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食堂,隨意打了些早餐,還有一些早上沒課的學生,也是打招呼。
任風點點頭,啃了一口包子,不由皺了皺眉眉頭,這早餐,和之前的味道真的差太遠了。
看來庖丁不在,食堂的質量下降得太厲害了,算了,將就着對付一下好了。
任風搖了搖頭。
“任校長。”
一道聲音響起。
任風擡頭一看,卻是見到徐念月來了。
“念月,坐。”
任風笑着說道。
徐念月坐下,任風當即就是開口問了:“怎麼樣?這裡還習慣吧?”
“都快兩個月了,已經習慣了。”徐念月點點頭,“而且這裡離勺陽還挺近的,我也可以方便回去看我家人。”
“那就好,我還怕你不習慣呢。”任風笑着說道。
“哪有,任校長你太客氣了,我在這邊拿的工資比在燕京那邊還要高,生活壓力又小,已經很好了。”
“這段時間,還是辛苦你了。”
任風笑着說道。
無論如何,南星雜誌社從無到有,出力最大的是徐念月,包括找作者、找渠道,再找簽訂協議的書店和代理、規劃南星雜誌社的發展,基本都是徐念月在勞心勞力。
任風最多隻不過是給了一個發展方向而已,出力的全是徐念月。
“對了,現在南星雜誌社發展怎麼樣了?”
“發展很不錯,每期的銷量在百萬冊左右,還在上升之中,同時在作者源方面,因爲我們南星雜誌社給出的待遇堪比頂尖雜誌社了,所以簽訂了好幾個作者,在短期***容能夠得到保障,不過要是在關鍵的時候,還是希望任校長您能夠再寫幾篇稿子出來。”
“這沒問題。”任風點頭。
“南星雜誌社的評級,目前已經到三星了,這些是利好的消息,接下來是問題和發展規劃問題。”
徐念月一口氣快速說道,“目前工作人員有些不足,仍然需要擴招人員,場地方面是個很大的問題,現有的場地不足以支撐辦公,而且,任校長,你不考慮一下將南星雜誌社放到燕京或者魔都去嗎?那裡的資源和人脈更加豐富。”
任風笑了一下:“我知道,不過不用放,場地方面問題的話,你能撐過兩個月嗎?”
“兩個月的話,倒是可以。”
“行,撐兩個月,到時候場地方面問題可以直接解決。”
徐念月點點頭,既然任校長髮話,她所需要做的就是執行。
“對了,學校裡面徵稿怎麼樣了?”
“有一個學生通過了,寫的故事還很不錯,不過其餘的都沒通過。”
任風點點頭,歐陽明的天賦不是白說的,而其他人就沒這種天賦了,只能依靠努力去往上走,一將功成萬骨枯,天才只是少數,大部分都必須一個腳印一個腳印走出來。
“繼續加油,保持住發展的趨勢,有任何問題再來找我,人手不夠的話,可以張貼通告出來,給予學生報酬,讓他們短時間幫下忙。”
“好的,校長,其實我打算南星雜誌社再往出版社那邊走,不過這方面的話,經費問題,可能還不夠。”
“先等過段時間,我《誅仙》連載完了後,順勢發行出版。”
“好的。”
徐念月走開了,任風也是沉思了一下,出版社是絕對要的,包括教育教材還有一些論文之類的,但目前的師資隊伍,還沒有專攻學術類的,林玖當然算一個,但她的美國文學史還在研究當中呢。
場地問題,已經愈發嚴重了,最少還要兩個月才能算是新校區一期成立,到時候就方便多了。
再熬兩個月。
吃飯之間,張季鸞也是走了過來。
“任校長。”
“熾章啊,坐。”
張季鸞仍然是一襲布衣坐了下來,笑着說道:“任校長。”
“熾章今日無課?”
“上午沒有。”張季鸞笑着說道,“這批新進來的學生,都很不錯。”
“哈哈,他們可是你們親自招進來的,我可是相信熾章你們的眼光吶。”
張季鸞也笑了一下,隨後說到了正題:“任校長,近期《新聲報》方面,我和飄萍籌劃着再成立通訊網絡,在全國各地擴建記者站。”
“可以。”
任風看了張季鸞一眼,笑着說道,“熾章你要什麼就直說吧。”
張季鸞不大好意思地笑笑:“辦記者站這些,自然是需要經費的,就目前來說,《新聲報》沒有盈利,而且創建記者站,支出也極大。”
“現在《新聲報》不求盈利,但求先擴大影響,經費問題,可以去找蘇軒,她會撥給你的。”
現在南星學院各樣機構的支出開銷極大,要不是索羅斯那邊的經費在撐着,可以說任風的南星學院早就倒閉了。
或者說,沒有系統這個外掛,任風根本混不下去,而同樣的,南星學院的道路也根本無法複製!
和張季鸞聊了一會兒,關於學校報紙這一塊,已經在籌備了,基本上新聞專業的學生,弄得都還不錯。
張季鸞離開後,任風也是去學校其餘機構看了一下,並且查看了一下進度。
校廣播站方面,也在籌備建立之中,陳燕那邊的幾期《奇葩說》已經是在進行後期剪輯了,還有白巖鬆的《新聞1+1》,也錄製了很多期。
播音專業的十位學生,也算是氣質不錯,但培養成人才,還是極爲缺乏。
姜遠那邊的進度,倒是還不錯,外包工作效率還是很高,幾個項目在同時進行,預計在新校區成立之前,學術平臺還有其他幾個項目都能及時上線。
任風還留着一千學校聲望值,就是爲了特意再招募一些學術方面的大師,先彌補一下這方面的空白。
當天下午,喬治奧格威到了學校,任風也簡單地接待了一下,便是奧格威去忙活了,還有廣告公司人員的招募,也一併交給喬治奧格威。
不過,這些專業都不會招很多人,到時候,學校的學生,纔會成爲這些機構的主力,畢竟這些機構,都是爲了培養人才而設立的。
與此同時,汪青山和谷靈,大概也是今天晚上回來。
南星學院,仍然在繼續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