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空中別墅,唐豆打開電腦開始搜索有關傳國玉璽的資料,資料蒐集的越來越多,唐豆的腦袋也越來越大。
關於傳國玉璽的傳說實在是太多了,有正史,有野史,還有一些根本就是臆想甚至是毫無根據憑空捏造出來的。
甭管是真是假,唐豆把這些資料全都一一拷貝到一份文檔之中,然後再重頭到尾的整理篩選,對於那些是在不太靠譜的傳說,乾脆就先備份到一旁等待查證。
查證的過程是漫長而枯燥的,爲此,唐豆查閱了《漢書?元后傳》、《資治通鑑》之《晉紀十二》、《太平御覽》之《儀式部三?璽》等等典籍,險些沒有把自己查瘋掉,終於整理出了一條有關傳國玉璽一千六百餘年大略的走向。
從秦始皇嬴政打造出傳國玉璽之後,至劉邦得到玉璽,這條脈絡還算是比較清楚的,可是以後有關傳國玉璽的記載則越來越混亂,有一些記載雖然言之鑿鑿,卻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令唐豆根本就無法分辨真假。
秦子嬰元年冬,劉邦攻到灞上,秦王子嬰在咸陽東面十三裡的積道亭投降,獻上始皇璽,劉邦遂以此寶隨身佩戴,並代代相受,號曰漢傳國璽。
也就是說,傳國玉璽這個名稱是自劉邦開始才被正式命名的。
後來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小皇帝劉嬰年僅兩歲,傳國玉璽由王莽的姑母漢孝元太后代管。
王莽篡位,派其弟北陽侯王舜進宮索要傳國玉璽,漢孝元太后見王舜怒斥:“爾屬父子宗族蒙漢家力,富貴累世,乘便利時,奪取國璽,不復顧恩義,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
漢孝元太后隨即將傳國玉璽投之於地,傳國玉璽被摔缺一角,王莽令人以黃金鑲補,但終難天衣無縫,天下至寶,從此留下瑕痕。
後來王莽兵敗,帶璽綬避於漸臺,商人杜吳殺死王莽,取其綬而不知取其璽。公賓見綬,問明從何處所得,親自前去割了王莽首級,並取得了傳國玉璽,將傳國玉璽交與王憲。
王憲得傳國玉璽,流露出稱帝之意,將自己乘坐的車輦也按照天子車輦禮制。
李鬆入長安,斬王憲,的傳國玉璽送到宛,獻給更始。
赤眉殺更始,璽歸劉盆子。
東漢建武三年,劉盆子敗於宜陽,獻傳國玉璽,歸降光武帝劉秀。
東漢末,宦官張讓、段珪作亂,漢少帝夜出北宮,與掌璽官走散。
張讓、段珪伏誅,少帝回宮,六璽俱在,而獨失傳國玉璽,這是傳國玉璽第一次從所有的記錄中消失。
不久,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長沙太守孫堅攻入洛陽,從城南甄宮井中撈出一宮女的屍體,在其項下錦囊硃紅小匣中得到玉璽。玉璽方圓四寸,上攜五龍交紐,旁缺一角,以黃金鑲補,下有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孫堅獲傳國玉璽,心生異念,將其秘藏於妻吳氏處。
後來孫堅身亡,袁術得到傳國玉璽,稱帝。
袁術死後,其妻扶棺奔廬江,又被荊州刺史徐璆把傳國璽搶去獻給了曹操。
後來曹丕篡漢建立魏國,畫蛇添足,派人在傳國玉璽的肩部刻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西晉統一三國,傳國玉璽歸司馬炎。
晉懷帝永嘉五年,王彌攻入洛陽,俘晉懷帝並得傳國玉璽。
作爲少數民族統治者的劉聰,還不懂得傳國玉璽的意義,他把晉懷帝和傳國玉璽都遷到平陽看押起來。
劉聰死後,大將軍靳準作亂,要把傳國玉璽交給胡嵩,胡嵩不敢接受。
不久靳準被殺,靳明遣卜泰獻璽於劉曜。
石勒殺劉曜,得傳國玉璽,又自作聰明的在傳國玉璽的另一邊刻上了‘天命石氏’四個字。
後趙傳至石鑑,內亂,冉閔殺石鑑,奪璽,傳子冉智。
公元352年,慕容俊攻克鄴城,宣稱閔妻已獻傳國玉璽,封其爲‘奉璽君’,改年號爲‘元璽’,建立大燕國。
然而所謂的獻璽之說只是慕容俊導演的一場騙局,是想給自己的統治找到一個正統的說法而已。其實當時濮陽太守戴施以出兵救援爲名,從冉魏大將軍蔣幹手中賺得傳國玉璽,遣都護何融懷璽至枋頭,交給晉安西將軍謝尚,謝尚又將傳國玉璽送至建康,至此,傳國玉璽歷經四十二年流轉而重新歸於晉。
後來晉恭帝禪位於劉裕,傳國玉璽歸宋。
後歷齊、樑,至梁簡文帝時,侯景叛亂,奪傳國玉璽。
侯景兵敗,部下侯子攜帶傳國玉璽走江東,因怕追兵趕上,將璽投入建康棲霞寺井中,爲寺僧永行所得。
陳永定二年,以傳國玉璽獻陳武帝。
隋文帝滅陳,從陳後主處得傳國玉璽。
隋末,隋煬帝攜帶傳國玉璽南下揚州,在江都被縊弒,傳國玉璽歸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兵敗,隋亡。蕭後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玉璽遁入漠北突厥。
貞觀四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與皇孫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玉璽歸李世民。
唐傳二百七十餘年至昭宗。唐天祐四年,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玉璽,建後梁。
十六年後,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玉璽轉歸後唐。
十三年後,石敬瑭引契丹軍至洛陽,後唐廢帝李從珂與曹太后、劉皇后攜傳國玉璽登玄武樓。李從珂自焚,於是傳國玉璽至此失蹤。
傳國璽從秦始皇嬴政傳至唐末,計一千六百餘年。
還有一個說法,說是傳國玉璽傳到了北宋年間。
這個傳說頗爲離奇,說是一個農夫在耕田時發現的傳國玉璽,送至朝廷。到北宋靖康元年,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玉璽也同時被被金國掠走,隨後便銷聲匿跡。
看罷整理出來的這些資料,唐豆童鞋的腦袋已經有三個那麼大了。
一眼看上去,似乎自己穿越尋找傳國玉璽的機會數不勝數,可是仔細琢磨琢磨,似乎每一個機會後面都隱藏着無限的殺機,畢竟傳國玉璽是國之重寶,無論是哪一位君主得到,必定都是珍重視之,尋常人根本就無法接近。
不過算來算去,唐豆想要接近傳國玉璽的機會還是有幾個的。
第一個機會,自然就是趕在孫堅得到傳國玉璽之前到廢棄的洛陽城南甄宮井中去打撈那具宮女的屍首,可是如此得到的傳國玉璽卻沒有後來曹丕和石勒在傳國玉璽上刻的字。
第二個機會就是纏着曹操直接到漢獻帝劉協那裡去討要,得到的傳國玉璽同樣是沒有曹丕和石勒在傳國玉璽上刻的字。
此二人在傳國玉璽上刻字的事情史書上言之鑿鑿,可信度是非常高的,如果唐豆拿回來的玉璽上沒有刻字,那麼必定會被人質疑玉璽的真實性,就跟華佗那本《養生訣》一樣,真的也變成假的了。
可是自三國以後,傳國玉璽不是在歷朝歷代的帝王手中,就是在擁兵自重的大將手中,想要從他們手中得到傳國玉璽不亞於是虎口拔牙,難度係數倍增。
似乎唯一一個機會就是那個最不可信也最爲離奇的農夫耕田得到傳國玉璽的傳說,不過對於這個傳說唐豆持有嚴重的懷疑態度。
且不管是真是假,乾脆穿越過去看看再說,不就是北宋麼,唐豆穿越最頻繁的恐怕就是明代唐伯虎年間和北宋蘇東坡年間了,對於北宋的民風習俗還算是比較瞭解的,而且僅是去接觸一個農夫,想來也沒有什麼風險。
說走就走,唐豆換上北宋年間的服飾,噔的一下穿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