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

八月的額爾古納河,兩側的白樺林形成了一道金色的海洋,遠處則是青色的落葉松,更遠處是冷杉,遠遠瞧去便是黑色,陣風從西北面吹來,黑色、青色、金色,加上綠色的河水,好一派漠北的美景。

從呼倫貝爾大草原北段的室韋開始,額爾古納河靜靜地向北流淌,直到與石勒喀河交匯後再蜿蜒向東,這一段距離長達七百里,兩岸皆是密密匝匝的高山、叢林。

這七百里的距離,從東西兩側有大小上百條河流注入額爾古納河,如今隨着尼堪的崛起,生活在額爾古納河西岸的各個使鹿、使馬的部族都投靠了他,被安排在尼布楚大草原的邊緣地帶。

而東岸,在索倫人眼裡的右岸之地(索倫人傳統,順着河流流淌的方向站立,東邊便是右岸,西邊則是左岸)卻尚沒有動靜。

右岸之地,從大興安嶺上也有幾十條河流從東邊注入額爾古納河,每一條河流都有一些小的部族生息繁衍,其中有鄂溫克人、鄂倫春人、達斡爾人,也有錫伯人、瓜爾佳人。

在額爾古納河的中間位置,有一條較大的河流,後世叫激流河,此時叫牛耳河,牛耳河南北,也有好幾條河流注入額爾古納河。

牛耳河下游,由厚厚的白樺葉組成的腐質層河岸上,一羣灰狼正在大山深處飛奔。

這羣灰狼的頭領卻是一匹通體漆黑的黑狼,不過眼下包括這頭黑狼在內的三十多頭狼都在死命地朝牛耳河中上游飛奔。

河岸並沒有狼羣的主要食物鹿羣存在,這羣野狼爲何如此拼命地向前飛奔?

天空中,有兩隻大鳥正緊緊盯着狼羣。

一隻在狼羣上空盯着,一隻卻在狼羣旁邊的叢林上空盤旋着。

不多時,狼羣上空那隻大鳥俯衝下來了,隨着離狼羣越來越近,大鳥的模樣也越來越清晰。

原來是一隻金雕,漠北空中之王!

只見那隻金雕雙翅展開超過兩米,身長約莫一米,頭部金色的羽毛在牛耳河發射的光芒下熠熠生輝。

金雕直接撲向了一頭拖在後面的灰狼,那頭灰狼估計是年老體衰了,落在後面約莫幾丈遠。

金雕鋒利的爪子直接刺瞎了灰狼的雙眼,接着又刺穿了它的喉嚨,這時有幾頭年輕的公狼撲過來準備救下這頭老狼,金雕騰空而起。

金雕沒有理會那頭倒地的老狼,繼續在空中盯着羣狼,不一會兒又俯衝而下。

草原之王就這樣被金雕戲弄着,按說以狼羣的智慧,想要躲避金雕,直接進入叢林就可以了,一旦進入叢林,金雕那巨大的體型想要一擊中的就很困難了。

不是狼羣不想,而是不能。

在叢林的上空,盤旋着的另一隻大鳥更令它們膽寒。

也有個別野狼冒險闖入叢林,不過隨着一道白色閃電俯衝而下,一聲短促的慘嚎之後森林又恢復了平靜。

那是一隻腹部、爪子潔白如玉,雙翅灰白夾雜的大鳥,身形比金雕略小,不過兇猛還過之,在密密匝匝的林間也能穿梭自如。

更爲關鍵的是,它不像金雕,需要分兩次才能殺死一頭野狼,它一次就夠了,或直接用利爪刺破野狼的喉嚨,或刺破野狼的心臟。

海東青,索倫人稱爲雄庫魯,意思是萬鷹之神,實際上就是肅慎、女真等名字的轉譯,也就是說它本身就是肅慎一系民族的化身。

無論是金雕,還是海東青,都是極其難得的獵鷹,不過這兩者擊殺野狼後並沒有停下來進食,而是繼續獵殺,眼見得是被人豢養的。

這兩者,林中最高明的獵人能得其一便心滿意足了,有人竟然同時養了兩隻!

狼羣的命運似乎註定了,他們頭也不會地向前跑,除了天上的兩隻殺神,更爲懼怕的是身後緊追不捨的一羣人。

這羣人約莫百騎,騎着黑色的馬匹,穿着黑色的熊皮或狼皮,戴着黑色的帽子,與葉雷的多溫部有些類似,他們也是披頭散髮,臉上沒有戴面具,而是用白色的塗料將眼睛、鼻子塗得煞白煞白的,眼圈卻畫得黑黑的。

這些人只有十餘騎在岸邊跑着,大多數人都進了叢林,能在叢林裡還能將馬速提到如此之快,顯見得他們騎術之高已經達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

岸邊的的十餘騎中,當中一人身材最爲突出,放到後世的話起碼超過一米九十,偏偏又生得異常雄壯,幸虧他座下的那匹黑馬也較爲高大,比周邊的馬匹高出一截,否則若是尋常的蒙古馬跑上幾里路便會氣喘吁吁。

那條漢子手裡拿着一張大弓,弓身也是黑乎乎的,超過三尺,估計沒有兩石以上的力氣很難將它拉開,那漢子卻是視若等閒,連續射出十餘隻箭只後竟然沒有絲毫的氣喘,而且箭無虛發,每箭必有一頭灰狼或其它獵物倒下。

狼羣最怕的是他!

叢林裡的黑騎士除了射殺誤入叢林的野狼,還將遇到的野豬、黑熊、堪達罕、黃羊、鹿羣向岸邊趕,一時便出現了一幕罕見的景象。

牛耳河西岸,羊羣、鹿羣、狼羣、野豬、黑熊一起在朝前飛奔!

等到天色漸晚之時,那漢子收回了兩隻大鳥,兩隻大鳥落到了那漢子的肩上,座下的戰馬身形略略一晃,顯見得這兩隻大鳥份量不輕。

那漢子將右手高高舉起,身後的黑騎士全部停了下來。

不多久,在一個河灣的開闊處,約莫三百名黑騎士都聚在那裡,有兩百人估計是剛剛過來的,並沒有參加剛纔的圍獵。

“大汗”

一名黑騎士單膝跪在那名高大漢子的面前。

“今日共計獵得黑熊兩頭,堪達罕三頭,黃羊三十八隻,野鹿三十六隻,野狼十五頭,山雞、野兔共一百多隻”

“按照您的吩咐,狼羣只擊殺老弱,其它的都放了”

那漢子略點了點頭便站了起來,很快便走向了河邊。

牛耳河,在他這個部族眼裡叫契丹河,是大遼國滅亡之後部分契丹人回到大興安嶺隱名埋姓的據點之一。

而他的這個部族叫依拉雅,實際上原本叫依拉雅契丹。

依拉雅部霸佔着契丹河,不過卻只有三百餘戶,還分散在長達三百里的河谷。

不過依拉雅部卻是七百里額爾古納河的主宰,也是七百里兩千多戶不同部族的共主,原因就在眼前此人做了部落的哈拉達。

烏赫恩都裡,額爾古納河流域唯一的一支達斡爾部落的首領,也是雄踞黑龍江中上游的索倫人大汗博穆博果爾任命的幾名副汗之一。

烏赫恩都裡原本叫阿林,索倫人一個爛大街的名字,不過隨着他的崛起,七百里額爾古納河兩岸都叫他烏赫恩都裡。

烏赫,死亡之意,恩都裡,神的意思,多指山神。

結合起來便是,死神!

烏赫恩都裡來到河邊,此時大興安嶺林中的氣溫已經下降到了零度左右,秋季裡的第一片雪花指日可待,烏赫恩都裡卻將身上的熊皮脫了下來,露出一副異常雄壯、肌肉虯結的上軀。

與葉雷不同,他的身上倒是很少見到傷疤,或許在他那神乎其技的箭術下,已經沒有人能抵近他的身邊。

在河邊將臉上的白泥洗乾淨後,露出來一張面色微黑、棱角分明的長臉,一圈絡腮鬍子修建的整整齊齊,鬍鬚粗大,根根如衝冠的怒發。

他身邊還放着兩根短槍,每隻約莫六尺長,槍身也塗得黑乎乎的,槍尖約莫一尺長,晶瑩閃亮,倒是用上好的鐵料打成的,槍尖下面各吊着一簇紅纓,那應該是他近戰的武器。

再看那三百黑騎士,身邊武器或是彎刀,或是長槍,或是狼牙棒,無一不是用上好的鐵料打成的,這樣的小部族,若是全部要向外面交換的話肯定很難配齊如此多的好武器。

那就只有一個解釋,他們這一部族本事便是善冶之族。

不過,契丹河、達斡爾族,若是尼堪得知了,一切便昭然若揭。

夜色下,幾大團篝火正在熊熊燃燒,衆人吃完剛剛獵獲的獵物之後都圍着篝火呼呼大睡。

“噠噠噠”,西邊突然傳來馬蹄聲。

烏赫恩都裡猛地驚醒了,他倏地站了起來,黑沉沉的身影配着隨風飄散的長髮,在火光的照射之下顯得愈發強悍。

黑色的大弓瞬間便拉開了,弓上一氣搭了兩隻重箭,箭尾的羽毛也很粗大,多半是用黑雕的羽毛製成的。

不過隨着來騎的抵達,烏赫恩都裡將大弓放下了。

來騎也是一身黑色,是他放在族裡看家的弟弟。

“阿渾,根河流域的三個部落向南投靠了尼堪!”

“哦?”,烏赫恩都裡一雙粗大的眉毛不禁擰得緊緊的,他的治下號稱有兩千多戶,不過多半匯聚在北邊的哈達河、中間的契丹河以及南邊的根河三條較大的河流附近,而根河附近的三個部落人數最多,並且還是養馬最多的索倫部落。

根河靠近呼倫貝爾大草原,附近的三個部落既能養馬,又能養鹿,夏季便回到根河流域,冬季則遷徙到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北端。

三個部落加起來也有近六百戶,一下少了三分之一的部族,烏赫恩都裡不禁有些憤怒了。

第二十章 隴右往事之二:和碩特重騎第五十五章 尾聲(1)收穫第三十四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下)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東(2)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第五十二章 春之祭(六)聖者的光環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七十一章 一路向東(1)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頓河騎兵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二十五章 俘虜的新生活(上)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五十九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5)第九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下)第四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1)地字第十一號房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二十一章 河套風雲(上)賀蘭山缺第七章 額亦都與范德薩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五十二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中)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九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④第十九章 林中不寧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十五章 羅佳,羅佳第十六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2)第七十四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8)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十九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④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四章 黑龍江(上)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三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4)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十八章 密信(中)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六十五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5)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十八章 龍戰於野(一)五大渠魁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七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⑥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十六章 克孜勒蘇(中)第四十八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上)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三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一:先手第四十三章 玄武青龍決之六:囂張的死神(2)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八章 三雄會第六十二章 明斯克大公國(4)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十三章 美洲公司之六:蛇河畔,棕熊、大蛇、灰狼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十章 姍姍來遲的皮島海戰
第二十章 隴右往事之二:和碩特重騎第五十五章 尾聲(1)收穫第三十四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下)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東(2)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第五十二章 春之祭(六)聖者的光環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七十一章 一路向東(1)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頓河騎兵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二十五章 俘虜的新生活(上)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五十九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5)第九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下)第四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1)地字第十一號房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二十一章 河套風雲(上)賀蘭山缺第七章 額亦都與范德薩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五十二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中)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九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④第十九章 林中不寧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十五章 羅佳,羅佳第十六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2)第七十四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8)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十九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④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四章 黑龍江(上)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三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4)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十八章 密信(中)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六十五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5)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十八章 龍戰於野(一)五大渠魁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七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⑥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十六章 克孜勒蘇(中)第四十八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上)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三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一:先手第四十三章 玄武青龍決之六:囂張的死神(2)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八章 三雄會第六十二章 明斯克大公國(4)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十三章 美洲公司之六:蛇河畔,棕熊、大蛇、灰狼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十章 姍姍來遲的皮島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