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百日宴陷進

樾國許多年沒喜事了,小公主百日宴,樾王重視非常。黎沁梳妝打扮完到達翊坤宮的時候,不少朝臣嬪妃已在那裡互相寒暄。

特別是此次小公主百日宴,機會難得,很多臣子都帶着內眷參加,好趁機巴結巴結伍貴妃,說不定還能爲自己的孩兒謀得好姻緣。

當衆人看到昭陽公主,臉色各異。尤其黎沁身邊還有爲梨嬪相伴,前去打招呼也不是,不打招呼也不是,倒讓他們好生爲難。

伍貴妃在不遠處正笑容滿面的與她的後宮姐妹說話,看見黎沁也不主動上前,似是要給她幾分顏色讓她知道今天誰纔是真正的主角。

她二人一時站在那裡好生尷尬,此時聽見門外公公的高報,“大王駕到!”

黎沁跟着衆人高呼大王萬歲,心裡暗叫父王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無意中幫她解了圍,卻也好奇爲何父王都到了,東宮太子黎洛卻未見其人。想來那十個香囊的確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事,此番心裡必恨極了伍貴妃。

“衆卿免禮平身。”

衆人謝恩起身,各自落座。黎沁擡眼悄悄瞧了眼坐在父王身邊的伍貴妃,滿面紅光,嫵媚至極,好不得意。

隨後便是傳來了各宮嬪妃和大臣不約而同的恭賀聲,至於禮物,都由翊坤宮的管事嬤嬤登記入賬後放入了專門放置禮物的庫房。

黎沁無興趣聽那些朝中官員們的客套奉承話,更知道言多必失,不如不言,安安靜靜的低頭坐在一旁。

“太子殿下到!太子側妃到!”

直至聽見這句通傳,黎沁才擡頭順着黎洛的方向望了過去。

“兒臣攜內子參見父王,貴妃娘娘,祝父王福澤延綿,萬壽無疆。”

樾王的詢問中帶着淡淡的不滿,“洛兒怎的來遲了?”

“父王恕罪,今日是曦兒妹妹的百日宴。昨夜兒臣爲聊表心意,特命內子連夜趕製了十個香囊朝賀,寓意曦兒妹妹的人生如父王所望,十全十美,望貴妃娘娘笑納。”

“洛兒有心了。平身吧。”

“謝父王。”黎洛的聲音略帶疲憊,顯然被這香囊一事折騰的不輕。到底是太子,短短時間內把她留給他的爛攤子收拾得妥妥當當,黎沁可是帶着雀兒和麻姑忙活了大半夜,好不容易纔趕上的。

“孤今日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宣佈。”樾王有意無意看了眼黎洛,朗聲道,“現下後宮無正位,也無皇貴妃監管,只有貴妃一人,念其誕下皇嗣有功,將後印交與伍貴妃,暫時監管後宮。”

一言激起千層浪,可不管衆人心中怎麼想,行動都已快與大腦,起身恭賀伍貴妃。

景妃本就與世無爭,聽了這個消息神色沒什麼變化。馨妃心中就算有諸多不滿,也不會真的笨到在此時開口頂撞。至於黎洛,喜怒不形於色慣了,實在讓人猜不透心中所想。反觀梨嬪臉色微變,像是預知到了什麼可怕的事一樣。

“大王,馨兒聽說昨夜不止太子殿下一人,就連昭陽公主都連夜趕製小公主的香囊。看來兄妹二人的確同心,不知臣妾是否有幸能得見昭陽公主的手藝。”

衆人露出了期待的眼神,他們的確很想一睹昭陽公主的女紅,可這看了昭陽公主的,太子良娣豈能不看?若是看了,可就是在明着在這裡讓太子側妃與公主難堪,公主高不高興是無所謂,但那太子殿下萬一不高興起來事後找他們算賬,如何是好。一時之間他們不敢開口,有人問出了他們心中所願。

“愛妃?”樾王頭輕輕一撇,詢問似的看向伍貴妃

“回稟大王,臣妾原不該掃興。可奈何曦兒特別喜歡香囊這小玩意,臣妾剛剛已命人送去朝曦殿。要不臣妾再命人送回來?”

“愛妃不必麻煩了。看來孤的曦兒日後定是個心靈手巧的公主。”樾王開懷大笑

坐位上的人或真或假的陪笑起來。黎沁笑的有些僵硬,伍貴妃方纔說那話的時候她怎麼覺得全身有一絲冷意滲過,是感冒了嗎?而且三個月的嬰兒,不正是每天吃了睡,睡了吃長身體的時候麼?怎麼會對香囊感興趣?這麼小的嬰兒玩得動香囊嗎?

一時間翊坤宮的氣氛熱鬧非凡,後宮嬪妃有一句沒一句的聊了起來。經過上次馨妃被罰後,嬪妃們收斂了不少,不像先前她的生辰宴上爭鋒相對。

黎沁心裡打鼓,總覺得有些不大對勁,好像什麼事要發生一樣。

“娘娘,娘娘,不好了!”一個宮女跌跌撞撞的衝進了翊坤宮。

“大膽奴才,竟敢擅闖小公主的百日宴。”

緊隨而來的御林軍跪了一地,“大王恕罪,卑職失責,沒攔住。”

“何事如此驚慌,你若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孤定治你不敬之罪。”

宮女唯唯諾諾的磕了個響頭,“拜見大王,啓稟大王,奴婢乃小公主的奶孃。方纔小公主玩了貴妃娘娘送來的香囊後,全身緋紅,身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紅星斑點。奴才見情況有異,不敢不前來稟報大王。”

“混賬東西!還愣着那幹嘛,還不快帶路去朝曦殿。”

“是。”

衆人忙跟着聖駕之後,移步朝曦殿。有些精明的人眼神偷偷看向太子黎洛,而有些人則默默地同情起昭陽公主來。

唯有黎洛,黎沁此時心裡的想法難得有默契的相合:她怎麼覺得剛纔奶孃的那番言辭回答得太過自然了,就像事先背好的一樣。可這醉翁之意到底是在於她還是他?

“太醫瞧過了沒?是何原因?”

李太醫早已在給小公主施針緩解病情,見到樾王,如實道,“回大王,依微臣所見,小公主身嬌體弱,許是碰到了不該碰的東西,誘發了皮膚的過敏。”

“碰了何物?”

“這...”李太醫的眼神閃閃爍爍的遊走於黎沁和黎洛間,似是不敢開口。

樾王何等精明,“李太醫,察!把太子和公主送來的香囊給孤都查仔細了!不準錯過任何的細節。”

李太醫奉命查看了所有的香囊,沒過多久便發現了問題,“啓稟大王,微臣手中此枚香囊,多了一味夾竹桃。夾竹桃本是有毒之物,微臣猜想小公主極有可能是碰了此物,誘發了全身的紅星斑點。”

“哦?此枚香囊出自何人之手?”

“是...是...是...”

樾王厲聲喝道,“說!”

李太醫的身子嚇得抖了抖,“是昭陽公主。”

還未等樾王再次開口,伍貴妃已淚眼婆娑的拉扯着黎沁的衣服,聲嘶力竭,“公主,曦兒與你無冤無仇,你爲何屢次三番的要陷害我的孩兒。你有什麼不滿衝着我來,我願意替曦兒承受所有的一切。”

黎沁前夜一晚沒睡,現下又被伍貴妃大力拉扯,有些頭暈,不着痕跡的避開了伍貴妃的拉扯,神色自若地直視伍貴妃,“貴妃娘娘,不管您信與不信,此事與沁兒無關。”

馨妃早已在一旁幸災樂禍,終於被她逮着機會了,“人證物證俱在,公主又何必再爲自己推脫?”

黎沁皺眉,到哪都有她來參和一腳,“不是沁兒爲自己推脫,沁兒沒做過的事,敢問馨妃娘娘,沁兒爲何要替他人背黑鍋?”

樾王手中的香囊氣憤地甩到了黎沁的面前,“你自己看,可有冤枉你?”

黎沁拿起地上的香囊仔細瞧了瞧,的確像是出自她之手。可梨淑殿方圓百尺內根本沒有夾竹桃,她如何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尋來逢進香囊。

黎沁不語,伍貴妃忙見機行事,“公主,你還有何話說?”

見衆人都在一旁默不作聲,梨嬪卻是皺了皺眉忍不住,“敢問貴妃娘娘,何以見得此枚香囊是出自公主之手?”

“東宮用的布料乃霞影紗,而公主用的布料乃煙影紗,此枚有毒的香囊面料正是煙影紗。”

“貴妃娘娘好本事,宮中事無鉅細知曉得一清二楚。”梨嬪頓了頓,“可這煙影紗不但公主有,翊坤宮、景陽宮乃至太子東宮都有供奉,豈能憑着小小的布料斷定公主之罪?”

伍貴妃美眸中帶着怒火,這個賤人,平日裡不聲不響的,關鍵時刻竟敢出聲與她叫板,誰給她的膽子?

“梨嬪妹妹怕是睡糊塗了。爲曦兒送上香囊的除了東宮,可便只剩下公主了。莫不成這枚香囊還是東宮所制不成?”

梨嬪緩步走向黎沁,拿起黎沁手中的那枚香囊細細打量一番,忽爾笑道“怕是貴妃姐姐記糊塗了。妹妹不才,今早在梨淑殿有幸瞧過公主的香囊。確與此枚香囊有些不同。”

“有何不同?”伍貴妃不屑地看了一眼梨嬪,“姐姐知道公主在梨淑殿出事,妹妹難逃干係。可也不用如此急着爲公主辯護,指鹿爲馬。”

‘撕拉’一聲,衆人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梨嬪已把這枚香囊用力撕碎,囊中的香料灑了一地。

“梨嬪這是何意?”樾王惱怒的聲音響起

“大王恕罪。今早臣妾在瞧公主縫製香囊時,香囊內袋上都有秀上公主的閨名沁字。臣妾方纔找了許久,都沒看到沁字,一時不解,便探了個究竟。望大王明察。”

“其他太醫可在?”

“微臣在。”

樾王起了疑心,“你們一起查看剩餘的香囊。務必查清裡面是否含有毒素,是否逢有公主的閨名。”

“微臣遵旨。”

不多時太醫們便查清了剩餘的香囊,“啓稟大王,剩餘九枚香囊均無毒素,均繡有公主的閨名。請大王過目。”

樾王一一拿過看了看,確實個個繡有沁字。

眼看着陷害公主的大好機會要溜走,馨妃不死心地開口,“保不成公主是想鋌而走險,魚目混珠呢?”

樾王的目光再次看向了黎沁,這齣戲衆人也是越聽越糊塗。

“大王。”溫婉的聲音引得衆人一怔,景妃杏步走向前去,“前天臣妾去梨淑殿拜訪了公主,公主好客,送了臣妾一枚香囊,卻也繡了公主的閨名。大王請過目。”

說着,果真從腰間取下一枚香囊呈於樾王眼前

伍貴妃奇怪的看了眼景妃,似是沒想到她也有主動幫人說話的一天。樾王細細一看,果真繡有沁字。景妃性子恬然,從不參與後宮爭奪,如今能站出來幫沁兒說話,看來沁兒這次的確冤枉。

“奶孃可在?”

“奴婢在。”

“孤再問你一次,此枚香囊真的出自公主之手嗎?如實說來,否則欺君之罪可要誅滅九族。”

“奴婢...奴婢許是方纔整理香囊的時候一時搞混了。請大王恕罪。”

樾王怒極反笑,一個個明裡暗裡都拿黎沁開刀,是當他這個大王已經死了嗎?

“公主嫌疑已洗清。來人,奶孃誣陷公主,拖出去,問斬!朝曦宮監管不周,所有太監侍女拉去慎刑司服役,無詔不得釋放。”

“多謝父王,父王英明。”

“大王英明。”天子一言九鼎,此事塵埃落定,甘心的不甘心的都跟着高呼。

再回到翊坤宮用膳,衆人都是小心翼翼,幕後黑手是誰他們心裡都已明白。只是礙於地位,他們不敢說。只能勸誡自己萬事要小心,切莫着了別人的道。此次百日宴最後也算是不歡而散。

回到梨淑殿偏殿,黎沁把心中所想詢問麻姑,這梨嬪何苦屢次三番幫她,不惜以嬪位得罪貴妃。麻姑也只是回了黎沁一句話,既來之,則安之。這問題姑姑也不知,公主何不直接去問梨嬪娘娘呢?

黎沁的確再也按耐不住,差人通報了梨嬪。

黎嬪在主殿衝着新採的好茶,“公主總算是來了,坐吧。”

第四十四章 玉佩失而得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十五章 樾王后殯天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第八章 偷溜出雀樓第二十五章 伍貴妃主權後宮第十三章 洗塵宴風波第二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二十三章 百日宴前夕第四章 刺客第四十二章 崶城之鳳凰郡主第四章 刺客第三十一章 伍貴妃失後宮大權第二十一章 梨嬪第十四章 家國事第三十六章 出使寧國第二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四十四章 玉佩失而得第十章 毒方第四十四章 玉佩失而得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第十五章 樾王后殯天第二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十四章 家國事第二十五章 伍貴妃主權後宮第四十四章 玉佩失而得第三十章 御花園百花鬥豔第三章 出宮第十九章 公主及笄宴陷進第二章 說書先生口中人第二章 說書先生口中人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四十五章 雀兒受傷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第四十二章 崶城之鳳凰郡主第二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七章 男子第三十六章 出使寧國第三十七章 不甘第四十章 告別御君第十八章 馨妃心繫外臣第十六章 宮裡的老人第九章 趣事第三十六章 出使寧國第四章 刺客第四十五章 雀兒受傷第二十章 梨淑殿第三十章 御花園百花鬥豔第四章 刺客第二十四章 百日宴陷進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十九章 公主及笄宴陷進第三十八章 路上第二十三章 百日宴前夕第十五章 樾王后殯天第九章 趣事第十三章 洗塵宴風波第三十七章 不甘第十三章 洗塵宴風波第三十七章 不甘第四十三章 再見那男子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三十五章 公主有驚無險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二十六章 梨嬪受辱受罰第十三章 洗塵宴風波第十二章 回宮第十四章 家國事第三十章 御花園百花鬥豔第三十四章 夜宿春風得意樓第二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二十章 梨淑殿第六章 約定第三章 出宮第二十章 梨淑殿第四十一章 老霍和丫頭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十四章 家國事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三十一章 伍貴妃失後宮大權第九章 趣事第三十一章 伍貴妃失後宮大權第二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三十九章 初見寧國大將軍第二章 說書先生口中人第二十章 梨淑殿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二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二章 說書先生口中人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二章 說書先生口中人第三十四章 夜宿春風得意樓第二十章 梨淑殿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
第四十四章 玉佩失而得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十五章 樾王后殯天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第八章 偷溜出雀樓第二十五章 伍貴妃主權後宮第十三章 洗塵宴風波第二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二十三章 百日宴前夕第四章 刺客第四十二章 崶城之鳳凰郡主第四章 刺客第三十一章 伍貴妃失後宮大權第二十一章 梨嬪第十四章 家國事第三十六章 出使寧國第二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四十四章 玉佩失而得第十章 毒方第四十四章 玉佩失而得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第十五章 樾王后殯天第二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十四章 家國事第二十五章 伍貴妃主權後宮第四十四章 玉佩失而得第三十章 御花園百花鬥豔第三章 出宮第十九章 公主及笄宴陷進第二章 說書先生口中人第二章 說書先生口中人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四十五章 雀兒受傷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第四十二章 崶城之鳳凰郡主第二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七章 男子第三十六章 出使寧國第三十七章 不甘第四十章 告別御君第十八章 馨妃心繫外臣第十六章 宮裡的老人第九章 趣事第三十六章 出使寧國第四章 刺客第四十五章 雀兒受傷第二十章 梨淑殿第三十章 御花園百花鬥豔第四章 刺客第二十四章 百日宴陷進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十九章 公主及笄宴陷進第三十八章 路上第二十三章 百日宴前夕第十五章 樾王后殯天第九章 趣事第十三章 洗塵宴風波第三十七章 不甘第十三章 洗塵宴風波第三十七章 不甘第四十三章 再見那男子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三十五章 公主有驚無險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二十六章 梨嬪受辱受罰第十三章 洗塵宴風波第十二章 回宮第十四章 家國事第三十章 御花園百花鬥豔第三十四章 夜宿春風得意樓第二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二十章 梨淑殿第六章 約定第三章 出宮第二十章 梨淑殿第四十一章 老霍和丫頭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十四章 家國事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三十一章 伍貴妃失後宮大權第九章 趣事第三十一章 伍貴妃失後宮大權第二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三十九章 初見寧國大將軍第二章 說書先生口中人第二十章 梨淑殿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四十六章 寧國見聞第二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二章 說書先生口中人第二十九章 公主初展風頭第二章 說書先生口中人第三十四章 夜宿春風得意樓第二十章 梨淑殿第一章 傳說與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