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南北合議

如此同時,在武昌,緬懷孫文的追悼活動如火如荼的進行着。

令後世牢牢銘記追掉活動的,不是那盛大的場面,不是全國人民彰顯的對孫文的熱愛,而是在中國通訊史上,第一次出現廣播直播。

作爲一個穿越者,楊興當然知道廣播的重要『性』,如何將四分五裂的中國擰成一根索,除了強大的軍事力量,除了強大的政治支持勢力,除了即將鋪開的四通八達的鐵路業務、公路業務,更爲重要的是遍佈全國農村、城鎮的廣播業務。

大家可能感到疑『惑』,法西斯怎麼動員全國民衆,希特勒怎麼讓人支持自己的主張,一個最佳的方式就是廣播、電視。

有了廣播電視,領導人可以直接向普通民衆進行講話,而不像過去那樣,通過官員一層層傳遞,如此導致政令不出終南海。?? 愛國軍閥432

在二戰的時候,身殘的羅斯福爲了讓民衆支持反日主張,通過爐邊談話,促使美國民衆拋棄孤立政策,促使美國民衆對日宣戰。

從民國9年(公元1920年),楊興就在成都建立起收音機生產基地,經過4年的發展收音機行業從無到有,得到快速發展。

國民革命軍在佔領武昌後,在龜山設立了國民廣播電臺,以通過廣播電視業來控制新聞媒體。

現在,先行者孫文病逝,作爲穿越者的楊興當然明白廣播電視事業的重要『性』,決定任命果名檔青年團書記曾琪爲國民廣播電臺臺長,並負責籌備孫文緬懷晚會。

這天,楊興與果名檔黨政大員張瀾、唐紹儀、林森、譚延闓、張靜江、謝持等多人共同出席先總理孫文的緬懷晚會。

除了通過詩歌朗誦、歌舞、歷史情結還原等活動,緬懷了孫文先生革命的一生,號召所有的革命同志繼承孫文先生遺志,逐步實現三民主義,將中國建設成爲和諧的新中國。

根據楊興的提議,爲了紀念孫文對中國民族革命的巨大貢獻,果名檔將不再設置總*理職務,中國果名檔將尊稱孫文爲“永遠的總*理”

對活動全程,中國國民廣播電臺進行全程播報,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楊興緊急從四川工廠裡面調撥5000臺收音機,發放到各部隊,發放到地方各縣,如此也開創了世界廣播史上第一次現場直播。

孫文先生逝世後,在北京簽名弔唁者竟達74萬多人,參加送殯者30餘萬人,

1925年4月2日起,孫文靈柩停放於北京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以待北伐成功後,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但未將紫金山改爲香山陵)。

隨着北伐的勝利,中國國民革命軍已經完全控制15個省,早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天下一統之勢已經形成,再加上原本趨向革命,後被吳佩孚收編,再發動北京政變的原中國革命軍第2軍軍長鬍景翼宣佈易幟,所部被整編爲國民革命軍第13軍的影響

一些有革命思想的人士,如山西軍閥閻錫山、爲奉系所迫,退往張恆的中國革命軍總司令、第1軍軍長馮玉祥,第3軍軍長孫嶽紛紛趁着孫中山新喪,藉着弔唁孫文爲名,大家紛紛派出使者趕到北京,以與南方國民黨代表團進行談判。

考慮再三後,楊興決定以代表團副團長熊克武爲首席談判代表,與馮閻孫等人進行談判,商討合同統一之事。

但是一談到改編問題時,大家分歧就很大了,馮玉祥、閻錫山堅決反對在軍隊中派入政治工作者。

馮玉祥認爲自己所部有十餘萬人(歷史上其時馮玉祥部已擴大到十餘萬,胡景翼部擴大到20餘萬,孫嶽部擴大到5萬),建議按照實力說話,所部需改編爲3個軍,整個國民軍需要改編爲6個軍近30萬人。

楊興聽到後當即提出反駁,馮部在發動北京政變時,全軍上下僅僅3萬不到,現在一下整編爲10餘萬,水分太大,認爲最多給1個甲種軍的編制,即其部包含3個師約爲5萬餘人,其他改編爲工程部隊或者直接遣散。

另外,楊興建議,各部一定按照國民革命軍建軍原則,由中國果名檔派出黨代表,政工幹部進入,否則改編後各部,只是有了國民革命軍的皮,實際上還是軍閥的身子,還是個人武裝,不是什麼國家武裝。

對楊興提議,馮玉祥、閻錫山等人不以爲然,認爲按照國民革命軍的建軍模式,組建完成的國民革命軍是楊興一個人的專制工具,完全沒有民主可言,堅決予以抵制。

而孫嶽由於爲前同盟會會員,本來有意接受改編,但是看到馮玉祥、閻錫山與國民『政府』沒有談攏,且奉軍盡在咫尺,而不敢同意對其部進行整編。?? 愛國軍閥432

聽到熊克武談起和談的結果,楊興當即面『色』非常難看,一面要求熊克武等人與馮玉祥、閻錫山、孫嶽等人繼續會談,一面決定分個擊破。

同情革命的這三支人馬,以孫嶽實力較弱,且新近被奉系李景林擊敗,現逃往河北河南一線,需得積極爭取,必要時派出政工幹部,軍事人才,或者提供軍事援助。

既然如此,如今之計就是瓦解,防止這北方三雄結盟,以保證二次北伐順利進行。

經過數次協商,考慮到國民革命軍還未真正進入北方,北方軍閥還未真正感覺到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整編最不着急的是國民『政府』,而最急的是北方軍閥,因此,與北方軍閥談判可以進行,但是也沒有必要表現得太強烈,最重要的瓦解馮閻孫結盟,向國民革命軍施壓的可能『性』。

楊興當即決定,由熊克武統籌與三部協商,商討改編事宜,決定先易後難,拉孫撫閻壓馮,即根據三部力量大小,對孫部進行拉攏,必要時可以扶持其爲直役督軍,對閻錫山儘量安撫,必要時可以做出讓步,如允諾晉軍兵出綏遠,熱河,但對馮玉祥,則是寸步不讓,必要時以愛國名義,國家大義進行打壓。

因此,先由趙渭賓與孫嶽聯繫,協商革命3軍改編事宜,由人在河南的的李根源與閻錫山、馮玉祥保持書信聯繫,讓人感到國民『政府』改編其二部的熱情。

考慮良久,楊興下定決心,堅決不走蔣介石那種瓦解策略,一則這種策略在歷史上證明是失敗的,二則目前國民『政府』威信,國民革命軍的軍力,比歷史上要強大得多。

在商討對北部馮閻孫部進行改編的同時,楊興在與德國禮和洋行經理威廉本茨商談進行進一步合作事宜。

這幾年由於與德國合作的深入,經過楊興提議,現在德國人威廉.本茨辭去在德國禮和洋行打工工作,與英國人約翰一起成爲楊興的洋務顧問。

如今,南方已經盡歸中國果名檔管轄,爲了鞏固本地經濟,楊興決定向威廉.本茨提出大規模人才引進計劃。

根據楊興設想,計劃在所控制的南方地區,引入200名德國軍事教官,引入1000名技術人員,以協助參與中國經濟建設,以協助對軍隊進一步整編。

看到如此龐大的人力引進計劃,威廉.本茨頗爲激動,如此巨大的合作計劃,對已經處於一片混『亂』的德國經濟,那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戰前,德國雖然爲歐洲強國,但是一戰基本上流盡德意志民族最後一滴血,耗盡德國最後一頓煤礦。現在德國戰敗,德皇威廉二世不但逃往荷蘭避難,而且取代德皇統治地位的魏瑪共和國精英們軟弱無力。

在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鼓舞下,在cp主義分子鼓動下,德國工人走上街頭,發動聲勢浩大的罷工抗議活動,以反對魏瑪共和國這幫資本家精英的統治。

而另一方面,一戰下士,來自奧德利人希特勒,糾集了一幫退伍軍人、城市**,以恢復德意志第三國帝國巨大榮譽爲號召,以廢除凡爾賽合約爲目標,建立起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以推翻魏瑪共和國的統治。

兩派相繼發動武裝叛『亂』,先是在德國cp李撲克內西等人領導下,德國工人先是發動罷工,繼而演變爲武裝叛『亂』,以推翻魏瑪共和國脆弱的統治。

但是魏瑪共和國依靠資本家、城市無產流氓者的支持,血腥鎮壓了德國cp奪取全國政權的企圖,阻止了cp思想在歐洲的傳播。

在這之後,以希特勒爲首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與德國一戰英雄、陸軍元帥魯道夫結盟,發動啤酒館暴動,以搶奪國家政權。

但是由於資本家臨時變卦,暴動失敗,魯道夫與希特勒先後被捕,繼而被魏瑪共和國所設的法庭公開審判,希特勒被判有罪,在德國監獄服刑。而一戰英雄魯道夫則在廣大民意支持下無罪釋放。

可以說在德國cp與希特勒的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共同夾擊下,魏瑪共和國處於一片風雨飄搖之中。

而在這種情況,德國的老對手法國則將手伸到德國,以追討一戰鉅額戰爭賠款爲由,派出軍隊佔領德國魯爾工業區,以企圖肢解德國。

法國的入侵,更是將風雨飄雨之中的魏瑪共和國推向前臺,cp與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更是發動聲勢浩大的罷工以迫使法國讓步。?? 愛國軍閥432

法國在佔領魯爾工業區後,根本沒有獲得任何預期的好處,雖然在美國、英國調停下被迫撤出魯爾工業區,但是由於法國的武裝佔領,更是帶動德國更進一步『騷』動。

在這種情況下,遙遠的東方大國(在1895年前,中國經濟爲世界第一。在這之後,都排在世界第2~4位)需要引進如此多的人才,可以預期,在德國技術人員的鼓譟下,中國只會引進更多的機器設備、生產技術,如此強大的經濟需求,對脆弱的德國經濟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雖然如此,威廉.本茨還是一個勁抱怨,認爲中國模仿能力太強了,如果說過去過去日本人是模仿天才,那麼中國人表現的模仿能力,並不比日本人差,很多東西在中國,都可能發生一定變味,中國人常常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簡要調整,最後形成一種既不同於德國的,又不同於中國的東西。

中國人民太勤勞了,雖然規定每天工作11個小時,但是很多任務廠裡面,特別是一班倒的,常常工作時間達到15個小時。

比如,這幾年中國在德國人支持下,改進的自行車、摩托車、卡車、收音機,很多都有自己特『色』,雖然質量方面比德國的差距很大,但在巨大的民族情結推動下,這些產品往往成爲中國人的最愛。

這讓威廉.本茨有點抱怨,認爲若是不支持中國改造摩托車、卡車這些東西,改造鋼鐵冶煉技術,礦產探測技術,如此也許中國還在購買更多的德國精美產品。

認爲國民『政府』若不在西南大量仿製德國鋼盔、『毛』瑟步槍、手槍、衝鋒槍、速『射』炮、山炮、野炮,德國每年可向中國出口更多的軍火。

看到威廉.本茨抱怨,楊興仔細思考後,告訴他雙贏的道理,若是中國人還是過去那樣窮,怎麼能賣得起精美的德國貨,現在中國西南地區,廣東地區經濟正在高速發展,每年花費上億元購買德國精美東如每年購買了十餘輛火車機車,購買上百輛挖土機,購買上千輛機牀,……….。

第679章 選舉,公平選舉第169章 軟硬兼施第610章 牛島滿的穿插第528章 內訌潰敗第492章 厚顏無恥第268章 隧道掘進機第514章 對蘇對日兩手準備第12章 夜遇土匪第200章 譭譽參半之地租第430章 直取大位?第287章 軍隊正規化第672章 張鼓峰事件第199章 解決民生-首推高利貸第751章 原子彈攻關小組第213章 減租大會第484章 夜渡冰海第486章 豐臺大營第450章 依賴他族,國必不保!第443章 整編軍隊第550章 強盜的憤怒第537章 開闢新戰場第273章 不同的國民革命軍第333章 艱難的總理人選第446章 李守常的宿命第246章 初露不滿的劉存厚第449章 司法問題迴歸司法解決第399章 繼續北伐第699章 滿洲里,英雄的滿洲里第580章 柳條湖事件第245章 進入西藏準備第653章 俄羅斯流亡政府第107章 截斷水道第396章 武昌城下1第379章 大混戰形成第446章 李守常的宿命第385章 許崇智兵敗下野第739章 獨裁者欺世之道第435章 龐大的發展計劃第612章 悲憤的民衆第527章 不一樣的軍隊第645章 貨幣危機第627章 坦克突擊第657章 引進人才第131章 吳佩孚的反擊第114章 呂家樑大捷第106章 三峽中第551章 罪惡的中東鐵路草約第618章 手榴彈-士兵最愛第641章 議會總諮詢第466章 侍從團出動第695章 關門打狗第382章 唐生智束手第78章 工業促和諧第579章 眼皮底下的狗屁演習第281章 楊王密約第570章 我心痛是制度沒有執行第96章 反袁潛在同盟第190章 大迂迴1第357章 抓捕陳廉伯第553章 第一槍第190章 大迂迴1第508章 國是會議2第25章 改土歸流第428章 中原危機第130章 遺禍百年清史館第314章 成渝鐵路勝利貫通第661章 陸軍生存手冊第159章 氣走梁任公第431章 蠢蠢欲動的孫科第336章 憲法重光第531章 宣講團第228章 質疑中國人民黨第66章 小日本的祖宗第186章 唐繼堯的歹計第380章 賄選省長第451章 中原鉅變第67章 公司存在目的就是利潤第755章 不一樣的東南亞同盟第257章 合川鋼鐵公司第654章 民主選舉-青年先行第364章 關東大地震第668章 曲折的陳紹寬第478章 馮煥章 下野第233章 燒錢的鋼鐵廠第556章 慘烈的滿洲里第329章 金蟬脫殼第239章 鎮壓黑幫第338章 三輪車伕第486章 逃命吧第651章 烏克蘭大饑荒第506章 憲政路線第135章 戰後善後第267章 重慶街頭第552章 軍管中東鐵路第112章 拖入決戰第323章 以心換心第689章 鬥地主,鬥這個大地主第28章 三慶會第101章 收買與收編第616章 豈曰無衣
第679章 選舉,公平選舉第169章 軟硬兼施第610章 牛島滿的穿插第528章 內訌潰敗第492章 厚顏無恥第268章 隧道掘進機第514章 對蘇對日兩手準備第12章 夜遇土匪第200章 譭譽參半之地租第430章 直取大位?第287章 軍隊正規化第672章 張鼓峰事件第199章 解決民生-首推高利貸第751章 原子彈攻關小組第213章 減租大會第484章 夜渡冰海第486章 豐臺大營第450章 依賴他族,國必不保!第443章 整編軍隊第550章 強盜的憤怒第537章 開闢新戰場第273章 不同的國民革命軍第333章 艱難的總理人選第446章 李守常的宿命第246章 初露不滿的劉存厚第449章 司法問題迴歸司法解決第399章 繼續北伐第699章 滿洲里,英雄的滿洲里第580章 柳條湖事件第245章 進入西藏準備第653章 俄羅斯流亡政府第107章 截斷水道第396章 武昌城下1第379章 大混戰形成第446章 李守常的宿命第385章 許崇智兵敗下野第739章 獨裁者欺世之道第435章 龐大的發展計劃第612章 悲憤的民衆第527章 不一樣的軍隊第645章 貨幣危機第627章 坦克突擊第657章 引進人才第131章 吳佩孚的反擊第114章 呂家樑大捷第106章 三峽中第551章 罪惡的中東鐵路草約第618章 手榴彈-士兵最愛第641章 議會總諮詢第466章 侍從團出動第695章 關門打狗第382章 唐生智束手第78章 工業促和諧第579章 眼皮底下的狗屁演習第281章 楊王密約第570章 我心痛是制度沒有執行第96章 反袁潛在同盟第190章 大迂迴1第357章 抓捕陳廉伯第553章 第一槍第190章 大迂迴1第508章 國是會議2第25章 改土歸流第428章 中原危機第130章 遺禍百年清史館第314章 成渝鐵路勝利貫通第661章 陸軍生存手冊第159章 氣走梁任公第431章 蠢蠢欲動的孫科第336章 憲法重光第531章 宣講團第228章 質疑中國人民黨第66章 小日本的祖宗第186章 唐繼堯的歹計第380章 賄選省長第451章 中原鉅變第67章 公司存在目的就是利潤第755章 不一樣的東南亞同盟第257章 合川鋼鐵公司第654章 民主選舉-青年先行第364章 關東大地震第668章 曲折的陳紹寬第478章 馮煥章 下野第233章 燒錢的鋼鐵廠第556章 慘烈的滿洲里第329章 金蟬脫殼第239章 鎮壓黑幫第338章 三輪車伕第486章 逃命吧第651章 烏克蘭大饑荒第506章 憲政路線第135章 戰後善後第267章 重慶街頭第552章 軍管中東鐵路第112章 拖入決戰第323章 以心換心第689章 鬥地主,鬥這個大地主第28章 三慶會第101章 收買與收編第616章 豈曰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