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張明安殿表本心 滿行裝衣錦還鄉

bookmark

話說萬曆皇帝正要厚賞衆立功之將,只見張元清卻忽道:“望聖上暫止金言,微臣的有片言欲講之。”萬曆不解問道:“卿有何言?道來便可。”元清道:“聖上且聽。張某此行不爲甚謀官取賞,此不過爲過眼雲煙,功留身去。只欲盡平生之所學,除卻國之判患,亦是爲報太祖皇上對臣祖之恩,不論大小之戰,皆願披掛而出。若國家那日又現今時之般,張某仍願獻其一力。恩賞心下已領,況百姓等受害坡深,此賞可盡數給那苦難之民,以彰聖恩。黎庶皆安,國祚久盛,臣等心下也足矣。”胡志傑聽罷,也道:“吾友言之極是,吾隨其而來,正是爲其所感,今吾友說此言語,正映吾心。吾等此命已結,亦該辭身而別。”子豪鵬柏四人聽罷,也一齊稱願與他二人同般。萬曆聽罷,心下暗自讚歎。便開口道:“卿等這般講,深可敬也。然諸位行許多些路程而來,賜汝等些返鄉銀兩,此可不許婉拒之。”元清等人一齊叩謝,餘下王興等一衆將士俱各受封賞,陣亡之將亦一律追封,撫卹陣亡之兵將家屬。各賜已畢,萬曆仍叫人攙扶着退下朝去,文武官同殿上衆將一齊退出。

一夥人行至殿外,張元清對志傑等道:“此行已結,吾等也該返鄉了。”鵬柏也道:“平了這夥賊真個不易,總盼至這一日。”正說着,只見一人走來,幾人望過去,見是王興來此。胡志傑道:“王將軍又有何事?”王興道:“吾特來拜謝,若非二位,王某要斬得仇家兀自不易取。二位今日要回,急趕來道聲謝。”元清道:“此算得甚麼,那賊乃大軍一同憤恨,此賊受誅爲衆軍之齊力也。”王興又稱謝一番,依依不捨而別。元清一衆望着王興遠去,直至瞧不見了,方纔離去。數年後又起叛亂,王興又同餘下十數位將佐南征北戰。其中有的隨李如鬆去平蒙古人哱拜之判,有的隨麻貴遠赴朝鮮平倭國豐臣秀吉之侵,有的隨李化龍去平苗疆土司楊應龍之判。有殞命沙場者,也有得勝歸來者。至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努爾哈赤兵進薩爾滸,六十餘歲的王興仍披掛上陣,隨左面中路總兵杜鬆等進軍,兵至吉林崖,受後金軍之重創,杜總兵等亡矣。王興與其子王實遭敵所圍,誓死不願降之,父子二人力斬數十人,隨大軍一同亡於崖下,後話已完。

話說一行人離了皇城,途中一路走一路聊。子豪道:“咱好不容易捉得那陳老賊,卻叫他不曾像另二賊一般受刑,真個叫他得了個便宜。”晶玉道:“此人反叛爲賊,又可曾想過今日這般。”元清道:“他自曉得會有今日,只是爲發一時之氣罷了。然自古叛亂之人不少,多少強過他的最後俱難免被平,他又如何能獨免。只是他斬得仇人,也應罷休纔是,行此這等事直把後路盡堵,僅一亡路耳。”佳興道:“若論官職等不做也罷,倒也一身自在,省的那日惡了掌事的牽出不愉來。”衆人一路交談着,不覺已至來城時落腳那酒店。胡志傑喚來店小二,向其索取行李。小二道:“各位客官們行李俱妥善管着,且稍候一番,即刻就取來。”幾人先尋個位置歇了,又因口乾弄些酒水吃。不多會兒,小二已將幾包行李取來。幾人領了各自行李,唯獨元清面現驚疑之色。子豪見狀問道:“明安此是怎的?莫非少了那樣東西不成?”元清搖首道:“不曾少東西,反倒多出些來。”鵬柏道:“多了甚麼個東西出來?”元清將包袱攤開,露出許多銀子來。對他等道:“我先前買我手中此劍時便將這些銀兩花出,眼下盡都而返,真個叫人生疑。”便喚過小二來問:“我等前些日子暫離時,可有甚麼言行有異之人來此?”小二回道:“倒有一人,是個白髮老道。他向小人打聽幾位官爺,只是小人不知他何等用意,便不予理會。正巧那時掌櫃的喚事,便撇了他走開,待回來時發現已不知何處去了。”元清聽罷叫他退下,後對志傑等道:“那老道似是賣給我劍的,只是他稱道觀裡急需錢使,只是不知又怎的把銀子盡數還來。”晶玉笑道:“管他如何,想必是欲尋個有緣人贈了。既得了這般好物,又不曾耗得一錢,豈不是好,那老道想必也有他道理,不然爲何這般。”元清亦笑道:“那倒也是,白得一好物。銀子盡返,聖上又賞賜了些。我先前於街市上也不曾買甚東西,各位在此稍候片刻。”志傑笑道:“俺們就在此候着,待回來一道動身。”元清隨手拿些銀兩,轉身出了門去,餘下的於座閒談。胡志傑道:“諸位看此事可是巧合否?”佳興道:“甚事巧合?”志傑道:“明安來京時不慎失了佩劍,正巧遇着那老道賣劍於他。今番咱們得勝歸來,他又將銀兩提前恁多日子盡數歸還,細思下來,直叫人生疑。”子豪道:“天下巧合事甚多,興許只是一時碰上。”志傑點首不語,片刻又道:“只是咱同那老道並無半些淵源,他這般舉止,實難解也。”鵬柏道:“他一素不相識之人未對咱生什麼禍害之心已是夠好,餘下的無須理會許多。”幾人仍繼吃酒,不題。

話說元清至街面上,賣幾樣相中之物,看看手中提之東西,道:“如此也夠了。”正待回客店去,只見一人走來,元清一望乃是伯父張澤舉,元清忙上前去拜過。道:“伯父幾時回來的,先前曾去拜訪卻不料不在貴宅。”張澤舉道:“我七日前回來,見家中堆着些東西,傭人告知賢侄曾到此來訪,只是不知你來京何意。”元清便將本意道出,張澤舉聽罷驚讚不已。笑道:“賢侄今番幹出頭一件事業來,日後定爲一難得之才。”又欲帶張元清去宅處一坐,元清因胡志傑等人尚在店內候着,只得婉言謝拒。元清道:“不知伯母同表妹可好否?”張澤舉道:“伯母同你表妹倒也好,今日一道出來轉走,我獨身一路,不料此地撞着賢侄,你今日便欲回去麼?”元清稱是。張澤舉道:“既現已無甚要事,不妨喚你那些個伴當同來,今日就暫留於吾處一宿,明日動身而回不遲。”元清思道:“許久不曾見着伯父,況已託範兄等回鄉報平安之信,家裡人也都放心,便是明日再動身也非不可。”便道:“承蒙伯父好意,吾等隨後便到。”二人便各自離去。元清回至客店,見了志傑等人將方纔一事說了,又道:“吾那伯父是好客的,又無甚緊事,有範兄等人傳訴平安,無須恁急趕而回。”志傑道:“張叔雖是一片好意,只是咱許多人怎好打攪。”元清笑道:“吾等可將行李等暫存去,諸位若覺不便可編番話語出來,四處轉悠,待天色將暗便回來。”志傑道:“如此便好。”於是衆人算付了酒錢,各提自身行李,搬上馬車,直行離去。

幾人已來至張澤舉貴宅門前,門子進去稟之,張澤舉忙動身走出,喚傭人將馬牽去後院。胡志傑等人一齊行了禮,張澤舉將元清一行帶至堂上,衆人依此落座,喚人忙端上幾杯茶水來。元清飲罷,道:“伯母同宣雲不曾回來麼?”張澤舉道:“他二人最喜出去轉悠,若回來尚需些時辰。”又與志傑等人東談西講,只見傭人上來保稱令正同張姑娘回來。張澤舉笑道:“正好你伯母表妹回來。”張元清忙起身離座外走,志傑等也起身隨出。只見外面一婦人,身披大紅花繡長衫,乃是伯母洪氏,旁邊一年輕姑娘乃表妹張宣雲。他兩個見了元清不禁喜出望外,元清上前拜過洪氏,志傑幾人亦上前拜了。元清將此程來城之意道出,又言路上遇着張伯父,如何來此之話盡說了。洪氏笑道:“侄兒今也幹出番大事來,這許久不曾相見,今日就同幾位貴友在此停留半日。”又令傭人去備下飯來。志傑五人借出去閒轉爲由,辭了洪氏而出。元清復回座上,張澤舉同洪氏去別處歇息。張宣雲行至元清旁,笑道:“兄長待得好好的,怎的卻想起這般來?莫不是同金鳳姐鬧了不快。”元清笑道:“我兩個一年下來也鬧不了幾句不愉快話,只是一身武沒個用地,欲以此煉之。”宣雲又道:“秋月等可還好否?許久不曾回去,日日掛念的很。”元清道:“他等也倒好,也好歹有個伴可閒聊,你在此也無個熟人,也甚顯孤悶。”宣雲嘆道:“無個熟人解悶倒不值什麼,只是爹孃二人時不時拌些碎嘴,攪的不靜。”元清問道:“他二人爭個甚麼?”宣雲道:“那我便不知曉,也無甚大事,不過爲些尋常瑣事而爭,我也只可顧得好自個。”二人又說一陣,只見元清拿出十數兩銀子來,對宣雲道:“此些銀子你且收下,你離老家處甚遠,若遇甚難處亦爲不便,銀子權且留着,那日急需用地便好拿出。”宣雲忙道:“這怎好收下,兄長一行要返鄉去也少不得花錢。”元清道:“銀兩充足,不需憂此。若稍會伯父等來了,就不好給了。”宣雲拜謝領了,元清道:“你若花時省着點些,我也不會時常來京城探視。”宣雲笑道:“這倒無需兄長叮囑,奴自曉得。”直至外頭天暗下,志傑等人從外而回,幾人手中各提些東西,有說有笑進廳。飯食也已備好,傭人端上飯來,又取箸取碗。衆人依此入了座,張澤舉又令人取過罈好酒來,給元清幾人滿上,衆人痛飲享之。一罈酒下來飯已食盡,澤舉命人撤去殘飯,又收拾出幾件閒屋來給元清幾人歇息,幾人各自去安歇,當夜無話。

衆人一覺醒來外頭天色已亮,起來淨了臉,吃罷早茶,張元清去張澤舉處辭別,澤舉同洪氏送幾人出門,目送其行去。幾人離了京城,照原路而返,一路過山過水。只見元清忽得叫停,待馬止步後,元清下車來,朝一側行去。餘下志傑等人不解,逐一齊下車跟去。只見元清朝一處指去,道:“諸位且看,那可是先前來時避雨時待過的那破屋否?”幾人望去,果真見一破屋在那兒,佳興道:“倒有幾分相像。”元清緊走幾步,到至跟前,見屋門前處一東西,心下不禁大喜。原來是先前遺落在此之佩劍,將其拾起,回至衆人身前說了,人人欣喜。子豪道:“落在此恁多時日也不曾丟,真個萬幸也,若叫那等奸邪之輩拿去了極爲不好。”幾人復回馬車上仍繼趕路,一路上除胡志傑外餘下人都談笑風生,元清見其一言不發面露心事,不禁問之。志傑道:“眼下雖暫除逆判,天下也僅得一時太平,朝中奸賊禍臣不盡除,剿滅此一夥判賊只怕日後又有那個出來效其作亂,剪枝不除根日後定要再復發。”元清聽罷一陣沉思,隨後開口道:“此日不知何日到來,張首輔尚在世時太平無事,去歲病逝,今年便出了這般事來。再難出第二個張首輔來,國家日後如何真個不可想。君臣墮邪,必發動亂,終是百姓最受其害也。”胡志傑嘆道:“軍將雖是立下功勞,一旦有奸人不服而奏之,滿口污衊,則此將不論昔日如何忠於上,終是亡於無目之主手中。此不僅奸賊竊喜,外敵更爲此而喜。軍將如護國之門,門一無或壞之,豈不羣盜而入?”說完只是嘆息。幾人行得多日,此日已離河北,直進河南地界。衆人見已近故土,喜出望外,緊趕路程,又過得數日,衆人行至鄭州城外,元清下馬車來,取下行李。對志傑等道:“吾去城府處一遭,汝等可先行一步。”志傑等便與其告別而去。元清行至府城處,正遇着朱久存前來,見了元清又驚又喜,道:“吾只聽得你赴魯地代國除判,不想這般快回來。”元清笑道:“若府內多些人同範尚書三人去更是快了。”隨朱久存一同入府內,不題。

話說春合院處,李金鳳於數日前得知張元清已兵勝回朝,長出一口氣總算放下心來,每日站立於後院一假山涼亭之上望視,不再每日心神不寧。此一日,金鳳正於榻上歇息,只見林秋月着急忙慌奔來,道:“金鳳姐,我聽聞元清回來也。”李金鳳一聽心下大喜,忙下榻來就欲往外面去,只見秋月於忙拉着他笑道:“你看你頭髮這般凌亂,怎好出去。”李金鳳這才發覺秀髮散亂,忙轉身回屋內,取過梳子,將髮梳齊了,又叫秋月幫其插了髮簪。隨後奔出院門去,左觀右望卻不見元清,正巧秋月也趕來,金鳳問道:“你方纔稱元清回來,眼下怎的人影都不曾見着?”秋月道:“聽人說他現至城裡,還不曾到得鄉下。”金鳳略顯不快,道:“他既不曾回鄉你方纔急着呼我作甚?”秋月笑道:“這不是欲提前跟你報個喜,叫你好早做準備。”金鳳笑道:“只怕不知提前多少。”此時王水荷走來道:“太太喚姑娘前去用飯。”金鳳便與秋月一同轉身而回,桌上王夫人見金鳳不再如前些日子般,便笑道:“先前心中所憂煙消雲散了?”金鳳亦笑道:“許久不見之人將回,便無甚好憂愁的。”金鳳吃罷飯又找着秋月道:“你代我去後院假山涼亭上望着,若望見元清速來通報於我。”秋月笑道:“遵姑娘之令,只是金鳳姐日日思念着,怎的叫我代望?”金鳳笑道:“就如你方纔所說那般,我需得提前準備了。”秋月亦笑道:“我觀你這也準備差不多,乾脆同我一道去便是了。不知元清那時纔回,做個伴也可談話解悶。”金鳳道:“這般也行,我也無事閒着。我先行一步,你去取些果子過來。水荷同夢雁、李杏、廷春幾個丫頭現在何處?”秋月道:“他幾個尚在老太太處服侍着,眼下僅我有個閒空。”金鳳道:“方纔俺娘叫廷春出去買些東西回來,你先陪同我一陣,待他回來了替過你。”秋月便照金鳳方纔交代去取果子,李金鳳拿一扇子,直至後院處,上得假山落座於亭內。不多時秋月也已拿一食盒而來,掀蓋取果,同金鳳一面觀望一面敘談。

二人只聽得一陣急促之步聲傳來,一看乃是廷春慌忙奔來,李金鳳道:“他已回來若無別事那便叫他上來陪同。”只見廷春奔至假山下,叫道:“二位姑娘快些下來,元清回來也。”亭內二女聽罷不覺一驚,金鳳道:“我二人一直在此觀望,怎的不曾瞧見,你從何處見得?”廷春道:“他從南面而來,正巧與他撞見,我順道乘他馬車一道回來,他現就於外頭。”金鳳聽罷趕忙從假山上下來,秋月緊跟身後一同而下。金鳳轉身對秋月道:“你速去通稟老太太同老爺們。”說罷急往前院處走去。

話說張元清行至自家門首前,取下馬車上大小物件,望着院門,心道:“出去這許多時日,可算回來。”正巧金鳳走出門來,兩人目光相碰,望見彼此各自大喜。金鳳緊走幾步到其跟前,開口道:“打從你離後,我就無一日安心的,好在今日而回。”元清亦笑道:“承蒙費心了,我這不沒甚事的回來了不是。”此時林秋月跑出道:“已稟過太太們,此刻正往前院趕來。”金鳳忙道:“快些進院去罷,老太太幾個盼的比我之更甚。物件等無需管它,我同秋月待會取進去便是。”張元清依言進門去,祖奶奶呂老聞知忙拄拐要出,丫頭李杏忙攙扶着出屋去,王夫人、劉安人、祖父張天豐同祖母劉老一齊出。到得前院正巧遇着。張元清見了呂老忙上前去拜了,呂老合手道:“謝菩薩垂佑,曾孫兒今番平安回鄉也。”李杏笑道:“自你離家後老太太無一日不念佛燒香的,可算念你回來了。”劉安人道:“你今番也這般大了,弄得一家子不怎安心,此缺處須改一改纔是。”王夫人也道:“有甚話回屋再說,站此處不是說話地。”元清上前攙着呂老,回至後院廳堂處。衆人落座,元清將平賊一事略說一遭,卻將樹林中險些中了賊人暗害一事瞞下來。衆親聽罷連連稱險,呂老道:“也不知好好的怎的就生出此亂來,這才過得多久太平日子,又不叫人安生。”王夫人道:“太平無事地久了那禍患便慢慢而出,好似老天不欲叫咱把這好日子直過下去一般。”此時金鳳、秋月二人各提許多物件進來,元清指道:“此是從京城捎回之土產,也不枉白去這一趟。”金鳳在旁道:“有個完好身子回來了已是極好,還管它甚麼土產。”元清道:“今日既得勝而回,何不擇日擺幾桌酒席,邀各鄉親同來慶賀一番。”劉安人道:“何必弄得家裡不清淨,若要叫衆鄉親知曉寫幾張紙掛出告知便是。”劉老道:“倒不如只擺一桌,咱院裡人慶賀一番罷了。”金鳳亦道:“人家外人那管咱家裡誰立不立甚功,只顧自個沾光蹭利,與其叫這等人佔便宜,倒不如咱留着自個享呢。”元清道:“本來聖上賜之錢兩較多,既諸位這般講,那不大作聲張便是,就擺兩桌酒下來便是了。”又從那些個物件取過幾樣東西,道:“此是鎮上城裡尋不來的好布料,乃太太們的。”又取過幾樣東西來對金鳳道:“此是些點心、詞畫等物,盡是你的了。”金鳳笑道:“此好意便收之。”元清問道:“怎不見父親在此。”劉安人道:“他是個極閒不住人,這會子還不知身處何處。”衆人稍談片刻,只見秋月上來道:“二老爺回來也。”只見外面張澤鬆走進來,劉老笑道:“你兒今番大勝而回了。”張澤鬆望元清一眼,道:“平日裡少些閒日,更能早幾日回來。”說罷,轉身直往屋內行去。元清對劉老道:“祖母,你那好兒子平日裡閒時少麼?那怎的連祖訓都不遵。”王夫人趕忙道:“汝父不過是話不中聽,他又如何不想你早些回來。”

次日晌午,王夫人命人於前院正中處擺起兩張大桌來,呂老坐了上座,餘下者各依此入座,各菜餚盡上桌來,衆人痛快享用一頓。飯畢,各自離座,水荷廷春等收拾殘桌。張元清對金鳳道:“極不容易回來,正想出去走走,你意下如何?”金鳳道:“那也好。”二人稟過了太太們,後出門而去。金鳳道:“不妨到村外轉番,比這裡頭好些。”元清亦稱是,二人逐走出村外,又往前行一段,看見前頭一片竹林,又有一條路直通入竹林。元清道:“看此竹比院裡之更好。”金鳳笑道:“圈養的不及野外的,只是沒法常看。”二人一齊順小路入林,只見金鳳忽立足止步道:“一見此竹林我倒想起屋中那株盆竹几日不曾澆得,前些日子收拾屋子移至過廊上又忘搬回,恐其枯害了,我只得先回了。”元清道:“那你便先回一步,我待會也回。”金鳳便轉身出了竹林,元清仍繼前走。卻見前頭現一草屋,元清道:“莫非有甚雅士居於此。”便近前去看,方至門前,只見裡頭出來一道者模樣的人。元清看那道者身着一藍布道服,鬚髮皆白,手持一拂塵,雙目有神。元清忙拜道:“不知此處乃道長之修行處,無意擾犯,多有得罪。”那老道人笑道:“汝既行至寒舍,便是緣分降下,怎是打攪?”元清道:“道長乃修行之士,居幽靜山水無亂安平之處,足下卻一習功學武之人,多身於軍帳之內。殊途偶遇,緣卻何來?”老道笑道:“天下種種皆遵一緣字,地之闊寬路之錯雜,既遇便爲緣。”元清笑道:“縱然吾同道長緣遇,只是吾非修行之人,此緣之遇何在?”道人問:“方纔汝言爲習武之人乎?”元清回道:“然也。”老道又問:“汝既如此便應保國護民,汝是欲一時保國抑或世世保國。”元清道:“保國同爲保家,自是願世世護國,怎奈人之有限,屆時世間種種之事皆不由己,又怎能如此。”老道曰:“貧道有一仙物,汝既這般言,可將此物贈於你。”說罷,從袖中取一布,道:“此爲仙藥一顆,服之便可壽之無限,又可免病之苦,只刀槍之害不可免。”元清聽之笑道:“道長此不是拿吾當三歲稚童戲耍,世間怎會有此物,便是有又怎會交於外人?”老道笑道:“世之廣大,甚物沒有,只是有遇着同遇不着之分。”元清道:“想必此仙藥煉製定是不易,吾同道長不過萍水相逢,道長怎就忍舍?”老道言:“便如方纔所言,一爲相遇之緣,二爲汝世世保國之願,此仙藥於汝正合。”元清正欲揭開看,老道阻之,稱:“此仙藥揭開須得一刻內服之,否失其效用。服下後又有一禁忌:“男不可娶妻,女不可嫁夫。切記此句。”元清道:“吾謹記於心,謝道長之好意,只是不知可否多贈吾幾粒,僅吾一人長存於世甚是孤苦。”老道言道:“既如此汝同吾對弈一番,勝貧道一場便贈汝一粒。”言畢,指向一旁石桌,上頭正有一局殘棋,元清心下生疑:“莫非此地除這道長外另有他人?”老道已坐之整棋,元清亦落座。此頭一局,乃元清勝之,老道復取出一仙藥來交付。又一局下來仍爲元清勝了,老道又取一仙藥交之。只是第三局下來卻是老道勝之,又是三局下來皆爲老道大勝,元清起身拱手道:“罷了,此三粒足矣,萬謝道長,吾也該回也。”說罷拜別而去,老道又叫住道:“貧道再贈汝偈語兩雲:

逢江避退,遇火而散

元清將此兩句記了,卻不解其意,辭別去了。元清轉過一路,見已看不見草屋處,便將一竹枝折斷,而後才走。老道目送其離去,進得草屋來,對裡頭另一老道言道:“道兄先前物歸原主,今番吾亦完其命。”那老道笑道:“此後便單看他如何了,吾二人也不便插手,靜觀其變便是。”

話說張元清回至住所,去了李金鳳處,見其正整理那盆竹,近前問道:“問你一稀罕之話,若能叫你長生不老容顏不變,你願意否?”金鳳不解道:“好端端怎問出此話來,咱又非是神仙。”元清便將竹林中遇老道之事講出,又取出三個紅布來。金鳳笑道:“你莫不是真聽信了那老道之言。”元清道:“早先我也不信,只是我觀此老道非比常人,也不可不信些。”正說着,只見秋月走來稱胡志傑來此,元清忙叫其進來,志傑進院手拿一寶劍笑道:“明安只將買的那劍取下車,你祖父那把卻又遺落車上。”元清接過後稱謝,又將老道贈仙藥一事說了,志傑道:“天底下何來這般奇人,那老道現於何處?”元清道:“就於村外一竹林內,明培如若不信,眼下咱三人可去一遭。”三人於是一齊外出,直至竹林處,幾人進了竹林卻找了半晌也不曾找見,好似從不曾有過一般。金鳳道:“林子內遍地找過,怎的就是不見那老道?”元清也疑道:“真個奇了,莫非真遇着神仙不成。”又找見那處標記來,卻不見四周有甚草屋。胡志傑道:“眼下不見那老道,這甚麼仙藥暫不易服。”元清給了志傑一個,又將此仙藥禁忌說了,三人出得竹林,回至村中而散。

金鳳二人回至院中,元清將一仙藥遞於金鳳,想起老道那句偈語來,對金鳳講了,金鳳思索一陣道:“此語莫非不可近水火?若論表面之意倒是如此,深意如何我卻不得知曉。”元清道:“此語深奧,非一時可解,日後依形勢而思解。”二人各自離去,金鳳回至屋中,將那藥置於桌上。至日落西山,金鳳去食飯,恰巧秋月進屋來,卻不見金鳳,正待離去,見桌上一紅布似包甚麼東西,逐打開一看,見是一紅色丸藥,還散着微微紅光,疑道:“也不曾聽得金鳳姐身體不恙,這藥何來,又怎的現紅光?”也不想那許多,將布胡亂一包出屋去。待金鳳回來,見仙藥不知叫誰打開,心下一驚,趕忙拿着去找元清。元清道:“若過了一刻,此仙藥便失了靈性。也罷,先遇着贈我寶劍那老道,今又遇一送仙藥的,也算是仙緣而下,就信此一回。”言畢,將那仙藥直送入口中,金鳳問道:“覺之如何?”元清搖首道:“並無甚感覺,也無半些味道,如白水一般。”金鳳將元清那粒仙藥取來,思慮片刻道:“汝欲世世保國,吾願世世相隨。”說罷也送入口中。

看官。若他二人未服此仙藥,日後怎能撰出許多傳奇之事來,日後自會慢慢提及。且言那胡志傑將藥拿於手心,思來想去,不知怎弄纔好,正在思慮,正巧他表妹過來,見了志傑手中那紅布,不禁伸手一取,胡志傑回過神來,那布已被弄開,仙藥滾出,志傑見其竟現紅光,對元清話語也有幾分信了。志傑拾起嘆一聲,服下了。此日動身去了春合院,張元清出來相迎,胡志傑言起昨日無奈將那仙藥服下一事講了,元清道:“昨日吾同金鳳也服下,眼下咱三人俱是永生於世之人也。”二人略談幾句,志傑辭別而去。元清又去尋金鳳,將志傑之事說了,金鳳笑道:“且看數十年後如何罷,我還想着待老時怎樣呢,這張臉也不會變。只是此仙藥僅能叫人一直活於世,若遇刀槍之害仍與常人無異。”元清笑道:“若是避了刀槍劍戟之害,豈不就另當別論?”此時林秋月王水荷進來,水荷道:“你二人方纔講些甚麼?”李金鳳笑道:“我言鎮上湖中荷花開了,定極好看,你二人若無甚事,可一道去瞧瞧。”秋月笑道:“如此可好,只是廷春幾個卻脫不開身。”四人一齊談笑着出去,不題。

不知此後之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六回 城府軍首戰立功 草蛇谷劉廣亡身第九回 副先鋒絕處逢義士 張鵬柏奮勇破山關第十一回 胡先鋒按兵驚賊寇 襲官營雲龍喪劉麟第一回 建城府放糧賑災 神宗帝下榜平寇第十七回 劉慧娘焰火退官軍 鄭晶玉單騎戰麗卿第二十一回 王夫人論慈補宴 品魚餚亭下言笑第七回 胡志傑兵打烏龍關 劉慧娘陷地敗官將第十九回 範慶天計捉漏網魚 擒渠魁大軍歸紫禁第二十三回 呂老太敘憐秋月 張桂福遊釣驚芳第三回 受恩職起兵伐賊 猿木廟老僧獻圖第十三回 王將軍恨逐雲天彪 賈夫人兵變安秋府第七回 胡志傑兵打烏龍關 劉慧娘陷地敗官將第十二回 陳麗卿單捉雙將 常將軍獻身攻嶺第七回 胡志傑兵打烏龍關 劉慧娘陷地敗官將第十七回 劉慧娘焰火退官軍 鄭晶玉單騎戰麗卿第十五回 水攻計官軍奪頭關 鬥槍戰力破韋揚隱第二十二回 宴團圓羣賞中秋 李金鳳以月論物第十八回 胡志傑大破猿臂寨 張元清勘賊聚義堂第五回 張浩偉力滅楊騰蛟 陶震霆槍退幾路軍第二十回 張明安殿表本心 滿行裝衣錦還鄉第十回 劉慧娘飛雷顯威 胡志傑就計退兵第七回 胡志傑兵打烏龍關 劉慧娘陷地敗官將引子 奉師命尋仙赴萬仙 衆散星複道入凡塵第三回 受恩職起兵伐賊 猿木廟老僧獻圖第三回 受恩職起兵伐賊 猿木廟老僧獻圖第二十三回 呂老太敘憐秋月 張桂福遊釣驚芳第十七回 劉慧娘焰火退官軍 鄭晶玉單騎戰麗卿第一回 建城府放糧賑災 神宗帝下榜平寇第三回 受恩職起兵伐賊 猿木廟老僧獻圖第十二回 陳麗卿單捉雙將 常將軍獻身攻嶺第十五回 水攻計官軍奪頭關 鬥槍戰力破韋揚隱第十七回 劉慧娘焰火退官軍 鄭晶玉單騎戰麗卿第十九回 範慶天計捉漏網魚 擒渠魁大軍歸紫禁第十二回 陳麗卿單捉雙將 常將軍獻身攻嶺第八回 鄭子豪單杖戰四門 張元清遇險青樹林第十三回 王將軍恨逐雲天彪 賈夫人兵變安秋府第二十一回 王夫人論慈補宴 品魚餚亭下言笑第八回 鄭子豪單杖戰四門 張元清遇險青樹林第二十回 張明安殿表本心 滿行裝衣錦還鄉第六回 王麗娟鬥箭陳麗卿 鄭晶玉竊槍破賊寨第五回 張浩偉力滅楊騰蛟 陶震霆槍退幾路軍第十一回 胡先鋒按兵驚賊寇 襲官營雲龍喪劉麟第一回 建城府放糧賑災 神宗帝下榜平寇第十二回 陳麗卿單捉雙將 常將軍獻身攻嶺第二十一回 王夫人論慈補宴 品魚餚亭下言笑第十回 劉慧娘飛雷顯威 胡志傑就計退兵第十五回 水攻計官軍奪頭關 鬥槍戰力破韋揚隱第十八回 胡志傑大破猿臂寨 張元清勘賊聚義堂第七回 胡志傑兵打烏龍關 劉慧娘陷地敗官將第二十二回 宴團圓羣賞中秋 李金鳳以月論物第二回 張元清夜訪至交 盛街巷重金求劍第四回 傅玉飛錘打明將 麗卿箭射崔富官第六回 王麗娟鬥箭陳麗卿 鄭晶玉竊槍破賊寨引子 奉師命尋仙赴萬仙 衆散星複道入凡塵第二十回 張明安殿表本心 滿行裝衣錦還鄉第十三回 王將軍恨逐雲天彪 賈夫人兵變安秋府第一回 建城府放糧賑災 神宗帝下榜平寇第四回 傅玉飛錘打明將 麗卿箭射崔富官第十九回 範慶天計捉漏網魚 擒渠魁大軍歸紫禁第二十二回 宴團圓羣賞中秋 李金鳳以月論物第十九回 範慶天計捉漏網魚 擒渠魁大軍歸紫禁第十七回 劉慧娘焰火退官軍 鄭晶玉單騎戰麗卿第十八回 胡志傑大破猿臂寨 張元清勘賊聚義堂第十三回 王將軍恨逐雲天彪 賈夫人兵變安秋府第一回 建城府放糧賑災 神宗帝下榜平寇第十八回 胡志傑大破猿臂寨 張元清勘賊聚義堂第二回 張元清夜訪至交 盛街巷重金求劍第十三回 王將軍恨逐雲天彪 賈夫人兵變安秋府第十八回 胡志傑大破猿臂寨 張元清勘賊聚義堂第十一回 胡先鋒按兵驚賊寇 襲官營雲龍喪劉麟第三回 受恩職起兵伐賊 猿木廟老僧獻圖第二十三回 呂老太敘憐秋月 張桂福遊釣驚芳第十三回 王將軍恨逐雲天彪 賈夫人兵變安秋府第十九回 範慶天計捉漏網魚 擒渠魁大軍歸紫禁第十一回 胡先鋒按兵驚賊寇 襲官營雲龍喪劉麟第一回 建城府放糧賑災 神宗帝下榜平寇第二回 張元清夜訪至交 盛街巷重金求劍第七回 胡志傑兵打烏龍關 劉慧娘陷地敗官將第十四回 張元清分兵取潭山 猛官將力戰龐老賊第十三回 王將軍恨逐雲天彪 賈夫人兵變安秋府第十三回 王將軍恨逐雲天彪 賈夫人兵變安秋府第二十三回 呂老太敘憐秋月 張桂福遊釣驚芳第二十二回 宴團圓羣賞中秋 李金鳳以月論物第二十一回 王夫人論慈補宴 品魚餚亭下言笑第二回 張元清夜訪至交 盛街巷重金求劍第七回 胡志傑兵打烏龍關 劉慧娘陷地敗官將第二十三回 呂老太敘憐秋月 張桂福遊釣驚芳第一回 建城府放糧賑災 神宗帝下榜平寇第十六回 城府軍首戰立功 草蛇谷劉廣亡身第十二回 陳麗卿單捉雙將 常將軍獻身攻嶺第七回 胡志傑兵打烏龍關 劉慧娘陷地敗官將第十四回 張元清分兵取潭山 猛官將力戰龐老賊第二十一回 王夫人論慈補宴 品魚餚亭下言笑第九回 副先鋒絕處逢義士 張鵬柏奮勇破山關第十九回 範慶天計捉漏網魚 擒渠魁大軍歸紫禁第二十一回 王夫人論慈補宴 品魚餚亭下言笑第十回 劉慧娘飛雷顯威 胡志傑就計退兵第二十二回 宴團圓羣賞中秋 李金鳳以月論物第二十回 張明安殿表本心 滿行裝衣錦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