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生財之道

接下來,找來財政廳長黃大暹,找來民生銀行行長徐代戡、找來軍情處處長趙渭賓道:各位,你們觀察四川境內,那些人有錢?那些人錢財又是非法所得?

黃大暹一聽,當即大驚道:督軍,難道你想殺雞取卵嗎?

楊興笑道:黃廳長,不是殺雞取卵,而是將一碗米里面老鼠屎去掉,保證這碗米的成色。

黃大暹聽後,來回渡着步子道:督軍,你看這樣可以不?攤派,向每個府攤派,讓他們籌集資金?1200萬個大洋,只要在每個府籌集70萬個大洋,如此就能保證建設資金了。

楊興搖搖頭,拒絕道:黃廳長,這不好,若是讓這幫官員去籌集,讓他們籌集70萬個大洋,他們可能向鄉親籌集200萬個大洋,如此我們川人更是苦不堪言了,如此我們川人背到我就會罵我,說我比張獻忠屠川還可惡。

一聽,大驚道:督軍,這個你想怎麼籌集?

楊興沉思良久道:黃廳長,這就是我與其他官員不一樣的地方,別人全部都是收刮窮人的錢,而我則是專門收刮富人的錢。哦,不對,是爲富不仁,民怨較大的富人的錢。收刮窮人的錢,如此要落一個不好的名聲,但是收刮爲富不仁者的錢,我不但可以落得一個青天大老爺,而且還能夠收刮更多的錢。

黃大暹大驚,起座道:督軍,自古以來,士民鄉紳乃國家之根本,而爲富不仁者多爲士民鄉紳,若是督軍對其太過分了,恐引來不好名聲吧。

楊興笑道:黃廳長,你過慮了,在封建社會,士民鄉紳是國家根本,這沒錯。但是我們不是趕走了皇帝嗎?現在實現共和,全國不是號召發展經濟嘛,所以,現在國家根本是資本家,是工人,是農民,而不是以佔據大量土地爲代表的地主,士民。這幾年來,從南到北,爲什麼各省政權反覆,爲什麼一些人認爲很多革命者統治的縣市,沒有那些封建老官僚統治縣市好,就是我們沒有消滅封建經濟,因此,我們現在就要消滅封建經濟的毒瘤

況且,我國現狀是表面上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不論從人民思想上,經濟上,無不是地主的分封經濟制度。所以,我們要建立起與民族資本主義相適應的經濟制度,只有這個制度建立起來,我們國家經濟必然得到騰飛啊。

想到前世鄧公把亂反正,如此將國民經濟從崩潰邊緣拖回來,楊興不由得感慨萬千啊。

確實,由於在歷史上,很多革命者空有一番熱血,好高騖遠,沒有落到實處,最後,其成就非常有限,在有的地方,還辦人認爲擾民,有的地方,還發生驅逐革命者風潮。

作爲一名老同盟會會員,黃大暹對這種情況也耳有所聞,現在一聽楊興如此說,良久問道:督軍,你準備怎麼辦?

楊興笑道:黃廳長,這就需要你告訴我四川那些人有錢,而那些人乾的違法勾當,那些人民怨較大,如此這般,我們纔好對症下藥啊。

聽到楊興這麼說,黃大暹內心才稍稍平靜,良久說道:督軍,在我們四川,最有錢的不外乎這些人。

首先,就是私鹽幫派,在自流,生產食鹽,不但自銷,而且還銷往鄂、陝、滇、黔,官府向來進行專賣轉買制,但是公家鹽向來價格較高,因此在自流有地方大家族控制食鹽製造,有幫派控制食鹽走私。

這些幫派大概有10多個,常常因爲爭奪地盤發生火併,一則違反食鹽官賣官買政策,另外就是這些私鹽幫派,常常爲禍一方。

要說財力,要知道自流的食鹽遠銷雲貴陝西湖北,這些地方大家族,這些私鹽幫派至少可以說富得流油,在前清的時候,有次政府缺錢,趙爾豐就讓他們捐了300萬個大洋。

楊興點點頭道:黃廳長,這個是要打擊的,鹽業是要整頓的,如果不整頓,不但這些黑幫依靠財力爲非作歹,危害地方,而且還要鹽業制度出現混亂。

一聽,楊興要從這些人手裡拿錢,衆人頗爲高興,連連點頭。

隨後,黃大暹說道:督軍,第二嘛,當然就是販賣鴉片的煙館,開辦煙館的多半是地痞流氓,你知道,很多人在開辦煙館後,人模狗樣,在地方上爲威作福,有的還逼迫那些煙鬼,這些人可有錢了

。如果整頓煙業,每年至少能夠獲得500萬個大洋。

聽後大聲叫好,隨後聲言道:我們國家爲何落到今日模樣,主要緣由鴉片侵入,鴉片這個東西,早該整頓了,關於這點我也準了。

楊興再次追問道:黃廳長,各位,還有呢?

徐代戡接過話題道:督軍,我們應該開辦省立銀行,大肆印刷紙幣,以解決民族資本集資難的問題,以解決民族資本家所賺金錢無處花費問題。

督軍,現在每個省督軍都是這樣,沒有錢怎麼辦,就是發行紙幣。

上半年,督軍感到集資困難,要求我們民生銀行在全川各個縣都建立起支行,要求我們民生銀行存款主要面向普通鄉親,將他們手中壓箱底的錢吸收過來,以發展經濟。

經過這三個月,在重慶、在順慶等地,業務逐漸向普通鄉親轉移,如此存款大量增加,到現在爲止,民生銀行本金已經增加到8百萬大洋,存款已經從三個月前達到2千萬大洋。

原來川省的浚川源銀行,按照這種模式,銀行本金也增加到2百萬大洋,存款也增加到1千萬大洋。

督軍,開辦銀行,讓鄉親們將錢存入銀行,雖然是一個好辦法,但是不像發行紙幣那樣來錢快。

聽徐代戡如此說,楊興陷入一片沉思,在川省發行紙幣,這雖然是一個好辦法,就像一個銀行家不是說嘛,我在乎坐在前臺的是誰,我在乎的是誰控制貨幣發行權啊。

但現在就要大規模印刷紙幣,這實在非楊興所願亦。就像一戰結束後,德國貨幣貶值數千萬,像抗戰過程中,法幣貶值上百萬倍,如此結果必然導致政府垮臺。

就像前世,在大城市面有房子的人,很多資產都過百萬,如此怎麼不失民心。

臺灣那個馬英九,就差點因爲房價過高,而被趕下臺。

如此對於貨幣,應該慎重啊。

現在,銀行這種經營方式纔剛剛開始,現在,銀行主要是建立信心、信用,改變過去存錢習慣,將鄉親由過去將錢存在地窖裡面,箱子下面變爲放入銀行裡面

所以,對銀行,雖然是支持的,但是那是一個長期過程。

而政府發行紙幣,逐漸代替社會上流通的各種票據,這雖然是一個方向,但最好還是要慢慢來啊。

如此,楊興不由得叮囑徐代戡幾聲,要求銀行加強信用建設。楊興叮囑道:上自大總統、孫文這幫人,下自普通鄉紳,誰不將錢放在房子裡面,不能投資。

如此導致投資興辦實業的時候,募集困難,一般實業家,在最先辦實業的時候,常常發生資金短缺。所以,辦銀行,就是將普通鄉親與實業聯繫起來,一手支持實業發展,一手將鄉親們的錢拿出來。

隨意,對銀行,我們還是以信心建設,信用建設爲主。這次修建合川鋼鐵聯合公司,就不需要銀行了。

黃大暹有點顧左右而言他,回答道:督軍,還有這些資本家,他們很有錢,你看,在成都,在重慶,在南充,有數家資本家僱工達到千餘人,是否需要打擊?

楊興笑道:黃廳長,他們還不算,畢竟他們是自己發展起來的,除了極少數帶有血案命案的資本家,要堅決打擊,但是對其工廠,還是必須保護,還是要發展,我們國家窮,不是資本家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衆人怔怔的看着楊興,良久回答道:督軍,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來回渡着步子,良久停下來道:不是有三年清知府,十萬兩白銀的說法嗎?如今剛剛民國,政權起伏很大,有沒有一些貪官,或者大的貪官,這也應該作爲一個手段吧。若是還讓那些老官僚坐在位置上,還要貪官爲禍一方,我們這個民國,也只是一個牌子,忽悠忽悠鄉親吧。

聽楊興如此說,黃大暹當即回答道:督軍,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好官員啊,一些清官啊。

楊興笑道:我知道有一些清官,一些好官,但我們也要將那些貪官,那些慵官清除掉啊。否則,我們革命基礎不牢固啊。

對農村裡面的名聲較差的官僚地主,惡霸地主,對城市裡面的惡霸資本家,高利貸者,都應該打擊,如貪官一樣堅決打擊

衆人面面相覷,良久,一起回答道:督軍,既然如此,這也是一個生財法子吧。

徐代戡接過話題道:督軍,除了這個,我們還可以重新丈量土地,你知道,這個土地是在道光年間丈量的,很多土地尺寸發生變化很大,在鄉村更是開發了很多荒地。

想到歷史上遼寧省省長王永江就是依靠這種方法,使過去外債累累的東三省,在數年後有五千萬的財政盈餘,張作霖也因爲如此,纔敢多次進入關內,爭奪天下。

楊興笑了笑,顯得非常欣慰道:這個可以,我們丈量後,主要是增加對大地主徵收糧食土地稅收。

如此大家拿起算盤,簡單的進行測算。

看大家測算得差不多後,楊興詢問道:黃廳長,如此下來,我們四川財政收入可以提高到多少呢?

黃大暹拿起一張紙,念道:督軍,如此下來,我們財政收入定可翻倍,超過3千5百萬大洋。

楊興笑道:是啊,如此我們是可以提高到3千5百萬大洋(庚子之變的時候,全國一年財政大概1億兩白銀,但那之後,經過十年發展,再加上1兩白銀可以鑄造1.5個大洋,如此看來,全國財政收入達到3億大洋。正常年景,川省財政收入是可以達到2千3百萬大洋的,再加上這次打擊鹽幫、鴉片行業,如此看來,財政收入達到3千5百萬大洋,基本可行)。

況且我們要想下,在最初一年,我們沒收貪官、沒收煙館販子,沒收私鹽販子的財產,沒收那些惡霸財產,在最初一年,我們也可以獲得3千萬大洋啊,如此看來,合川鋼鐵聯合公司我們還是有錢投資了,並且合川鋼鐵聯合公司必須投資。

不過讓楊興、黃大暹等人都沒有想到,在施行財政改革後,川省的一年財政收入增加到5千萬,竟然爲改革前的1倍多。(廣東財政改革可見端倪,宋子文主政廣東財政,財政收入由23年1031萬,在25年增加到2518萬,26年10013萬,27年10876萬大洋。其中雖然有3千萬左右爲政府所發公債,如此不論如何,財政收入也在7千萬大洋左右。這麼看來,在清末明初,稅收體系非常混亂,逃稅漏稅,中飽私囊現象非常突出)。

第353章 勇士號飛機第362章 神秘民國暗殺團第570章 我心痛是制度沒有執行第641章 議會總諮詢第592章 本莊繁的應對第180章 反攻第347章 人物組織第658章 青黴素第181章 鴉片鬼的戰爭第698章 斯大林的戰略第611章 惡魔伏法第342章 巧渡西江第66章 小日本的祖宗第274章 被迫後撤第150章 黃蔡仙逝 豎子當道第556章 慘烈的滿洲里第520章 全國證交所第47章 楊森落魄第394章 和平壓力第567章 遠東運動會第579章 眼皮底下的狗屁演習第423章 陸小曼與三個男人第75章 巧殲頑匪第333章 艱難的總理人選第626章 中華要復興,唯我等爲其死第332章 推倒賣國政府第724章 中亞獨立建國第161章 羣魔亂舞-張勳復辟第561章 田中壽寢第25章 改土歸流第427章 國家基石-國民銀行第230章 第一次護法失敗第166章 就任川督第113章 截斷補給線第603章 大風隊第514章 對蘇對日兩手準備第347章 人物組織第396章 老虎仔立威第275章 各懷心思參加國民革命第421章 科學怪人貝爾德第413章 吳佩孚被俘第107章 截斷水道第166章 就任川督第311章 圖謀甘肅第395章 巧奪江西第529章 兵敗被殺第691章 初試鋒芒第420章 頑固的滿清遺老第297章 唐繼堯特別法庭第672章 擴軍備戰第323章 以心換心第256章 組建伐木大隊第619章 步坦協同與人海戰術第217章 楊興何許人呢?第423章 陸小曼與三個男人第753章 恢復越南秩序第393章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2第753章 越南排華運動第98章 懲辦禍首第391章 君子絕交不出惡聲第178章 戰略誤判第663章 天上餡餅-b17轟炸機第194章 大逃亡第713章 軍備與擴軍並重第232章 自制摩托車第676章 大肅反第185章 華西醫大前生第151章 停辦川漢鐵路第266章 少年中國學會第316章 哎,非常大總統第99章 針尖對麥芒第210章 抓捕第294章 阻擊阻擊第510章 再見陸小曼第619章 步坦協同與人海戰術第575章 長江大洪災第272章 何應欽的裙帶關係第743章 莫洛托夫的和平呼聲第39章 兵變第757章 進入香港第588章 以機爲彈的中華英雄第747章 叛國的張學良第205章 遊街示衆第510章 再見陸小曼第254章 恩威並重第414章 革命精神第229章 中國人民黨第367章 大敗阿三團第600章 令人失望的國聯第450章 依賴他族,國必不保!第478章 馮煥章 下野第580章 柳條湖事件第690章 你小子就是預備命第406章 陳調元獻徐州第154章 研製摩托車第526章 小日本的陰謀第304章 雄踞中州八方來朝的吳子玉第385章 許崇智兵敗下野第183章 借兩門迫擊炮第659章 新農村新農民
第353章 勇士號飛機第362章 神秘民國暗殺團第570章 我心痛是制度沒有執行第641章 議會總諮詢第592章 本莊繁的應對第180章 反攻第347章 人物組織第658章 青黴素第181章 鴉片鬼的戰爭第698章 斯大林的戰略第611章 惡魔伏法第342章 巧渡西江第66章 小日本的祖宗第274章 被迫後撤第150章 黃蔡仙逝 豎子當道第556章 慘烈的滿洲里第520章 全國證交所第47章 楊森落魄第394章 和平壓力第567章 遠東運動會第579章 眼皮底下的狗屁演習第423章 陸小曼與三個男人第75章 巧殲頑匪第333章 艱難的總理人選第626章 中華要復興,唯我等爲其死第332章 推倒賣國政府第724章 中亞獨立建國第161章 羣魔亂舞-張勳復辟第561章 田中壽寢第25章 改土歸流第427章 國家基石-國民銀行第230章 第一次護法失敗第166章 就任川督第113章 截斷補給線第603章 大風隊第514章 對蘇對日兩手準備第347章 人物組織第396章 老虎仔立威第275章 各懷心思參加國民革命第421章 科學怪人貝爾德第413章 吳佩孚被俘第107章 截斷水道第166章 就任川督第311章 圖謀甘肅第395章 巧奪江西第529章 兵敗被殺第691章 初試鋒芒第420章 頑固的滿清遺老第297章 唐繼堯特別法庭第672章 擴軍備戰第323章 以心換心第256章 組建伐木大隊第619章 步坦協同與人海戰術第217章 楊興何許人呢?第423章 陸小曼與三個男人第753章 恢復越南秩序第393章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2第753章 越南排華運動第98章 懲辦禍首第391章 君子絕交不出惡聲第178章 戰略誤判第663章 天上餡餅-b17轟炸機第194章 大逃亡第713章 軍備與擴軍並重第232章 自制摩托車第676章 大肅反第185章 華西醫大前生第151章 停辦川漢鐵路第266章 少年中國學會第316章 哎,非常大總統第99章 針尖對麥芒第210章 抓捕第294章 阻擊阻擊第510章 再見陸小曼第619章 步坦協同與人海戰術第575章 長江大洪災第272章 何應欽的裙帶關係第743章 莫洛托夫的和平呼聲第39章 兵變第757章 進入香港第588章 以機爲彈的中華英雄第747章 叛國的張學良第205章 遊街示衆第510章 再見陸小曼第254章 恩威並重第414章 革命精神第229章 中國人民黨第367章 大敗阿三團第600章 令人失望的國聯第450章 依賴他族,國必不保!第478章 馮煥章 下野第580章 柳條湖事件第690章 你小子就是預備命第406章 陳調元獻徐州第154章 研製摩托車第526章 小日本的陰謀第304章 雄踞中州八方來朝的吳子玉第385章 許崇智兵敗下野第183章 借兩門迫擊炮第659章 新農村新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