。刀海剛剛起事時,是得到趙奕的支持的,觀棋還是他的首席軍師。

後來觀棋帶領十萬軍在湖南起事,擁立重興皇帝趙熙登基,遠在西北的趙宥便趁機挑撥離間,不但給刀海送去火炮,還說服刀海與趙奕分道揚鑣。

而那時趙極的主要兵力都用在對付趙奕身上,於是便有了刀海行刺趙極的事件,這件事的最終結果,便是趙極給西南增兵幾萬,將刀海打退了二百餘里,照此下去,再打下去,刀海便敗出大周領土了。

當天夜裡,秦珏便給展二鵬換了住處。

當然,這對他而言只是一件小事,更重要的是,他從書房裡搬回來,堂而皇之睡到了牀上。

“惜惜,我們以後不要再鬧彆扭了,我也不會再惹你生氣,你看看,我都成什麼樣子了,好在我們已經成親了,否則岳父肯定看不上我。”

他是憔悴了,但卻沒有殘花敗柳的風韻,反而多了幾分滄桑。

羅錦言看着燭光下的那張俊臉,忍不住笑了出來。

算了,羅氏女已經進宮了,秦珏也盡力彌補了,這件事就這樣吧,饒他這一次。

第二天早上,秦珏心滿意足地起牀,精神抖擻,神采奕奕,羅錦言卻是累得睡到日上三竿,在阿樹的嗚咽中醒過來。

她剛剛梳洗妥當,立春便捧着一份拜帖進來。

秦珏雖然已經官居三品,但在京城裡算不上顯赫,一個三品誥命的頭銜,還比不上秦家大奶奶的身份。但是自從秦珏做了刑部侍郎以後,羅錦言的交際圈子也有不同。以前出入明遠堂的,大多是秦家的通家之好,而現在則多了一些以前沒有來往的人家。

比如高家。

如果是別家的拜帖,立春會先收起來,待到羅錦言閒來無事時,再將裝着拜帖的匣子拿過來,讓她一一看過。

可是高家不同,不但高蘊貴爲首輔,而且高家的兩位太太前幾天剛剛來過。

羅錦言看到是高家的拜帖,不由得蹙起眉頭,問道:“高家的人不是纔來過?”

她記得很清楚,那天元姐兒剛好回來,高家的兩位太太還給了見面禮,因爲她們說了木牛流馬的事,還惹得元姐兒不高興了。

立春忙道:“上次來的是高大太太和高二太太,這次給您送拜帖的是高首輔的正室馬伕人。”

高大太太和高二太太,是高蘊的長媳和次媳,高大太太和羅錦言差不多的歲數,都是二十出頭的花信之年,高二太太是去年才進門的,還是二八年華。

而這次送拜帖的馬伕人則是高蘊的正妻,高家的當家主母。

羅錦言不勝其擾,沒見過這樣的人家。

高蘊做了首輔,不是應該京城裡夠得上身份的女眷想方設法結交高家的夫人太太嗎?怎麼現在反着來了?

高蘊也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的,高家怎會這般沒有底蘊?

楊善宗雖然在朝堂上無恥之極,可楊家卻也辦不出這樣的事來。

羅錦言冷哼了一聲,這一世還真是機緣巧合,竟讓高蘊做了首輔,前世無論內閣還是六部裡三品以上的官員,可沒有高蘊什麼事。

雖然高蘊是楊善宗的弟弟,但是羅錦言對他是沒有惡感的,今生楊善宗早就敗走麥城,也不會再做出挾天子以令諸候的事,更不會危害到她的兒女,因此無論楊善宗還是高蘊,她全都沒有放在心上。

但是當她得知羅氏女最終是經由高蘊之手送進皇宮的,她對高蘊,對整個高家便沒有好感了,甚至是厭惡之極。

上次出於禮貌她見了高大太太和高二太太,可是這高家的臉皮也太厚了,這還有完沒完?

她冷冷地對立春道:“你替我寫個回帖,就說府裡庶務繁多,我大病初癒,就不請高夫人來做客了,改日登門拜訪。”

所謂大病初癒,當然就是她昏睡不醒的那回事,那次太醫也來看過,馬伕人想打聽也不難。

可羅錦言沒有想到,隔日馬伕人便備了重禮,親自過來探望。

這一次不是拜帖,而是馬伕人親自登門,羅錦言無論如何也不能拒而不見了。

馬伕人比羅錦言想像中要年輕,只有三十出頭的年紀,她並非高蘊原配,而是繼室。同她一起來的,有她的長媳高大太太,和兩位小姑娘,一個七八歲,另一個只有五六歲。

高蘊的原配是他在高家的表妹,生下長子和次子後便去世了,馬伕人則是續絃,也同樣是高家的表親。

高蘊和馬伕人育有一子兩女,兒子只有十歲,今天來的兩位小姑娘,便是他們的女兒。

馬伕人和羅錦言寒暄着,說的無非是京城裡的一些趣事,說着說着,便問起了元姐兒:“上次我這兩位兒媳來拜訪夫人,恰好見到了大姑娘,回去後便讚不絕口,說是大姑娘不但聰明靈巧,還是個美人坯子,說得我也想親眼看看,這不,就帶了我家這兩個過來,也讓她們見見世面,真正的名門閨秀是什麼樣的。”

羅錦言事先已經打聽過了,高蘊因爲身世的原因,之前刻意地想把自己與高家捆在一起,不但前後兩任夫人都是娶的高家表妹,而且他做了京官之後,仍然讓家眷留在高家,代他侍奉高家的養母,直到他做了首輔,這才把家眷接進京城。

在此之前,跟着他在京城的,只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兒媳,馬伕人和她的三個兒女,都是今年才進京的。

若是別家的女眷,想要見見孩子們,羅錦言都是會欣然應允,而且大多時候,她還會帶着孩子們一起見客。

可是眼前的人是高家女眷,羅錦言打從心底反感,更加不想讓她們見到自己的孩子。

前世楊善宗是如何架空趙思,還舔不知恥把自己的小女兒送進宮裡陪伴趙思,而今生高蘊又把羅氏女送進宮裡,因此當馬伕人提出想見見元姐兒時,羅錦言想都沒想,便道:“真是不巧,孩子們被曾外祖母接過去了,沒在府裡。”

元姐兒的確沒在府裡,其他三個是在的,羅錦言不想讓馬伕人見到元姐兒,連帶着也不想讓她見到另外三個。

馬伕人沒想到羅錦言會回絕,她早就把秦羅兩家的事情打聽清楚了,羅錦言口中孩子們的曾外祖母應該是指的徐老夫人。

高蘊雖然貴爲首輔,可高家在京城只是新貴,以她的身份,一時半刻,還不能與徐老夫人有何交情。

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急切,一雙手緊緊地攥住帕子。

羅錦言不經意地看了她一眼,目光停留在她攥緊帕子的手上。

這是生氣還是着急呢?

不就是沒讓元姐兒出來見人嗎?這位首輔夫人就成這樣了?

第五九七章 牆頭杏第二九四章 喜事近第六九七章 紅孩兒第六零七章 愁不解第七四一章 迷魂陣第一九五章 大舅哥第二四八章 解春風第三八三章 病中嬌第六五九章 笑顏開第九二五章 慈恩寺第七九三章 閤家歡第八六四章 純聽戲第八一一章 土夫子第五五七章 有俠女第三六五章 李青雅第二九九章 狠與絕(3500大章)第三一二章 回門宴第一六四章 花相容第五五三章 金魚袋第三五二章 奴去也第六四九章 霍家心第六七零章 天機變第五三九章 喜事連第四四六章 海棠春第五九四章 第一美第七四七章 小麪人第七三二章 豫哥兒第八七八章 周太太第六三一章 葉念君第一五五章 十樣花第二一一章 男一挑第八零零章 問高堂第五七一章 孔雀飛番外二第七六零章 大功勞第六六四章 意難平第七八四章 蔣家婦第一二四章 惜黃花第六二九章 意難忘第三四六章 綠頭鴨第六五八章 嚴教子第五三六章 燕歸來第八五五章 如風景第三四零章 一地毛第七三四章 夜如錦第六四八章 後庭花第七八六章 表舅爺第六一三章 梅花弄第五零一章 帝君心第八七一章 尺素書第二一五章 十拍子第二七一章 鷓鴣詞第六一八章 王月久第七六八章 坤寧宮第五九一章 錦書寄第三二三章 曬書節第九一一章 錦羅綺第六八零章 小分離第二一六章 走偏鋒第三四三章 紅燭暖第一四五章 落花意第一七七章 展畫軸第一五八章 是清歡第五七二章 縣主到第八八零章 將士血第四六四章 秋意濃第五四四章 葡萄架第二三三章 探芳新(木偶的舞會和氏璧加更)第二一二章 不開心第五零二章 四姑娘第六八八章 逃無影第四三八章 醒酒湯第六九五章 小闌干第一三五章 西笑吟第二五三章 盈盈去第八四八章 周夫人第二十三章 陽關引第七零五章 父母心第四十章 快活三第九二六章 元姐兒第三一一章 醉紅妝第七零零章 喜上喜第六一一章 好盤算第五八七章 她不死第三十八章 少年遊第二十章 如夢令第三三七章 枇杷糕第六一六章 西上曲第八二二章 朝中措第三七九章 蘭姨娘第一八八章 天明去第六一三章 梅花弄第五十八章 一捻紅第五九零章 兩茫茫第一三四章 七月七第九二三章 皇后命第三二零章 通州行第七六零章 大功勞第九三六章 暴風雨
第五九七章 牆頭杏第二九四章 喜事近第六九七章 紅孩兒第六零七章 愁不解第七四一章 迷魂陣第一九五章 大舅哥第二四八章 解春風第三八三章 病中嬌第六五九章 笑顏開第九二五章 慈恩寺第七九三章 閤家歡第八六四章 純聽戲第八一一章 土夫子第五五七章 有俠女第三六五章 李青雅第二九九章 狠與絕(3500大章)第三一二章 回門宴第一六四章 花相容第五五三章 金魚袋第三五二章 奴去也第六四九章 霍家心第六七零章 天機變第五三九章 喜事連第四四六章 海棠春第五九四章 第一美第七四七章 小麪人第七三二章 豫哥兒第八七八章 周太太第六三一章 葉念君第一五五章 十樣花第二一一章 男一挑第八零零章 問高堂第五七一章 孔雀飛番外二第七六零章 大功勞第六六四章 意難平第七八四章 蔣家婦第一二四章 惜黃花第六二九章 意難忘第三四六章 綠頭鴨第六五八章 嚴教子第五三六章 燕歸來第八五五章 如風景第三四零章 一地毛第七三四章 夜如錦第六四八章 後庭花第七八六章 表舅爺第六一三章 梅花弄第五零一章 帝君心第八七一章 尺素書第二一五章 十拍子第二七一章 鷓鴣詞第六一八章 王月久第七六八章 坤寧宮第五九一章 錦書寄第三二三章 曬書節第九一一章 錦羅綺第六八零章 小分離第二一六章 走偏鋒第三四三章 紅燭暖第一四五章 落花意第一七七章 展畫軸第一五八章 是清歡第五七二章 縣主到第八八零章 將士血第四六四章 秋意濃第五四四章 葡萄架第二三三章 探芳新(木偶的舞會和氏璧加更)第二一二章 不開心第五零二章 四姑娘第六八八章 逃無影第四三八章 醒酒湯第六九五章 小闌干第一三五章 西笑吟第二五三章 盈盈去第八四八章 周夫人第二十三章 陽關引第七零五章 父母心第四十章 快活三第九二六章 元姐兒第三一一章 醉紅妝第七零零章 喜上喜第六一一章 好盤算第五八七章 她不死第三十八章 少年遊第二十章 如夢令第三三七章 枇杷糕第六一六章 西上曲第八二二章 朝中措第三七九章 蘭姨娘第一八八章 天明去第六一三章 梅花弄第五十八章 一捻紅第五九零章 兩茫茫第一三四章 七月七第九二三章 皇后命第三二零章 通州行第七六零章 大功勞第九三六章 暴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