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發票

又是一天太陽高照。

楊改革起‘牀’的時間,不算很早,總之,太陽已經老高,將初冬的霧驅散了,這才慢悠悠的起‘牀’。

昨天和孫承宗長談了一整天,將明朝的內幕、脈絡搞清楚了七七八八,楊改革心中爽快無比,只覺得再沒什麼事能阻擋自己。

“呵……”楊改革首先扯了個呵欠,然後才笑着問道:“大伴,今日有哪些事?”

“回陛下,今天也無甚大事,就是陛下昨日說要召見鄭芝龍的,現在已經到了,正在宮外侯着呢,陛下是不是要見?”王承恩滿臉堆笑的說道。

鄭芝龍?這傢伙當真是決定明末走向的一個關鍵‘性’人物,昨日和孫承宗聊的,那批海商們就是看中了鄭芝龍的能力,想把他培養起來,成爲一個能壓制東南沿海官府、夷人、海盜這三方的人物,讓東南沿海平靜下來,爲他們的海上貿易掃平道路,但是,這事給自己攪黃了,自己不但把鄭芝龍招進了宮,還高規格的招撫他,甚至讓他寫關於夷人的種種,這一點,讓那些海商意識到,自己比他們更清楚海上的一切,隱瞞真相、欺騙皇帝最後的一絲希望破滅了,於是,轉而投靠自己。搞定了鄭芝龍,也就是說,日後的那些關稅,算是有着落了,每年不說多,算個大幾百萬兩,千吧萬兩銀子,應該還是很好‘弄’到的,楊改革坐在‘牀’上,一個人嘿嘿直笑。

“算了,讓他多等一會吧,朕先去文華殿處理了今日的事再見他。”楊改革本想立刻見鄭芝龍,但是想想,覺得還是算了,還是晾一會再說,先把那些江南的海商擺平了再說。

“遵命……”王承恩答應下來。

一羣宮‘女’,太監,開始爲皇帝穿衣打扮。

……

文華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是大臣們磕頭的聲音。

“都起來吧。”楊改革今日心情相當不錯,連聲音也帶着一絲歡喜。

“謝陛下隆恩……”衆臣這才爬起來,開始正式處理朝政。

其實,這文華殿議事,也不是每天都需要來,也不是每天都有大事,小事內閣自己就處理了,大事會放在早朝上,或者是平臺裡直接就下令了。也就不大不小的一些事,放在這裡討論。

“諸位卿家,今日可有什麼事要奏?”楊改革依舊像往常一般問道。

處理了一些‘激’‘毛’蒜皮的事,楊改革準備正式回覆那些海商。

“昨日是哪位卿家說要朕出錢造船的?”楊改革問道,昨日那個滿臉堆笑的大臣給楊改革的印象相當深刻,又很模糊,以至於他是誰,總是記不住。

“回陛下,臣在。”一個滿臉堆笑,笑呵呵的大臣立刻出班道。

“昨日朕應下了這件事,朕想了想,決定給江南願意造船轉運災民的商家,依照船的大小,分別補貼一成到二成銀子不等,等船造好了,就讓他們參與災民的轉運,一次也不用多,如卿家所言,勝在年長日久……”楊改革一臉微笑的說道。

底下的大臣聽了,個個變臉,皇帝這氣魄,這手段,這‘花’錢的能力,當真是無人能出其左右啊連這種獅子大開口的事,也敢答應。

畢自嚴臉都綠了,皇帝是怎麼了?傻了麼?怎麼能這樣答應?陛下不知道南方造船能造多大麼?幾千兩那是小船,一二萬兩銀子的船也不在少數,陛下要是真的出二成銀子給江南那批人造船,怕江南家家戶戶都得造船,別說一二萬兩銀子,怕是七八萬兩銀子的大船,怕是連寶船他們也敢造呢,這一年得‘花’多少錢啊?

那名滿臉堆笑的官員聽了,臉上笑得更加的開‘花’了,正準備打算來句“遵旨”,把這件事板上釘釘。邊上有人說話了。

“啓稟陛下,這是不是還是再考慮考慮,陛下,這其中的‘花’費,當真是……”畢自嚴綠着臉,低着頭,硬着頭皮出來說道,你們坑陛下,也不帶這樣坑的吧我好歹是帝黨的人,更是管戶部管銀子的,我不出來,誰出來?

“呵呵,爲什麼呢?畢愛卿,朕覺得很好啊朕現在雖然出了點錢,但是,往後他們也需要替朕轉運移民呢,也算是各取所需吧,如這位卿家所言,朕捨得出錢給漁民、移民造漁船,同樣是朕的子民,朕也捨得出錢給商人造大船……”楊改革笑着說道。

下面的羣臣紛紛側目起來,這算什麼?帝黨的人和皇帝唱對臺戲?

畢自嚴低着腦袋,硬着頭皮道:“回稟陛下,臣以爲,此事甚重,發放這二成的補貼,該經過誰的手發放?該如何發放?又如何防止有人從中舞弊?陛下,這些可都有定例了?”畢自嚴覺得皇帝被人坑了,白白掏這樣一筆銀子,於是,硬着頭皮來打破這件事,當真是硬着頭皮,畢自嚴只覺得自己腦後的寒‘毛’都豎起來了,自己這可是當衆打皇帝的臉。

提議這件事的那個官員,笑開‘花’的臉上,不再笑了,沒料到,皇帝都答應了,這還有個攪局的。

“呵呵呵,無妨,朕已經想好了怎麼辦了……”楊改革笑着說道,有這樣一個爲自己錢袋子考慮的人,還是不錯的,這事沒和畢自嚴說,他有這種姿態,也算是難能可貴了。

“敢問陛下,是何辦法?”畢自嚴是豁出去了,步步緊‘逼’。

“……其實,也很簡單,江南的商家造船之後,由造船的船廠出具發票,然後拿着發票到朕設在江南的稅監那裡領補貼,有多大的船就領多少補貼,有多少船就領多少補貼,最高二成,當場兌現,朕絕不食言……”楊改革微笑着把這個消息公佈了出來。

本來一心看好戲的羣臣,這下傻眼了,感情皇帝是心甘情願的掏銀子啊這悲催的皇帝;這敗家的皇帝;這腦子有問題的皇帝,大臣們跌了一地的眼睛,沒料到,皇帝居然還真的是想給江南的商人造船,還以爲是說說,表個姿態呢,因爲這事根本就沒法‘操’作,以明朝官場上的漂沒程度,別說二成,有二分能到那些商家手裡,都要燒高香了。

先前那個滿臉堆笑的大臣這回,一張笑臉變成苦臉了,事情怎麼成了這樣了?還出了個什麼發票,還真的可以拿發票到稅監裡領銀子?他已經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了,如果把皇帝坑得太苦,他往後可就沒好日子過了,這不是就是說說麼?

畢自嚴也傻眼了,皇帝這是缺心眼還是大智若愚?

“……算了,看衆位卿家都不甚理解朕的意思,那朕就再說一次,商家入股願意給朕幫忙,幫朕轉運災民的,朕歡迎,凡是新造的船,皆可享受朕的補貼,按照船的大小不等,都可享受一成到二成不等的補貼,在船廠裡造好了船,拿着船廠開出的發票,然後到朕設在江南的稅監那裡領銀子,就是這樣的……如此,不增加官府衙‘門’,也不增加人手,也就是在造船的時候多了一道手續,問造船廠要一張發票就行。”楊改革笑着解釋道,看來,這發票要提前N多年在中國出現了。

“敢問陛下,何爲發票?”那個一開始滿臉堆笑,現在一臉苦笑的臉的官員連忙追問,都說陛下聰慧,名堂多,可現在,他硬是沒看出來皇帝有多聰明,他可沒指望跟皇帝要二成的銀子,要是把皇帝坑苦了,那日後那些帳,豈不是都要算到他的頭上?

“發票麼?商家在船廠造船的時候,會商定船的大小,用途,造價等等,船造好之後,船廠給商家開出一份關於造船造價的票據,以證明商家確實在船廠造過船,比如‘花’了多少銀子,造了多大的船,然後商家拿着船廠開的這個發票,到朕設在江南的稅監那裡領對應的補貼,發票麼,就起這個作用,諸位可懂了?”楊改革笑着說道。

楊改革這一說,地上的大臣全傻了,皇帝沒得失心瘋麼?船廠開個發票,稅監就給銀子?要知道江南造船的船廠不知道多少,都來開發票,開他幾百萬兩銀子的發票,皇帝也給銀子麼?皇帝當真是家大業大啊

一開始滿臉堆笑,現在一臉苦笑的那個官員現在變傻了,面部癡呆,傻傻的看着皇帝,皇帝大概不知道江南有多少造船廠,按照皇帝的這個說法,只要是船廠開出的那個什麼發票,都可以領到銀子,大概皇帝不知道,可以開假髮票,可以作假,可以商家和船廠互相勾結……皇帝不是聖明天子麼?怎麼變得這樣傻了?完了,這回把皇帝坑慘了,日後這些帳可都得算到自己頭上了……

畢自嚴已經滿臉的黑‘色’,皇帝這下真的是變傻了。

看着地上羣臣變換的臉‘色’,楊改革又笑着道:“還忘記說一句了,這發票,得正規的發票,假髮票朕可是不會認的,這一點,諸位卿家可別搞錯了。”

“敢問陛下,何爲真發票,何謂假髮票?”剛剛那個滿臉堆笑,後來變成苦瓜臉,現在一臉疑‘惑’的官員追問道,這點事,已經把他搞得神經衰弱了。

“發票,不是船廠自己印的。發票,是朕的稅監印製,發出的,專‘門’給在稅監登記了,‘交’過稅的商家發的,‘交’過多少稅,就領多少發票,能開出多大的發票,就能造多大的船,這才能根據發票在朕那裡領補貼,……商家造好船之後,在朕的稅監那裡登記過、‘交’過稅的船廠,就會給商家開一份由稅監印製、發出的正規發票,然後商家拿着發票,到稅監那裡拿朕補貼的銀子……”楊改革解釋着。

地上的大臣們算是見識到皇帝的‘精’明瞭,感情還有這一手呢,怪不得,這樣還差不多,不算離譜,否則,皇帝還不得給別人坑死?

一開始那個滿臉堆笑,後來哭喪着臉,再後來滿臉疑‘惑’的官員,這回算是領教到了皇帝的厲害了,這回,變得哭笑不得了,那個什麼正規的發票,估計江南就一家能開得出,就是江南造船廠,得……,皇帝把生意做到自家家裡去了,得……,這回,江南那個什麼稅監;那個遭萬人嘲笑的稅監、那個‘交’稅自願的稅監,這回要成香餑餑了,以前別人笑皇帝傻,笑稅監是個笑話,這回,大家都得去稅監求爹爹,拜‘奶’‘奶’,求稅監給自己登記個,給自己上個稅,不然,這二成的補貼,怕是沒法‘弄’了,搞不到發票,這生意怕都做不下去了,少了二成的補貼,誰還在你這裡造船啊?那個商家不想省些錢?能省二成,那個不動心?這個官員哭笑不得的看着皇帝,皇帝這一手‘弄’的……

畢自嚴這才明白,皇帝的算盤打得很響,這七拐八拐的一‘弄’,在畢自嚴心中,原本一個傻傻的皇帝立刻變成了一個‘精’明無比的皇帝了。

羣臣跌破了一地的眼睛,紛紛擦亮了眼睛瞪着皇帝。

一些大臣那個鬱悶,本想反對,本想說點什麼,不過,想來想去,搞來搞去,都是皇帝自己的錢,都是皇帝自己的內臣在‘弄’,這怎麼摻乎?撈也不能撈過界,怕自己說了也是白說,皇帝和那幫子內臣也會把自己的話當個屁給放了,外臣可管不到內臣,內臣更不會鳥外臣。

這事就算是這樣定下來了。

出了文華殿,楊改革才嚴肅起來,邊走邊琢磨。

揮退了衆多的跟班,只留王承恩一個人跟着,楊改革才道:“大伴,以朕的名義,立刻給江南的鄭懷忠去信,告訴他這發票和造船的種種……,讓他注意,這二成補貼,是朕給那些造船的商家的,不是給他的,讓他拿捏清楚,不要壞了朕的事……”楊改革及其嚴肅的說道,自己這一頭算是搞定了,那麼,實際執行的那頭,可千萬那別給自己出岔子,要是出了岔子,那自己可就損失大了,到時候可能就是因爲那麼一點點的勢力對比,勝負就可能出現偏差,自然是大意不得。

“遵命,奴婢這就去辦。”王承恩答應道,皇帝說的這件事,他從頭參與到腳,自然知道其中的內幕,知道其中的厲害,也是嚴肅的答應着。

“不,等等,再給二喜子去封信,也以朕的名義,就說,朕準備搞這個發票的事,讓他照着朕的意思辦,不要讓人鑽空子,如果是切實造了新船的,就讓他給那些商家兌現朕的承諾,銀錢就以鑄幣廠的出息去補,至於有造船廠要登記,要求上稅的事,這事,讓他多挑挑揀揀,別把這事搞的太容易了,上稅也要選那些有實力,有信譽的商家,別什麼阿貓阿狗都跑來要上稅,注意,上稅這件事,讓他比照江南造船廠,有多大的規模,就定多少稅,就開多少發票,另外,叫他從現在開始,把工作的重心逐漸的往稅監轉移,多‘花’點心思在稅監,那個鑄幣廠現在已經上了正軌,已經不需要太多的‘精’力了,逐漸的放手吧,讓他以後找個得力的人接替他,那鑄幣廠的成就可比不上稅監,讓他在稅監上多用心……,將來的成就,無可限量……”楊改革皺着眉頭,一路走來,一邊細細的說道,自己的稅務局藉着這次東風,也算是真正的要開張了,這無疑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

“奴婢遵命,這就去辦。”王承恩再次答應道。

“嗯,快去快回,寫好了拿給朕看下,對了,這個得用七百里加急,要儘快送到江南去……”楊改革擡頭望着遠處,說道。

“奴婢遵命……”王承恩又答應道。

……

楊改革沒有回乾清宮,而是去了平臺,進平臺之間,楊改革想起來什麼來,道:“來人啊”

王承恩已經去辦事了,邊上一個小太監立刻應聲答應道:“奴婢在。”

“去把那個鄭芝龍召來,朕在平臺見他。”楊改革說道。

小太監稍稍遲疑了一下,就明白皇帝說的是誰了,立刻道:“奴婢遵命,這就去傳旨。”

……

平臺,還和往常一樣,衆多的‘侍’從在平臺裡參與參謀部的工作,也在沙盤上做對戰,推演一些局勢的變化,見皇帝來了,自然又是一陣行禮。

鄭芝龍已經在宮外面等了大半個上午,不過,卻也沒有絲毫的怨言,這裡是皇宮,是天子居所,別說等半天,在這裡等很多天得不到皇帝召見的人多了去了。

鄭芝龍是懷着複雜的心情來皇宮的,至於說怎麼個複雜法,這其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首先,負責接待他的居然是林釺這個國子監祭酒,打的是老鄉的旗號,其實他和林釺八杆子打不着,但卻是林釺接待他的,讓鄭芝龍感覺到十分的異樣,不說他鄭芝龍海盜這身份和林釺差了十萬八千里,即便是招安了,頂多也就是個遊擊將軍之類的芝麻小官,還是武官,和國子監祭酒這比起來,身份和地位還是差了十萬八千里,招安個海盜,能得皇帝親自接見,還不止一次,這規格,絕對是破天了,更離譜的事,皇帝給他安排的行程,參觀新軍軍營,參觀琉璃齋,參觀各種工廠,甚至還要求他參觀山海關,嘉峪關這些邊牆,這些事,鄭芝龍是做夢也沒料到,這種招安的規格之高,甚至在朝堂上引發了爭議,這其中的種種,讓鄭芝龍感覺到了不安,這種種,都是這個紫禁城的主人安排的。

“草民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鄭芝龍懷着複雜的心情,恭謹,一絲不苟的磕頭行禮。

楊改革再次看到了這個能改變明末歷史的人物——鄭芝龍。依舊是黝黑的皮膚,壯碩的身材,看上去,是一個‘精’明能幹,經歷過風雨的人物。

楊改革點點頭,道:“不錯最近都去了哪些地方?”楊改革問道。

“回陛下,草民遵循陛下的安排,由林大人帶着,去了山海關,嘉峪關看邊牆,去了孫元化,孫大人那裡看炮廠……”鄭芝龍規規矩矩的回答,皇帝的所作所爲,給他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儘管他是一個在東南沿海呼風喚雨的人物,不過,到了天子腳下,骨子裡對皇權的畏懼,讓他出自內心的恭謹。

“好有何感想稍後再說,朕先前讓你寫的那本書,如何了?”楊改革問道,自己知道鄭芝龍的來龍去脈,知道他在洋人那裡做過翻譯,給洋人打過工,知道洋人的底細,準備把洋人的底細通過鄭芝龍的口講出來,如此,自己將會有很多主動,比如,爲什麼夷人敢在我大明的海上收稅?這是怎麼回事等等……,要以鄭芝龍的嘴,講出夷人的危害,也爲自己在海上收稅找足藉口,你海商給夷人都能‘交’稅,卻不能給朕‘交’稅,這是什麼意思?

第729章 帝統的麻煩第20章 木棉花第688章 西進南下第354章 戰線第199章 問第63章 大出血第464章 拉緊絞索第161章 懲罰第47章 我是宅男第761章 遠方的消息第220章 超級工程第354章 戰線第464章 拉緊絞索第185章 海上君王號的造價第617章 番薯酒第603章 都是去年的事第380章 毛文龍準備以身涉險第232章 領會第798章 何其難第664章 修鐘樓第480章 新的篇章第208章 唱雙簧科技院成第777章 災後重建第409章 底細第478章 東林分裂第465章 “摸底考試”第753章 引雷下地實驗第437章 秦良玉進京第4章 開始調戲明朝的精英第510章 奇葩的明朝工資政策第793章 還歷史人物一個公道第674章 借東西第685章 不太嚴肅的戰爭第634章 張顯庸說法,老和尚頓悟第424章 起風了第496章 殺一批,打一批,放一批第804章 四面第606章 再釣幾條魚第365章 只不過從頭再來第612章 中元開場第496章 殺一批,打一批,放一批第451章 一條大魚第85章 戰爭機器第3章 準備撈錢第300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408章 危機第56章 缺人第452章 從“神”跌落到“人”第380章 毛文龍準備以身涉險第192章 論道第613章 苦惱的科學家第440章 傳首第440章 傳首第105章 徐光啓(三)第721章 遼東大開發第546章 三岔河的重要性第377章 滿桂的出場秀第32章 質量問題第88章 牛第69章 歷史上的無名小卒(二)第35章 明末,地獄和天堂同在第555章 捨得花錢第577章 一萬響第264章 去豬毛的“武器”第271章 溫暖全世界的鄂爾多斯(二)第544章 專利、技術、資本和權力的糅合第468章 大對決(三)第514章 大躍 進第459章 感動出的國策第394章 毛文龍和黃臺吉初次交手第82章 霸王也搬磚第231章 一個起點,兩種結果?第474章 票鹽法第576章 苦澀第724章 西域第36章 明末,地獄和天堂交織第163章 彩旗飄飄第565章 不死的袁崇煥第184章 艱難第161章 懲罰第126章 利益第566章 勝利的到來第564章 殘酷的戰場第211章 糾結的紙幣問題第18章 袁崇煥和他的忽悠第67 古來稀第348章 史可法的期望第505章 該輪到晉商案了第553章 來不及了第62章 挑釁第386章 打仗不是那樣簡單的第162章 紅旗不倒第637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818章 和徐光啓關於讀書的辯論第439章 白桿兵第722章 教育與羊毛第661章 好大一個肥差第585章 準核心第212章 更糾結的儲備銀問題
第729章 帝統的麻煩第20章 木棉花第688章 西進南下第354章 戰線第199章 問第63章 大出血第464章 拉緊絞索第161章 懲罰第47章 我是宅男第761章 遠方的消息第220章 超級工程第354章 戰線第464章 拉緊絞索第185章 海上君王號的造價第617章 番薯酒第603章 都是去年的事第380章 毛文龍準備以身涉險第232章 領會第798章 何其難第664章 修鐘樓第480章 新的篇章第208章 唱雙簧科技院成第777章 災後重建第409章 底細第478章 東林分裂第465章 “摸底考試”第753章 引雷下地實驗第437章 秦良玉進京第4章 開始調戲明朝的精英第510章 奇葩的明朝工資政策第793章 還歷史人物一個公道第674章 借東西第685章 不太嚴肅的戰爭第634章 張顯庸說法,老和尚頓悟第424章 起風了第496章 殺一批,打一批,放一批第804章 四面第606章 再釣幾條魚第365章 只不過從頭再來第612章 中元開場第496章 殺一批,打一批,放一批第451章 一條大魚第85章 戰爭機器第3章 準備撈錢第300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408章 危機第56章 缺人第452章 從“神”跌落到“人”第380章 毛文龍準備以身涉險第192章 論道第613章 苦惱的科學家第440章 傳首第440章 傳首第105章 徐光啓(三)第721章 遼東大開發第546章 三岔河的重要性第377章 滿桂的出場秀第32章 質量問題第88章 牛第69章 歷史上的無名小卒(二)第35章 明末,地獄和天堂同在第555章 捨得花錢第577章 一萬響第264章 去豬毛的“武器”第271章 溫暖全世界的鄂爾多斯(二)第544章 專利、技術、資本和權力的糅合第468章 大對決(三)第514章 大躍 進第459章 感動出的國策第394章 毛文龍和黃臺吉初次交手第82章 霸王也搬磚第231章 一個起點,兩種結果?第474章 票鹽法第576章 苦澀第724章 西域第36章 明末,地獄和天堂交織第163章 彩旗飄飄第565章 不死的袁崇煥第184章 艱難第161章 懲罰第126章 利益第566章 勝利的到來第564章 殘酷的戰場第211章 糾結的紙幣問題第18章 袁崇煥和他的忽悠第67 古來稀第348章 史可法的期望第505章 該輪到晉商案了第553章 來不及了第62章 挑釁第386章 打仗不是那樣簡單的第162章 紅旗不倒第637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818章 和徐光啓關於讀書的辯論第439章 白桿兵第722章 教育與羊毛第661章 好大一個肥差第585章 準核心第212章 更糾結的儲備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