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繼續北伐

楊興轉身對身邊的蔡濟民道:蔡將軍,我早已經任命你爲憲兵司令,你也爲辛亥革命元勳,從今以後,違背軍事命令的,不論是誰,憲兵司令部可以有權事先處置,在事前不必報到大本營。

如此,才解決這次因馮玉祥反對北京政變,孫文北上而造成的政治,軍事混『亂』。

而在這次爭執中,由於楊興固執,再次贏得了勝利,孫文這次北上,什麼都沒有撈到,如此完全符合自己判斷。

如此自己就可以更加光明正大的舉兵北伐。

白崇禧看着複雜的閩浙蘇皖滬五省局勢,對楊興道:?? 愛國軍閥400

總司令,如今江西已經光復,劉湘率領第4軍正向九江進發,孫傳芳的閩戇聯軍勢必回援,與我國民革命軍主力進行會戰,考慮到他們剛剛佔領浙江,形勢異常不穩,因此我認爲孫傳芳會全力回援福建,以與我國民革命軍進行決戰。

楊興笑道:過去福建革命一直很好,許崇智就曾經在福州起義,二次革命的時候也曾經擔任福建北伐軍總司令啊,前幾年第6軍也曾經多次進入福建,如此之下,孫傳芳想利用福建地利優勢,對我軍進行反撲,難上加難。

軍情處處長趙渭賓提出自己的看法:總司令,福建人最爲得意的就是海軍,可以說海軍各部牢牢的控制在福建人手中。但是如今各地軍閥連年混戰,就是在福建的水師楊樹莊部也常常拖欠軍餉,軍需也沒有得到任何補充。

而反觀我海軍各部,自從總司令入主以來,不但軍餉得到了保證,更爲重要的,海軍維修費、訓練費也相對滿清時期頗爲充足啊。

到時候我們只要讓林森主委派人前去遊說,憑藉林主委在福建人心中的地位,福建水師絕對會戰場起義,投奔我國民革命軍的。

何應欽看着眼前沙盤道:趙處長,只要能說動福建水師戰場起義,國民革命軍入閩作戰部隊就不需要太多了。總司令,參謀部過去制定計劃,令國民革命軍第5軍、第6軍全部入閩作戰,我看就沒有必要了。

楊興充滿猶豫,好像歷史上,隨着北伐軍節節勝利,北洋海軍各部紛紛戰場起義,投奔北伐軍。

如今歷史已經改編了,楊樹莊還會投奔北伐軍嗎?

當即讓給人在福建前線的林森發電,詢問楊樹莊率部起義的可能,在當天下午就受到林森的回電,聲言福建水師各部,心向革命,主要官佐,多爲革命黨人,在前幾天,楊樹莊就曾經派人聯繫過自己。

楊興大喜,確定在戇北伐軍兵分三路,對皖浙閩北洋軍進行進攻。

令朱培德率領國民革命軍第7軍駐守湖南、江西,以肅清當面之敵。

劉湘率領第4軍主力北上,進攻皖南各地,以配合國民革命軍主力佔領安徽江蘇。

顧品珍指揮黃毓成率領第5軍沿沿着撫州、三明南下,與從廣東北上的薛嶽部會合,在海軍配合下會攻福州,光復福建全省。

令李zr第11師沿着鷹潭、上饒東進,由衢州、金華東進,以牽制浙省直軍。

與此同時,下令在漢國民革命軍準備,除了留下王瓚緒之國民革命軍第1軍外,其他各部在楊興指揮下,全部投入安徽戰場。

爲了抵抗國民革命軍北伐,段祺瑞、張作霖竟然悍然給楊興下了這樣一道直接命令,讓楊興就地防禦,不得進入他省擾『亂』治安,下令豫蘇皖魯各省督軍,靜待北洋軍閥收編。

對段祺瑞重新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執政,身在武漢的楊興發表公開電,段祺瑞乃前清餘孽,手中沾滿革命者的鮮血,在黎元洪成爲總統後,段祺瑞竟然多次不顧國會反對,發生府院之爭,不尊重國會立法。最終釀成護法戰爭,造成南北分裂,可以說段祺瑞是國家落敗到如此地步的罪魁禍首,段氏即使每日唸佛,也難以平息佛祖的金剛之怒。

更爲可惡的,段祺瑞投靠日本『政府』,向日本借款,對外賣國,對內鎮壓百姓。與日本簽訂《中日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比袁世凱的二十一條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巴黎和會”上失敗的消息傳到北京,愛國運動爆發,段祺瑞不但鎮壓手無寸鐵的學生,而且公然袒護賣國的曹、章、陸,並主張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其實曹、章、陸雖然爲賣國賊,但真正在後面的大賣國賊是段祺瑞。

段祺瑞不但賣國,而且還挑起發動皖直戰爭,可以說段祺瑞是最大賣國賊,比李鴻章、袁世凱更可惡。?? 愛國軍閥400

吳佩孚雖然殘暴,但畢竟是一個可尊敬的軍官,在兵敗後竟然以“堂堂軍官,託庇外人,有傷國體”爲由,未曾向外國人求救。發出“忠臣去國,不潔其名。”的感嘆。而你北洋一隻虎,僅僅是天天佛祖不離嘴,日日倭奴手中奴,爲將數十載,滿手人民血。

中國的未來不是私相授受,更不是獨夫、惡霸所能統治,中國的未來,缺了以孫文爲代表國民『政府』,缺了中國果名檔是不會得到人民承認的。

在電報發出後,中國果名檔所控制的報紙如國民日報,民主日報、南方日報紛紛全文刊發,反對段祺瑞再次執政。

而此時,楊興電請孫文,認爲北京『政府』已經被段祺瑞等安福系餘孽控制,先生進京已經沒有必要。

但是孫文先生通過廣州繞道日本進京,現在人已經離開日本,正前往天津,人算不如天算,竟然晚了一步。

楊興只好再次催促張瀾等在川,唐紹儀等在廣州的中國果名檔大佬從廣州、成都遷往武漢,在與張瀾等中國果名檔大佬,唐紹儀、王倫等控制省份省長溝通後,決定在武漢成立中國國民『政府』。

決定將中國果名檔黨政學校從成都搬到武漢,以保證培養相應黨政人才。

要求已經佔領的各省,開辦省立黨政學校,以培養相應的黨政人才。

在楊興堅持下,南方各界紛紛簽名,反對段祺瑞爲臨時『政府』執政,楊興也發表通電,認爲段祺瑞就任臨時執政時非法的。

在北伐告一個階段後,爲了反擊段祺瑞有關讓國民革命軍就地駐防的命令,楊興發表的二階段北伐作戰任務。

1、以王瓚緒第1軍駐守湖北,李家鈺第2軍駐守雲貴川,楊森的第3軍駐守兩廣,朱培德第7軍留守湖南、江西,以積極訓練士兵,運送糧食,以支援前線。

2、令張發奎率領12軍主力,駐守襄樊、隨州,以防止北方的陝軍、豫軍對武漢的進攻。

3、以鐘體道爲陝西總司令,率領第8軍進攻漢中

4、以顧品珍爲南路總司令,率領第5軍、第6軍攻取閩浙。

5、以劉湘爲北路軍司令,率領第4軍、彭城萬之23師進攻九江、皖南。

7、令溫樹德率領海軍3艘巡洋艦、7艘炮艇對閩浙進行封鎖。

第670章 攝影與電視臺第3章 拆卸槍支第635章 亡華者胡第52章 釣魚城下第753章 恢復越南秩序第130章 遺禍百年清史館第195章 理想社會第457章 川省緣何墮落?第260章 中國心第180章 反攻第341章 強扣劉震寰第187章 唐繼堯與顧品珍第199章 解決民生-首推高利貸第362章 神秘民國暗殺團第280章 民用訓練槍第334章 不一樣的股票交易所第678章 雷達第95章 通電反袁第671章 背信棄義的蘇聯第725章 烏魯木齊協議第255章 建立黨校第42章 駐防川北第378章 前哨戰-江浙戰爭第274章 被迫後撤第290章 倒唐風潮第461章 青島慘案第169章 軟硬兼施第292章 昭通三劍客第699章 滿洲里,英雄的滿洲里第233章 燒錢的鋼鐵廠第456章 驃騎25式坦克第60章 略懲趙爾撰第671章 背信棄義的蘇聯第378章 前哨戰-江浙戰爭第398章 孫文北上第38章 青梅竹馬第14章 巧取豪奪第374章 選德選賢第552章 軍管中東鐵路第761章 對日宣戰第677章 抓捕間諜第704章 更大危機第270章 袁祖銘起歹意第44章 暗渡陳倉第591章 鋼鐵鐵流第263章 聲援五四愛國運動第526章 小日本的陰謀第489章 大亞細亞主義第632章 鬱悶的斯大林第663章 天上餡餅-b17轟炸機第596章 東北戰區第337章 所謂的炮打總統府第456章 驃騎25式坦克第579章 眼皮底下的狗屁演習第734章 惡德同盟的影響第276章 袁祖銘冤魂不散第733章 歐美援助第365章 關餘問題第552章 軍管中東鐵路第226章 擔任元帥的條件第225章 這是背叛第671章 背信棄義的蘇聯第716章 反集體農莊反俄羅斯第721章 爭議的撤退第252章 加大教育投入第539章 鳥走獸散的青幫第428章 中原危機第478章 馮煥章 下野第190章 大迂迴1第223章 汽車上第80章 楊屠夫第149章 三個半軍事家第45章 智擒頑敵第396章 老虎仔立威第469章 泰安防線第545章 罷黜張漢卿第232章 自制摩托車第97章 另類鬧洞房第459 建造風洞第117章 第1次收買第760章 上下其手第694章 照片教學第295章 唐繼堯卷鉅款逃亡第723章 力排衆議第320章 變化貴州第363章 曹錕賄選第345章 改組南方政府第619章 步坦協同與人海戰術第552章 軍管中東鐵路第482章 身陷絕境第378章 前哨戰-江浙戰爭第688章 我的天堂第225章 這是背叛第123章 廣積糧?先稱王?437章 特殊的13軍第584章 捕殺死魚第326章 公開衝突第69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524章 出兵外蒙古第348章 整編海軍
第670章 攝影與電視臺第3章 拆卸槍支第635章 亡華者胡第52章 釣魚城下第753章 恢復越南秩序第130章 遺禍百年清史館第195章 理想社會第457章 川省緣何墮落?第260章 中國心第180章 反攻第341章 強扣劉震寰第187章 唐繼堯與顧品珍第199章 解決民生-首推高利貸第362章 神秘民國暗殺團第280章 民用訓練槍第334章 不一樣的股票交易所第678章 雷達第95章 通電反袁第671章 背信棄義的蘇聯第725章 烏魯木齊協議第255章 建立黨校第42章 駐防川北第378章 前哨戰-江浙戰爭第274章 被迫後撤第290章 倒唐風潮第461章 青島慘案第169章 軟硬兼施第292章 昭通三劍客第699章 滿洲里,英雄的滿洲里第233章 燒錢的鋼鐵廠第456章 驃騎25式坦克第60章 略懲趙爾撰第671章 背信棄義的蘇聯第378章 前哨戰-江浙戰爭第398章 孫文北上第38章 青梅竹馬第14章 巧取豪奪第374章 選德選賢第552章 軍管中東鐵路第761章 對日宣戰第677章 抓捕間諜第704章 更大危機第270章 袁祖銘起歹意第44章 暗渡陳倉第591章 鋼鐵鐵流第263章 聲援五四愛國運動第526章 小日本的陰謀第489章 大亞細亞主義第632章 鬱悶的斯大林第663章 天上餡餅-b17轟炸機第596章 東北戰區第337章 所謂的炮打總統府第456章 驃騎25式坦克第579章 眼皮底下的狗屁演習第734章 惡德同盟的影響第276章 袁祖銘冤魂不散第733章 歐美援助第365章 關餘問題第552章 軍管中東鐵路第226章 擔任元帥的條件第225章 這是背叛第671章 背信棄義的蘇聯第716章 反集體農莊反俄羅斯第721章 爭議的撤退第252章 加大教育投入第539章 鳥走獸散的青幫第428章 中原危機第478章 馮煥章 下野第190章 大迂迴1第223章 汽車上第80章 楊屠夫第149章 三個半軍事家第45章 智擒頑敵第396章 老虎仔立威第469章 泰安防線第545章 罷黜張漢卿第232章 自制摩托車第97章 另類鬧洞房第459 建造風洞第117章 第1次收買第760章 上下其手第694章 照片教學第295章 唐繼堯卷鉅款逃亡第723章 力排衆議第320章 變化貴州第363章 曹錕賄選第345章 改組南方政府第619章 步坦協同與人海戰術第552章 軍管中東鐵路第482章 身陷絕境第378章 前哨戰-江浙戰爭第688章 我的天堂第225章 這是背叛第123章 廣積糧?先稱王?437章 特殊的13軍第584章 捕殺死魚第326章 公開衝突第69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524章 出兵外蒙古第348章 整編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