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五章 慈恩寺

“玉章,我現在擔心羅氏女會做出什麼事來。”說到最後幾個字,羅錦言忽然沒有了力氣。

前世,如果不是秦珏,她早在萬壽山時就做了。

官媒羅家對她和對羅氏女的栽培是一樣的,而羅氏女和她對這類東西的興趣顯然也是一樣的。

否則她們不會都能做出夢魂香。

她們全都多才多藝,也全都......在宮外無牽無掛。

“她一介女流,又被軟禁在宮裡,身邊除了陳太醫和王寶,也沒有能用的人,她還能做什麼?你不要多想了,你只管寫信,其他事情全都交給我。”秦珏勸說着,心裡卻是一動。

但是鑑於前面幾次的經驗,秦珏什麼也沒有說。

什麼事情千萬別沾上羅氏女,否則惜惜真的是不依不饒。他們成親十來年了,一直蜜裡調油,要多好就有多好,怎能爲了外人影響到他們之間的感情?

不過,他覺得還是要小心一些,若是羅氏女有個三長兩短,他下半輩子的好日子也就沒有了。

次日,羅錦言的信便平安送到羅氏女手中。

與此同時,秦珏安插在酒醋局的人也找到了王東。

王東比雲棲還要年長几歲,背已經駝了,皮膚乾癟得如同風乾的棗子,

但是王東的性格和雲棲完全不同,他油嘴滑舌,在酒醋局裡人緣很好,雖然身份低微,但卻交了一堆朋友,他在宮裡幾十年,躲過一次又一次的清算和牽連,這樣的人,不成精才叫奇怪。

聽說秦珏已經找到王東了,羅錦言鬆了口氣,這個時候,王東千萬不能打草驚蛇。

她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想到這些日子以來,她帶給家裡的緊張空氣,她決定輕鬆輕鬆。

幾天後,羅錦言陪着徐老夫人和張氏去了慈恩寺。

慈恩寺是皇家寺院,在這裡出家或者帶髮修行的除了宗室女子,便是勳貴或者朝中重臣的家眷。

徐老夫人有一位老相識,孀居後便搬進了慈恩寺,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徐老夫人每隔幾個月便來看看她。

這位老夫人姓莫,她的夫君許冒貞是英宗年間最後一任計相,戶部尚書,當朝閣老。英宗殯天后,許閣老心神交猝,哭靈的時候栽倒在漢白玉階下,再也沒能起來。

趙極登基後,大權掌控在竇太后手中,竇太后追封了許冒貞太子太保,又給了許家恩封,但是莫老夫人以兒孫皆要給許閣老守孝爲由,婉拒了恩封,從此後,她住進了慈恩寺,許冒貞精通庶務,是當之無愧的計相,許其後三十多年,許氏子弟無一人蔘加科舉,卻將生意做遍大江南北,成爲大周朝最有錢的家族之一。

莫老夫人已是八十開放,一頭的銀髮,精神看上去卻很好,她看看羅錦言,又看看張氏,笑着對徐老夫人道:“你這女兒和外孫女,就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這可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兒,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這番話別人是不敢說的,說不好便有嘲諷張氏是繼室之嫌,但是從莫老夫人嘴裡講出來,卻如和煦的微風,讓人從心底裡舒服。

羅錦言不由得對這位懂得審時度勢的老人多出幾分好感。

如果她沒有猜錯,許冒貞的死並不簡單,但是年代久遠,早已無從可考。當年那麼多大臣都被拿下了,許家卻從那場浩劫裡得以保全,莫老夫人絕對功不可沒。

在來的路上,張氏便告訴她,莫老夫人很少見外人,徐老夫人年輕的時候曾得過她的指點,兩人算是忘年之交,因此徐老夫人每次來慈恩寺,莫老夫人都會見她。

徐老夫人看出莫老夫人今天心情很好,便笑着說道;“我這個外孫女,嫁的是天心閣秦家長房,公婆皆在,兒女雙全,我帶她過來,是想讓她來給您磕個頭,沾沾福氣。”

莫老夫人有七兒兩女,孫輩重孫輩、玄孫輩中,僅男丁便有一百多人,她雖然長年住在慈恩寺,但卻是當之無愧的有福之人。

羅錦言聞言,恭恭敬敬地給莫老夫人磕了頭,莫老夫人把一串小葉紫檀的佛珠賞給她做了見面禮,這纔對徐老夫人道:“這孩子看着是個有福的,我在這寺院裡,難得見到長得這麼齊整的小輩兒,你們去上你們的香,讓這孩子陪我說會兒話。”

徐老夫人鬆了口氣,果然,她什麼都沒有多說,僅是說惜惜嫁的是秦家長房,又說公婆皆在,莫老夫人便把惜惜留下說話了。

她沒有多言,叮囑了羅錦言幾句,但和張氏去燒香了。

所有人都走了,寮房內只有莫老夫人和羅錦言,還有一位跟在莫老夫人身邊多年的嬤嬤。

莫老夫人重又打量羅錦言,見羅錦言目光溫和,落落大方,全沒有年輕媳婦被打量時的羞澀。

她不由滿意地點點頭,開門見山地問道:“你婆婆還活着?”

羅錦言道:“回老祖宗的話,我婆婆身體康健,前年回到京城了,如今含飴弄孫,自得其樂。”

莫老夫人長長地嘆了口氣,道:“當年她剛回京城時,來寺裡找過我,那時她拿了一枚東宮的玉牌遞進來,我便知道她是誰了,那次我沒有見她。幾年後,聽說她不在人世,我心裡便一直有個心結,如今得知她安好,我......”

她說不下去了。

當年葉氏初回京城時,正是趙極遠征高麗歸來之時,朝堂上下歌功頌德,就連慈恩寺的女尼們,也都在說這是菩薩對大周的恩賜,賜給了大周朝這樣一位文治武功的皇帝。

如果不是這個原因,趙奕也不會將妹妹留在京城,自己去了棲霞寺。

因此,羅錦言不認爲莫老夫人當年的做法有何不對。

許閣老定是與太子有瓜葛的,否則也不會死,許家也不可能從官場消失得無影無蹤,莫老夫人首要去做的,便是唯護許家,而不是繼承先夫的遺志,保全太子後人。

“你今天來找我,是你婆婆讓你來的?”莫老夫人問道。

羅錦言搖搖頭,道:“我婆婆沒有說,這是妾身自己的主意。”

第三八一章 御帶花第八七八章 周太太第二七二章 鵲踏枝第九一五章 兵來擋第一八五章 雪中殺第五七八章 鳥驚心第三七四章 胭正香第六零一章 恨春時第六六一章 涼州令第四四八章 且珍惜第二四四章 蓼莪兮第八四八章 周夫人第六五五章 有童趣第三三二章 玉笏間第六九一章 王孫事第七四六章 笑春風第一四二章 竹馬兒第二零二章 帶上我第八十一章 君不悟第七三七章 你信嗎第四九二章 無名氏(廣寒宮主a和氏璧加更)第一七二章 父母心第一七九章 小事情第二三七章 劍器行第九二零章 酒醋局第六二九章 意難忘第八十一章 君不悟第二四二章 破字令第九零三章 秋當頭第四六四章 秋意濃第一六四章 花相容第一八四章 將星現第七七五章 酒離騷第七三一章 聽牆角第七六七章 慶王府第六零六章 對芙蓉第二二六章 惜分釵第六六六章 好承歡第二八六章 好日子第七八六章 表舅爺第七二零章 鎮鬼符第九二七章 正月裡第二五零章 壓箱銀第二六一章 相見好第九十八章 意難平第三四一章 紅螺寺第二五一章 千里眼第三十九章 玉京秋第四六四章 秋意濃第六三三章 釣魚臺第五零四章 逐人來第四七六章 霜葉飛第四十一章 擲金錢第四八一章 鳳棲地第八八一章 大帳內第二五六章 燕歸來第五六三章 相思令第一八九章 望春回第十五章 憶王孫第六六三章 軟刀子第七二六章 夢還涼第八六五章 清客令第二八四章 不留情(晴空墨色和氏璧加更)第八九一章 長門哭第二九八章 憐薄命第三七一章 息邊烽第七一三章 姓袁的第二零三章 小衛子第八二零章 範逸林第八十五章 錦書寄第九三七章 最春風第四零九章 折紅梅第一七四章 空歡喜第六七四章 拜觀音第二五一章 千里眼第六五五章 有童趣第六六五章 思帝京第九十七章 半掩門第一零六章 歸帝京第四七九章 古淑妃第六四六章 喜臨門第五四四章 葡萄架第七九四章 還帝京第五二六章 出月子第一五六章 一碗茶第一一八章 風雷動第三十二章 人月圓第四一六章 狼崽子第五九七章 牆頭杏第三十八章 少年遊第五零零章 殿前歡第九二一章 小兒郎第三一五章 闔歡扇第四三七章 費思量第六八零章 小分離第五五四章 桃木劍第六四四章 玉京謠第一四二章 竹馬兒第六六零章 騰騎出
第三八一章 御帶花第八七八章 周太太第二七二章 鵲踏枝第九一五章 兵來擋第一八五章 雪中殺第五七八章 鳥驚心第三七四章 胭正香第六零一章 恨春時第六六一章 涼州令第四四八章 且珍惜第二四四章 蓼莪兮第八四八章 周夫人第六五五章 有童趣第三三二章 玉笏間第六九一章 王孫事第七四六章 笑春風第一四二章 竹馬兒第二零二章 帶上我第八十一章 君不悟第七三七章 你信嗎第四九二章 無名氏(廣寒宮主a和氏璧加更)第一七二章 父母心第一七九章 小事情第二三七章 劍器行第九二零章 酒醋局第六二九章 意難忘第八十一章 君不悟第二四二章 破字令第九零三章 秋當頭第四六四章 秋意濃第一六四章 花相容第一八四章 將星現第七七五章 酒離騷第七三一章 聽牆角第七六七章 慶王府第六零六章 對芙蓉第二二六章 惜分釵第六六六章 好承歡第二八六章 好日子第七八六章 表舅爺第七二零章 鎮鬼符第九二七章 正月裡第二五零章 壓箱銀第二六一章 相見好第九十八章 意難平第三四一章 紅螺寺第二五一章 千里眼第三十九章 玉京秋第四六四章 秋意濃第六三三章 釣魚臺第五零四章 逐人來第四七六章 霜葉飛第四十一章 擲金錢第四八一章 鳳棲地第八八一章 大帳內第二五六章 燕歸來第五六三章 相思令第一八九章 望春回第十五章 憶王孫第六六三章 軟刀子第七二六章 夢還涼第八六五章 清客令第二八四章 不留情(晴空墨色和氏璧加更)第八九一章 長門哭第二九八章 憐薄命第三七一章 息邊烽第七一三章 姓袁的第二零三章 小衛子第八二零章 範逸林第八十五章 錦書寄第九三七章 最春風第四零九章 折紅梅第一七四章 空歡喜第六七四章 拜觀音第二五一章 千里眼第六五五章 有童趣第六六五章 思帝京第九十七章 半掩門第一零六章 歸帝京第四七九章 古淑妃第六四六章 喜臨門第五四四章 葡萄架第七九四章 還帝京第五二六章 出月子第一五六章 一碗茶第一一八章 風雷動第三十二章 人月圓第四一六章 狼崽子第五九七章 牆頭杏第三十八章 少年遊第五零零章 殿前歡第九二一章 小兒郎第三一五章 闔歡扇第四三七章 費思量第六八零章 小分離第五五四章 桃木劍第六四四章 玉京謠第一四二章 竹馬兒第六六零章 騰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