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老李家新成員

趙榮軍和牛二的假期還有三天,小李麥出院後,李路就讓他們提前回去了,也沒告訴他們自己被停職的事情,相信他們回到部隊馬上就會知道。

讓他們提前回去,是因爲趙小軍這傢伙。

到了首都之後,李路首先是把趙小軍送到了高大山那裡,讓那小子在軍區偵察大隊長那接受一下教育。當時聽李路說趙小軍的事蹟之後,高大山這個至今沒有結婚的老男人,當即就起了愛才之心。

趙小軍就留在高大山那裡住了,反正都是在軍營裡。

李路看得出趙榮軍有點不放心這個弟弟,於是就讓他和牛二提前幾天回去,看看那小子。

老李家爲了小李麥、明華姐弟仨的事當真開了家庭會議。這一次的家庭會議規模是前所未有的。

二叔夫婦、三叔,還有李路重生之後還沒見過的小姑子都回來參加了。會議過程其實比李路預計的還要順利,把整件事和自己的考慮說完之後,小姑子李勝美第一個表示支持。

李勝美在老李家也算是一朵奇葩了。

她年紀二十七八歲,是首都衙內圈有名的大美人。這老李家就是這麼一個特點,直系子弟,男的帥氣女的漂亮,這跟老爺子和已經故去的奶奶是有直接關係的。

老爺子年輕的時候就是個大帥哥,故奶奶是部隊文工團的大美人,生出來的孩子不好看纔怪。

這李勝美是個火辣辣的性子,簡直跟老爺子年輕的時候一樣,隨時會有種親自帶敢死隊攻山頭的氣勢。老爺子當團長甚至當師長的時,這樣的事就沒少幹。性子與老爺子的相近,自然就頗得老爺子疼愛。

打小她又是最疼愛李路,性子相近呀,又是家族的長孫,誰不疼。

所以,直到現在,這丫頭都沒結婚,幹啥呢這會,已經讀了博士生。她說,知識比男人的吸引力更強大。這句話說得超有哲理,圈子裡的人都紛紛長嘆,可惜了這麼一個大美人,咋就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了呢。

所以李路一說完,她就馬上投了支持票。從李勝美到現在都沒結婚這一點來看,可以看出她是一個非常有自己主觀思想的人,否則斷然是扛不住家族的壓力的。

她贊成李路的做法,那麼就說明她也是這樣認爲的。這樣的大事,顯然不能因爲疼愛李路就站到他這邊而發表意見。

隨即三叔李建設也表示沒意見,他是真的無所謂了。他對李路就是有些溺愛的意思了,不像二哥那般嚴肅,也沒有小妹那樣的和氣,反正就跟道上混的哥倆一樣,整天勾肩搭背的,一點體統沒有。老爺子見一次是訓一次,也不改。

時不時還吵架,就爲誰該喝酒之類的屁事。轉眼就又勾肩搭背起來,啥都說。李路能成爲四九城裡面的路三哥,何嘗沒有受到這個第二代紈絝頭子的影響。

一樣的,李建設也不會因爲溺愛李路才表態支持,或多或少有些影響那是肯定的。起碼,他覺得,他這個侄子做得對,家族會受到一些影響,但是隻要都意見一致團結一起了,他不覺得會有什麼問題。

我老李家是要把烈士遺孤和兄妹納進來,怎麼了?

你說我作秀也好,說我另有目的也好,反正他們的名字會寫進老李家的族譜,怎麼了?

有意見就放馬過來唄!

典型的老子天下第二的紈絝子弟思想,就是這麼的豪氣。

也許還真有些人會這麼想,但是大多數人都只會佩服老李家。因爲這不是給人養一段孩子,而是真正的納入到家族裡面來,成爲家族的一分子。

這樣的事情放在普通老百姓家都是不了的的大事,何況是在僅次於頂級政治豪門的紅色家族裡。

二叔***和二嬸傅紅霞也同意了。

在李路的建議下,李建軍轉了行政,很快就被任命爲主任助理,協助國防科工委主任工作,職位也算是炙手可熱。他也一直在關注着這個侄子,他女兒比李路大幾分鐘,現在已經上大學了。他對李路的關注,超過了對女兒的關注。

因爲成長環境的影響,大哥的孩子在他眼裡,就是自己的孩子,重視程度甚至超過自己的孩子。

其實老李家第二代四兄妹,因爲當初老爺子進牛棚之後,一直都是大哥在照顧他們,那幾年***既當爸又當媽的,帶着幾個弟弟妹妹生活。所以幾兄妹對大哥的感情那是異常身深厚的。

李路出生之後,自然而然,就會出於一種報答大哥恩情的心理,把所有的疼愛都灌注在他身上。

這就形成了老李家每一個人都對李路疼愛得很,也就讓這小子有條件十來歲就名震首都衙內圈。

李建軍同意,最大的原因則是爲李路和麥光華的戰友情誼而感動,爲麥光華而驕傲。他也是軍人,比其他人更能體會李路的心情。而麥光華,也許是南疆戰事以來,第一個犧牲在敵國首都地區的國防軍人,戰鬥英雄。

對軍人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榮耀。

領養戰鬥英雄的孩子和兄妹,李建軍認爲也是一種光榮。

李建軍同意,傅紅霞自然不會有反對意見。

***夫婦就不用說了,他們已經被自己的兒子說服了,又受了仨孩子的響頭,心裡已經在開始慢慢接受這個事實了。

最後,老爺子咳嗽了一聲,以一句簡短的話結束了會議——“建國抽時間辦一下這個事情”。

老爺子的表態,代表着,李麥、麥明華、麥蓉華和麥大華四個人,從今往後就屬於老李家族的一分子了。

第300章 都好好反省反省!第59章 紅色地產在路上第407章 高空跳傘第456章 雪中惡貓1第42章 孔二愣子第435章 擔憂第177章 智能手機的雛形第451章 超級眼鏡蛇第463章 態勢第321章 都是燒錢的玩意兒第77章 特殊行刑隊第195章 團長,咱要女兵不?第334章 陸續到達第24章 老闆,你就買了西科斯基吧第348章 重要性第124章 報到空指院第407章 高空跳傘第190章 全新編制第349章 陰魂不散第219章 超輕量發動機第1章 寫在前面第277章 燕子部隊第423章 形勢報告會第45章 唯快不破第123章 大山叔第56章 噢……第127章 你丫的敢持槍第334章 陸續到達第225章 賣國賊第142章 章維雲的往事第114章 關於打賞大戰第33章 千般頭緒第348章 重要性第363章 三少也得講道理啊!第258章 政治代理人第216章 我的對象是你第96章 空中突擊第77章 特殊行刑隊第149章 劉小光叛國?第86章 軍貿談判第313章 涌動第390章 阿利耶夫第88章 雄貓要進入華夏第252章 恐怖的清單第405章 外科手術打擊第246章 要幹上了第367章 唐百旺的反撲第402章 打起來了第268章 你要搬空黑海造船?第94章 大手筆第382章 短刀重聚首第91章 甕中捉鱉第267章 給烏級重生的機會第313章 涌動第179章 輿論的重要性2第131章 大空軍第412章 人形野獸第49章 這女人的臀部真……第195章 團長,咱要女兵不?第41章 上尉團長第249章 這,就完了?第335章 上菜第33章 千般頭緒第273章 剖析1第93章 DL游擊隊第61章 危機突顯第42章 孔二愣子第29章 熟悉的神秘來客第4章 麥家冤案第282章 南海外科手術刀第237章 三千公里救援第250章 僅僅是開始第280章 蠍子第510章 最後的結果第492章 以正義的名義第401章 第91艦載機大隊第457章 雪中惡貓2第309章 態度第389章 又何懼?第268章 你要搬空黑海造船?第12章 我是孩子的父親第480章 莫斯科的鮮血第74章 羅班長=羅博士第40章 提前授銜第315章 引起炸窩的第309章 態度第341章 吸毒的警察局長第383章 斬首1第88章 雄貓要進入華夏第465章 再次抗命第230章 卡娜羅號第39章 三個管理人才第469章 不用報告我,殺!第111章 客串特工教官第136章 科技化解陰謀第127章 你丫的敢持槍第418章 神秘人物第404章 一個俄羅斯原則
第300章 都好好反省反省!第59章 紅色地產在路上第407章 高空跳傘第456章 雪中惡貓1第42章 孔二愣子第435章 擔憂第177章 智能手機的雛形第451章 超級眼鏡蛇第463章 態勢第321章 都是燒錢的玩意兒第77章 特殊行刑隊第195章 團長,咱要女兵不?第334章 陸續到達第24章 老闆,你就買了西科斯基吧第348章 重要性第124章 報到空指院第407章 高空跳傘第190章 全新編制第349章 陰魂不散第219章 超輕量發動機第1章 寫在前面第277章 燕子部隊第423章 形勢報告會第45章 唯快不破第123章 大山叔第56章 噢……第127章 你丫的敢持槍第334章 陸續到達第225章 賣國賊第142章 章維雲的往事第114章 關於打賞大戰第33章 千般頭緒第348章 重要性第363章 三少也得講道理啊!第258章 政治代理人第216章 我的對象是你第96章 空中突擊第77章 特殊行刑隊第149章 劉小光叛國?第86章 軍貿談判第313章 涌動第390章 阿利耶夫第88章 雄貓要進入華夏第252章 恐怖的清單第405章 外科手術打擊第246章 要幹上了第367章 唐百旺的反撲第402章 打起來了第268章 你要搬空黑海造船?第94章 大手筆第382章 短刀重聚首第91章 甕中捉鱉第267章 給烏級重生的機會第313章 涌動第179章 輿論的重要性2第131章 大空軍第412章 人形野獸第49章 這女人的臀部真……第195章 團長,咱要女兵不?第41章 上尉團長第249章 這,就完了?第335章 上菜第33章 千般頭緒第273章 剖析1第93章 DL游擊隊第61章 危機突顯第42章 孔二愣子第29章 熟悉的神秘來客第4章 麥家冤案第282章 南海外科手術刀第237章 三千公里救援第250章 僅僅是開始第280章 蠍子第510章 最後的結果第492章 以正義的名義第401章 第91艦載機大隊第457章 雪中惡貓2第309章 態度第389章 又何懼?第268章 你要搬空黑海造船?第12章 我是孩子的父親第480章 莫斯科的鮮血第74章 羅班長=羅博士第40章 提前授銜第315章 引起炸窩的第309章 態度第341章 吸毒的警察局長第383章 斬首1第88章 雄貓要進入華夏第465章 再次抗命第230章 卡娜羅號第39章 三個管理人才第469章 不用報告我,殺!第111章 客串特工教官第136章 科技化解陰謀第127章 你丫的敢持槍第418章 神秘人物第404章 一個俄羅斯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