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全線退卻

剛剛收到周駿電文,竟然要求自己全力固守,聲言李長泰援軍馬上就趕到了,騙鬼吧在昨天,得到消息是李長泰還駐紮在成都,保衛成都安全,防止劉存厚進攻,怎麼今天到達成都了

通過簡單詢問,朱登五知道,這是逃跑過程中的周駿給自己的一個命令好看的小說。葉子悠悠

就在得知王陵基旅向師部潰逃的時候,周駿得知,白市驛站正被護猛烈攻擊,聽聞護集中了一個營的兵力,猛攻白市驛站,按照這種趨勢,要不了多久,護就可能截斷自己的後路,如此自己就可能被包圍,自己所率領的6個團被全殲。

聽到白市驛站被攻擊後,師部參謀分爲三派,議論的都是如何逃法。

一派認爲,如今後路被截斷,只有全力向後逃跑,竟然主張拋棄同爲第一師得王陵基旅,向後撤,撤退到白市驛站,若此時王陵基旅還能保全,大家一起逃回永川,若是不能,自己逃命要緊。

一派認爲,與王陵基旅畢竟爲第1師老兄弟,不論如何要帶上殘兵敗將,一起逃,主張派出一支部隊前往接應王陵基。

最後一派,大家意見是一致的,就是讓朱登五在後面頂住護,不同的是不是需要告訴朱登五一聲,兄弟提前開溜了。

不久,消息傳來,王陵基率領兩百多人,逃出護圍捕後,周駿方纔大喜,給了朱登五一個假消息,讓其固守待援後,自己則率領第1師殘部繞過白市驛站,向永川方向逃竄。

聽到這個消息,朱登五再次迎來自己第3輪總共失敗的消息,被護炮團一陣猛轟之下,預備進攻的1個團,被打得七零八落,被迫撤回來。

身邊的參謀在這時也知道周駿逃跑了,也知道周駿讓大家死守待援了,一個個牛氣沖天,一個個叫罵道:統領,完了,王陵基旅完了,我們巡防營也好不到哪裡去了全文字小說。統領,撤退吧。再不撤,我們就會被護包餃子了。

甚至有的直言,爲今之計,就只有投降一條道,雖然自己是巡防營,但大家都是川軍吧。

痛苦的看着王家坎這個不足6o米高的小山坡,朱登五閉上眼睛,兩行淚水留下,良久說道:撤退吧,全向西撤退。.yzuu. 看小說就到~

巡防營撤退的消息,很快被第7、8團獲知,也傳到指揮部,楊興下令完成休整後的第2旅、第3旅圍堵,第7團,第8團追趕。

衝破數道,巡防營在付出巨大傷亡的代價雖然擊破了兩道阻擊線,但在最後還是被護團團圍住在西山寺。

看到護越聚越多,朱登五沒有辦法,只有將部隊帶上西山寺,已作最後困獸猶鬥。

雖然明知道一切都是徒勞,在剛剛撤退過程中,巡防營士氣那可是跌落到谷底上,慢慢的一路,有準備投降的,更有準備往鄉里跑,以躲過追擊的。

這可是一支滿編的旅啊,在從永川出的時候,也有4ooo餘人,經過數日苦戰,雖然傷亡頗大,但還有近3千餘人。

但誰料這一路撤退,竟然只剩下數百人,在護亡命攻擊時,在那“不要爲袁世凱拼命,繳槍不殺”聲中,整個連整個連被包餃子,整個連整個連當即投降,真是兵敗如山倒。看到這些苦心拉起的隊伍竟然如此不堪,朱登五心中那份痛,真是難以名狀。

現在,來到西山寺的大殿中,拄着指揮刀,顯得非常悲涼。

而此時,各方戰報早已擺在楊興眼前,看到巡防營戰死兩百多人,被俘上千人後,朱登五正率領數百人困守西山寺,等待援軍的時候,楊興決定寫一封信,督促其投降好看的小說。

聽到楊興送來勸降信後,各團各營營長紛紛趕到,向朱登五報告護已經連續攻破兩個山坡,大軍正源源不絕的向寺廟涌來時,再如此,全旅可能報銷在這裡。

一些人聲言,雖然袁世凱曾經對軍官有恩,但是下面士兵根本不領情,大家不知道爲誰而戰,有的士兵甚至當着長官說,楊興等人舉動還是蠻正義的,爲我們爭人格,讓大家將來見到什麼老爺長官,不再像過去那樣下跪,頗有支持之意。

另外一些官迷罵罵咧咧說道:你看不是嗎護興,第3混成旅那幫人了,由過去的一個混成旅,現在擴大到4旅,聽聞第5旅馬上就要組建了。

你看那幫成學堂、6軍小學,6軍中學畢業的,還有各部軍官,聽說都是官升一級啊,有的因爲打了勝仗,升兩級的也不在少數。.yzuu. 看小說就到~反觀老子們,由於沒有留洋,不是士官生畢業,到現在還是低級軍官呢。

聽到這裡,朱登五陷入一片沉思,自己雖然參加過北洋,但自己畢竟是四川武備系畢業,並不算北洋骨幹人物。

而護第4軍那幫人,都是成學堂、6軍小學、6軍中學畢業的,按照道理來說,都應該是自己學弟。

何況大家都是川軍一脈,王瓚緒、楊森、潘文華等人,還曾經與自己有師生之誼。

前兩天還可以扯上袁世凱的命令,現在兵敗如山倒,巡防營全線被圍,在這個時候,又有誰還想爲袁世凱賣命了。

楊興不是在勸降書上聲言,袁世凱稱帝后,難與袁世凱相交數十年的徐世昌就與袁世凱漸行漸遠嗎袁世凱手下大將段祺瑞、馮國璋就頗有微詞嗎

想到這裡,心中不安才稍稍減去,看着下面團長、營長一個個期待的眼神,當即下令投降。

讓人沒有想到的,聽到投降這兩個字後,手下將官竟然長舒一口氣,有的竟然大聲叫好全文字小說。

看到有的幾個青年軍官,剛纔還手摸着槍栓,看來若是自己再執迷不悟,很可能對自己下黑手的。

現在聽自己同意投降,大家如釋重負,而那摸着手槍的手,則以下鬆了下來。

在14號一早,楊興知道周駿全線撤退後,當即下令全線追蹤。

在大戰開始的時候,楊興早就讓楊庶堪徵集幾百輛自行車,以補充後方軍需。現在看到周駿要逃跑時,令楊大牛率領教導團戰士,分乘上百輛自行車,節節推進。

兩條腿怎麼能跑得過兩個輪子,如此護多次趕到1師前面,不是就地建立阻擊陣地,以阻擊1師逃竄,就是向前面。

撤退不到一日,全線接戰,第一師的士兵看到一路西逃,都被護所阻擊,意志薄弱的整排整排的投降。

因此,周駿率領第1師殘部在逃竄不到2日,就已出現全線崩潰之勢,看到前方被護將士所阻,有的不是從小路逃竄,就是待在道路兩旁,等待護俘虜或者收編。

連續躲過多次阻擊,在2月16號,方逃回永川。

而在周駿還沒有到達永川城下的時候,護早已經兵臨城下,幸好自己在永川留下了一個團的兵力,幸好護一路只顧追擊,沒有攜帶攻城重武器,到現在永川城還未被攻破。

回到城內,召來守城團長一問,在兩天激戰中,守城部隊傷亡慘重。

更爲重要的,由於永川屬於重慶轄地,當地鄉親受到楊興這兩年新政影響,對護頗有感情,除了個別鐵心保皇黨人,其他的竟然紛紛躲開周駿所部,周部士兵向鄉親討一口水喝的時候,竟然被拒絕,有的竟然明目張膽的要求周部士兵投降護全文字小說。

聽到各部彙報,周駿頗爲惱火,看到這幾天護士兵連綿不斷的趕到恰恰前線,聽聞他們可是用卡車運送彈藥的。

想到一路下來,有幾次自己就差點被騎自行車的護士兵所包圍,想到撤退時,自己還有3千軍隊,跟自己回到永川的,僅僅剩下千餘人,那份痛心,可想而知。

就在這時,楊瓚襄勸道,將軍,楊興所倚仗的,不過是公路之利,只要撤過永川,不再是重慶地盤,如此護卡車自行車不再是威脅,若是將軍還呆在永川,護依靠公路、卡車、自行車之利,數日內就可集結大軍於城下,到那時再撤退,恐不那麼方便了。

而在永川到內江,則只是土路而已,在這天氣,卡車根本來不了,只有自行車能夠趕到而已。

若我們撤退到內江,不但可以固守待援,而且楊興這個公路的作用就銳減,最多騎自行車的,相當於騎兵而已。

聽到這裡,原來還萎靡不振的周駿彷彿找回精神頭,一躍而起,不是痛罵王陵基,就是下去佈置撤退事宜。

再退出永川時,周駿向北平的袁世凱報告,大軍深入敵境,殲敵數千,但無奈賊勢甚大,竟然集中數萬軍隊圍攻我師,雖然我師將士們用命,但後援不到,孤軍深入,友軍沒有按照預期形成夾擊之勢,終被楊興所趁,大敗第一師,不得不退出重慶境內,回到內江固守待援。

周駿不敢說自己所部被殲滅得只有6千餘人永川下來,收拾殘部後有3千餘人,熊祥生在瀘州也還有3千餘人,如果這樣報告的話,極有可能被袁世凱解除兵權或者查辦的。

周駿心想,只要守住內江幾天,到時將各縣團練編入,或拉一些地痞流氓,再加上在瀘州之熊祥生旅,如此也達到1萬3千餘人。

在四川,其他可能缺,但是人一點不缺,在這個時候,四川人口可過5千萬,比整個德國人口都多,拉過上萬人,那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嘛好看的小說。

另外,周駿報給在成都的李長泰,請求火派兵增援,開赴內江,支援自己。

但是在遂寧、成都的李長泰則不這麼認爲,認爲若是自己前往內江的話,遂寧的劉存很有可能將大家包餃子,現在還是先解決劉存厚。

2月下旬,壞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退回內江後,北平的袁世凱雖然對自己大加申斥,但居然沒有撤自己職,要求自己對第一師進行整編,等待援軍,固守待援。

一問才知道,馮玉祥攻佔舒州,威脅着護側翼。

在瀘州,包括自己第1師熊祥生等部,擊敗了進攻瀘州的蔡鍔,如此也算爲自己立下一功。

原來護第一軍總司令蔡鍔,在擊敗孫兆鸞部後,以爲瀘州空虛,揮師進攻,以圖與楊興會師與瀘州城下。

要知道滇軍入川,只是了兩個月軍餉,如今所部不論彈藥還是糧食,都非常緊缺了。

蔡鍔想先佔領瀘州,以解決均需,當即奔赴前線積極部署後,由參謀長羅佩金指揮對瀘州進行猛烈攻擊。

但無奈伍祥楨、熊祥生、孫兆鸞等人據險頑抗抵抗,雙方交戰十日,雖然攻到瀘州城下。

但此時馮玉祥率領一個混成旅進攻舒州,劉雲峰梯團抵擋不住,即於2月28日放棄敘州。

在得到馮玉祥獲勝的消息後,瀘州城內的伍祥楨、孫兆鸞、熊祥生等人趁勢起反擊,護不敵,死傷慘重,蔡鍔將部隊撤到江南,伺機再戰。

第129章 愛國?賣國?第745章 陷入瓶頸的和談第497章 處置旗人與北洋軍閥第639章 法國英國美國第526章 小日本的陰謀第399章 繼續北伐第702章 海拉爾,你是英雄的海拉爾第408章 皖直大聯合第11章 野外拉練3第667章 鬱悶的溫司令第105章 最慘烈一仗第348章 整編海軍第715章 哥薩克在行動第279章 20式半自動步槍第404章 孫文受辱第495章 新疆解放第237章 黑幫與輿論第182章 夜襲第233章 燒錢的鋼鐵廠第460章 勇士號飛機第62章 川江水師第625章 是誰佔領203高地?第148章 籌建北川鐵路第416章 公僕貪官不兩立第498章 賣國的中日友好條約第200章 譭譽參半之地租第435章 龐大的發展計劃第284章 軍校教育長楊傑第498章 賣國的中日友好條約第45章 智擒頑敵第438章 寧漢之爭第92章 按潮涌動第30章 負心郎第44章 暗渡陳倉第494章 移民東北第31章 功虧一簣第673章 經濟發展的秘密第738章 攻打俄羅斯乃民族復興之關鍵第485章 巧舌如簧第88章 危機再現第322章 進入南寧第734章 惡德同盟的影響第753章 越南排華運動第182章 夜襲第442章 工業建設第186章 唐繼堯的歹計第589章 無名英雄齙牙張第341章 強扣劉震寰第332章 推倒賣國政府第465章 圍殲老毛子第529章 兵敗被殺第332章 推倒賣國政府第395章 巧奪江西第670章 攝影與電視臺第46章 公審土匪第111章 致命弱點第652章 中蘇競爭第40章 川軍不打川軍第495章 新疆解放第28章 三慶會第366章 武力威脅第522章 奇怪的海軍第112章 拖入決戰第405章 直取南京第636章 備戰與改組第542章 要挾與退讓第686章 老子要延續香火第684章 鷹派汪精衛第133章 血戰不退第470章 鬼子僱傭軍第510章 再見陸小曼第598章 神秘的朝鮮抗日義勇軍第88章 危機再現第328章 密謀第496章 旁敲側擊警示第722章 打仗就是後勤供應第238章 懲治黑幫三法案第151章 停辦川漢鐵路第427章 國家基石-國民銀行第589章 無名英雄齙牙張第560章 停戰協議第523章 外蒙古內亂第57章 夜襲第429章 搗毀黑惡勢力第673章 三國之遠東中日聯盟第179章 禍不單行第246章 初露不滿的劉存厚第445章 誰是下一個馮煥章第717章 傅作義的困境第486章 逃命吧第461章 青島慘案第382章 唐生智束手第446章 李守常的宿命第407章 美國公使第526章 小日本的陰謀第457章 川省緣何墮落?第327章 殺機迭起第659章 新農村新農民第57章 夜襲第518章 武漢長江大橋
第129章 愛國?賣國?第745章 陷入瓶頸的和談第497章 處置旗人與北洋軍閥第639章 法國英國美國第526章 小日本的陰謀第399章 繼續北伐第702章 海拉爾,你是英雄的海拉爾第408章 皖直大聯合第11章 野外拉練3第667章 鬱悶的溫司令第105章 最慘烈一仗第348章 整編海軍第715章 哥薩克在行動第279章 20式半自動步槍第404章 孫文受辱第495章 新疆解放第237章 黑幫與輿論第182章 夜襲第233章 燒錢的鋼鐵廠第460章 勇士號飛機第62章 川江水師第625章 是誰佔領203高地?第148章 籌建北川鐵路第416章 公僕貪官不兩立第498章 賣國的中日友好條約第200章 譭譽參半之地租第435章 龐大的發展計劃第284章 軍校教育長楊傑第498章 賣國的中日友好條約第45章 智擒頑敵第438章 寧漢之爭第92章 按潮涌動第30章 負心郎第44章 暗渡陳倉第494章 移民東北第31章 功虧一簣第673章 經濟發展的秘密第738章 攻打俄羅斯乃民族復興之關鍵第485章 巧舌如簧第88章 危機再現第322章 進入南寧第734章 惡德同盟的影響第753章 越南排華運動第182章 夜襲第442章 工業建設第186章 唐繼堯的歹計第589章 無名英雄齙牙張第341章 強扣劉震寰第332章 推倒賣國政府第465章 圍殲老毛子第529章 兵敗被殺第332章 推倒賣國政府第395章 巧奪江西第670章 攝影與電視臺第46章 公審土匪第111章 致命弱點第652章 中蘇競爭第40章 川軍不打川軍第495章 新疆解放第28章 三慶會第366章 武力威脅第522章 奇怪的海軍第112章 拖入決戰第405章 直取南京第636章 備戰與改組第542章 要挾與退讓第686章 老子要延續香火第684章 鷹派汪精衛第133章 血戰不退第470章 鬼子僱傭軍第510章 再見陸小曼第598章 神秘的朝鮮抗日義勇軍第88章 危機再現第328章 密謀第496章 旁敲側擊警示第722章 打仗就是後勤供應第238章 懲治黑幫三法案第151章 停辦川漢鐵路第427章 國家基石-國民銀行第589章 無名英雄齙牙張第560章 停戰協議第523章 外蒙古內亂第57章 夜襲第429章 搗毀黑惡勢力第673章 三國之遠東中日聯盟第179章 禍不單行第246章 初露不滿的劉存厚第445章 誰是下一個馮煥章第717章 傅作義的困境第486章 逃命吧第461章 青島慘案第382章 唐生智束手第446章 李守常的宿命第407章 美國公使第526章 小日本的陰謀第457章 川省緣何墮落?第327章 殺機迭起第659章 新農村新農民第57章 夜襲第518章 武漢長江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