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隨即改爲平飛狀態,由於是首飛,飛行高度、速度相對都比較低,這個是所有新飛機首飛都一樣的。
保持平飛一段時間後,眼看就要飛遠了,試飛員準備轉向,雖然新機很多地方都做了大的改動,不過在氣動舵面上卻是相對於殲七沒有太大的改變。
輕車熟路的控制着飛機進行着一個大半徑轉彎,若不是新機首飛的限制,嚴修福完全可以憑藉自己多年的經驗,來進行一個漂亮的小半徑轉彎。
看到剛飛遠了的飛機,這個時候又飛回來了,人羣中再次把頭擡起來,看着從遠處飛回來的試飛機。
首飛科目本來就很簡單,沒有什麼大的要求,飛行時間也不長,圍繞着機場轉了幾個圈,由於新機首飛爲了安全,燃油只帶有相當少的一點,隨着機內燃油即將告罄,首飛不得不進入尾聲。
試飛員見機內的燃油表告罄,知道燃油已經不多,在地面的塔臺指揮下調整航向對準跑道就要準備降落了。
突然無線電裡面有傳來於總師的聲音:“嚴修福同志,鑑於現在新機首飛各項測試順利,根據首飛指揮組集體的商量,最後決定,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降落前進行一次低空通場。”
說了首飛組臨時決定,於總師覺得不太保險有又加上一句話。
“當讓了,是不是要進行這次低空通場,還是試飛員同志你個人決定,這個是附加的一個項目,做與不做全在你這位試飛員個人決定。”
聽到無線電裡面傳來的這兩句話,本來有些不甘心嚴修福一下就來勁了。這就對了嘛,新機首飛可以大膽一點嘛,這新機是從殲七發展過來的,飛行了好多年了性能絕對可靠,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再次檢查一下飛機的狀況,燃油雖然要告罄了,指針已經到了紅色區域,但是這並沒有什麼問題,燃油告罄又不是馬上就要沒有燃油了。
事實上飛機燃油告罄只是相對的,一般來說,在油表指針指向紅色區域之後,依然還有一些燃油。現在機內剩餘的燃油足夠做通場所需了,至少燃油警報就還沒有響起來。
有了這些硬性的指標保證飛行安全,嚴修福下定據決心要做一個通場,給地面的觀禮臺上的嘉賓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指揮組,試飛員嚴修福收到消息,根據機內各項指標做出綜合評定,準備進行一次低空通場,高度預計80。”
地面首飛指揮組聽到試飛員的決定,終於不用在糾結是不是要進行低空通場的了,現在已經箭在弦上,就準備着看就行了。
要說這次地面指揮組爲什麼敢下達這樣的一個決定,當然還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第一個原因自然就是因爲新機本來就性能優良,繼承了殲七的優良血統,使得大家對新機有很大的信心;
第二個原因還是基於前面的首飛飛行情況得出來的結論,首飛各項飛行項目都做的很不錯,自然就可以試着加碼。低空通場這種事在採用相同氣動的航模上不知道飛過好多次了,試試證明雙三角翼低速性能的確是優良。
最後一個原因纔是最主要的問題,這也是壓垮駱駝的最護一根稻草:這次參加首飛的領導實在是太多了,若是首飛不能給領導們一個深刻的印象,那以後還怎麼提高基地在領導們心中的地位。
除了首飛這次能夠請來這些大領導來參加,後續的其他試飛科目總不可能再把領導叫來觀看吧?所以就要抓住這次機會,把新機最突出的性能表現出來,這才冒險增加低空通場項目的原因。
新機採用雙三角翼,相比國內它的主力戰鬥機,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低通飛行性能,既然低空性能是新機的主打招牌,那自然就要把這一點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這個時候做一個低空通場就是不二之選,雖然幾乎大多數飛機都可以做低空通場,但是能在首飛就做出這樣的動作,那就是牛逼了,這樣新機優良的低空性能可以很好的表現出來了。
於總師站起來離開指揮組往跑道而去,現在指揮組已經不需要他坐鎮了,他現在需要來到觀禮臺和領導們一起見證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於總設計師,這次的首飛就要完了對吧,看來你們這事首飛很成功啊,不錯、挺不錯。”這說話的是軍隊方面派來的參加首飛的觀禮人員,這次新飛機的首飛給了他很不錯的印象。至少這型新機是一款設計合格得新機,只要後續設計不出大問題,做一款教練機是沒有困難的。
走到觀禮臺的於總師對嘉賓們說到:“新機首飛還沒有完成,還有一個試項目,大家拭目以待吧。”
話音剛落下來,首飛機在飛行員的駕駛之下,緩緩的從遠從處就飛來了。沒錯,就是緩緩地飛過,新機強調低空飛行性能,自然低空、低速性能就是其中的一種了。
看到首飛機沒有降落下來,反而在低空中向觀禮臺飛過來,這難道是今天首飛的最後一個飛行項目?
新機首飛做出了這樣的飛行項目,這着讓臺上的一堆觀衆老爺們驚訝了,提起興趣來了,這纔是這次首飛最刺激的項目。
低空飛行雖然沒有再加上超音速三個字,但是這也足夠了,發動機刺耳的咆哮聲同樣給人深刻的印象。
“這是要低空通場啊,於總設計師,看來你們對新機的信心不是一般的足啊,首飛就敢做這樣的項目,你們也算是共和國這麼多年首飛中的最好一次了。”
伴隨着發動機的咆哮,首飛機從觀禮臺前面帥氣的飄過,整個觀禮臺都沸騰了,這纔是一架新飛機該有的帥氣姿態,這低空低速性能在共和國殲擊機中絕對是找不出第二架來了。
似乎把這架飛機從新改回單座戰鬥機真的挺有必要,也是很有必要。
觀禮臺上面衆人的表現,給了於總師很大的自信,這樣就對了嘛,看這些觀禮嘉賓的表現以後爭取到支持還不是簡單快捷嗎?
“是的,我們的新飛機性能優良,特別是低空性能更是如此,在這次首飛之前我們已經對新機進行了多次的無人試飛。”
聽了這個於總師的說法,嘉賓們對這個高端大氣的新名詞感到無比好奇,這無人試飛又是什麼東西?好像沒有聽說過,難不成這有什麼新技術了。
“是的,我們因地制宜結合我們基地的優勢,將新機的氣動按比例縮小,製作了好幾架航模,對新機的氣動提前進行了一些試飛,這比起風洞試驗又要更加仿真一些。”
聽了這個解釋,都是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這個新方法聽起來的確是有些道理,就是沒有真的見到過,這一點還是留在後面再研究好了。
先把對這個新試飛技術的好奇放在一邊,忍着好奇,先看新首飛的着陸。
試飛員在通場之後,重新對準跑道,校準飛行姿態開始降落,起落架在起飛之後壓根就沒有收起,自然就不需要在放下起落架。
飛機後起落架首先着地、幾輪對地面的衝擊感迅速傳導到座艙裡面,感覺到後起落架着地,速度繼續降低,再次壓下前起落架飛機完全着陸,剩下的一些慣性推力繼續帶着新機往前滑行,最後,穩穩的停在觀禮臺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