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上)基地

濟南府。

東曉五年秋,大夏國三省從暴風驟雨般的打土豪分田地中逐漸恢復過來了,又是一個秋收的季節。

就跟歷史上清國佔據北京後,大明境內突然又開始風調雨順起來一樣,大夏國入住三省後,這頭兩年也是風調雨順,在渡過了最艱難的一年,今年的秋收,農戶們就要開始繳納兩成的賦稅了。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有了糧食,其它一些事項便可以提上議事日程了。

山東省布政使衙門。

大夏國皇帝尼堪、工部尚書沈默、布政使馬鳴佩、鎮守使阿克墩、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陳文光、員外郎湯若望等人濟濟一堂。

你沒看錯,就是那位湯若望,原本在明國欽天監任職,以他的身份,可算是諸多來華傳教者中最富有學識的,天文、地理、數學、物理、生物、礦物均頗爲精通,還能鑄炮,製作玻璃和望遠鏡。

後世若是有人想要穿越到明末,在北方三省選擇據點的話,此人一定要弄到手裡,加上三省豐富的煤鐵資源,作爲起事之基一定會事半而功倍。

若是他遇到了清國,也一定會得到禮遇,並擔任欽天監高官。

可惜,他遇到了比他還要精通的尼堪。

饒是如此,尼堪還是讓他擔任了工部虞衡清吏司的員外郎,而不是到京師大學堂裡任職,那裡,不要說李光宗、劉文獻兩人了,就連後來進入瀚海大學畢業的原河間府天文世家子弟、數學極爲優異的戈仲文他也不如。

戈仲文,如今成了京師大學堂高等數學的首席教授,其最拿手的便是微積分,而微積分對於計算火炮的速度、加速度、彈道須臾不可或缺。

而在歐洲,同樣基於怎樣讓火炮射的更遠、更快、更精準的要求下的數學推算也在進行,不過想要達到微積分的高度還要等到二十年以後,它的發明者或集大成者,艾薩克.牛頓同學如今才兩歲,還在使勁兒吃奶呢,沒工夫給你研究數學。

於是,羅馬德意志大學畢業的湯若望就只能屈尊到工部任職了,這還是在尼堪特許的情形下,作爲天主教修士的湯若望已經在北京城擁有了一座小型的教堂,而這疏忽而至的大夏國的皇帝陛下明顯又對科技知識很感興趣,這才促成了湯若望進入工部任職。

“陛下,工部在山東省的礦場、工坊初步規劃如下”

“還是以濟南府爲基地,濟南府內,煤鐵資源豐富,除此之外,前朝官府、民間在臨淄、泰安州、兗州均設有煤場、鐵場以及相關作坊,山東省有至少三萬戶匠人,按照陛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原則,還是放在濟南最好,此地附近的煤鐵足以支撐一萬戶匠人的大規模生產”

“何況,按照陛下的提點,以及原有的開採,濟南府北面約一百餘里的商河縣有豐富的硝礦,以南百餘里的泰安州有豐富的硫礦,含量均不錯,雖不如陽都、依琳卡,不過在關內也算不錯了”

“至於煤炭,還是兗州一帶的最佳,不但容易開採,品相也不錯”

“登州附近金礦已經開採相當一段時間了”

“在前不久的行動中,官府或收購,或強制奪回,已經將境內大部分容易開採的礦場全部拿到手中……”

說到這裡,正在彙報的陳文光偷偷瞄了尼堪一下,見他依舊面無表情才繼續向下說。

原來這裡還有一個故事。

在收回登州棲霞、招遠一帶的金礦時,還是花費了好一番功夫的,那裡的勢力可比陽明堡的那些個土豪要強大的多,不過尼堪也沒有與彼等議和的打算,一開始就派出重兵包圍了礦場。

他讓山東布政使馬鳴佩與礦場東家直接談條件。

“給這些礦主留下一成礦場,剩餘的九成必須無條件交到官府手裡,當然了,官府也會適當給一些補償”

這些礦場主自然不甘心,在大明時,廠衛對礦場壓榨得最厲害時彼等也沒有屈服,特別是其中的於家、張家更是在此開礦已歷三代,家裡面的家丁更是比登萊總兵還要多,有了龐大的勢力就能將族裡的子弟送入學校深造,最終得以榮登舉人、進士的也不在少數。

加上彼等手中擁有大量的黃金,上下打點之下,整個山東官場幾乎都被彼等拿下了,倒是有東廠、錦衣衛的探子過來探究,可惜,在魏忠賢大力征收礦稅的時候,彼等明裡暗裡給朝廷上繳了大批的金銀,又利用上繳礦稅的機會與京城廠衛頭目交好,故此,崇禎上臺之後,他根本得不到多少真實的消息。

也就是後世滿清入關之後,彼等利用反抗剃髮令激起的民變、起義參與其中,從而招來了大軍,最終覆滅,否則,若還是在明國,他們依舊會逍遙下去。

藏富於民,大明確實做到了,不過代價也是慘痛的。

這樣的情形是尼堪不能容忍的,每個礦主手裡頭都有上千的家丁,想想就令人不安,故此,他一開始就槓上了。

結果也是明顯的,在瀚海軍高出一大截的火炮、火槍、騎兵的打擊下,所有的礦主、家丁都灰飛煙滅,這算是魯東在暴風驟雨的分田之下又一抹令人心悸的異色。

在這次事故里,受到牽連者有好幾千,最後除了礦工,大部分礦場主正主被殺,家屬發配到雅庫茨克,家丁全部被殺,只有礦工留了下來。

國庫裡又多了幾百萬兩,不過卻是帶着血跡的,除了上百年礦工的,自然還有大量礦主和家丁的。

作爲後世長在某旗下、又是軍人出身的尼堪對於秩序有着一種刻骨銘心的追求,他對於商業有着自己的認識,那就是,一切必須在官府的規劃之下進行,萬不可亂哄哄到處開花。

“或許,這也算是大夏版的特色制度?”

剛纔陳文光在彙報時,愈發沉穩的尼堪其實在內心也在想着這些事,最後還發出了一句自嘲。

“故此,濟南府的煤鐵複合體,商河的硝礦、硝坊,泰安州的硫礦、硫坊,兗州的煤礦,登州的金礦、銅礦,加上作坊,基本上能安置這三萬戶匠人了,不過這些匠人中,只有約莫兩萬人是從事與冶煉鑄造相關的,另外還有從事皮具、木器、磚石的,您看”

尼堪看向沈默,“沈部堂是什麼意思?”

沈默自從擔任工部尚書後,他終究不是像孫秀節那樣長期跟在尼堪身邊,知曉尼堪心思的人,故此他上任以來很是吃了不少苦頭,這也是他,做過海商,管過江陰沈家的船坊,換做任意一人,恐怕更是吃不消,他如今可算是明白了,皇帝陛下確實是對工部情有獨鍾,可不是光在嘴上說說而已。

“陛下”,沈默略略思忖了一下便回道:“一萬人,其中的青壯只有一半,還有一半都是老邁之人,皮具、木器、磚石等匠人與鐵匠比較起來,在緊要程度上終究要差一些,故此,職部建議”

“實在老邁不堪者就發一筆錢,讓彼等退休,原本素有聲望的大匠自然留下來,用以指導各作坊生產”

“青壯者全部留下來,都放在濟南府……”

“不可”,尼堪卻出身反對,“一萬人,大約是五千戶,有的是父子同在匠籍,在濟南府留下三千戶,剩餘的兩千戶分別安置在登州、德州、濟寧、兗州,每一處有五百戶,足以維持魯東、魯北、魯西、魯南的需要了”

“這些人,先乾乾看吧,再過個五到十年,彼等若是願意出去單幹的,不妨考慮”

尼堪的意思也很清楚,只要將濟南府這三千戶緊緊抓在手裡,充分利用大夏國的種種規制、機器進行生產,大規模生產各種標準產品,而周邊的那兩千戶除了標準產品,也可以根據客戶的需要生產一些個性化的產品。 шшш¤ тt kΛn¤ C○

當然了,這是尼堪想多了,這個時代,若是讓這些匠人的生產力全部發揮出來,生產出來的產品估計完全能滿足全省之人所需,什麼個性化,只有極少數需要,那還是在大明這種延續了中國幾千年傳統的審美趣味下的需求。

在陳文光剛纔所說的幾大工坊開起來後,黑乎乎、傻大肥粗、標準化、模式化將會充斥大夏一段時間,將那些傳統的審美趣味擊得粉碎。

這就是工業革命的代價。

這到底是好還是壞?

……

尼堪沒有時間考慮這些事了。

在山東的事情落定之後,他馬不停蹄地來到河北省永平府開平中屯衛,也就是後世唐山市所在,充分利用那裡的豐富、易於開採的煤鐵資源,打造河北省的煤鐵複合體,一方面用於安置包括京城在內以及原屬於北直隸的大量匠戶,另外也是將北京大量的作坊遷出去。

那之後,北京的作坊只接受粗鐵、粗銅的冶煉、打製,不接受礦石了,不過利用西山的煤炭製作煤球以及供給京城的鐵坊、銅坊、金銀作坊的煤炭自然還是有的。

此後,在山西太原府,同樣的大型煤鐵複合體也建設起來了,與此同時,位於偏關的硫磺、燧石基地也建起來了。

山西,在此時便是有名的極富煤礦之地,加上鐵礦也很豐富,作坊衆多,就在此時,偏關的硫磺/燧石、平陽府(運城市)的鹽早就開採多年了。

在原本的山西省,由於遍地都是礦場和作坊,實際上空氣污染與後世相比也不遑多讓,大夏國佔據此地之後,自然不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了,除了幾處大型的礦場、作坊,以及歷史上本就是大型作坊扎堆之地,比如太原府、大同府、平陽府之外,其它的小礦場一律關閉。

故此,山西省的上空,由到處是灰濛濛、黑乎乎的景象變成了只有太原、大同、安邑(運城市)、平定州(陽泉市)、偏關上空集中黑乎乎的景象,倒是讓其它地方的百姓鬆了一口氣。

第七章 阿拉套之戰(3)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三十九章 行者無疆(7)壹岐島,秋雨之戰(下)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十一章 克孜勒(一)靜靜的圖蘭草原第三十二章 大對決(三)烏真超哈VS喀達喇庫第十九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5)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八十二章 川藏決戰之大結局:成都,成都!(上)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四十一章 玄武青龍決之四:女真化的蒙古部落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六十八章 明斯克大公國(10)第三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中)第一卷 流金似火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四章 土爾扈特(4)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三十一章 喀啦契丹(二)喋血記第二十四章 羅察巴圖爾和富察費揚阿第八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下)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五十四章 春之祭(八)尾聲:夏初,絢爛開始第二章月朗星稀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七十六章 尾聲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八十三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中)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⑥第八十八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0)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三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下)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五十四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上)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島靜雲和由井正雪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八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7)東方港第八章 海參崴楔子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四十四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上)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⑥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七十五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9)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五十三章 蒸汽航線(5)將岸第八章 北緯42度(二)北冥之鯤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四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六:二條宮第三章 西行漫記(二)伊爾根與哲科伊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
第七章 阿拉套之戰(3)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三十九章 行者無疆(7)壹岐島,秋雨之戰(下)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十一章 克孜勒(一)靜靜的圖蘭草原第三十二章 大對決(三)烏真超哈VS喀達喇庫第十九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5)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八十二章 川藏決戰之大結局:成都,成都!(上)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四十一章 玄武青龍決之四:女真化的蒙古部落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六十八章 明斯克大公國(10)第三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中)第一卷 流金似火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四章 土爾扈特(4)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三十一章 喀啦契丹(二)喋血記第二十四章 羅察巴圖爾和富察費揚阿第八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下)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五十四章 春之祭(八)尾聲:夏初,絢爛開始第二章月朗星稀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七十六章 尾聲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八十三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中)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⑥第八十八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0)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三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下)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五十四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上)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島靜雲和由井正雪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八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7)東方港第八章 海參崴楔子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四十四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上)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⑥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七十五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9)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五十三章 蒸汽航線(5)將岸第八章 北緯42度(二)北冥之鯤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四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六:二條宮第三章 西行漫記(二)伊爾根與哲科伊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