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打仗就是後勤供應

這是後世令人津津樂道的事情,但是現在,在大本營,又爲戰略發生了爭執。

總參謀部評估認爲,若是在未來數月未發動進攻,任由蘇俄源源不斷的將彈『藥』物資運往前方的話,到明年,俄羅斯將在貝爾加湖戰區形成70萬兵力,在西伯利亞城、在鄂木斯克形成80萬大軍,如此我軍固有的兵力優勢將喪失殆盡,到時候我們只能依靠兵力精良,與蘇俄進行周旋了。

對這個問題,楊興已經沉思了數日,想不到斯大林竟然不顧德國在西線的威脅,調集如此多的軍隊趕到東線,想不到西伯利亞大鐵路西線運輸能力如此之強悍,竟然可以支撐上百萬軍隊作戰,看來應該對這場戰局進行再次評估。

在11月23號,三大戰區司令員,主要兵團司令雲集武漢,楊興將藉助這次寒『潮』之機,以對前方戰局進行重新評估。

張學良頗爲激動,念着一串串數字,在本年度,中國不但收回被滿清割據出去的烏蘇里江以北以東上百萬平方公里土地,唐努烏梁海、阿爾泰地區、巴爾喀什湖以東180萬平方公里,還佔領了俄羅斯遠東數百萬平方公里土地,解放中亞數百萬平方公里,一年下來,英勇的中國軍隊佔領土地面積超過800萬平方公里,接近與原有國土面積的?? 愛國軍閥722

在這幾個月中,中國海軍消滅了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阿穆爾河支隊,中國海軍陸戰旅已經從日本人手中接過庫頁島北部防守重任。

在這幾個月中,中國空軍擊毀敵機4300架次,擊毀敵人坦克大炮千餘座,轟炸重要目標上千個,牢牢掌握了東西伯利亞戰區,貝爾加湖戰區,中亞戰區制空權,有利的支持了地面陸軍作戰。正如總統所言,現代戰爭,首先是從空中開始,誰掌握了制空權,誰就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

更爲可喜的,由於俄羅斯遠東兵團潰敗,其部50餘萬軍隊除了2萬多逃出外,不是被殲,就是投降,在這數月間,我們消滅了俄羅斯30萬,俘虜了蘇俄20萬陸軍,雖然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其中戰死的超過4萬,受傷的超過20萬人。(由於東方軍人鼓勵輕傷不下火線,鼓勵犧牲精神,很多戰士,若不是體力不足以支撐戰事,若不是發生缺胳膊斷腿的事件,不是在戰場上發生昏『迷』,一般是不會下火線的。這從大家所看到的大量歷史紀律片中可以看出,因此,出現這種奇怪現象,那就是傷亡比率基本保持一致,而不是西方所見到的,受傷比率遠遠高於戰死比率)

張學良扶了扶眼眶,顯得極爲憂傷道:各位同僚,在受傷的17萬兄弟中,有3萬由於傷勢嚴重,不得不退役復員,有6萬多兄弟目前還在各大醫院接受治療,有8萬多傷勢已經恢復良好,已經回到原來部隊中。

打斷了張學良繼續報告:各位同僚,從敵我損傷比率來看,敵人損失了30萬,而我們則損失了17萬比率,這是在我們取得制空權的情況下,傷亡比率竟然如此之大。

張學良糾正道:總統,我們戰死了4萬多兄弟,而敵人則戰死了30萬啊,比率是1:7啊。

面『色』一沉,楊興霍然站起道:張次長,你概念搞錯了,所以這次傷亡比率是2:3,而不是1:7,大家都知道,在東西伯利亞戰區,中亞戰區,以及隨後的赤塔會戰,中國軍隊是殲滅或者擊潰俄軍,我軍傷員得到很好的救治,而反觀俄羅斯,由於連連潰敗,其部傷員難以得到有效救治,因此,針對大勝的戰場,應該將勝利一方的陣亡受傷人數與對方戰死人數進行比較,如此才能根本反應出交戰雙方真正的戰力。

張學良搖搖頭道:總統,在西方,都沒有按照這種方法計算啊?

楊興搖搖頭道:張次長,你這種計算方法,可以拿在報紙上,鼓勵全國人民。我這種計算方法,要作爲我們內部軍政高層做出各項戰役決策的依據,要讓軍隊團長以上軍官,知道這種計算方法,要讓他們真正意識到戰爭的殘酷『性』,要讓他們真正意識到徹底擊敗俄羅斯的艱苦『性』。

楊興搖搖頭道:漢卿,看問題不能這麼看,要知道我們是進攻,敵人是敗退。還有,我們受傷的17萬人中,如果按照過去做法,又有多少人戰死呢?

何應欽接過話題道:總統,按照過去經驗來看,我們受傷與戰死比率一般在3:5水平,而這次戰死4萬,受傷17萬,我們戰死士兵佔死傷比率已經降爲20%左右。總統,由於青黴素的發明,至少讓戰死將士人數下降了1半以上。

楊興笑道:敬之,這不是我的功勞,我只是推動發現青黴素而已。因此,在計算中俄戰損比率,評估雙方戰力,不能夠僅僅通過雙方戰損比率來評比,應該根據我們過去戰死與受傷比率來評比。這次中俄戰爭,雙方戰損比率爲2:3,這還是在我們取得戰略主動狀態下獲得的,因此,我們應該戒驕戒躁,周密計劃,以求達成我們戰略目的。

商震也接過話題道:是的,總統,由於我們有了青黴素,對戰場上士兵士氣影響很大。大家在衝鋒的時,不想過去那樣害怕受傷,勇往直前,正如一些士兵說那樣,即使被子彈刮傷了,有什麼大不了的,到時打上兩針青黴素,消消毒,過段時間又是好漢一個。在撤退的時候,因爲擔心蘇俄沒有青黴素消毒,更是非常頑強,阻擊非常堅決。

一直沒有發話的國會議長張瀾連連點頭道:我同意總統這種計算方法,勝不驕擺不餒。特別是我們大勝以後,更該如此。俄羅斯是歐洲大國,人口超過1萬萬,國土面積號稱2千萬平方公里,就是現在實際控制領土,也超過了1400萬平方公里,比我們以及扶持的中亞各國領土不相上下,對這樣的對手,我們更不應該獲得小小勝利,而輕視於對方。

楊興點點頭,問一直垂頭喪氣的商震:商司令,在這次烏蘭烏德會戰中,敵我雙方傷亡比率爲多少?

商震面『色』鐵青,豁然站起道:總統,卑職無能,未能攻下烏蘭烏德,卑職請求懲罰,以明軍紀。通過我們實地統計,在這次戰爭中,我們戰死超過1萬4,受傷超過5萬,而俄方戰死超過4萬,受傷超過5萬。

示意其坐下道:處罰嘛,則完全沒有必要。敵人云集重兵於烏蘭烏德,從後面戰場形勢來看,羅科索夫斯基則準備數十萬軍隊,準備從側翼夾擊第4兵團,幸好空軍轟炸了伊爾庫茨克,毀掉其作戰物資,如此『奸』計才未得逞。我問商司令,主要目的不是其他,主要是爲了告訴大家,更能夠體現中俄軍事差距的戰場是在烏蘭烏德,雖然我方掌握了制空權,但是則不得不放棄佔領陣地,這才反應出中俄真正軍力差距,中俄陸軍戰力基本保持在2個到3箇中國軍人,能夠對付3個俄軍的水平。

經過三日會議,三大戰區司令李宗仁、楊森、薛嶽都認爲,俄羅斯利用這個寒冷冬季之機,大規模從歐洲運送兵力,如此中國軍隊兵力優勢不再。

衆人建議,爲了保證未來作戰需要,前線25個軍將由目前的4個師編制,改爲5個師的編制,裝甲軍將由2個師的編制,改爲3個師的編制,如此在前方可以集中128個師,如此形成220萬的前線作戰兵力,以此保證對蘇俄軍事壓力。?? 愛國軍閥722

正如空軍部長高志航報告,通過空中偵察發現,蘇俄西伯利亞大鐵路已經接近滿負荷運營,中國空軍從唐努烏梁海、從恰克圖、從阿克套出動,每次都能轟炸大量的蘇俄列車,每次中國空軍轟炸掉西伯利亞沿線橋樑、隧道後,蘇俄軍當即組織力量緊急搶救,以保證西伯利亞大鐵路全線貫通。

但是,蘇俄在西伯利亞最多隻能支撐150萬的軍力,正如按照我們目前運營能力,通過中東鐵路,通過平津市、太原到恰克圖的鐵路,通過隴海線、通過蘭新線,通過烏魯木齊到伊犁,伊犁到阿拉木圖的水運、我們也只能支撐前線220萬軍隊作戰需要。

因此,爲了保證前線有足夠的兵力,中國現役兵力應到保證在350萬左右,預備役應該保證在150萬左右,如此方可應對未來局勢。

爲了保證在前線形成巨大的軍力,陸軍部每月還需向前線提供8萬多訓練有素的新兵,以保證在前線,中國軍隊維持在220萬左右。

對此,大本營不得不再次發出徵兵令,楊興不得不發出“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以擴大軍隊規模

爲了保證這220萬的供給,楊興不得不下令擴大後方兵工廠、戰車廠、飛機廠的生產規模,希望在這個寒冷冬季過後,每天戰鬥機轟炸機產量將保持在20架,坦克裝甲車保證在每日40輛,火箭炮保證每日6門,子彈保證每日1000萬發,炮彈保證每天10萬發,石油每日1萬噸,煤炭日產量需要2000萬噸啊。

看着這一連串的生產數字,潘文華面『露』猶豫道:總統,如此鋼鐵需要量就需達到600萬噸啊,鋼鐵消耗量就超過了我們鋼鐵產量的60%,鋁材產量已經接近我們鋁材產量的50%,石油消耗量超過我們國內石油產量的70%啊,所有物資,除了煤炭外,其他的都還能供給。

第653章 俄羅斯流亡政府第486章 逃命吧第594章 悲催的多門二郎第36章 強國會第590章 坦克坦克第378章 前哨戰-江浙戰爭第746章 張學良的桃色事件第359章 聯日抑聯俄?第742章 朱可夫的選擇第609章 陰謀詭計+毒氣第627章 坦克突擊第346章 發展過程中的無奈第441章 謀劃東北第93章 厲兵秣馬第13章 剿滅匪首王大拿第734章 惡德同盟的影響第108章 堅固工事第606章 我的抗戰使命第305章 攻破宜昌第287章 軍隊正規化第455章 袖珍版坦克第75章 巧殲頑匪第116章 收買與離間第229章 中國人民黨第743章 莫洛托夫的和平呼聲第590章 坦克坦克第147章 一船絲運出,一船白銀歸第733章 歐美援助第451章 中原鉅變第497章 處置旗人與北洋軍閥第715章 哥薩克在行動第144章 劫官銀(2)第643章 軍校教育第60章 略懲趙爾撰第616章 豈曰無衣第481章 跋扈將軍第219章 護法軍政府元帥第451章 中原鉅變第166章 就任川督第502章 不明刺殺第244章 構建農村基層結構第336章 憲法重光第288章 羣雄紛爭、羣雄結盟第522章 奇怪的海軍第750章 按耐不住的小日本第160章 孫記約法下府院之爭第165章 段祺瑞的謀劃第55章 瘋狂炮擊第678章 雷達第405章 直取南京第269章 國家主義第506章 憲政路線第338章 三輪車伕第88章 危機再現第264章 民主科學實業和諧社會第359章 聯日抑聯俄?第284章 軍校教育長楊傑第371章 賣國賊能受到懲罰?第425章 棒子流亡臨時政府第519章 田中義一的陰謀第159章 氣走梁任公第42章 駐防川北第692章 怕過錘子第739章 獨裁者欺世之道第36章 強國會第529章 兵敗被殺第707章 蘇軍內部 矛盾第285章 刺刀對刺刀第339章 民生汽車第384章 先賢陵寢豈容踐踏第572章 川漢鐵路開通儀式第41章 討價還價第680章 關鍵在戰爭潛力第405章 直取南京第184章 完勝第468章 全殲白俄鬼子第352章 曲折的第一代航空人才第161章 羣魔亂舞-張勳復辟第188章 焚城第585章 計中計?第432章 南北合議第418章 特權化的中國進步黨第42章 駐防川北第632章 鬱悶的斯大林第756章 英美請求第48章 是誰殺了宋教仁第755章 不一樣的東南亞同盟第723章 力排衆議第363章 曹錕賄選第486章 豐臺大營第84章 以工代賑 大興土木第179章 禍不單行第422章 王亞樵與斧頭幫第699章 滿洲里,英雄的滿洲里第610章 牛島滿的穿插第209章 議會亂象第389章 麻煩的孫文第80章 楊屠夫第662章 公民社會-無特權第276章 袁祖銘冤魂不散
第653章 俄羅斯流亡政府第486章 逃命吧第594章 悲催的多門二郎第36章 強國會第590章 坦克坦克第378章 前哨戰-江浙戰爭第746章 張學良的桃色事件第359章 聯日抑聯俄?第742章 朱可夫的選擇第609章 陰謀詭計+毒氣第627章 坦克突擊第346章 發展過程中的無奈第441章 謀劃東北第93章 厲兵秣馬第13章 剿滅匪首王大拿第734章 惡德同盟的影響第108章 堅固工事第606章 我的抗戰使命第305章 攻破宜昌第287章 軍隊正規化第455章 袖珍版坦克第75章 巧殲頑匪第116章 收買與離間第229章 中國人民黨第743章 莫洛托夫的和平呼聲第590章 坦克坦克第147章 一船絲運出,一船白銀歸第733章 歐美援助第451章 中原鉅變第497章 處置旗人與北洋軍閥第715章 哥薩克在行動第144章 劫官銀(2)第643章 軍校教育第60章 略懲趙爾撰第616章 豈曰無衣第481章 跋扈將軍第219章 護法軍政府元帥第451章 中原鉅變第166章 就任川督第502章 不明刺殺第244章 構建農村基層結構第336章 憲法重光第288章 羣雄紛爭、羣雄結盟第522章 奇怪的海軍第750章 按耐不住的小日本第160章 孫記約法下府院之爭第165章 段祺瑞的謀劃第55章 瘋狂炮擊第678章 雷達第405章 直取南京第269章 國家主義第506章 憲政路線第338章 三輪車伕第88章 危機再現第264章 民主科學實業和諧社會第359章 聯日抑聯俄?第284章 軍校教育長楊傑第371章 賣國賊能受到懲罰?第425章 棒子流亡臨時政府第519章 田中義一的陰謀第159章 氣走梁任公第42章 駐防川北第692章 怕過錘子第739章 獨裁者欺世之道第36章 強國會第529章 兵敗被殺第707章 蘇軍內部 矛盾第285章 刺刀對刺刀第339章 民生汽車第384章 先賢陵寢豈容踐踏第572章 川漢鐵路開通儀式第41章 討價還價第680章 關鍵在戰爭潛力第405章 直取南京第184章 完勝第468章 全殲白俄鬼子第352章 曲折的第一代航空人才第161章 羣魔亂舞-張勳復辟第188章 焚城第585章 計中計?第432章 南北合議第418章 特權化的中國進步黨第42章 駐防川北第632章 鬱悶的斯大林第756章 英美請求第48章 是誰殺了宋教仁第755章 不一樣的東南亞同盟第723章 力排衆議第363章 曹錕賄選第486章 豐臺大營第84章 以工代賑 大興土木第179章 禍不單行第422章 王亞樵與斧頭幫第699章 滿洲里,英雄的滿洲里第610章 牛島滿的穿插第209章 議會亂象第389章 麻煩的孫文第80章 楊屠夫第662章 公民社會-無特權第276章 袁祖銘冤魂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