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自南向?

貝子廟的清晨寒風如刀,在十月的天氣,中原還是秋高氣爽的日子,而塞外草原上,早晨的天氣已經是滴水成冰了。到了中午氣溫才略微回暖,而漫長的冬季,很快就要來到。

現在貝子廟最高的指揮官是安蒙軍的軍需處長餘小週上校,他可是現在江北軍總軍需長陸通海最得意的弟子,當年在保定學主計課程年年第一的。安蒙軍留守部隊集結到貝子廟以後,野戰部隊的朱營長不敢承擔這麼大的責任,他作爲軍銜和職官最高的軍官,就主動把這個擔子挑起來了。

貝子廟集結有安蒙軍的一個完整步兵營,侯明支隊(一個騎兵營,兩個騎馬步兵連),軍直屬輜重營全部,軍直屬工兵營一部,一個騎兵通訊連,還有一個四門一二式迫擊炮的炮兵連,在貝子廟修築了三個土城,成三角狀守備。安蒙軍的物資、彈藥、糧食在這裡堆積如山。就算大部隊回來了,支應全軍一個月用的物資是足夠的。民夫想回家的都遣散了,只留下幾百個願意在安蒙軍投軍的塞外漢子,編了一個臨時的輜重營。

部隊集中在一起後,餘小周的心也算定了許多,眼看天將入冬,綏遠的北軍未必會上來,就算上來,貝子廟也很可以堅持一段時間,等待主力的到來。那時就很可以和北軍周旋一段時間了。至於關山阻隔,安蒙軍如何才能回到江北,一路上又要經歷多少的血與火,餘小周並不知道,他也懶得去想。這些問題,都是要何燧來做決定。

對於這個安蒙軍司令,甚至說到吳採、何燧、陳山河這江北軍三傑,他們這些和蔣百里南下的參謀精英們,一開始都是頗爲瞧不起。他們接受過什麼訓練,我們又接受過什麼訓練?但是越相處到後來,才越來越佩服。吳採的沉穩顧大局,何燧的果斷堅定,陳山河面如處子但是性烈如火,不糾纏細務卻極得軍心,都不是在課堂上能學出來的。有何燧這麼個司令在塞外掌總,也是安蒙軍上下數千官兵雖然孤軍遠懸塞外,但是仍然信心十足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看着身邊的傳令騎兵來來往往,餘小周滿意地嘆了一口氣,再要一天,最多兩天,自己這個任務就算是交卸了。現在安蒙軍主力離自己不過是一天半的行程,雙方已經取得聯絡,眼看就要會師一處啦!

正覺得有些輕鬆的時候,就看見遠遠有七八匹馬飛快地疾馳過來。看服色都是自己派出去向東搜索警戒的騎兵部隊,但是派出去兩個班,怎麼就回來這麼點人?身邊的軍官士兵們也都發現不對,土城的門趕緊打開了,七八匹馬旋風一樣從門洞衝了進來,才勒定馬,就有一個人從馬上摔了下來。身邊的戰友跳下來抱住他的身子直搖,但那個兵士身上彈傷好幾處,強撐着最後一點生命力趕回來,這時已經是回天乏術了。

餘小周分開人羣趕了過來,面色像掛了一層寒霜:“這是怎麼回事?碰到什麼敵人了?北軍嗎?”

當先一個騎兵班長忙站了起來,臉上全是塵土,還有被寒風凍裂的口子。他僵硬地敬了個禮:“餘處長,不是北軍!我們向東一直搜索警戒到了哲斯那個地方,發現了烏泰部隊的主力,足足有幾千人!一個個餓得像狼一樣。錫林郭勒盟的牧民今年提早向南邊的草場去過冬了。估計他們什麼都沒搶到,這幫沒家的餓狼就衝着咱們來了!看來是想打開貝子廟,搶咱們的物資,好回外蒙去過冬。我們被他們發現了,拼命地向回撤,還是給他們吃掉了一個多班……餘處長,我沒帶好隊伍,你處罰我吧。”

餘小周就覺得一震,忙問道:“他們確切是朝貝子廟方向來了嗎?”那班長看來已經是透支了自己全部的精力,疲倦地用力點頭:“沒錯,追着我們直朝這裡來了!”餘小周還想追問下去,土城碉樓上面的瞭望哨已經大聲地喊了起來:“東面,東面!大量的騎匪!”

這個就是戰鬥的口令了,沒有等到餘小周下命令,周圍的士兵們都立刻行動起來,各自就各自的作戰位置。出了三個土城,外圍壕溝和地堡的工事也全部就位。馬匪來就來吧,這裡可不是讓你們隨意洗劫的蒙古部落,而是兵精彈足的安蒙軍!

楊度從大總統府那裡議了一天的事情,滿身疲憊地回到自己下處。現在北方的事情眼看着越來越混亂,雖然在京漢線上重組了指揮體制,但是芝泉和華甫兩個人能合作得怎麼樣,還要另說。而且如果信陽被南軍拿下來了,這北上南下的調動是否來得及?被隔離在武勝關外的北軍主力,是否能和齊燮元和何宗蓮的兩個軍會合上?主持中樞的袁世凱身體眼看着就垮下來了,中樞的人心是否還能穩定?

總之,他對軍事是不抱樂觀態度的。就算他分管的籌備大選這一塊,隨着袁世凱的威望一再受打擊,本來已經籠絡住的進步黨和共和黨,又很有些自行其是的樣子了。特別是共和黨的議員,多有家在江浙的。郵電檢查所偷偷檢查他們的信件,甚至有向雨辰獻媚輸誠的,還不在少數!這個國事是越來越難辦。前些日子他和熊鳳凰喝酒,替總統掌握着財政部的熊也向他大倒苦水,自從大借款一再停辦之後,財政部囊空如洗,袁世凱也越來越不待見他。手中只抓着交通部,那些交通部的收入簡直就成了前清時候的內庫一樣!

公務員鬧餉,北京警察三個月沒領薪水,上次來請願,熊鳳凰還狠狠地捱了兩記耳光!袁世凱將所有財力都集中在這次戰事上面,其他省份的巡防隊多有兵變的。他指着自己鼻子罵,撐到大選結束,要是還幹這個財政部長,自己就是王八蛋!死後進不了祖墳!最後還神神秘秘地向楊度透露,這次戰事能支撐下來,很可能是大總統以東北權益偷偷向日本抵押借款的。要是真鬧出來,本來支持大總統的英國可能第一個就不幹!

談起現在北方事情日蹙,兩人都是嘆息。光復以來多好的局面,怎麼沒多久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這個問題熊鳳凰想不清楚,就連楊度也覺得模模糊糊的。

從湖南老家帶來的長隨將楊度送進了自己的書房,又恭謹地問他要不要讓小廚房開飯。楊度不耐煩地揮了揮手:“你去吧!我在總統府用過飯了……晚上替我杜門謝客,我誰也不見!”他的從人本來就簡單,看他們都退了出去之後,楊度也沒有進大書房,閃身就去了自己的小書房。

一推開門,就見裡面端坐着一個人在燈下看着書。楊度笑着走過去,拿起他手中的書翻翻:“白老哥,怎麼就看些濟公傳這些東西?你也是江北軍的大人物了,這書可配不上你的身份啊。”

燈下那個人正是白斯文,他淡淡地笑了笑。這些日子來,南北一正式開打,狠收了他運動資金的陸建章頓時就翻了臉,開始大舉打擊他組建的地下情報網絡。不管是新宗社黨還是給雨辰做事的情報員,都抓起來軍法處置,唯有對他似乎還留了點情面,給他容了點逃跑的時間。

這種情況下,白斯文怎麼能就這樣跑回江北呢?前些日子他做得太過招搖,自己心裡也有些警惕,另外還佈置了一些秘密的情報暗線。於是就在北京東躲西藏地主持着這裡的情報工作。北洋這些官僚做事的風格他也瞭解,一開始雷厲風行是給上面看的,後來就一天賽過一天地稀鬆了。後來看到北洋因爲前線戰事一再不利,他居然又大搖大擺地聯絡上楊度來了。

聽着楊度拿他開心,他也笑道:“皙子兄,我們丘八出身,不懂得什麼深文大義,還是多瞭解些老百姓怎麼想吧……我爲什麼能堅持到現在,還沒有被陸建章拿住,還能往我們司令那裡傳情報?因爲我就和北京的百姓打成一片了,到哪裡都有人掩護着我呢。”

楊度聽他吹牛,哧的一聲笑了出來:“你就吹吧,一些滿人餘孽,能有多大活動的本事?要不是咱們愛朋友,你早就被槍斃七八回了……前些日子被密探追得走投無路,跑到我這裡來,我冒着天大的干係把你留下來了,可不是聽你在這裡說嘴的。”

白斯文嘿嘿一笑,也沒什麼覺得丟人的。自己一個小小的上校情報副處長,能在北京城活動成這個樣子,已經足可以使他自豪了。他試探着問楊度:“皙子兄,今天鐵獅子衚衕那裡關防嚴密,北京市面上又風傳袁總統身體不好,你耽擱這麼久回來,是不是因爲這件事情?”

小小書房裡面一下沉默了下來。楊度面上如掛了一層寒霜,只是無意識地敲打着書桌。眼睛直直地盯着白斯文,一時也並不說話。袁世凱患病的消息傳出來他並不奇怪,京城這個地面邪,你越是想封鎖消息,這消息越傳得快。關於袁世凱和雨辰這次南北對決,京城什麼樣的流言都有。最出奇的是說袁世凱是京城法源寺下面的一支蛤蟆精,是法源寺十大妖中最後一個,也是亂清室江山的。其他的妖怪還有什麼蟒蛇精曾國藩啊(曾國藩身上一直有癬,形如蛇斑),紅羊精洪秀全哪,狐狸精慈禧啊……都已經到世上走過一遭了。現在蛤蟆精氣數已到,而雨辰就是小張太子轉世,身邊的那些大將就是四伏魔龍將下凡。把這最後一個妖精收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他只是非常認真地在考慮,袁世凱的確是支撐不了太久了。看他的壽元,支撐過明年都很危險。眼下戰事倒不用太擔心,雨辰沒那麼大胃口一直打到直隸來。但是袁世凱身後,北洋分崩離析就在眼前。自己一向在北洋團體裡面得罪人,今後將如何自處?在總統府看着袁世凱強撐着病體佈置軍事的時候,他就一直在轉這個念頭。但是總想着袁世凱待自己實在不薄,不能在這個時候背叛他。可是當江北軍這個圓滑世故的情報處長坐在自己面前的時候,這些念頭又不自覺地浮上腦海。

白斯文何等靈性的人物,看他這樣出神,心裡面也猜到五六分,哈哈地朝楊度笑道:“皙子兄,你也不必煩惱。咱們兄弟二人說好的,咱們只論交情,不說其他。也不要你背叛恩主,你也不管我給司令操勞的事情……反正你要是有什麼決定,兄弟都支持你。說起來這天下的事情不就是他媽的這麼回事?咱們這些人自己不能成個局面,總要替人家辦事不是?在哪裡吃這碗飯還不是一樣……”

聽着白斯文說不勸他不勸他還是拐着彎子在那裡下藥,楊度不由得一笑,白斯文就有這個本事,和任何人相處周旋起來,都很快能拉得親熱。他笑罵道:“滾你的吧,整天給你們司令做說客,他就那麼好?我看也稀鬆平常得很……”

他在那裡開玩笑,白斯文可真站起來整整自己身上的衣服,拿起帽子就要離開。楊度一愣:“白老哥,怎麼這麼開不起玩笑?這麼晚了,你要去哪裡?”

白斯文笑道:“我怎麼會經不起你老大哥的玩笑?今天鐵獅子衚衕戒嚴,定是有什麼大事情佈置了,我找幾個朋友打聽一下。得爲咱們司令辦事哪!”

楊度心下有些感動,現在白斯文的處境頗爲危險。鐵獅子衚衕的事情他張嘴問楊度就成,但是自從上次約定大家只朋友論交,不談公事之後,他就真的絕口不提。晚上戒嚴也要出去打探消息,做朋友到他這份上,也當真不容易了。他伸手想將他留下來,卻最後只化作了一聲低低的嘆息。看着白斯文揣着小心出了房門,他坐在椅子上面頹然按着頭。

帝王術,帝王術……難道從自己師傅到自己,最後都是要變成一場笑話嗎?還是這個時代已經變了,最後拼的還是實力,已經沒有了他們這些縱橫家的位置?江北軍和他們那個年輕的首領,這次究竟想做到哪一步?湖北戰局不利已經是擺在眼前的事情了。他們得手於湖北之後,還會繼續北上嗎?而袁世凱還有什麼厲害招數沒有使出來?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君等北面,我自南向?

小書房裡的座鐘滴答滴答地響着,楊度熄了燈,呆坐在那裡,只有一對眸子在黑暗裡閃閃發亮。

信陽一帶的天色已經漸漸放明瞭。陳山河支隊主力昨夜並沒有休息,在即將到達信陽附近的時候,連夜堅持在行軍,一夜走出去六十里路。等到離董山不過二十來裡的時候,已經碰上了教三團派回來聯絡的騎兵。

蔡恆文是最先接到教三團的報告的,他匆忙看了一下王也魯在山頭鏖戰間隙匆忙寫就的報告,臉色先是一喜,接着就是深有憂色。他凝神想了一想,飛馬就去找在隊伍中間督促前進的支隊長陳山河。

果然就在隊伍行軍長列的中間,陳山河也沒有騎馬,和士兵們一起奮力步行着。他敞着軍服的領子,清亮的嗓音前後響出去好遠:“弟兄們!不遠了啊!咱們吃了這麼些天苦頭,槍沒繳幾條,俘虜沒抓幾個。最後目標就在眼前啦!北洋第一師是他們起家的部隊,咱們要是能把他們揍個乾淨,那可就名揚天下啦!”

兵士們昨天晚上就一次大休息,一次小休息,已經疲倦得夠戧了。這個時候聽着他們的支隊長陳山河還這麼有精神,在隊伍裡面和他們一起行軍,連說帶笑的,這腿上的痠軟也似乎好了一些,鼓起精神走快了許多。

“支隊長,這一仗打完了,就可以到湖北去繳槍了吧!”

“繳其他部隊的沒有味道,咱們專盯着第三師好不好?那幫王八蛋,老子在津浦路上和他們見過仗,有種!”

“我看還是繼續往北打吧!湖北北洋軍有咱們其他部隊收拾,咱們沿着京漢線往北打,把咱們安蒙軍老大哥接回來。然後朝北京周圍一擺,看袁世凱那個龜兒子下不下臺!”

“司令當總統,支隊長你當陸軍部長吧!”

“支隊長,聽說浙江有兩個姐妹花一直追你,你選誰?咱們青軍會可不許納妾啊!”

陳山河滿臉帶笑,槍響了他是親孃老子不認,平時在部隊裡面卻最喜歡和這些年紀相仿的青年下級軍官打成一團。聽着這些軍官朝他起鬨,他心裡更是高興。部隊的士氣絕對是沒話說的,經過這些時間整訓,戰鬥力也有很大提升。你隨便叫哪支北軍五天走六百里路來試試?信陽他簡直覺得自己有十二分把握可以拿下。

現在已經不是北洋軍的天下啦,民**隊,還是要數咱們江北軍!他心裡面盤算得清楚,臨行前司令和司馬湛都有長電向他交代,該支隊應該果斷躍進,不必擔心側翼。拿下信陽之後就果斷破路,切斷京漢線上有線電報聯繫,然後直撲武勝關,將這個由河南進出湖北的要點拿在手中。湖北前線北軍餉道被截斷,通信不靈,也只有崩潰這一條路好選擇了。到時各部的行動自由度就大了很多。

蔡恆文在隊列裡面找到了這個正走得一身是汗的支隊長,大聲喊道:“無病,先頭教三團的緊急軍情!”陳山河從隊伍當中出來,一邊擦汗一邊從蔡恆文手中接過了那紙報告。

“支隊長陳,參謀長蔡鈞鑒:

“我先頭教三團已發揚教導旅系統部隊之勿忘張堡精神,於夜十一時偷襲董山得手。董山守軍一團已被我驅逐,繳獲甚多。先加緊構工,準備迎接北軍反擊。至一時起,山頭落彈如雨,北軍事先看來早已標定董山高處諸元,射擊準確,我傷亡頗多。但教三團有一人在,董山當在我手。望主力盡速趕到,信陽北軍不足平也。特此敬達。”

“教三團團長,王也魯於董山凌晨二時。”

陳山河咬着嘴脣沒有說話,護兵把他的馬牽了過來。他翻身上了馬背。突然揚着手中的那紙還沾着硝煙和血跡的報告大聲道:“各級軍官注意!先頭教三團已經克復董山,現在正在迎接北軍的瘋狂反撲!我們的弟兄在拼命,在流血!向前向後傳,跑步前進!”

隊伍頓時就變成了一條向前奔涌的洪流,陳山河轉頭對蔡恆文道:“參謀長,把咱們的騎兵部隊集中起來,先趕到董山那裡佔領陣地,迎接部隊。你在前面盯着,到一支部隊就整理一支,馬上使用上去,不要亂了戰鬥序列。現在王也魯估計打得很苦!要是把北軍反撲這口氣打下去了,那就勢拿下信陽簡直就是一反手的事情,趕緊執行吧!”

蔡恆文看陳山河雖然興奮得眼睛發亮,吁吁氣喘,但是在這種時候做的決定還是清晰明智,心裡頭的熱情也被他煽惑起來了,在馬上標準地行了一個軍禮,大聲道是,勒着馬就絕塵而去執行命令了。各部的騎兵在接到命令之後,也一邊行軍一邊集合,然後就衝到最前方去了。

陳山河眼睛亮閃閃地在那裡鼓動着部隊,董山,不,信陽,我們江北軍來了!

第93章 安定西北第128章 北方軍和預備軍第169章 一開始就註定的失敗第184章 海軍的兵變(下)第60章 各有所謀第33章 沿着津浦路前進第112章 1916年的新年第30章 囑託第19章 新府院之爭第150章 潮起第24章 審判(二)第46章 泰山壓頂第168章 粉碎第2章 從鎮江到上海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140章 準備第133章 地震(三)第4章 石油之夢(下)第6章 海軍的心思第193章 風與孰高第5章 塞北江南第146章 胡無人第91章 大本營第66章 首相之死第36章 新的戰場第98章 黎明前的黑暗(四)第189章 被風吹動第173章 背後第54章 十年生聚第168章 粉碎第35章 國寶第16章 清室退位第3章 殺張事件第35章 國寶第161章 牽動中的全局第90章 從亞洲到歐洲第60章 平衡第130章 三方第24章 審判(二)第8章 八方風雨會武昌第60章 第一次北伐的結束第181章 追晉第1章 和袁世凱的大交易第27章 糾纏(一)第75章 女孩子眼中的時代(下)第77章 國運誰屬第92章 未來(一)第25章 戰雲密佈第67章 餘波盪漾第60章 第一次北伐的結束第59章 等待第1章 安蒙軍的由來第185章 開始的結束第175章 不同的時代第11章 解決(三)第19章 新府院之爭第30章 糾纏第24章 審判(二)第41章 決斷第37章 統合(一)第60章 各有所謀第55章 北軍之雄第56章 新局第5章 最長的一夜(二)第127章 密約第117章第147章 漢道昌第55章 北方的密議第58章 醞釀第19章 前哨戰(下)第65章 白山黑水第53章 最兇猛的突襲第60章 平衡序章回到1911第82章 大雪安魂曲第91章 國家統一安全委員會第58章 醞釀第188章 重整第39章 在北方(下)第27章 機會來臨第83章 朋友第85章 博弈第186章 認輸第54章 山東和蘇北第29章 糾纏(三)第3章 奠基(三)第139章 飛速運轉第33章 聯邦黨第54章 山東和蘇北第147章 漢道昌第123章 凡爾登(四)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16章 繼續推進第92章 升旗第24章 夜奪天保城(上)第75章 女孩子眼中的時代(下)第183章 海軍的兵變(上)第166章 匯聚第60章 各有所謀第13章 解決(五)
第93章 安定西北第128章 北方軍和預備軍第169章 一開始就註定的失敗第184章 海軍的兵變(下)第60章 各有所謀第33章 沿着津浦路前進第112章 1916年的新年第30章 囑託第19章 新府院之爭第150章 潮起第24章 審判(二)第46章 泰山壓頂第168章 粉碎第2章 從鎮江到上海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140章 準備第133章 地震(三)第4章 石油之夢(下)第6章 海軍的心思第193章 風與孰高第5章 塞北江南第146章 胡無人第91章 大本營第66章 首相之死第36章 新的戰場第98章 黎明前的黑暗(四)第189章 被風吹動第173章 背後第54章 十年生聚第168章 粉碎第35章 國寶第16章 清室退位第3章 殺張事件第35章 國寶第161章 牽動中的全局第90章 從亞洲到歐洲第60章 平衡第130章 三方第24章 審判(二)第8章 八方風雨會武昌第60章 第一次北伐的結束第181章 追晉第1章 和袁世凱的大交易第27章 糾纏(一)第75章 女孩子眼中的時代(下)第77章 國運誰屬第92章 未來(一)第25章 戰雲密佈第67章 餘波盪漾第60章 第一次北伐的結束第59章 等待第1章 安蒙軍的由來第185章 開始的結束第175章 不同的時代第11章 解決(三)第19章 新府院之爭第30章 糾纏第24章 審判(二)第41章 決斷第37章 統合(一)第60章 各有所謀第55章 北軍之雄第56章 新局第5章 最長的一夜(二)第127章 密約第117章第147章 漢道昌第55章 北方的密議第58章 醞釀第19章 前哨戰(下)第65章 白山黑水第53章 最兇猛的突襲第60章 平衡序章回到1911第82章 大雪安魂曲第91章 國家統一安全委員會第58章 醞釀第188章 重整第39章 在北方(下)第27章 機會來臨第83章 朋友第85章 博弈第186章 認輸第54章 山東和蘇北第29章 糾纏(三)第3章 奠基(三)第139章 飛速運轉第33章 聯邦黨第54章 山東和蘇北第147章 漢道昌第123章 凡爾登(四)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16章 繼續推進第92章 升旗第24章 夜奪天保城(上)第75章 女孩子眼中的時代(下)第183章 海軍的兵變(上)第166章 匯聚第60章 各有所謀第13章 解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