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太極左仙公葛玄造

老子體自然而然,生乎太無之先,起乎無因,經歴天地,終始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極乎無極,故無極也。與大道而倫化爲天地而立根,布氣於十方,抱道德之至淳浩浩蕩蕩不可名也。煥乎其有文章,巍巍乎其有成功,淵乎其不可量,堂堂乎爲神明之宗,三光持以朗照天地稟以得生乾坤運以吐精高而無民,貴而無位,覆載無窮,闡教八方,諸教八方諸天,普弘大道,開闢以前,復下為國師,代代不休,人莫能知之。匠成萬物,不言我為,玄之德也,故衆聖所共尊,道尊德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惟老氏乎。周時,復託神李母,剖左腋而生,生即皓然,號曰老子,老子之號,因玄而出,在天地之先,無衰老之期,故曰老子。世人謂,老子當始於周代,老子之號,始於無數之劫甚,窈窈冥冥,眇邈久遠矣。世衰大道不行,西遊天下,關令尹喜曰,大道將隠乎,願為我著書,於是作道德二篇五千文上下経焉。夫五千文宣道德之源,大無不包,細無不入,天人之自然経也。餘先師有言,精進研之,則聲參太極,高上遙唱,諸天歓楽,則攜契玄人,靜思期真,則衆妙感會,內観形影,則神氣長存,體洽道德,則萬神震伏,禍滅九陰,福生十方,安國寧家,孰能知乎。無為之文,誇之不辱,飾之不榮,撓之不濁,澄之不清,自然也,應道而見,傳告無窮,常者也。故知常曰明,大道何爲哉,弘之由人,斯文尊妙,可不極精乎。粗述一篇,唯有道者寶之焉。

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漢孝文皇帝時,結草爲庵於河之濱,常讀老子道德經,文帝好老子之言,詔命諸王公大臣州牧二千石朝直衆官,皆令誦之,有所不解數句,天下莫能通者,聞侍郎裴楷説河上公誦老子,乃遣詔使,齎所不了義問之。公曰,道尊德貴,非可遙問也。文帝即駕從詣之,帝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也。子雖有道,猶朕民也。不能自屈,何乃高乎。朕足使人富貴貧賤。須臾河上公即拊掌坐躍,冉冉在虛空之中,如雲之升,去地百餘丈而止於玄虛,良久,俯而答曰,今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陛下焉能令餘富貴貧賤乎。帝乃悟之,知是神人,方下輦稽首禮謝曰,朕以不德,忝統先業,纔不任大,憂於不堪,雖治世事而心敬道德,直以闇昧,多所不了,惟蒙道君弘愍,有以教之,則幽夕睹太陽之曜光。河上公即授素書老子道德經章句二卷,謂帝曰,敦研此則所疑自解,餘注是經以來,千七百餘年,凡傳三人,連子四矣,勿示非其人。文帝跪受經,言畢,失公所在。論者以爲,文帝好老子大道,世人不能盡通其義,而精思遐感,上徹太上,道君遣神人,特下教之,便去耳。恐文帝心未純信,故示神變以悟帝意,欲成其道真,時人因號曰河上公焉。

(劉按,關於此序,日人多有研究)

老子道經

體道第一(唐以前本無此章名)

道可道。――謂經術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非自然長生之道也。常道當以無爲養神,無事安民,含光藏暉,滅跡匿端,不可稱道。1,劉本當以作常以。

名可名。――謂富貴尊榮高世之名也。1,劉本高世作萬世。

非常名。――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當如嬰兒之未言雞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處石閒,內雖昭昭,外如愚頑。

無名天地之始。――無名者謂道,道無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氣布化,出於虛無,爲天地本始也。1,道藏本道本作道之本。顧本,強本無[本也]二字。

有名萬物之母。――有名謂天地,天地有形位,有陰陽有柔剛,是其有名也。萬物母者天地含氣生萬物,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也。1,有陰陽的有字,據顧本補。2,道藏其有名作其名。3,強本天地含氣作天地合氣。4,道藏成熟作成就。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妙,要也。人常能無欲,則可以觀道之要,要謂一也。一出布名道,讚敘明是非也。1,道藏作[則以觀道之要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徼,歸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觀世俗之所歸趣也。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兩者,謂有欲無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異名者,所名各異也。名無欲者長存,名有欲者亡身也。1,同出人心,道藏作[謂同於人心],顧本作[同出人之心也]。2,所名各異,道藏作所名曰異。3,名無欲,名有欲,顧本作無慾,有欲。4,強本此段作[有欲無欲,同出人心。無欲長存,有欲亡身,故異也。]

同謂之玄。――玄,天也。言有欲之人與無欲之人同受氣於天也。

玄之又玄。――天中復有天也。稟氣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則生賢聖,得錯亂汚辱則生貪淫也。1,汚辱,道藏本作濁辱,顧本作濁厚。

衆妙之門。――能知天中復有天,稟氣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謂知道要之門戸也。1,除情去欲,道藏無去字。2,是謂一句,道藏本作[是謂知道要妙之門也],顧本作[是謂知道之門也。]

養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自揚己美,使顯彰也。1,集註本使作便。

斯惡已。――有危亡也。1,集註本作[有粗玉也]。

皆知善之為美。――有功名也。

斯不善已。――人所爭也。

故有無相生。――見有而爲無也。

難易相成。――見難而為易也。

長短相形。――見短而為長也。1,道藏本作見短之相形也。

高下相傾、――見高而為下也。

音聲相和。――上唱下必和也。

前後相隨。――上行下必隨之也。1,劉本隨作傾。

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以道治也。

行不言之教。――以身率導之也。

萬物作焉而不辭。――各自動作,不辭謝而逆止。1,影宋本原作動也。道藏本作動作。

生而不有。――元氣生萬物而不有。1,意林和強本此句作元気萬物而不有也。

為而不恃。――道所施為,不恃望其報也。強本作不恃其報,道藏本作不望其報,意林作不求其報。

功成而弗居。――功成事就,退避不居其位。1,弗居,道藏作不居。

夫惟不居。――夫惟功成不居其位。

是以不去。――福德常在,不去其身也。此言不行不可隨,不言不可知矣。上六句有高下長短,君開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變,無不動亂。1,矣,只有劉本作矣,影宋本等作疾。2,君,道藏本作若。

安民第三

不尚賢。――賢謂世俗之賢,辯口明文,離道行權,去侃懳囊病2簧姓擼毀F之以祿,不尊之以官也。

使民不爭。――不爭功名,返自然也。

不貴難得之貨。――言人君不御好珍寶,黃金棄於山,珠玉捐於淵也。

使民不爲盜。――上化清靜,下無貪人。

不見可欲。――放鄭聲,遠佞人。

使心不亂。――不邪淫,不惑亂也。

是以聖人之治,――説聖人治國與治身也。

虛其心,――除嗜慾,去煩亂也。

實其腹,――懷道抱一,守五神也。

弱其志,――和柔謙虛,不處權也。

強其骨,――愛精重施,髓滿骨堅。

常使民無知無欲,――反樸守淳。

使夫智者不敢爲也。――思慮深,不輕言。

爲無爲,――不造作,動因循。

則無不治。――德化厚,百姓安。

無源第四

道沖而用之。――沖,中也。道匿名藏譽,其用在中。

或不盈。――或,常也。道常謙虛,不盈滿。

淵乎似萬物之宗。――道淵深不可知也、似為萬物之宗祖。

挫其鋭。――鋭、進也。人慾鋭精進取功名、當挫上之法道不自也。

解其紛。――紛、結根也。當念道無為以解釋。

和其光。――言雖有獨見之明、當知闇昧、不當以擢亂人也。

同其塵。――常與衆庶同垢塵不當自別殊。

湛兮似若存。――言當湛然安靜故能長存不亡。

吾不知誰之子。――老子言我不知道所從生。

象帝之先。――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生也。至今在者以能安靜湛然不勞煩欲使人修身法道。

虛用第五

天地不仁。――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以萬物爲芻狗。――天地生萬物人最爲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責望其報也。

聖人不仁。――聖人愛養萬民不以仁恩法天地行自然。

以百姓爲芻狗。――聖人視百姓如芻草狗畜,不責望其禮意。

天地之間。――天地之間空虛和氣流行,故萬物自生人能除情慾節滋味,清五藏,則神明居之也。

其猶橐籥乎。――橐籥中空虛,人能有聲氣。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言空虛無有屈竭時動搖之益出聲氣也。

多言數窮。――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開舌舉,必有禍患。

不如守中。――不如守德於中育養精神愛氣希言。

成象第六

穀神不死。――谷養也。人能養神則不死也。神謂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盡傷則五神去矣。

是謂玄牝。――言不死之有在於玄牝。玄,天也。於人爲鼻,入藏於心,五氣清微,爲精神聰明,音聲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人鼻,與天通,故鼻爲玄也。地食人以五味,從口入,藏於胃,五性濁辱,爲形骸骨肉,血脈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主出入於口與天地通,故口爲牝也。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根元也。言鼻口之門是乃通天地之元氣所從往來。

綿綿若存。――鼻口呼翕(加口旁在左)喘息當綿綿微妙若可存復若無有。

用之不勤。――用氣常寬舒不當急疾勤(下加心)勞也。

韜光第七

天長地久。――説天地長生久壽以諭(改言爲口)教人也。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天地所以獨長且久者,以其安靜施不榮報不如人居處汲汲求自饒之利奪人以自與。

故能長生。――以其不求生故能長生不終也。

是以聖人後其身。――先人而後己者也。

而身先。――天下敬之先以爲長。

外其身。――薄己而厚人也。

而身存。――百姓愛之如父母神明佑(改示旁)之若赤子,故身常存。

非以其無私邪。――聖人爲人所愛神明所佑(改示旁)非以其公正無私所致乎。

故能成其私。――人以爲私者欲以厚己也,聖人無私而己自厚,故能成其私也。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水善利萬物。――水在天爲霧露,在地爲泉源也。

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衆人惡卑溼垢濁,水獨靜流居之也。

故幾於道。――水性幾於與道同。

居善地。――水性善喜於地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有似於牝動而下人也。

心善淵。――水深空虛,淵深清明。

與善仁。――萬物得水以生與虛不與盈也。

言善信。――水內影照形不失其情也。

正善治。――無有不洗,清且平也。

事善能。――能方能圓,曲直隨形。

動善時。――夏散冬凝應期而動不失天時。

夫唯不爭。――壅之則止,決之則流,聽從人也。

故無尤。――水性如是,故天下無有怨尤水者也。

運夷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盈,滿也。已,止也。持滿必傾,不如止也。

揣而鋭之,不可長保。――揣,治也。先揣之後必棄捐。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嗜慾傷神,財多累身。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大富當賑貧貴當憐賤而反驕恣必被禍患也。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言人所爲功成事立名跡稱遂不退身避位則遇於害,此乃天之常道也。譬如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樂極則哀。

能爲第十

載營魄。――營魄,魂魄也。人載魂魄之上,得以生當愛養之,喜怒亡魂座驚傷魄魂在肝魄在肺,美酒甘餚腐人韋(左加月)肺,故魂靜志道不亂,魄安得壽延年也。

抱一能無離。――言人能抱一使不離於身則長存一者道始所生大和之精氣也。故曰一布名於天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爲正平。入爲心,出爲行,佈施爲德,總名爲一。一之爲言志一無二也。

專氣致柔。――專守精氣使不亂則形體能應之而柔順。

能嬰兒。――能如嬰兒內無思慮外無政事,則精神不去也。

滌除玄覽。――當洗其心使潔淨也。心居玄冥之處,覽知萬事,故謂之玄覽也。

能無疵。――不淫邪也。淨能無疵病乎。

愛民治國。――治身者愛氣,則身全。治國者愛民則國安。

能無知。――治身者呼**氣無令耳聞也。治國者佈施惠德無令下知也。

天門開闔。――天門謂北極紫微宮。開闔謂終始五際也。治身天門謂鼻孔,開謂喘息,闔謂呼吸也。

能無雌。――治身當如雌牝安靜柔弱治國應變和而不唱。

明白四達。――言達明白如日月四通滿於天下八極之外,故曰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彰布之於十方煥煥煌煌也。

能無知。――無有能知道滿於天下者。

生之畜之。――道生萬物而畜養之。

生而不有。――道生萬物無所取有。

爲而不恃。―― 道所施爲不恃望其報也。

長而不宰。――道長養萬物不宰割以爲器用。

是謂玄德。――言道行德玄冥不可得見欲使人如道也。

無用第十一

三十輻共一轂。――古者車三十輻法月數也。共一轂者,轂中有孔故衆輻共湊之。治身者當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虛神乃歸之也。治國者寡能總衆弱共使強。

當其無有車之用。――無謂空虛。轂中空虛車得去行轝中空虛人能載其上也。

埏埴以爲器。――器中空虛故得有所盛受。

鑿戸牅以爲室。――謂作屋室。

當其無有室之用。――言戸牅空虛人得以出入觀視室中空虛人得以居處是其用。

故有之以爲利。――利物也利於形用器中有物室中有人恐其屋破壊腹中有神畏形之消亡也。

無之以爲用。――言虛空者乃可用盛受萬物,故曰虛無能制有形,道者空也。

檢欲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貪淫好色則傷精失明也。

五音令人耳聾。――好聴五音則和気去心不能聴無聲之聲。

五味令人口爽。――爽、失也。人嗜五味於口則口亡言失於道味也。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人精神好安靜馳騁呼**神散亡故發狂也。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妨,傷也。難得之貨謂金銀珠玉心貪意欲不知厭足則行傷身辱也。

是以聖人爲腹。――守五性去六情,節志氣養神明。

不爲目。――目不妄視,妄視泄精於外。

故去彼取此。――去彼目之妄視,取此腹之養性。

厭恥第十三

寵辱若驚。――身寵亦驚,身辱亦驚。

貴大患若身。――貴,畏也。若,至也。畏大患至身也。故皆驚。

何謂寵辱。――問何爲寵何爲辱。寵者尊榮辱者恥辱及身還自問者以曉人也。

辱爲下。――辱爲下賤。

得之若驚。――得寵榮驚者,處高位如臨深危也。貴不敢驕,富不敢奢。

失之若驚。――失者失寵處辱也。驚者恐禍重來也。

是謂寵辱若驚。――解上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復還自問何故畏人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有身憂其勤勞,念其饑寒觸情従欲則遇禍患也。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使吾無有身體得道自然輕舉升雲出入無間與道通神當有何患。

故貴以身爲天下者,則可寄於天下。――言人君貴其身而賤人慾爲天下主者則可寄立不可以久也。

愛以身爲天下者,乃可以託於天下。――言人君能愛其身非爲己也乃欲爲萬民之父母以此得爲天下主者乃可以託其身於萬民之上長無咎也。

贊玄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無色曰夷。言一無采色不可得視而見之。

聴之不聞名曰希。――無聲曰希。言一無音聲不可得聽而聞之。

摶之不得名曰微。――無形曰微,言一無形體不可摶持而得之。

此三者不可致詰。――三者謂夷希微也。不可致詰者,夫無色無聲無形口不能言書不能傳當受之以靜求之以神不可詰問而得之也。

故混而爲一。――混合也。故合於三名之而爲一。

其上不皦。――言一在天下不皦光明。

其下不昧。――言一天下不昧昧有所闇冥。

繩繩不可名。――繩繩者,動行無窮極也。不可名者,非一色也。不可以青黃白黑別非一聲也,不可以宮商角徴羽聽,非一形也,不可以長短大小度之也。

復歸於無物。――物,侃σ病偷睔w之於無侃Α?

是謂無狀之狀。――言一無形狀而能爲萬物作形狀也。

無物之象。――一無物侃Χ鵂懲蛭鐫O形象也。

是爲忽恍。――一忽忽恍恍者若存若亡不可見之也。

迎之不見其首。――一無端末不可預待也。除情去欲,一自歸之也。

隨之不見其後。――言一無影跡不可得而看。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聖人守古道生一以御物,知今當有一也。

以知古始是謂道紀。――人能知上古本始有一是謂知道綱紀也。

顯德第十五

古之善爲士者。――謂得道之羣也。

微妙玄通。――玄,天也,言其志節玄妙精與天通也。

深不可識。――道德深遠不可識知內視若盲反聽若聾莫知所長。

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謂下句也。

與兮若冬渉川。――舉事輒加重慎與與兮若冬渉川,心猶難之也。

猶兮若畏四鄰。――其進退猶猶如拘制若人犯法畏四鄰知之也。

儼兮其若客。――如客畏主人儼然無所造作也。

渙兮若冰之將釋。――渙者解散,釋者消亡,除情去欲,日以空虛。

敦兮其若樸。――孰者侃瘢誘噝撾捶鄭謔鼐瘢饢尬牟梢病?

曠兮其若谷。――曠者寬大,谷者空虛,不有德功名無所不包也。

渾兮其若濁。――渾者守舉真濁者不照然也。與衆合同不自尊。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誰也。誰能知水之濁止而淨之,徐徐自清也。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誰能安靜以久徐徐以長生也。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此徐生之道不欲奢泰盈溢。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夫唯不盈滿之人能守蔽不爲新成蔽者匿光榮也。新成者貴功名。

歸根第十六

至虛極。――得道之人捐情去欲,五內清淨,至於虛極。

守靜篤。――守清淨,行篤厚。

萬物並作。――作,生也。萬物並生也。

吾以觀其復。――言吾以觀見萬物無不皆歸其本也。人當念重本也。

夫物芸芸。――芸芸者,華葉盛。

各復歸其根。――言萬物無不枯落各復反其根而更生也。

歸根曰靜。――靜謂根也。根安靜柔弱謙卑處下,故不復死也。

是謂復命。――言安靜者是爲復還性命使不死也。

復命曰常。――復命使不死,乃道之所常行也。

知常曰明。――能知道之所常行,則爲明。

不知常,萎作兇。――不知道之所常行妄作巧詐則失神明故兇也。

知常容。――能知道之所常行去情忘欲無所不包容也。

容乃公。――無所不包容則公正無私衆邪莫當。

公乃王。――公正無私可以爲天下王治身正則形一神明千萬共湊己躬也。

王乃天。――能王德合神明乃與天子。

天乃道。――德與天通則與道合同也。

道乃久。――與道合同乃能長久。

沒身不殆。――能公能天通天合道四者純備道德弘遠無殃無咎乃與天地倶沒不危殆也。

淳風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太上謂太古無名之君也。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侃ζ右病?

其次親之譽之。――其德可見恩惠可稱,故親愛而譽之。

其次畏之。――設刑法以治之。

其次侮之。――禁多令煩不可歸誠故欺侮之。

信不足焉。――君信不足於下,下則應之以不信而欺其君也。

猶兮其貴言。――説太上之君舉事猶貴重於言恐離道失自然。

功成事遂。――謂天下太平也。

百姓皆謂我自然。――百姓不知君上之德淳厚,反以爲只自當然也。

俗薄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之時家有孝子,戸有忠信仁義不見也。大道廢不用惡逆生乃有仁義可傳道也。

知惠出有大僞。――智惠之君賤德而貴言賤侃ΧF文下則應之以爲大僞姦詐。

六親不和有孝慈。――六絶絶親戚不和乃有孝慈相牧養也。

國家昏亂有忠臣。――政令不行,上下相怨,邪僻爭權,乃有忠臣匡正其君也。此言天下太平,不知仁人,盡無慾,不知廉,各潔己,不知貞。大道之君,仁義沒,孝慈滅,猶日中盛時衆星失光。

還淳第十九

絶聖。――絶聖製作反初守元五帝垂象蒼頡作書不如三皇結繩無文。

ωωω ●ttκǎ n ●C〇

棄智。――棄智惠反無爲。

民利百倍。――農事修公無私。

絶仁棄義。――絶仁之見恩惠,棄義之尚華信。

民復孝慈。――德化淳也。

絶巧棄利。――絶巧者詐僞亂真也。棄利者,塞貪路閉權門也。

盜賊無有。――上化公政下無邪私。

此三者。――謂上三事所棄絶也。

以爲文不足。――以爲文不足者,文不足以教民。

故令有所屬。――當如下句。

見素抱朴。――見素者當抱素守真,不尚文飾也。抱朴者當見其篤樸以示下,故可法則。

少私寡慾。――少私者正無私也。寡慾者當知足也。

異俗第二十

絶學。――絶學不真不合道文。

無憂。――除浮華則無憂患也。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同爲應對而相去幾何疾時賤侃ΧF文。

善之與惡,相去何若。――善者和譽,惡者諫爭,能相去何如,疾時惡忠直用邪佞也。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謂道人也。人所畏者畏不絶學之君也。不可不畏,近令色,殺仁賢。

荒兮其未央哉。――或言世俗人荒亂欲進學爲文未央止也。

衆人熙熙。――熙熙,淫放多情慾也。

如享太牢。――如饑思太牢之具意無足時也。

如春登臺。――春陰陽交通萬物感動登臺觀之意志淫淫然。

我獨怕兮其未兆。――我獨怕然安靜未有情慾之形兆也。

如嬰児之未孩。――如小兒未能答偶人時也。

乘乘兮若無所歸。――我乘乘如窮鄙無所歸就。

衆人皆有餘。――衆人餘財以爲奢餘智以爲詐。

而我獨若遺。――我獨如遺棄似於不足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不與俗人相隨守一不移如愚人之心也。

沌沌兮。――無所分別。

俗人昭昭。――明且達也。

我獨若昏。――如闇昧也。

俗人察察。――察察急且疾也。

我獨悶悶。――悶悶無所割截。

忽兮若海。――我獨忽忽如江海之流,莫知其所窮極也。

漂兮若無所止。――我獨漂漂若飛若揚無所止也。志意在神域也。

衆人皆有以。――以有爲也。

而我獨頑。――我獨無爲也。

似鄙。――鄙似若不逮也。

我獨異於人。――我獨與人異也。

而貴食母。――食,用也。母,道也。我獨貴用道也。

虛心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孔,大也。有大德之人,無所不容能受垢濁處謙卑也。

唯道是從。――唯,獨也。大德之人不隨世俗所行獨從於道也。

道之爲物唯怳唯忽。――道之於萬物獨怳忽往來於其無所定也。

忽兮怳兮其中有像。――道唯忽怳無形之中獨爲萬物法像。

怳兮忽兮,其中有物。――道唯怳忽其中有一經營主化因氣立侃Α?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道唯窈冥無形其中有精實神明相薄陰陽交會也。

其精甚真。――言存精氣其妙甚真非有飾也。

其中有信。――道匿功藏名其信在中也。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自,從也。自古至今,道常在不去。

以閲衆甫。――閲,稟也。甫,始也。言道稟與萬物始生從道受氣。

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我何以知從道受氣。

以此。――此,今也。以今萬物皆得道精氣而生動作起居非道不然。

益謙第二十二

曲則全。――曲己從衆不自專則全其身也。

枉則直。――枉屈己而申人久久自得直也。

窪則盈。――地窪下水流之人則下德歸之也。

弊則新。――自受弊薄後己先人天下敬之久久自新也。

少則得。――自受取少則得多也。天道佑謙神明託虛。

多則惑。――財多者惑於所守,學多者惑於所聞。

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抱守法式也。聖人守一乃知萬事故能爲式也。

不自見故明。――聖人不以其目視千里之外也。乃因天下之目以視故能明達也。

不自是故彰。――聖人不自以爲是而非人故能彰顯於世。

不自伐故有功。――伐,取也。聖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故有功於天下。

不自矜故長。――矜,大也。聖人不自貴大,故能久不危。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言天下賢與不肖無能與不爭者爭也。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傳古言曲從則全身正言非虛妄也。

誠全而歸之。――誠,實也。能行曲從者實其饑體歸之於父母,無有傷害也。

虛無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希言者是愛言也。愛言者自然之道。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飄風疾風也。驟雨暴雨也。言疾不能長,暴不能久也。

孰爲此者,天地。――誰爲此飄風暴雨者乎,天地所爲。

天地尚不能久。――不終於朝暮也。

而況於人乎。――天地至神合為飄風暴雨尚不能使終朝至暮何況人慾為暴卒乎。

故從事於道者。――從為也。人爲事當如道安靜不當如飄風驟雨。

道者同於道。――道者謂好道人也同於道者所謂與道同。

德者同於德。――德謂好德人也。同於德者所謂與德同也。

失者同於失。――失謂任己失人也。同於失者所謂與失同也。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與道同者道亦樂得之也。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與德同者德亦樂得之也。

同於失者失亦樂失之。――與失同者失亦樂失之也。

信不足焉。――君信不足於下,下則應君以不足也。

有不信焉。――此言物類相歸同聲相應雲從龍,風從虎,水流溼,火就燥,自然之類也。

苦恩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跂,進也。謂貪權慕名進取功榮也。則不可久立身行道也。

跨者不行。――自以爲貴而跨於人衆共蔽之使不得行。

自見者不明。――人自見其形容以爲好自見所行以爲應道殊不自知其形醜操行之鄙。

自是者不彰。――自以爲是而非人衆共蔽之使不得彰明。

自伐者無功。――所謂輒自伐取其功美即失有功於人也。

自矜者不長。――好自矜大者不可以長久。

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贅,貪也。使此自矜伐之人在治國之道曰然斂餘祿食爲貪行贅。

物或惡之。――此人在位動欲傷害故物無有不畏惡地。

故有道者不處也。――言有道之人不居其國也。

象元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謂道無形混沌而成萬物乃在天地之前。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寂者無音聲,寥者空無形。獨立者無匹雙。不改者化有常。

周行而不殆。――道通行天地無所不入在陽不焦託陰不腐,無不貫穿不危殆。

可以爲天下母。――道育養萬物物精氣如母之養子。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我不見道形容不知當何以名之見萬物皆從道所生故字之曰道也。

強爲之名曰大。――不知其名強曰大者高而無上,羅而無外,無不包容,故曰大也。

大曰逝。――其爲大非若天常在上,非若地常在下,乃復逝去無常處所也。

逝曰遠。――言遠者窮乎無窮,布氣天地無所不通也。

遠曰反。――言其遠不越絶乃復在人身也。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道大者包羅諸天地無所不容也。天大者無所不蓋也。地大者無所不載也。王大者無所不制也。

域中有四大。――四大,道天地王也。凡有稱有名,則非其極也。言道則有所由,有所由然後謂之爲道,然則是道稱中之大也。不若無稱之大也。無稱不可得而名曰域也。天地王皆在乎無稱之內也。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

而王居其一焉。――八極之內有四大王居其一也。居一作處。

人法地。――人當法地安靜柔和也。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

地法天。――天湛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

天法道。――道清淨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

道法自然。――道性自然,無所法也。

重德第二十六

重爲輕根。――人君不重則不尊治身不重則失神草木之華輕故零落,根重故長存也。

靜爲躁君。――人君不靜則失威,治身不靜則身危。龍靜故能變化,虎躁故夭虧也。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輜,靜也。聖人終日行道不離其靜與重也。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榮觀謂宮卦(上加門),燕處后妃所居也。超然遠避而不處也。

奈何萬乘之主。――奈何者,疾時主傷痛之辭。萬乘之主謂王。

而以身輕天下。――王者至尊而以其身行輕躁乎。疾時王奢恣輕淫也。

輕則失臣。――王者輕滔則失其臣,治身輕淫則失其精。

躁則失君。――王者行躁疾則失其君位,治身躁疾則失其精神也。

巧用第二十七

善行無轍跡。――善行道者求之於身不下堂不出門故無轍跡。

善言無瑕讁。――善言謂擇言而出則無瑕疵讁過於天下。

善計不用籌策。――善以道計事者則守一不移所計不多則不用籌策而可知也。

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以道閉情慾守精神者不如門戸有關鍵可得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善以道結事者乃可結其心不如繩索可得解也。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聖人所以常教人忠孝者欲以救人在命。

故無棄人。――使貴賤各得其所也。

常善救物。――聖人所以教民順四時以救萬物之殘傷。

故無棄物。――聖人不賤石而貴玉,視之如一。

是謂襲明。――聖人善救人物謂襲明大道也。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人之行善者聖人即以爲人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資,用也。人行不善,聖人猶教導使爲善得以給用也。

不貴其師。――獨無輔也。

不愛其資。――無所使也。

雖智大迷。――雖自以爲智,言此人乃大迷惑。

是謂要妙。――能通此意,是謂知微妙要道也。

反樸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谿。――雄以諭尊雌以諭卑人雖知自尊顯當復守之以卑微去之強樑就雌之柔和如是則天下歸去如水流入深溪也。

為天下谿、常徳不離。--人能謙下如深谿則徳常在不復離於己。

復帰於子嬰児。--常復帰志於嬰児蠢然而無所知也。

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白以諭昭昭,黑以諭默默。人雖自知昭昭明白當復守之以默默如闇昧無所見如是則可爲天下法式,則得常在。

爲天下式,常德不忒――人能爲天下法則德常在於己不復差忒。

復歸於無極。――德不差忒、則長生久壽歸身於無窮極也。

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榮以諭尊貴辱以諭汚濁知己之有榮貴當守之以汚濁如是則天下歸之如水流入深谷也。

爲天下谷,常德乃足。――足,止也。人能爲天下谷德乃止於己。

復歸於樸。――復當歸身於侃ζ硬粡蜖懳娘棥?

樸散則爲器。――萬物之樸散則爲器用也。若道散則爲神明流爲日月分爲五行也。

聖人用之則爲官長。――聖人升用則爲百官之元長也。

故大制不割。――聖人用之則以大道制御天下無所傷割。治身則以天道制情慾不害精神也。

無爲第二十九

將欲取天下。----欲為天下主也。

而為之。----欲以有為治民。

吾見其不得已。----我見其不得天道人心已明矣。天道惡煩濁人心惡多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器,物也。人乃天下之神物也。神物好安靜不可以有為治。

為者敗之。----以有為治之則敗其侃π浴?

執者失之。----強執教之人則失其情實生於詐偽也。

故物或行或隨。----上所行下必隨之也。

或呴或吹。-----呴,溫也。吹,寒也。有所溫必有所寒也。

或強或羸。----有所強大必有所羸弱也。

或載或隳。----載,安也。隳,危也。有所安必有所危。明人君不可以有為治國與治身也。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甚謂貪淫聲色奢謂服飾飲食泰謂宮室臺榭去此三者處中和行無為則天下自化。

儉武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謂人主能以道自輔佐也。

不以兵強天下。----以道自佐之主不以兵革順天任德敵人自服。

其事好還。----其舉事好還自責不怨於人也。

師之所処,荊棘生焉。----農事廃田不修。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天應之以悪氣即害五榖五榖盡傷人也。

善者果而已。----善兵者當果敢而已不休。

不敢以取強。----不以果敢取強大之名也。

果而勿矜。----當果敢謙卑勿自矜大也。

果而勿伐。----當果敢推譲乃自伐取其美也。

果而勿驕。----驕,欺也。果敢勿以驕欺人。

果而不得已。----當果敢至誠不當迫不得已也。

果而勿強。----果敢勿以為強兵堅甲以侵凌人也。

物壯則老。----草木壯極則枯落人壯極則衰老也。言強者不可以壯。

是謂不道。----枯老者坐不行道也。

不道早已。----不行道者早死。

偃武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祥,善也。兵者驚精神濁和氣、不善人之器也。不當修飾之。

物或悪之。----兵動則有所害故萬物無有不悪之。

故有道者不処。----有道之人不処其國。

君子居則貴左。----貴柔弱也。

用兵則貴右。----貴剛強也。此言兵道與君子道反所貴者異也。

兵者不祥之器。――兵革者不善之器也。

非君子之器也。――非君子所貴重器也。

不得已而用之。――謂遭衰逆亂禍欲加萬民乃用之以自守。

恬惔爲上。――不貪土地利人財寶。惔一本作然。

勝而不美。――雖得勝而不以爲利己也。

而美之者是樂殺人。――美得勝者是爲喜樂殺人者也。

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爲人君而樂殺人此不可使得志於天下爲人主心專制人命妄行刑誅。

吉事尚左。――左生位也。

凶事尚右。――陰道殺人。

偏將軍居左。――偏將軍卑而居陽者以其不專殺也。

上將軍居右。――上將軍尊而居右者言其主殺也。

言以喪禮處之。――上將軍於右喪禮尚右死人貴陰也。

殺人之衆以悲哀泣之。――傷己德薄不能以道化人而害無辜之民。

戰勝以喪禮處之。――古者戰勝將軍居喪主禮之位。素服而哭之,明君子貴德而賤兵不得已誅不祥心不樂之,比於喪也。知後世用兵不已,故悲痛之。

聖德第三十二

道常無名。――道能陰能陽能施能張能存能亡故無常名也。

樸雖小天下不敢臣。――道樸雖小微妙無形天下不敢有臣使道者也。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侯王若能守道無爲萬物將自賓服從於德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侯王動作能與天相應合天即下甘露善瑞也。

民莫之令而自均。――天降善瑞則萬物莫有教令之者皆自均調若一也。

始制有名。――始,道也。有名萬物也。道無名能制於有名,無形能制於有形也。

名亦既有。――既,盡也。有名之物盡有情慾叛道離德,故身毀辱也。

天亦將知之。――人能去道行德天亦將自知之。

知之所以不殆。――天知之則神靈佑助不復危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與江海。――言言道之在天下與人相應和如川穀與江海相流通也。

辯德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能知人好惡是爲智。

自知者明。――人能自知賢肖是爲反聽無聲內視無形,故爲明。

勝人者有力。――能勝人者不過以威力也。

自勝者強。――人能自勝己情慾則天下無有能與己爭者,故爲強。

知足者富。――人能知足之爲足則長保福祿故爲富也。

強行者有志。――人能強力行善則爲有意於道道亦有意於人。

不失其所者久。――人能自節養不失其所受天之精氣則可以久。

死而不亡者壽。――目不妄視,耳不妄聽,口不妄言,則無怨惡於天下,故長壽。

任成第三十四

大道汜兮。――言道汜汜若浮若沈若有若無視之不見,説之難殊。

其可左右。――道可左右無所不宜。

萬物恃之而生。――恃,待也。萬物皆恃道而生。

而不辭。――道不辭謝而逆止也。

功成不名有。――有道不名其有功也。

愛養萬物而不爲主。――道雖愛養萬物不如人主有所放取。

常無欲可名於小。――道匿德藏名恆然無爲似若微小也。

萬物歸焉而不爲主。――萬物皆歸道受氣道非如人主有所禁止也。

可名爲大。――萬物橫來橫去使名自在故不若於大也。

是以聖人終不爲大。――聖人法道匿德藏名,不爲滿大。

故能成其大。――聖人以身師導不言而化萬事修治故能成其大。

仁德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執,守也。象,道也。聖人守大道則天下萬民移心歸往之也。治身則天降神明往來於已也。

往而不害安平太。――萬物歸往而不傷害則國安家寧而致太平矣。治身不害神明則身安而大壽也。

樂與餌,過客止。――餌,美也。過客一也。人能樂美於道則一留止也。一者去盈而處虛忽忽如過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道出入於口淡淡非如五味有酸鹹苦甘辛也。

視之不足見。――足,德也。道無形非若五色有青黃赤白黑可得見也。

聽之不足聞。――道非若五音有宮商角徴羽可得聽聞也。

用之不可既。――用道治國則國安民昌,治身則壽命延長,無有既盡時也。

微明第三十六

將欲翕(加口旁)必固張之。――先開張之者欲極其奢淫。

將使弱之,必固強之。――先強大之者欲使遇禍患。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先興之者欲使其驕危也。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先與之者欲極其貪心也。

是謂微明。――此四事其道微其效明也。

柔弱勝剛強。――柔弱者久長剛強者先亡也。

魚不可脫於淵。――魚脫於淵爲去剛得柔不可復制也。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權道也。治國權者不可以示執事之臣也。治身道者不可以示非其人也。

爲政第三十七

道常無爲。――道以無爲爲常也。

而無不爲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言侯王若能守道萬物將自化效於己也。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吾,身也。無名之樸道也。萬物以化效於己也。復欲作巧僞者侯王當身鎮撫以道德。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言侯王鎮撫以道德民亦將不欲改當以清靜導化之也。

天下將自定。――能如是者天下將自正定也。

老子德經下

論德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上德謂太古無名號之君,德大無上,故言上德也。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養人性命其德不見,故言不德也。

是以有德。――言其德合於天地和氣流行民得以全也。

下德不失德。――下德謂號謚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見其功可稱也。

是以無德。――以有名號及其身故。

上德無爲。――謂法道安靜無所改爲也。

而無以爲。――言無以名號爲。

下德爲之。――言爲教令施政事也。

而有以爲。――言以爲已取名號也。

上仁爲之。――上仁謂行仁之君其仁爲上故言上仁也。爲之者,爲仁恩。

而無以爲。――功成事立,無以執爲。

上義爲之。――爲義以斷割也。

而有以爲。――動作以爲已殺人以成威賦下以自奉也。

上禮爲之。――謂上禮之君其禮無上故言上禮爲之者言爲禮制度序威儀。

而莫之應。――言禮華盛實衰飾僞煩多動則離道不可應也。

則攘臂而仍之。――言煩多不可應上下忿爭,故攘臂相仍引。

故失道而後德。――言道衰而德化生也。

失德而後仁。――言德衰而仁愛見也。

失仁而後義。――言仁衰而分義明也。

失義而後禮。――言義衰則施禮聘行玉帛。

夫禮者忠信之薄。――言禮廢本治末忠信日以衰薄。

而亂之首。――禮者賤侃ΧF文故正直日以少,邪亂日以生。

前識者道之華。――不知而言知爲前識,此人失道之實得道之華。

而愚之始。――言前識之人愚闇之倡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大丈夫謂得道之君也。處其厚者處身於敦樸。

不居其薄。――不處身違道爲世煩亂也。

處其實。――處忠信也。

不居其華。――不尚言也。

故去彼取此。――去彼華薄,取此厚實。

法本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昔,往也。一無爲道之子也。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言天得一故能垂象清明,地得一故能安靜爲動揺。

神得一以靈。――言神得一故能變化無形。

谷得一以盈。――言谷得一故能盈滿而不絶也。

萬物得一以生。――言萬物皆須道以生成也。

侯王得一以天下爲正。――言侯王得一故能爲天下平正。

其致之。――致誡也,謂下五事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言天當有陰陽施張晝夜更用不可但欲清明無已時將恐分裂不爲天。

地無以寧將恐發。――言地當有高下剛柔氣節五行不可但欲安靜無已時將恐發泄不爲地。

神無以靈將恐歇。――言神當有王相囚死休廢不可但欲靈無已時將恐虛歇不爲神也。

谷無以將恐竭。――言谷當有盈縮虛實不可但欲盈滿無已時將恐枯竭不爲谷。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言萬物當隨時生死不可但欲生無已時將恐滅亡不爲物也。

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言侯王當屈己以下人汲汲求賢不可但欲高於人將恐顛蹶失其位也。

故貴以賤爲本。――言必欲尊貴當以薄賤爲本若禹稷躬稼舜陶河濱周公下白屋也。

高必以下爲基。――言必欲尊貴當以下爲本基猶築墻造功因卑成高下不堅固後必傾危。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孤寡諭孤獨不轂諭不能如車轂爲衆輻所湊。

此非以賤爲本耶。――言侯王至尊貴能以孤寡自稱此非以賤爲本乎。以曉人。

非乎。――嗟嘆之辭。

故致數車無車。――致就也。言人就車數之爲輻爲輪爲轂爲衡爲轝無有名爲車者故成爲車以諭侯王不以尊號自名故能成其貴。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琭琭諭少。落落諭多。玉少故見貴,石多故見賤。言不欲如玉爲人所貴,如石爲人所賤,當處其中也。

去用第四十

反者道之動。――反本也本者道所以動。動生萬物背之則亡也。

弱者道之用。――柔弱者道之所常用,故能長久。

天下萬物生於有。――萬物皆從天地生天地有形位故言生於有也。

有生於無。――天地神明蜎飛蠕動皆從道生道無形故言生於無。此言本勝於華,弱勝於強。謙虛勝盈滿也。

同異第四十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士聞道自勤若竭力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中士聞道治身以長存,治國以太平欣欣然而存之退見財色榮譽或於情慾而復亡之也。

下士聞道大笑之。――下士貪狼多欲見道柔弱謂之恐懼見道侃ζ又^之鄙陋故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爲道。――不爲下士所笑不足以名爲道。

故建言有之。――建,設也。設言以有道當如下句。

明道若昧。――明道之人若闇昧無所見。

進道若退。――進取道者若退不及。

夷道若類。――夷,平也。大道之人不自別殊若多比類也。

上德若谷。――上德之人若深谷不恥垢辱也。

大白若辱。――大潔白之人若汗辱不自彰顯。

廣德若不足。――德行廣大之人若愚頑不足也。

建德若偸。――建設道德之人若可偸引使空虛也。

侃φ嬡粲濉(D―侃ζ又巳粑逕杏邇巢幻鰲?

大方無隅。――大方正之人無委曲廉隅。

大器晩成。――大器之人若九鼎瑚璉不可卒成也。

大音希聲。――大音猶雷霆待時而動諭常愛氣希言也。

大象無形。――大法象之人侃ζ遊扌穩蕁?

道隱無名。――道潛隱使人無能指名也。

夫唯道善貸且成。――成就也。言道善稟貸人精氣且成就之也。

道化第四十二

道生一。――道始所生者。

一生二。――一生陰與陽也。

二生三。――陰陽生和氣濁三氣分爲天地人也。

三生萬物。――天地共生萬物也。天施地化,人長養之也。

萬物負陰而抱陽。――萬物無不負陰而向陽迴心而就日。

衝氣以爲和。――萬物中皆有元氣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虛與氣通,故得久生也。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轂而王公以爲稱。――孤寡不轂者不祥之名而王公以爲稱者,處謙卑法虛空和柔。

故物或損之而益。――引之不得推之必還。

或益之而損。――夫增高者崩貪富者致患。

人之所教。――謂衆人所以教去弱爲強去柔爲剛。

我亦教之。――言我教衆人使去強爲弱,去剛爲柔。

強樑者不得其死。――強樑謂不信玄妙背叛道德不從經教尚勢任力也。不得其死者,爲天所絶兵刃所伐王法所殺不得以壽命死也。

吾將以爲教父。――父始也。老子以強樑之人爲教戒之始也。

遍用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至柔者水,至堅金石水能貫堅入剛無所不通。

無有入無間。――無有謂道也。道無形侃誓艹鋈胛揲g通神羣生也。

吾是以知無爲之有益。――吾見道無爲而萬物自化成是以知無爲之有益於人也。

不言之教。――法道不言師之以身。

無爲之益。――法道無爲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不勞煩也。

天下希及之。――天下人主也。希能有及道無爲之治身治國也。

立戒第四十四

名與身孰親。――名遂則身退也。

身與貨孰多。――財多則害身也。

得與亡孰病。――好得利則病於行也。

甚愛必大費。――甚愛色費精神,甚愛財遇禍患所愛者少所亡者多,故言大費。

多藏必厚亡。――生多藏於府庫死多藏於丘墓生有功劫之憂,死有掘塚探柩之患。

知足不辱。――知足之人絶利去欲不辱於身。

知止不殆。――知可止則財利不累身聲色不亂於耳目則身不危殆也。

可以長久。――人能知止足則福祿在己治身者神不勞治國者民不擾故可長久。

洪德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謂道德大成之君若缺者滅名藏譽如毀缺不備也。

其用不弊。――其用心如是則無弊盡時。

大盈若衝。――謂道德大盈滿之君也如衝者貴不敢驕也。富不敢奢也。

其用不窮。――其用心如是則無窮盡時也。

大直若屈。――大直謂修道法度正直如一也。如屈者,不與俗人爭如可屈折。

大巧若拙。――大巧謂多才術也。如拙者,亦不敢見其能。

大辯若訥。――大辯者智無疑如訥者口尤辭。

躁勝寒。――勝,極也。春夏陽氣躁疾於上萬物盛大極則寒寒則零落死亡也。言人不當剛躁也。

靜勝熱。――秋冬萬物靜於黃泉之下極則熱熱者生之源。

清靜爲天下正。――能清靜則爲天下長持正則無終已時也。

儉欲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謂人主有道也。

卻走馬以糞。――糞者糞田也。兵甲不用卻走馬治農田治身者卻陽精以糞其身。

天下無道。――謂人主無道也。

戎馬生於郊。――戰伐不止戎馬生於郊境之上,久不還也。

罪莫大於可欲。――好**也。

禍莫大於不知足。――富貴不能自禁止也。

咎莫大於欲得。――欲得人物利且貪也。

故知足之足。――守真根也。

常足。――無慾心也。

鑒遠第四十七

不出戸知天下。――聖人不出戸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見天下也。

不窺牖見天道。――天道與人道同大人相通精氣相貫人君清淨天氣自正人君多欲天氣煩濁吉凶利害皆由於己。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謂去其家觀人家去其身觀人身所觀益遠所見益少也。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聖人不上天不入淵能知天地以心知之。

不見而名。――上好道下好德上好武下好力聖人原小知大,察內知外。

無爲而成。――上無所爲則下無事家給人足萬物自化就也。

忘知第四十八

爲學日益。――學謂政教禮樂之學也。日益者情慾文飾日以益多。

爲道日損。――道謂自然之道也。日損者,情慾文飾日以消損。

損之又損。――損情慾又損之所以漸去。

以至於無爲。――當恬淡(改心旁)如嬰兒無所造爲。

無爲而無不爲。――情慾斷絶德與道合則無所不施無所不爲也。

取天下常以無事。――取,治也。治天下常當以無事不當煩勞也。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及其好有事則政教煩民不安故不足以治天下也。

任德第四十九

聖人無常心。――聖人重改更,貴因循,若自無心。

以百姓心爲心。――百姓心之所便因而從之。

善者吾善之。――百姓爲善聖人因而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百姓雖有不善者聖人化之使善也。

德善。――百姓德化聖人爲善。

信者吾信之。――百姓爲信聖人因而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百姓爲不信聖人化之使信也。

德信。――百姓德化聖人爲信。

聖人在天下怵怵。――聖人在天下怵怵常恐怖富貴不敢驕奢。

爲天下渾其心。――言聖人爲天下百姓渾濁其心若愚闇不通也。

百姓皆注其耳目。――注,用也。百姓皆用其耳目爲聖人視聽也。

聖人皆孩之。――聖人愛念百姓如孩嬰赤子長養之而不責望其報。

貴生第五十

出生入死。――出生謂情慾出無內魂定魄靜故生也。入死謂情慾入於胸臆精神勞惑故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言生死之類各有十三謂九竅四關也。其生也目不妄視耳不妄聽鼻不妄香死(上加日)口不妄言味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神不妄施其死也及是也。

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人之求生動作反之十三死也。

夫何故。――問何故動之死地也。

以其生生之厚。――所以動之死地者以其求生活之事太厚違道忤天妄行失紀。

蓋聞善攝生者。――攝,養也。

陸行不遇兕虎。――自然遠避害不幹也。

入軍不避甲兵。――不好戰以殺人。

兕無投其角,虎無所措爪,兵無所容其刃。――養生之人虎兕無由傷兵刃無從加之也。

夫何故。――問虎兕兵甲何故不害之。

以其無死地。――以其不犯十三之死地言神明營護之此物不敢害。

養德第五十一

道生之。――道生萬物。

德畜之。――德一也。一主布氣而畜養。

物形之。――一爲萬物設形象也。

勢成之。――一爲萬物作寒暑之勢以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德所爲無不盡驚動而尊敬。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一不命召萬物而常自然應之如影響。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孰之養之覆之。――道之於萬物非但生之而已乃復長養成孰覆育全於性命人君治國治身亦當如是也。

生而不有。――道生萬物不有所取以爲利也。

爲而不恃。――道所施爲不恃望其報也。

長而不宰。――道長養萬物不宰割以爲利也。

是謂玄德。――道之所行恩德玄闇不可得見。

歸元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始有道也。

以爲天下母。――道爲天下萬物之母。

既知其母復知其子。――子,一也。既知道已當復知一也。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已知一當復守道反無爲也。

沒身不殆。――不危殆也。

塞其兌。――兌,目也。目不妄視也。

閉其門。――門,口也。使口不妄言。

終身不勤。――人當塞目不妄視閉口不妄言則終身不勤苦。

開其兌。――開目視情慾也。

濟其事。――濟,益也。益情慾之事。

終身不救。――禍亂成也。

見小曰明。――萌牙未動禍亂未見爲小昭然獨見爲明。

守柔曰強。――守柔弱日以強大也。

用其光。――用其目光於外視時世之利害。

復歸其明。――復當反其光明於內無使精神泄也。

無遺身殃。――內視存神不爲漏失。

是謂習常。――人能行此是謂習修常道。

益證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介,大也。老子疾時王不行大道,故設此言,使我介然有知於政事我則行於大道躬無爲之化。

唯施是畏。――唯,獨也。獨畏有所施爲失道意,欲賞善恐僞善生,欲信忠恐詐忠起。

大道甚夷。――夷,平易也。

而民好徑。――徑,邪不平正也。大道世平易而民好從邪徑也。

朝甚除。――高臺謝(加木旁),宮室修。

田甚蕪。――農事廢不耕治。

倉甚虛。――五穀傷害國無儲也。

服文采(加絲旁)――好飾僞貴內華。

帶利劍。――尚剛強武且奢。

厭飲食,財貨有餘。――多嗜慾無足時。

是謂盜誇。――百姓而君有餘者是由劫盜以爲服飾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親戚並隨也。

非道哉。――人君所行如是此非道也。復言也哉者,痛傷之辭。

修觀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國者不可得引而拔也。

善抱者不脫。――善以道抱精神者終不可拔引解脫。

子孫祭祀不輟。――爲人子孫能修道如是長生不死世世以久祭祀先祖宗廟無絶時。

脩之於身,其乃德真。――修道於身愛氣養神益壽延年其德如是乃爲真人。

脩之於家,其德有餘。――修道於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順,夫信妻貞,其德如是乃有餘慶及於來世子孫。

脩之於郷,其德乃長。――修道於郷,尊敬長老愛養幼小教誨愚鄙其德如是乃無不覆及也。

脩之於國,其德乃豐。――修道於國,則君信臣忠仁義自生,祀樂自興,政平無私,其德如是,乃爲豐存也。

脩之於天下,其德乃普。――人主修道於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應上,信如影響,其德如是乃爲普傳。

故以身觀身,――以修道之身觀不修道之身,孰亡孰存也。

以家觀家,――以修道之家觀不修道之家也。

以郷觀郷、――以修道之郷觀不修道之郷也。

以國觀國,――以修道之國觀不修道之國也。

以天下觀天下。――以修道之主觀不修道之主也。

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老子言吾何知天下修道者昌背道者亡,以此五事觀而知之也。

玄符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謂含懷道德之厚也。

比於赤子。――神明保佑含德之人。若父母之於赤子也。

毒蟲不螫,――蜂蠆蛇虺不螫。

猛獸不據,玃鳥不搏。――赤鳥不害於物,物亦不害之,故太平之世,人無貴賤仁心,有刺之物還反其本,有毒之蟲,不傷於人。

骨弱筋柔而握固、――赤子筋骨柔弱而持物堅固以其意心不移也。

未知牝牡之合而俊(改血旁),精之至也。――赤子未知男女之合會而陰作怒者,由精氣多之所致也。

終日號而不唖,和之至也。――赤子從朝至暮啼號聲不變易者,和氣多之所致。

知和曰常,――人能知和氣之柔弱有益於人者,則爲知道之常也。

知常曰明,――人能知道之常行則曰以明達於玄妙也。

益生日祥,――祥,長也。言益生欲自生日以長大。

心使氣日強。――心當專一和柔而氣實內故形柔而反使妄有所爲,和氣去於中,故形體日以剛強也。

物壯則老,――萬物壯極則枯老也。

謂之不道,――老不得道。

不道早已。――不得道者,早已死也。

玄徳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知者貴行,不貴言也。

言者不知。――駟不及舌,多言多患。

塞其兌,閉其門,――塞門之者欲絶其源。

挫其鋭,――情慾有所鋭爲當念道無爲以挫止之。

解其忿、――紛結恨不休,當念道無爲以挫止之。

和其光,――雖有獨見之明當和之使闇昧不使曜亂。

同其塵,――不當自別殊也。

是謂玄同。――玄,天也。人能行上上事是謂與天同道也。

故不可得而親,――不以榮譽爲樂獨立爲哀。

亦不可得而疏、――志靜無故與人無怨。

不可得而利,――身不欲富貴口不欲五味。

亦不可得而害,――不與貪爭利,不與勇爭氣。

不可得而貴,――不爲亂世主,不處暗君位。

亦不可得而賤。――不以乘權故驕不以失志故屈。

故為天下貴。――其德如此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屈,與世沈浮容身避害故爲天下貴也。

淳風第五十七

以正治國,――以,至也。天使正身之人使至有國也。

以奇用兵,――奇,詐也。天使詐爲之人使用兵也。

以無事取天下。――以無事無爲之人使取天下爲之主。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此,今也。老子言我何以知天意然哉,以今日所見知。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天下謂人主也。忌諱者防禁也。令煩則奸生,禁多則下詐相殆故貧。

民多利器,國家滋昏。――利器者權也。民多權則視者眩於目聽者惑於耳,上下不親故國家昏亂。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人謂人君百里諸侯也。多知伎巧謂刻畫宮觀雕琢服章奇物滋起下則化上飾金鏤玉文綉采色日以滋甚。

法物滋彰,盜賊多有。――法物,好物也。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則農事廢饑寒並至故盜賊多有也。

故聖人云、――謂下事也。

我無為而民自化、――聖人言我修道承天無所改作而民自化成也。

我好靜而民自正、――聖人言我好靜不言不教民皆自忠正也。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徭役徵召之事民安其業故皆自富。

我無欲而民自樸。――我常無慾去華文征服飾民則隨我爲多侃ζ右病?

順化第五十八

其政悶悶,――其政教寬大悶悶昧昧似若不明也。

其民醇醇、――政教寬大故民醇醇富厚相親睦也。

其政察察,――其政教急疾言決於口聽決於耳也。

其民缺缺。――政教急民不聊生,故缺缺日以疏薄。

禍兮福之所倚、――倚,因也。夫禍因福而生,天遭禍而能悔過責己修善行道則禍去而福來。

福兮禍之所伏。――禍伏匿於福中人得福而爲驕恣則福去禍來。

孰知其極。――禍福更相生誰能知其窮極時。

其無正、――無,不也。謂人君不正其身,其無國也。

正復為奇,――奇,詐也。人君不正下雖正復化上爲詐也。

善復為妖――善人皆復化上爲妖祥也。

人之迷,其日固久。――言人君迷惑失正以來其日已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聖人行方正者欲以率下不以割截人也。

廉而不害,――聖人廉清欲以化民不以傷害人也。今則不然正己以害人也。

直而不肆,―肆,申也。聖人雖直曲己從人不自申之也。

光而不曜。――聖人雖有獨知之明常如闇昧不以曜亂人也。

守道第五十九

治人――謂人君欲治理人民。

事天,――事,用也。當用天道順四時。

莫若嗇――嗇,貪也。治國者當愛民則不爲奢泰,治身者當愛精氣不放逸。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先也。服,得也。夫獨愛民財愛精氣則能先得天道也。

早服謂之重積德。――先得天道是謂重積德於己也。

重積德則無不剋,――剋,勝也。重積德於己則無不勝。

無不剋則莫知其極。――無不剋勝則莫有知己德之窮極也。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莫知己德有極則可以有社稷爲民致福。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國身同也。母,道也。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氣不勞五神不苦則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蔕、――人能以氣爲根以精爲蒂,如樹根不深則枝蒂不堅則落言當深藏其氣固守其精使無漏泄。

長生久視之道。――深根固蒂者乃長生久視之道。

居位第六十

治大國若烹小鮮。――鮮,魚。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糜也。治國煩則下亂,治身煩則精散。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以道德居位治天下則鬼不敢見其精神以犯人也。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其鬼非無精神也。非不八正不能傷自然之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非鬼神不能傷害人,以聖人在位不傷害人故鬼不敢幹之也。

夫兩不相傷,――鬼與聖人倶兩不相傷也。

故徳交歸焉。――夫兩不相傷人得治於陽,鬼得治於陰,人得全其性命,鬼得保其精神,故德交歸焉。

謙徳第六十一

大國者下流,――治大國當如居下流不逆細微。

天下之交,――大國天下士民之所交會。

天下之牝。――牝者陰類也。柔謙和而不昌也。

牝常以靜勝牡,――女所以勝屈於男,陰勝陽以安盡不先求之也。

以靜為下。――陰道以安靜爲謙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能謙下之則常有之。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此言國無大小能執謙畜人則無過失也。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下者謂大國以下小國,小國以下大國,更以義相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大國不可失則兼併人國而牧畜之。

小國不過欲入事人。――使爲臣僕。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大國小國各欲得其所大國又宜爲謙下。

為道第六十二

道者,萬物之奧。――奧,藏也。道爲萬物之藏無所不容也。

善人之寶。――善人以道爲身寶不敢違。

不善人之所不保。――道者不善人之保倚也。遭患逢急猶自知悔卑下。

美言可以市、――美言者獨可於市耳,夫市交易而退,不相宜,善言美語,求者欲疾得,賣者欲疾售也。

尊行可以加人。――加,別也。人有尊貴之行可以凡異於凡人未足以尊道。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人雖不善當以道化之蓋三皇之前無有棄民德化淳也。

故立天子,置三公,――欲使教化不善之人。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雖有美璧先駟馬而至故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不日日遠行求索近得之於身。

有罪以勉耶,――有罪謂遭亂世闇君妄行刑誅修道則可以解死免於衆耶也。

故為天下貴。――道德洞遠無不覆濟全身治國恬然無爲故可爲天下貴也。

恩始第六十三

為無為,――因成修故無所造作。

事無事,――豫有備除煩省事也。

味無味。――深思遠慮,味道意也。

大小多少,――陳其戒令也。欲大反小欲多反少,自然之道也。

報怨以德。――修道行善絶禍於未生也。

圖難於其易,――欲圖難事當於易時未及成也。

為大於其細。――欲爲大事必作於小禍亂從小來也。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處謙虛也。

故能成其大。――天下共歸之也。

夫輕諾必寡信,――不重言也。

多易必多難,――不慎患也。

是以聖人猶難之,――聖人動作舉事猶進退重難之,欲塞其源。

故終無難。――聖人終身無患難之事猶避害深也。

守微第六十四

其安易持,――治身治國安靜者易守持也。

其未兆易謀,――情慾禍患未有形兆時易謀正也。

其脆易破,――禍亂未動於朝情慾未見於色如脆弱易破除。

其微易散。――其未彰著微小易散去也。

為之於未有,――欲有所爲當於未有萌牙之時塞其端也。

治之於未亂。――治身治國於未亂之時當豫閉其門也。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從小成大。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從卑至高。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近至遠。

為者敗之,――有爲於事廢於自然有爲於義反於仁有爲於色廢於精神也。

執者失之。――執利遇患執道全身堅持不得推讓反還。

聖人無為故無敗、――聖人不爲華文不爲色利不爲殘賊無壞敗。

無執故無失。――聖人有德以教愚有財以與貧無所執藏故無所失於人也。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從,爲也。民人爲事常於功德幾成而貪位好名奢泰盈滿而自敗也。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終當如始不當懈怠。

是以聖人慾不欲,――聖人慾人所不不欲人慾彰顯聖人慾伏光人慾文飾聖人慾侃ζ尤擻}人慾於德也。

不貴難得之貨、――聖人不眩爲服不賤石而貴玉。

學不學,――聖人學人所不能學人學智詐聖人學自然人學治世聖人學治身守道真也。

復衆人之所過。――衆人學問反過本爲末過實爲華復之者使反本也。

以輔萬物之自然――教人反本實者欲以輔助萬物自然之性也。

而不敢為。――聖人動作因循不敢有所造爲恐遠本也。

淳徳第六十五

古之善為道者,――治古之善以道治及治國者。

非以明民,――不以道教民明智巧詐也。

將以愚之。――將以道德教民使樸侃Σ輝p僞。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以其智多故爲巧僞。

以智治國,國之賊。――使智惠之人治國之政事必遠道德妄作威福爲國之賊。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不使智惠之人知國之政事則民守正直不爲邪飾上下相親君臣同力故爲國之福也。

知此兩者,亦楷式。――兩者謂智與不智者常能智者爲賊不智者能爲福是治身治國之法式也。

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天也。能知治身及治國之法式,是謂與天同德也。

玄德深矣遠矣,――玄德之人深不可則遠不可極也。

與物反矣,――玄德之人與萬物反異萬物欲益己玄德施與人也。

乃至於大順。――玄德與萬物反異故能至大順順天理也。

後己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以卑故衆流歸之若民歸就王。

故能為百谷王。――以卑下故能爲百谷王也。

是以聖人慾上民,――欲在民上。

必以言下之。――法江海處謙虛。

欲先民、――欲在民之前也。

必以身後之。――先人而後己也。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聖人在民上爲主不以尊貴虛下故民戴而不爲重。

處前而民不害,――聖人在民前不以光明蔽後民親之若無有欲害之心也。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聖人恩深愛厚視民如赤子,故天下樂推進以爲主,無有厭也。

以其不爭,――天下無厭聖人時是由聖人不與人爭先後也。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言人皆有爲無爭與吾爭無爲。

三寶第六十七

天下皆謂我大,似不肖。――老子言天下謂我德大我則佯愚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唯獨名德大者爲身害故佯愚似若不肖無所分別無所割截不賤人而自貴。

若肖久矣――肖,善也。謂辨惠也。若大辨惠之人身高自貴行察察之政所從來久矣。

其細。――言辨惠者唯如小人也非長者。

夫我有三寶,持而寶之。――老子言我有三寶,抱持而保倚。

一曰慈,――愛百姓若赤子。

二曰儉,――賦儉若取之於己也。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執謙退不爲倡始也。

慈故能勇,――以爲仁故能勇於忠孝也。

儉故能廣,――天子身能節儉故民日用廣矣。

不敢為天下先,――不爲天下首先。

故能成器長。――成器長謂得道人也。我能爲道人之長也。

今捨慈且勇,――今世人舍慈仁但爲勇武也。

捨儉且廣,――舍其儉約但爲奢泰。

捨後且先,――舍其後己但爲人先。

死矣。――所行如此動入死地。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夫慈仁者百姓親附並心一意故以戰則勝敵以守衛則堅固。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天將救助善人必與慈仁之性使能自當助也。

配天第六十八

善為士者不武,――言貴道德不好武力。

善戰者不怒,――善以道戰者禁邪於胸心絶禍於未萌無所誅怒也。

善勝戰者不與,――善以道勝敵者附近以仁來遠以德不與敵爭而敵自服也。

善用人者為下。――善用人自輔佐者常爲人執謙下也。

是謂不爭之德,――謂上爲之下也。是乃不與人爭之道德也。

是謂用人之力,――能身爲人下是謂用人臣之力。

是謂配天――能行此者德配天也。

古之極。――是乃古之極要道也。

玄用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陳用兵之道老子疾時用兵故託己設其義也。

吾不敢為主――主先也,不敢先舉兵。

而為客,――客者和而不倡用兵當承天而後動。

不敢進寸而退尺。――侵人境界利人財寶爲進閉門守城爲退。

是謂行無行,――彼遂不止爲天下賊雖行誅之不行執也。

攘無臂,――雖欲大怒若無臂可攘也。

仍無敵,――雖欲仍引之心若無敵可仍也。

執無兵。――雖欲執持之若無兵刃可持用也。何者傷彼之民罹罪於天遭不道之君愍忍喪之痛也。

禍莫大於輕敵,――夫禍亂之害莫大於欺輕敵家侵取不休輕戰貪財。

輕敵幾喪吾寶。――幾,近也。寶,身也。欺輕敵者近喪身也。

故抗兵相加,――兩敵戰也。

哀者勝矣。――哀者慈仁士卒不遠於死。

知難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老子言吾所言省而易知約而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人惡柔弱好剛強也。

言有宗,事有君。――我所言有宗祖根本事有君臣天下世人不知者非我之無德不與我反。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夫惟聖人也是我德之暗不見於外窮極微妙故無知也。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希少也。惟達道者乃能知我故爲貴也。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被褐者薄外懷玉者厚內匿寶藏懷不以示人也。

知病第七十一

知不知上,――知道言不不知是乃德之上。

不知知,病。――不知道言知是乃德之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夫唯能病苦衆人有強知之病是以不自病也。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聖人無此強知之病者以其常苦衆人有此病。

是以不病。――以比非人也。故不自病。夫聖人懷通達之知託於不知者欲使天下侃ζ又藝魘丶冃裕∪瞬恢酪舛袕娭宰燥@著內傷精神減壽消年也。

愛己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威,害也。人不畏小害則大害至,謂死亡也。畏之者當愛精神承天順地也。

無狹其所居,――謂心居神當寬柔不當急狹也。

無厭其所生。――人所以生者爲有精神託空虛喜清淨飲食不節忽道念色邪僻滿腹爲伐本厭神。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夫唯獨不厭精神之人洗心濯垢恬泊無慾則精神居之不厭也。

是以聖人自知――自知己之得失。

不自見,――不自顯見德美於外藏之於內。

自愛――自愛其身以保精氣也。

不自貴。――不自貴高榮名於世。

故去彼取此。――去彼自見自貴取此自知自愛。

任爲第七十三

勇於敢則殺,――勇敢有爲即殺身也。

勇於不敢則活,――勇於不敢有爲則活其身。

此兩者――謂敢與不敢也。

或利或害。――活身爲利,殺身爲害。

天之所惡,――惡有爲也。

孰知其故,――誰能知天意之故而不犯。

是以聖人猶難之――言聖人之明德猶難於勇敢況無聖人之德而欲行之乎。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天不與人爭貴賤而人自畏之。

不言而善應,――天不言萬物自動應以時。

不召而自來,――天不呼召萬物皆負陰而向陽。

彈(改絲旁)然而善謀。――彈(改絲旁),寬也。天道雖寬博,善謀慮人事修善行惡各蒙其報也。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所網羅恢恢甚大,雖疏遠司察人善惡無有所失。

制惑第七十四

民不畏死,――治國者刑罰酷深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治身者嗜慾傷神貪財殺身民不知畏之也。

奈何以死懼之。――人君不寬刑罰教民去情慾奈何設刑法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當除己之所殘剋教民去利慾也。

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以道教化而民不從反爲奇巧乃應王法執而殺之誰敢有犯者老子傷時王不先道德化之而先刑罰。

常有司殺者――司殺者天居高臨下司察人過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也。

夫代司殺者,是謂代大匠斲。――天道至明司殺者常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斗杓運移以節度行之人君欲代殺之是猶拙夫代大匠斲木而無功也。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手矣。――人君行刑罰猶拙人代大匠斲則方圓不得其理還自傷代天殺者失紀綱不得其紀綱還受其殃也。

貪損第七十五

民之鐒Γ雲瀋鮮乘爸啵D―人民所以饑深者以其君上稅食下太多。

是以鐒Α(D―民皆化上爲矣叛道違德故饑。

民之難治,以其上有為,――民之不可治者以其君上多欲好有爲也。

是以難治。――是以其民化上有爲情僞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人民輕犯者者以其求生活之道太厚貪利以自危。

是以輕死。――以求生太厚之故輕入死地也。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夫唯獨無以生爲務者爵祿不幹於意財利不入於身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使則賢於貴生也。

戒強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人生含和氣抱精神故柔弱也。

其死也堅強。――人死和氣竭精神亡欲堅強也。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和氣存也。

其死也枯槁。――和氣去也。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以其上二事觀知之知堅強者死柔弱者生也。

是以兵強則不勝,――強大之兵輕戰樂殺毒流怨結衆弱爲一強故不勝。

木強則共。――木強大枝弱共生其上也。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興物造功大木處下小物處上大道抑強扶弱自然之效。

天道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天道闇昧舉物類以爲諭也。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言張弓和調之如是乃可用夫抑高舉下損強益弱天之道也。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天道損有餘而益謙常以中和爲上。

人之道則不然,――人道則與天道反也。

損不足以奉有餘。――世俗之人損貧以奉富奪弱以益強也。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言誰能居有餘之位自省爵祿以奉天下不足者乎。唯有道之君能行也。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聖人爲德施不恃其報也。

功成而不處,――功成事就不處其位。

其不欲見賢。――不欲使人知己之賢匿功不居榮畏天損有餘也。

任信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圓中則圓方中則方擁之則止決之則行。

而攻堅強者莫知能勝。――水能懷山襄陵磨鐵消銅莫能勝水而成功也。

其無以易之。――夫攻堅強者無以易於水。

弱之勝強,――水能滅火,陰陽消陽。

柔之勝剛,――舌柔齒剛齒先舌亡。

天下莫能知,――知柔弱者長久剛強者折傷也。

莫能行。――恥謙卑好強樑。

故聖人云、――謂下事也。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君能愛國垢濁者若江海不逆小流則能長保其社稷爲一國君主也。

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君能引過自與代民受不祥之殃則可以王有天下。

正言若反。――此乃正直之言世人不知以爲反言。

任契第七十九

和大怨,――殺人者死傷人者刑以相和報。

必有餘怨,――任刑者失人情必有怨及於良人也。

安可以為善。――言一人吁嗟則失天心安可以和怨爲善也。

是以聖人執左契,――古者聖人執左契合符信也。無文書法律刻契合符以爲信也。

而不責於人。――但刻契之信不責人以他事也。

有德司契,――有德之君司察契信而已。

無德司徹。――無德之君背其契言司人所失。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無有親疏唯與善人則與司契者也。

獨立第八十

小國寡民,――聖人雖治大國猶以爲小儉約不奢泰民雖衆猶若寡少不敢勞之也。

使有什伯――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貴賤不相犯也。

人之器而不用,――器謂農人之器而不用不徵召奪人良時也。

使民重死――君能爲民興利除害各得其所則民重死而貪生也。

而不遠徙。――政令不煩則安其業故不遠遷徙離其常處。

雖有舟轝,無所乘之、――清靜無爲不作煩華不好出入遊娯也。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無怨惡於天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去文反侃π盼奩垡病?

甘其食,――甘其蔬食不漁食百姓也。

美其服,――美其惡衣不貴五色。

安其居,――安其茅茨不好文飾之屋。

樂其俗,――樂其侃ζ又撞晦D移也。

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相去近也。

民至老,不相往來。――其無情慾。

顯侃Φ詘聳?

信言不美,――信者如其實不美者樸且侃σ病?

美言不信。――滋美之言者孳孳華詞不信者飾僞多空虛也。

善者不辯,――善者以道修身不採文也。

辯者不善。――辯者謂巧言也。不善者舌致患也。山有玉掘其山水有珠濁其淵辯口多言亡其身。

知者不博,――知者謂知道之士不博者守一元也。

博者不知。――博者多見聞不知者失要真也。

聖人不積,――聖人積德不積財有德以教愚有財以與貧也。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爲人施設德化己愈有德。

既以與人己愈多。――既以財賄佈施與人而財益多如日月之光無有盡時也。

天之道,利而不害。――天生萬物愛育之令長大無所傷害也。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聖人法天所施爲化成事就不與下爭功名故能全其聖功也。

河上公注終。

第20章 五人聚會 上第23章 表彰大會 下第43章 放逐還是? 上第50章 修真者VS機械戰士第29章 電系精靈第48章 發泄第29章 電系精靈第44章 放逐還是? 下第5章 野外生存 上第23章 表彰大會 下第20章 五人聚會 上第21章 五人聚會 下第39章 返回基地第54章 神聖騎士第4章 遭到偷襲 下第27章 首次任務第19章 真是無奈 下第27章 首次任務第10章 出露鋒芒 上第20章 五人聚會 上第5章 野外生存 上第39章 返回基地第31章 樹人部落第50章 修真者VS機械戰士第34章 乾坤神袋第17章 訓練基地 下第26章 特勤大隊 下第55章 戰前準備第45章 龍一第37章 天劫降世第26章 特勤大隊 下第32章 樹人族長第8章 苦中作樂 下第48章 發泄第47章 扶持 下第23章 表彰大會 下第19章 真是無奈 下第37章 天劫降世第12章 小有收穫 上第26章 特勤大隊 下第45章 龍一第17章 訓練基地 下奇門遁甲 三第4章 遭到偷襲 下第33章 精靈芯兒第19章 真是無奈 下第34章 乾坤神袋第37章 天劫降世第4章 遭到偷襲 下第22章 表彰大會 上第17章 訓練基地 下第37章 天劫降世第38章 任務完成第20章 五人聚會 上第12章 小有收穫 上第32章 樹人族長第14章 亡命逃亡 上修真圖(轉載)第8章 苦中作樂 下第54章 神聖騎士第34章 乾坤神袋第31章 樹人部落序章序章第13章 小有收穫 下第54章 神聖騎士第26章 特勤大隊 下第38章 任務完成第3章 遭到偷襲 上序章第28章 迎戰巨人序章第21章 五人聚會 下第26章 特勤大隊 下第47章 扶持 下第50章 修真者VS機械戰士第14章 亡命逃亡 上第10章 出露鋒芒 上修真圖(轉載)第35章 元嬰第46章 扶持 上第37章 天劫降世第21章 五人聚會 下第35章 元嬰第5章 野外生存 上第30章 愛利紗第29章 電系精靈奇門遁甲 一第19章 真是無奈 下第21章 五人聚會 下奇門遁甲 三第6章 野外生存 下第22章 表彰大會 上第10章 出露鋒芒 上第8章 苦中作樂 下第31章 樹人部落第21章 五人聚會 下第23章 表彰大會 下第28章 迎戰巨人
第20章 五人聚會 上第23章 表彰大會 下第43章 放逐還是? 上第50章 修真者VS機械戰士第29章 電系精靈第48章 發泄第29章 電系精靈第44章 放逐還是? 下第5章 野外生存 上第23章 表彰大會 下第20章 五人聚會 上第21章 五人聚會 下第39章 返回基地第54章 神聖騎士第4章 遭到偷襲 下第27章 首次任務第19章 真是無奈 下第27章 首次任務第10章 出露鋒芒 上第20章 五人聚會 上第5章 野外生存 上第39章 返回基地第31章 樹人部落第50章 修真者VS機械戰士第34章 乾坤神袋第17章 訓練基地 下第26章 特勤大隊 下第55章 戰前準備第45章 龍一第37章 天劫降世第26章 特勤大隊 下第32章 樹人族長第8章 苦中作樂 下第48章 發泄第47章 扶持 下第23章 表彰大會 下第19章 真是無奈 下第37章 天劫降世第12章 小有收穫 上第26章 特勤大隊 下第45章 龍一第17章 訓練基地 下奇門遁甲 三第4章 遭到偷襲 下第33章 精靈芯兒第19章 真是無奈 下第34章 乾坤神袋第37章 天劫降世第4章 遭到偷襲 下第22章 表彰大會 上第17章 訓練基地 下第37章 天劫降世第38章 任務完成第20章 五人聚會 上第12章 小有收穫 上第32章 樹人族長第14章 亡命逃亡 上修真圖(轉載)第8章 苦中作樂 下第54章 神聖騎士第34章 乾坤神袋第31章 樹人部落序章序章第13章 小有收穫 下第54章 神聖騎士第26章 特勤大隊 下第38章 任務完成第3章 遭到偷襲 上序章第28章 迎戰巨人序章第21章 五人聚會 下第26章 特勤大隊 下第47章 扶持 下第50章 修真者VS機械戰士第14章 亡命逃亡 上第10章 出露鋒芒 上修真圖(轉載)第35章 元嬰第46章 扶持 上第37章 天劫降世第21章 五人聚會 下第35章 元嬰第5章 野外生存 上第30章 愛利紗第29章 電系精靈奇門遁甲 一第19章 真是無奈 下第21章 五人聚會 下奇門遁甲 三第6章 野外生存 下第22章 表彰大會 上第10章 出露鋒芒 上第8章 苦中作樂 下第31章 樹人部落第21章 五人聚會 下第23章 表彰大會 下第28章 迎戰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