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人未走,茶已涼

署裡領導對於林爲民的誇獎毫不吝惜,《世界文學名著文庫》從立項起便受到了署裡的重點關注,這幾年來一直都是署領導關注的重點出版書目之一。

如今順利完成出版,實在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喜事。

國文社是出版署下轄單位,他們有了成績,等於也是署裡的成績。

所以署裡領導的態度倒並不讓人意外,但緊接着不到半天,又有文化部門領導的電話打到了國文社。

大意跟署裡領導差不多,都是對《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成功完成出版表示了祝賀,又提到了這套叢書對於中國文化領域的重要作用,最後表揚了一番國文社從上到下的工作人員們。

重點圖書的出版,確實也算是一大文化盛事,文化部門的領導來電祝賀,也可以理解。

結果過了兩天,《世界文學名著文庫》正在加緊印刷裝訂的過程中,國文社竟然接到了禮部領導打來的電話。

這次來電,提前有溝通,國文社領導層集中在會議室內。

在電話中禮部領導不僅對國文社所取得的成績表示了祝賀,肯定了國文社這套叢書在文化、宣傳、出版等領域的重要作用,還帶來了大領導的祝賀以及殷切叮囑。

“國文社是出好書的地方,好書要有人識、有人編、有人拍板,希望你們能夠再接再厲,爭當我國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的排頭兵!”

聽完禮部領導來來的大領導賀詞,在場的國文社衆多領導,無不歡欣鼓舞。

一套叢書完成出版,竟然讓大領導親自過問並祝賀,這是隻有當年的《魯迅全集》出版時纔有的待遇。

他們這一茬人竟然能夠獲得這樣的殊榮,衆人情緒激動以至於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林爲民坐在一旁靜靜的聽着電話那頭的發言,心裡倒是沒有在場衆人那麼跌宕起伏的情緒。

這並不是他不高興,只是這一項由他親自拍板定下來的叢書順利完成,他內心的欣喜早已盈滿,外來的祝賀更像是錦上添花。

三天時間,三部W領導接連電話祝賀,大領導又送來了寄語國文社上下無比振奮。

隨着禮部領導的電話到來之後,國內幾大國家級媒體的記者也幾乎同一時間來到了國文社內,對《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出版前後進行了詳細的採訪。

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

數家中央媒體的集中報道,在短時間內便讓《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名字傳遍了大江南北。

在此之前,《世界文學名著文庫》因爲林爲民的飢餓營銷手段,每個月固定出版3000套,到如今出版四年時間,最早一卷圖書流傳在世面上的,也不過十幾萬套而已,最後出版的兩卷市面上還不到三萬套。

而且這些叢書幾乎都是在上市前幾天就被廣大愛書、藏書的讀者搶購一空,普通的讀者其實很難買得到,大多數都是隻聞其名,未見其書。

但更多的人,對於這套叢書是很陌生的,他們沒在書店裡見過書,自然也就沒什麼概念。

得益於這些中央媒體的廣泛報道,不少地方媒體也紛紛跟進報道,《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名字這次有了一次國民性的普及。

如此大規模的報道,竟然是爲一套叢書,並且在新聞報道中還提到了中央各部門領導對於這套叢書的重視。

這自然而然引起了很多潛在讀者們的注意。

“中國出版界的萬里長城”、“現代出版史的三峽工程”、“中國文學的基石叢書”……一時之間,無數溢美之詞涌向國文社和《世界文學名著文庫》。

從政界到文化界,從中央到地方,從領導到羣衆,《世界文學名著文庫》正以一種席捲的姿態揮灑這套國家級文庫的統治力。

就在國內衆多媒體對於這套叢書進行連篇累牘的報道時,《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最後一卷《米國文學卷》正式出版發行,登陸了全國各地書店的書架。

此次《世界文學名著文庫》徹底完成出版,國文社終於放開了印刷量,整體印刷了5萬套叢書,其中《米國文學卷》的數量還要多了幾千套。

因爲這套叢書規模的特殊性,所以《世界文學名著文庫》僅在書店實體銷售,各地郵局、書報攤和售賣點僅接受預訂。

各地郵局、書報攤和售賣點的預訂略有滯後暫且不提,整套《世界文學名著文庫》以15卷內容包涵了全世界36個國家的200餘部重要文學作品組成。

在開架銷售的書店當中,一眼望去,整架書架上都是裝幀精美且統一的叢書,蔚爲壯觀。

嶄新的叢書上架銷售當日,便在全國各地的書店引發了搶購熱潮,其中尤以學生羣體和公務員最多。

學生羣體很好理解,這個階段正是他們讀書最多、閱讀量最大的時候。

而公務員們對於《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熱捧,則完全是“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的原因。

就像當年的《大明王朝1566》被傳爲老人家的牀頭讀物,《上帝保佑米國》被大領導親自審閱一樣。

但一套超過200冊的大型叢書,即便是平裝版的定價也超過了每套1599元,能夠一下子拿得出這筆錢的讀者其實並不多。

所以很多前來搶購的讀者,大多是合買,很多書店還接到了不少學校的預訂,一兩套叢書對於學校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在這次大規模發售之前,《世界文學名著文庫》是禁止拆散零售的,各地書店都是在國文社的建議下按卷銷售。

畢竟書目繁多,受歡迎程度也不一樣,都是整套來的書,要是售賣過後剩下些殘缺不全的叢書,對於書店也不是好事。

《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發售之初,不少讀者對於國文社和書店的這種操作怨聲載道,不過經過了這幾年,他們也都適應了,大不了就合買嘛。如此一來還可以認識一些新朋友,促進書友之間的交流。也因爲《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這種操作,如今在全國不少地方還誕生了一批書友會,大家讀書、交流、互通有無,反而更多了幾分樂趣。

整個四月,中國文學界和圖書市場瀰漫着《世界文學名著文庫》所掀起的旋風,風靡全國。

首次整體印刷的5萬套全套《世界文學名著文庫》以驚人的速度在銷售,還未到五月份,5萬套叢書銷售一空。

《世界文學名著文庫》不同於一般圖書,其規模龐大,定價高昂,一套圖書定價1599元,精裝版更是高達4999元。

若以冊來計算,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這套叢書便達到了1000萬冊的恐怖銷量。

這其中有叢書本身的質量原因,也有幾年時間下來所形成的口碑和品牌效應的原因,但最關鍵的,還是這一波各級領導對於叢書的高度評價和媒體傳播。

近一個月時間,5萬套叢書,8900萬碼洋。

算上當月國文社其他圖書的銷售額,一套《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發售,直接將國文社的月最高銷售碼洋幹到了1.16億人民幣。

要知道國文社近兩年來的年銷售碼洋也不過4億人民幣左右,平均到每個月上,就是3000多萬,現在月碼洋翻了兩倍還帶拐彎。

5萬套叢書售罄的消息傳來,國文社上下歡欣鼓舞,同時也充滿了震撼。

要知道國內的圖書市場年銷售碼洋也不過一百多億,按照《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銷售趨勢,到年末的時候說不定一套叢書就能佔據國內整個圖書銷售市場1~2個點的碼洋。

一套叢書VS一個國家的圖書市場,如同蚍蜉撼樹,可《世界文學名著文庫》這隻小蚍蜉還真就晃下了幾片落葉來。

《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完全體首度發行上架,創造了國文社歷史上前無古人的成績。

在國文社衆多職工的印象當中,上一次有這種熱潮應該是《千與千尋》與《廢都》銷量齊飛的時候。

再上一次,就要追溯到1987年林爲民獲得龔古爾文學獎的消息傳回國內的時候,那次林爲民獲獎,引發了國內大量讀者對於他作品的瘋狂搶購。

相比於前兩次的圖書銷售熱潮,《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上市銷售更具艱苦卓絕後的成就感。

國文社全體同仁四年磨一劍,期間艱辛不足爲外人道。

如今叢書整體出版,收穫如此豐碩的成果,怎能不讓人歡欣雀躍,激動流淚呢?

這天下午,林爲民坐在程早春的辦公室裡。

喜訊傳來,程早春臉上帶着愉悅的笑容,那笑容的背後,又有一種不捨和灑脫。

“真是想不到,《世界文學名著文庫》這麼大部頭的叢書銷量會這麼誇張!”

林爲民審慎道:“這個月的銷量有些特殊,主要是領導和媒體報道的原因,等這股風潮過去,銷量應該會進入一個平穩階段,不會像現在這麼誇張的。”

“能有一個月我就很知足了,年末的報表肯定會很好看,你這個未來社長開門紅呦!”

“什麼叫未來社長?這位子你也就能再坐半個月,老同志,別總戀棧權位,多規劃規劃以後的退休生活。”

林爲民張口就是滿滿的“逆臣”味道,程早春的臉色控制不住的就黑了下來。

老子是退居二線,不是退休。

不當社長了,還是總編輯,伱小子給我規矩點。

程早春的憤怒此時已經對林爲民構不成任何威脅,他甚至走到程早春身旁,說道:“你起來一下。”

“幹嘛?”程早春問。

“你先起來。”

程早春不解的站起了身,林爲民一屁股便坐在了他的椅子上,身子向後一靠,雙手一搭扶手一臉滿足。

“嘖嘖嘖,從進社那天起我就盼着這天呢,總算是坐上這位子了!”

程早春眼角抽搐,這黑了心的亂臣賊子!

“瞧你那點出息,做夢就當個社長?”他忍不住出言諷刺道。

林爲民二郎腿一翹“庸俗!”

“知道什麼叫教化人民嗎?我們國文社是一般的出版社嗎?社長這個職位,那是一般人能幹的嗎?給個部長都不換!

你啊你,真是越老覺悟越低,回頭讓老周好好給你上上課,別總遊手好閒的。”

還沒上任,林爲民的譜已經擺上了。

人未走,茶已涼。

第359章 撞槍口上了第657章 前無古人的記錄第512章 原汁原味的處理方式第358章 改編不了的小說第381章 電影界的禍害第507章 形象工程第63章 編輯的工作第287章 大反轉第91章 1980年過去了第493章 《觸不可及》的導演第749章 過分了啊,林老師!第746章 內編劇,行不行啊?第274章 又讓他裝到了第816章 《大宅門》第46章 考察第224章 83年第一期的威力第733章 莫非是真的?第603章 中國當代諷刺小說之巔峰第232章 這輩子不演程蝶衣第258章 你小子,不是個好東西第421章 你小子,壞透了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435章 瞞不住了第68章 同學們第726章 買車記第924章 手筆之大,氣吞山河第24章 天生是吃這碗飯的第902章 半部《李建國》,一部中國史六一兒童節書單第697章 米國人民的老朋友第83章 送暖氣片第160章 懟明白了?第33章 全班參與第198章 大洋對岸傳來的好消息第629章 陝軍東征第759章 新《畫王》第922章 種下梧桐樹第192章 我就是他女朋友第695章 我們中國人不是人?第525章 一書成名第626章 改革文學的變種第380章 同行罵街第514章 社會主義優越性第200章 筆會第237章 什麼時候才能達到林老師的高度第928章 諾貝爾文學獎第343章 半步大佬第845章 《明天別再來敲門》第876章 榕樹下第699章 太搶鏡了第859章 吃瓜偷家第333章 真·北斗星第728章 十個裡九個是投機分子第245章 咋沒看明白呢?第329章 雙主編第491章 出師未捷第345章 不幹人事的鄭毅第57章 問就是菜第711章 青春布老虎第87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922章 種下梧桐樹第138章 爹媽祭天,法力無邊第150章 時代的鴻溝第521章 歸國前的忙碌第364章 離了我林爲民——不行第735章 成熟且富有品味第241章 先鋒小說難以逾越的大山第142章 這個後門,我走定了!第393章 《歌劇魅影》第176章 人前顯聖陳小二第824章 乖孫第609章 仁義無雙林老師第31章 交流會吹水第840章 位子不一樣了第4章 一宿舍的爹第257章 吵吵鬧鬧的《紅樓夢》座談會第716章 可不敢胡說第696章 假不夠用了第236章 “帶徒進組”第619章 藏的夠深第66章 專輯上市第719章 看着看着,還難受了呢?第129章 選角的難題第304章 新編輯的第一堂課第513章 《教父3》不錯第112章 啊啊啊啊第356章 一閃而過的畫面第857章 頭腦風暴第456章 想想都有點迫不及待了第771章 搶錢都沒這麼快第864章 書好,跟他林爲民有什麼關係?第783章 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第460章 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和楷模第464章 見證神聖的時刻第769章 數星星第856章 奪少?第694章 下一屆還怎麼搞?第741章 還得加錢第482章 吃飯砸鍋第193章 我這是……遭報應了?
第359章 撞槍口上了第657章 前無古人的記錄第512章 原汁原味的處理方式第358章 改編不了的小說第381章 電影界的禍害第507章 形象工程第63章 編輯的工作第287章 大反轉第91章 1980年過去了第493章 《觸不可及》的導演第749章 過分了啊,林老師!第746章 內編劇,行不行啊?第274章 又讓他裝到了第816章 《大宅門》第46章 考察第224章 83年第一期的威力第733章 莫非是真的?第603章 中國當代諷刺小說之巔峰第232章 這輩子不演程蝶衣第258章 你小子,不是個好東西第421章 你小子,壞透了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435章 瞞不住了第68章 同學們第726章 買車記第924章 手筆之大,氣吞山河第24章 天生是吃這碗飯的第902章 半部《李建國》,一部中國史六一兒童節書單第697章 米國人民的老朋友第83章 送暖氣片第160章 懟明白了?第33章 全班參與第198章 大洋對岸傳來的好消息第629章 陝軍東征第759章 新《畫王》第922章 種下梧桐樹第192章 我就是他女朋友第695章 我們中國人不是人?第525章 一書成名第626章 改革文學的變種第380章 同行罵街第514章 社會主義優越性第200章 筆會第237章 什麼時候才能達到林老師的高度第928章 諾貝爾文學獎第343章 半步大佬第845章 《明天別再來敲門》第876章 榕樹下第699章 太搶鏡了第859章 吃瓜偷家第333章 真·北斗星第728章 十個裡九個是投機分子第245章 咋沒看明白呢?第329章 雙主編第491章 出師未捷第345章 不幹人事的鄭毅第57章 問就是菜第711章 青春布老虎第87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922章 種下梧桐樹第138章 爹媽祭天,法力無邊第150章 時代的鴻溝第521章 歸國前的忙碌第364章 離了我林爲民——不行第735章 成熟且富有品味第241章 先鋒小說難以逾越的大山第142章 這個後門,我走定了!第393章 《歌劇魅影》第176章 人前顯聖陳小二第824章 乖孫第609章 仁義無雙林老師第31章 交流會吹水第840章 位子不一樣了第4章 一宿舍的爹第257章 吵吵鬧鬧的《紅樓夢》座談會第716章 可不敢胡說第696章 假不夠用了第236章 “帶徒進組”第619章 藏的夠深第66章 專輯上市第719章 看着看着,還難受了呢?第129章 選角的難題第304章 新編輯的第一堂課第513章 《教父3》不錯第112章 啊啊啊啊第356章 一閃而過的畫面第857章 頭腦風暴第456章 想想都有點迫不及待了第771章 搶錢都沒這麼快第864章 書好,跟他林爲民有什麼關係?第783章 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第460章 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和楷模第464章 見證神聖的時刻第769章 數星星第856章 奪少?第694章 下一屆還怎麼搞?第741章 還得加錢第482章 吃飯砸鍋第193章 我這是……遭報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