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江浙滬聯軍

鎮江碼頭。

來了?來了!在碼頭聚集的人羣爆發出了一陣巨大的歡呼聲。兩艘冒着黑煙的炮艦威風的開在最前面,犁開了江水。後面就是原來用來給清朝海軍大臣作爲巡視艦的舞鶴號,上面懸掛着雨辰的將旗。再後面纔是登瀛洲號運輸艦,還有火輪拖帶的大隊木船。

中華蘇滬革命軍終於在1911年的11月25日,開到了鎮江。

船慢慢的都靠了碼頭,戴着五色徽軍帽,穿着整齊的黃呢制服,穿着皮靴的蘇滬革命軍士兵們排成了隊,陸續下船。在迎接的鎮軍士兵們羨慕的眼光中,這些從上海來的士兵們營養良好,裝備齊全,胸前的子彈袋裝得滿滿的。一匹匹騾馬從船艙裡被趕了出來,小心的走下跳板,這些牲口馱着的馬克沁重機槍包裹着深綠色的槍衣,神氣的在向鎮軍士兵們炫耀。

雨辰乘坐的舞鶴號也靠近了碼頭。林述慶和陶駿保早已在那裡等候着他。旁邊還站着一個佩着指揮刀的年輕人,高過膝蓋的馬靴錚亮。聽着碼頭蘇滬軍軍官們的口令聲響亮。在忙着集合隊伍。林述慶朝陶駿保苦笑道:“這雨司令走了一趟大上海,頓時就發了洋財,早知道,我們也就走這一趟了。現在人家勢大,我們勢弱,想想真沒什麼味道。”陶駿保冷冷的回答:“各人有個人的緣法,我們盡好自己的本分也就可以了,馬上浙江的支隊也要過來,我們這三處集合在一起的大軍,可全要這雨司令補充接濟了。”

正說話間,雨辰已經拉着吳採,春風滿面的大步走下跳板。三個人頓時打起了精神,看着這個現在已經名動全國的青年都督。

他比離開鎮江的時候粗壯了一些,臉上也少了些書生氣。脣上淡淡的留起了一撇鬍鬚。身上的軍服筆挺,還披了一件軍大衣。馬靴的馬刺踩在跳板上叮噹做響。還沒走近他就朝着林述慶高聲笑道:“頌亭兄,違教久矣!上次去上海的時候,兄弟帶走了幾員頌亭兄麾下的干將,這次見面先不說其他的,賠罪在先!”

兩人走得只有一步的時候,不約而同的敬了軍禮,又熱烈的握起了手來。林述慶對着他身後吳採笑道:“念蓀,幹嘛覺得不好意思?我這裡出去的時候是隊官,現在已經當了團長,我也爲你高興啊!大家現在一起組成聯軍,大家又在一起幹了,有什麼不好?”

吳採勉強笑了一下,朝林述慶敬了禮。站在雨辰身邊抿着嘴並不說話。林述慶拉着雨辰的手:“這裡大家都是熟人,只有一位雨司令沒有見過,我來介紹一下。這位就是代表浙軍先來聯絡的代表,克強先生的長公子黃一鷗同志!”

那黃一鷗矜持的笑笑,也朝雨辰敬了個禮。雨辰看着他穿着校官的制服,方臉大耳,自有一種世家子弟的氣度。忙握住了他的手:“久仰得很,久仰得很啊!克公現在在武昌情況如何了?”

這就是雨辰在裝白癡明知故問了。黃興纔到武昌的時候,大家都把希望全寄託在他身上,黎元洪還特地仿漢高祖登臺拜韓信的例子,搭了拜將臺給他升帳。還派出騎兵手執“黃興到”的大旗昭告四方守軍。但這位老先生的部下卻太不爭氣,連連被馮國彰的北洋勁旅打得敗退,先丟了漢口,又丟了漢陽。威信在湖北也一落千丈。

雨辰挑這個話題出來,實在讓黃一鷗這個心高氣傲的年輕人有些下不來臺。不過這小子也畢竟是見過世面的人物,輕巧巧的就轉了話題:“家父在武昌是屢敗屢戰,仍然在堅持。不過也吸引了滿清的全部勁旅,長江中游的苦戰,就是要爲我們在長江下游的大舉創造機會。雨司令作爲同盟會的後起之秀,當不能放過這個大好機會。”

這小子,故意的把後起之秀這個詞咬得很重,想來也是譏笑雨辰這個大可懷疑的同盟會身份。雨辰哈哈一笑,牽着幾個人的手就朝前行去:“此來就正如一鷗兄所說,光復南京的事業,不能再拖下去了。我雨辰拼了性命,也要把南京城打下來的,就算死,也是要死在南京城下!”

看着雨辰一副在那裡作爲老大派頭的樣子發話。林述慶和陶駿保對望了一眼,都微微搖了搖頭。

“這次江浙滬聯軍合兵一處,鎮軍有兩個旅,三千五百人,浙軍有一個支隊,大概四個完整的步兵營,兩個巡防營,還有半個炮兵營,三千二百人。然後就是雨司令的蘇滬革命軍主力了,三個步兵團及完整的直屬分隊,接近八千官兵。毫無疑問,我們這三支隊伍以雨司令的部隊爲主力。更要緊的是,浙軍沒有兵站,而鎮軍也極其缺少軍資儲備。我們這三支隊伍的接濟,就全要靠雨司令設法了。我深信,南京必下,革命必成。而雨司令在光復史冊上的地位,也必然光輝燦爛!”

黃一鷗的實力分析的一席話收煞極其漂亮,他目光炯炯的看着雨辰。雨辰卻不爲所動,在那裡呆着臉出神。他在盤算自己手上的東西呢,怕吃了大虧。

他在上海前後撈了1400萬元左右,花了450萬辦銀行,建軍和主政上海快一個月花了200萬左右。還剩750萬,都放在幾家銀行裡面,陳其美接任上海,除了物資上面能有些補充,錢實在是沒了,自己這一個月搜刮得也實在狠。自己這一萬隊伍,一個月大概要15萬的樣子,其他部隊加起來12萬頂天,要是能早日打進南京城,估計也有不少生髮。自己才起步,每一塊錢的投入都要有回報,鎮軍似乎很快就解體了,自己要是以這些投入換來鎮軍的實力,似乎也比較划算。

想到這裡,雨辰慨然道:“那沒有問題,兄弟都包下來了。畢竟在上海發了二百萬的財,不花在光復事業上,還想用在哪裡?只是兄弟的部隊都是發的光復餉,可能要苦一下大家了。”。

他的態度表現得這麼慷慨,大家都很滿意。馬上就開始討論最實質性的問題。這個江浙滬聯軍的組織到底是什麼樣,這個聯軍的頭到底誰來擔當。原來在和這個平行世界不相關的另一個世界的歷史裡,是第9鎮的統制徐固卿在陳其美的力挺下擔任的聯軍總司令。而在這個世界裡,陳其美才接的上海都督位置,徐固卿還在上海的某家旅館鬱悶度日,誰當這個聯軍司令就成了最現實的問題。

雨辰實力最強,也包攬了全軍的供應,照理說這個總司令位置他應該當仁不讓。但是他的資歷實在太淺了,在國內以前一點名聲都沒有。部下想推戴他的,也的確覺得有些說不出口來。

一時在鎮軍司令部裡,這個營以上軍官組成的會議羣體,陷入了沉默。最後還是雨辰微笑道:“這還有什麼好討論的?要辦的事情那麼多。爲個總司令大家煩惱這麼久,也太不象個革命軍的樣子了。我提議讓林司令擔任聯軍總司令,頌亭兄是革命前輩,又是標統出身,最有聲望,也最有資歷…………”看林述慶想開口推卸的樣子。雨辰站了起來,馬靴在青磚地面上踩得清脆着響。

“兄弟覺得,就這麼定下來!大家可能覺得我雨某人不好安排,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不論是兵力還是後勤,這裡都是兄弟最多最大,兄弟就自薦當個聯軍副司令,聯軍的總軍需也放在兄弟的副司令部裡,這就算兩全其美了,大家覺得呢?”

林述慶有些扭捏不安,說好不對說不好更矯情。黃一鷗站了起來:“我們浙軍擁護這個決定!林司令擔任聯軍總司令再好不過,雨司令出任艱鉅,也是人盡其責!”

陶駿保也站起來點點頭:“的確,現在沒時間多討論這些問題了,早點把架子搭起來,咱們就要討論怎麼打南京了!”

中華革命史記載,1911年11月25日。在鎮江組建了江浙滬聯軍總司令部,在滬軍和浙軍的一致推戴下,林述慶擔任聯軍總司令,陶駿保爲聯軍參謀長。雨辰擔任聯軍副總司令,吳採擔任聯軍副參謀長。江浙滬聯軍1.5萬餘人,厲兵秣馬,準備向滿清在東南的政治中心發起進攻。大戰在即。

第132章 地震(二)第17章 江浙滬聯軍第183章 海軍的兵變(上)第127章 密約第1章 南洋第9鎮的敗兵第33章 聯邦黨第7章 奠基(七)第23章 審判(一)第1章 安蒙軍的由來第15章 暗戰重起(完)第5章 青年軍人聯合會第50章 孤軍獲救第36章 大迂迴(下)第77章 國運誰屬第18章 計劃擴軍第6章 奠基(六)第107章 血戰聖梅朗第25章 夜奪天保城(下)第99章 攻擊第29章 英銳對混亂第10章 光復日(上)第160章 上刺刀!第59章 十一標的逆襲第143章 迎面而來第161章 牽動中的全局第120章 凡爾登(一)第68章 陳思第55章 北軍之雄第51章 波動(七)第18章 內閣的動向第98章 黎明前的黑暗(四)第14章 雨辰的勝利第58章 衆矢之的第91章 大本營第37章 和談背後的小交易第88章 向西方第50章 死守第45章 波動(一)第27章 糾纏(一)第85章 博弈第98章 火山第64章 變化莫測第33章 調整第111章 成軍第28章 挺進河南第17章 海軍之春第139章 飛速運轉第47章 波動(三)第177章 每個人的責任第185章 開始的結束第175章 不同的時代第67章 餘波盪漾第7章 鄂贛戰爭第75章 女孩子眼中的時代(下)第23章 大英帝國的通牒第33章 撤退的準備第41章 勿忘張堡第31章 大戰爆發第52章 末日臨頭第5章 青年軍人聯合會第192章 你不怕?第24章 審判(二)第99章 黎明前的黑暗(五)第39章 統合(三)第61章 “玉碎”的打算第4章 出兵援鄂第32章 利益交換第112章 1916年的新年第10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中)第4章 石油之夢(下)第18章 內閣的動向第148章 世界的震動第4章 奠基(四)第3章 奠基(三)第47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62章 急流第182章 調職第150章 潮起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33章 聯邦黨第200章 我和時代第43章 父子第39章 在北方(下)第84章 爭端第27章 光復南京(上)第50章 死守第54章 山東和蘇北第60章 各有所謀第87章 大選開始第45章 舉國第200章 我和時代第4章 奠基(四)第56章 新局第98章 黎明前的黑暗(四)第15章 重新整合第27章 光復南京(上)第45章 舉國第104章 血戰聖梅朗(三)第32章 追星族
第132章 地震(二)第17章 江浙滬聯軍第183章 海軍的兵變(上)第127章 密約第1章 南洋第9鎮的敗兵第33章 聯邦黨第7章 奠基(七)第23章 審判(一)第1章 安蒙軍的由來第15章 暗戰重起(完)第5章 青年軍人聯合會第50章 孤軍獲救第36章 大迂迴(下)第77章 國運誰屬第18章 計劃擴軍第6章 奠基(六)第107章 血戰聖梅朗第25章 夜奪天保城(下)第99章 攻擊第29章 英銳對混亂第10章 光復日(上)第160章 上刺刀!第59章 十一標的逆襲第143章 迎面而來第161章 牽動中的全局第120章 凡爾登(一)第68章 陳思第55章 北軍之雄第51章 波動(七)第18章 內閣的動向第98章 黎明前的黑暗(四)第14章 雨辰的勝利第58章 衆矢之的第91章 大本營第37章 和談背後的小交易第88章 向西方第50章 死守第45章 波動(一)第27章 糾纏(一)第85章 博弈第98章 火山第64章 變化莫測第33章 調整第111章 成軍第28章 挺進河南第17章 海軍之春第139章 飛速運轉第47章 波動(三)第177章 每個人的責任第185章 開始的結束第175章 不同的時代第67章 餘波盪漾第7章 鄂贛戰爭第75章 女孩子眼中的時代(下)第23章 大英帝國的通牒第33章 撤退的準備第41章 勿忘張堡第31章 大戰爆發第52章 末日臨頭第5章 青年軍人聯合會第192章 你不怕?第24章 審判(二)第99章 黎明前的黑暗(五)第39章 統合(三)第61章 “玉碎”的打算第4章 出兵援鄂第32章 利益交換第112章 1916年的新年第10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中)第4章 石油之夢(下)第18章 內閣的動向第148章 世界的震動第4章 奠基(四)第3章 奠基(三)第47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62章 急流第182章 調職第150章 潮起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33章 聯邦黨第200章 我和時代第43章 父子第39章 在北方(下)第84章 爭端第27章 光復南京(上)第50章 死守第54章 山東和蘇北第60章 各有所謀第87章 大選開始第45章 舉國第200章 我和時代第4章 奠基(四)第56章 新局第98章 黎明前的黑暗(四)第15章 重新整合第27章 光復南京(上)第45章 舉國第104章 血戰聖梅朗(三)第32章 追星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