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小心行事

胡大海知道這是鍾離在向朱元璋引薦自己,心中很是感動,抱拳向朱元璋說道:“只是我個人的一點不成熟想法,既然朱總管垂詢,我定會知無不言。”

胡大海頓了頓,組織一下語言繼續說道:“我曾問過鍾兄弟,鍾兄弟明言馳援徐州是一定要做的事。個人愚見,既然馳援徐州已成定局,那麼不宜馬上執行此計劃。”

朱元璋示意胡大海繼續,楚仲月也露出認真聆聽的神色。

胡大海說道:“我聽鍾兄弟說我們這次馳援徐州並不是直接派大軍直接馳援,而是希望徐州的李、趙、彭保存實力,把兵力撤到濠州來,不和朝廷軍隊硬碰硬的來;但我認爲李、趙、彭不可能不知道他們無法抵禦朝廷的大軍,別的不說就憑最近朝廷軍隊掃蕩徐州周邊州縣就能看到結果,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座徐州城,斷無可以堅持下去的可能。所以說他們現在所謂的堅持也可能是在等機會,是等着我們上門請他們撤下來也不一定。”

朱元璋和楚仲月點點頭表示同意,人心深如海,不能一味只朝好的方面想。

胡大海見朱元璋點頭,繼續說道:“所以說,如果我們帶着濠州五帥的書信現在去馳援徐州,他們當場提出要求怎麼辦;如果我們當場答應,並簽字畫押表示同意,回來後五帥不同意怎麼辦,如果按軍令從事怎麼辦?如果我們當場不答應,把他們的要求送回濠州讓五帥決定,五帥書信中說的很明白,既然書信中這些事情都沒說,不一定說明五帥沒有考慮到。如果貿然把這些要求送回到濠州,那麼至五帥於何地?總之,我認爲如果五帥不去徐州,這件事情無論誰去都不好處理,當時答應不行,送回來也不行。

如果朱總管現在向郭帥請益,我擔心的是郭帥有苦衷也不能明言,既便是向朱總管坦言相告,那麼徐州我們還去不去?”

朱元璋沉默不言,楚仲月在旁問道:“是不是我們把他們想的太複雜了,或許他們根本就沒有要求呢,只是需要一個臺階或者有人願意接收他們呢?”

胡大海朝楚仲月抱拳說道:“我希望是我想多了,但人性貪婪啊,假如啊,我說的假如,徐州的三位就當場提出要求了,我們得有個應對之策吧。”

楚仲月還想反問胡大海,朱元璋在旁說道:“楚兄不用懷疑了,胡兄弟說的沒錯,不管對方會不會提條件,我們得有應對之策。而且我也不能再就此事去問岳父,前面都說了,五帥已經有過決定,出聯名書信讓我們帶人去徐州馳援,勸說李、彭、趙保存實力,撤到濠州,以圖後事。胡兄弟既然說現在不合時宜,那什麼時候去更爲恰當呢?”

胡大海答道:“既然五帥的態度已經明確,的確不適合再爲此事去請益五帥。說明白些就是徐州的三位大帥撤離是有條件的,那麼我們到徐州的時機要恰當一些,最好是讓徐州的三位大帥沒有時間提條件或者是提了條件我們無法在最短時間內給予答覆,而當時情景有不能等人。因此,我的個人觀點是在徐州城吃緊的時候出發,或者徐州主動向我們請援的時候出發。”

楚仲月問道:“這樣的話,會比之前會多死亡很多人了?”

胡大海答道;“這個問題唐建兄弟也有問過,我的回答是這麼沒辦法的事情,錦上添花總沒有雪中送炭給人的感覺更好。”

楚仲月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如果這個方法被朱元璋採納,那就會多死更多的人。

鍾離說道:“剛開始聽到這個辦法的時候,我也心裡很不舒服。爲將者不能感情行事,看來我也註定成不了什麼大將軍。但從實際意義上來說不得不承認,胡大哥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我們的出發點是在朝廷聯合大地主反攻各地紅巾軍的情況下,最大程度保存實力。只要他們答應撤下來,那麼我們最大的目的就實現了;至於說他們提的條件要求,就讓五帥和他們打商量好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事情了。”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是啊,事情總是自古難兩全。只要能實現我們的目的,其他的以後再說。”

楚仲月說道:“如果按照這個邏輯去做,恐怕以後朱兄在濠州的日子會不好過,無形之中你給兩邊都填了不少麻煩。”

朱元璋說道:“人生就是個選擇的過程,總得有些取捨才行。爲了將來,這次這個麻煩我背了。”

鍾離問道:“這麼說大哥同意胡大哥的說法了?”

朱元璋點點頭,答道:“是的,我也認爲胡大哥的想法很有道理。上杆子的不是買賣,既然我們要達成目標,但也不能把自己陷入到其中;徐州主事的是三個大帥,濠州是五個,三比五,就讓他們去打擂臺吧。”

鍾離問道:“那這個節點的時機如何把握?”

楚仲月答道:“總得要到徐州吃緊的時候才合適宜。”

朱元璋問道:“徐州吃緊的標準如何判斷?”

楚仲月沉吟一下說道:“就以徐州被圍困一兩天爲準如何?”

鍾離問道:“他們能支持的住嗎?千萬別在我們剛到他們就棄城而逃,那樣的話,我們這五百人就真的成渣土了,亂軍之下,什麼情況都有發生。”

朱元璋答道:“應該不至於,現在反饋回來的情況是他們也在逐步收縮,把主要兵力集中到徐州城內防守。”

鍾離繼續問道:“他們的糧草備用情況如何?沒有糧草一切都是空談,別說堅守,自潰都是正常的。”

朱元璋答道:“這個不至於,徐州籌糧並不難,朝廷漕運被他們截斷,原來運往大都的糧食,鹽鐵都被他們截留下來,漕運關係到大都用糧安危,這也是爲什麼朝廷要全力打通徐州的原因,加上徐州周邊就是產糧區,糧草不是問題。”

楚仲月說道:“如果糧草沒問題,那就看他們堅守徐州的決心如何了,這時候可千萬不再爲了各自地盤爭利益了,同仇敵愾抵禦朝廷大軍的圍攻纔是上策。”

胡大海接口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徐州抵抗的越厲害,殺傷朝廷軍隊越多,對濠州的壓力越大。”

朱元璋問道:“這話怎麼說?”

胡大海答道:“大家知道在劉福通擊敗也先帖木兒的三十萬朝廷精銳阿速軍後,也先帖木兒僅帶着一萬多人回到大都。聽說當時皇帝氣的怒不可遏,朝廷僅有的三十萬精銳,也讓先帖木兒弄了個抵掉,當場就想立刻斬殺也先帖木兒,後來是他哥哥丞相脫脫力保,承諾即便是沒有朝廷大軍也可以把紅巾軍的反叛壓下去,因爲皇帝登基脫脫幫了大忙,加上脫脫的承諾,也先帖木兒這才逃過一劫,還讓脫脫把他放在了御史大夫的位置上,如此庸才大敗之後還能居此高位,由此可見朝廷氣數已盡矣。也正因爲如此,徐州抵抗的越厲害,無形之中對脫脫承諾皇帝儘快剿滅掉紅巾軍的壓力也就越大,原先濠州在幾隻紅巾軍的夾縫中平穩發展,一旦徐州城破這樣的平穩日子恐怕就沒有了;徐州城破濠州北面相當於城門大開,濠州被直接推到了面對朝廷大軍圍剿的最前面,濠州城來自北面的壓力會很大。”

楚仲月答道:“不管徐州抵抗的厲不厲害,徐州將來都不會有太好的結果,就憑這麼多支紅巾軍,丞相脫脫單獨拿徐州開刀就能看得出來,當然徐州截斷了漕運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說明徐州地理位置重要的同時,脫脫估計還想拿徐州立威來震懾各路紅巾軍。”

胡大海點點頭說道:“楚兄弟說的頗有道理。”

鍾離問道:“大哥怎麼不說說您去劉福通哪裡的情況如何?”

朱元璋聽此臉色一沉,原本帶着笑容的臉龐立刻沉了下來,拍了一下大腿,說道:“回來的時候跟楚兄說了一下面見劉福通的結果。我之所以不想提及,是面見劉福通的結果實在是令我生氣。劉福通看信後說道,北伐已經是早就定下來的事情,無法再行更改,還說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他們認爲河南的察罕帖木兒就是一個大地主而已,而且他現在的重心在幫着脫脫收徐州,對他們這支紅巾軍沒有威脅;並且劉福通還說只要兵至腹裡,也會讓脫脫和察罕帖木兒無暇顧及河南本地,可以吸引他們更多兵力到腹裡地區,甚至防禦大都,所以對於我們的顧慮完全不放在心裡;至於他影響力越大將來越難看這點是無法擺到面上來說的,我有心私下想談,劉福通自認爲沒什麼好隱瞞諸將的,所以這點也就無法明說了;就這樣我看劉福通不接受建議,我就趁早回來準備咱們的謀劃方案了。”

鍾離說道:“那就這樣決定下來,我們在徐州被圍第二天的時候到達徐州城,這些天正好留出時間加緊訓練這些士兵。”

胡大海說道:“如果加上劉福通北伐這個因素,我認爲將來一段時間濠州城反而沒有什麼太大危機了?”

鍾離問道:“沒有太大危機了?”

胡大海答道:“鍾兄弟稍安,我聽的明白,剛纔大家講的是在當前情況下如何積極應對朝廷和地方地主組建的武裝反撲。大家說的是戰略層面的,我也認同這個方略是對的,只是我擔心我們低估了各方面紅巾軍的野心,也高估了他們的凝聚力。不是我看輕咱們濠州紅巾軍,我們濠州紅巾軍現在並沒有這個號召力可以凝聚起各地紅巾軍的力量;如果是劉福通想這麼做,還真說不定能做成,但現在他一門心思北伐,所以對朱總管的建議就棄如敝履了。

而劉福通北伐,脫脫的注意力自然會放到劉福通身上,畢竟腹裡地區的安危直接關係到大都;即便是脫脫自己不當回事,朝廷也會逼着脫脫回防腹裡和大都,到時候自然就無暇再顧及濠州了,濠州北面直接面臨的威脅也就可以解除了,所以我才說劉福通北伐使得濠州沒有什麼危機了。”

鍾離聽胡大海說濠州將來短時間內不會直接面對朝廷的攻擊,這自然是一件好事,但鍾離心中又想到一層,那就是劉福通拼力北伐的這個決定白蓮教在其中有沒有推波助瀾。

鍾離和朱元璋、楚仲月對了一下眼神,三人都同時想到了白蓮教的聖女。

朱元璋說道:“既然劉福通毅然決定北伐,我們就無法阻攔了,我們的重心還是放在徐州方面。”

鍾離對朱元璋說道:“既然如此,那這些天對情報的收集就很重要了,大哥這方面可以需要我做什麼嗎?”

朱元璋答道:“這方面你就放心吧,我放出去差不多五十人的間侯隊伍,每天都有消息不斷傳來;清楚把握徐州方面的情況不成問題,如果真的需要兄弟出馬我不會客氣的,到時候再請兄弟大駕就是。”

鍾離擺擺手說道:“大哥跟我還客氣幹嘛,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朱元璋哈哈一笑,說道:“對你我自是不會客氣的,不然你姐姐也饒不了我。哦,對了,說到你姐姐,抽空你的去請個安的好,這些天聽不到你的消息,你姐姐整體在我耳邊嘮叨你。”

鍾離答道:“好吧,我等會兒就去向姐姐問安。”

第五十二章 山道之戰第七十一章 知難而上第一百零八章 內因外因第一百四十四 佛寺養傷第一百四十章 親自探聽第一百三十章 合則兩利第五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鍵人物第十章 誤會盡消第一百四十一章 心無旁騖第二十三章 暗中較量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十七章 名傳天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表象之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駒鹽場第八十八章 決意守城第二十二章 引而不發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二十章 節外生枝第九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十二章 北行大都第一百六十四章 揮兵興化第一百六十章 有限動作第七十五章 恩情難忘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宮驚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宮驚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破局之要第八十一章 情義無價第一百三十五章 解開心結第五十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六章 道門寶藏第一百零八章 內因外因第八十六章 誤會難消第六十六章 初入濠州第五十九章 當今天下第六十章 廬州馬場第九十七章 最後一程第一百五十五章 表象之下第三十七章 牀下有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心無旁騖第十二章 北行大都第七十二章 相州遇匪第四十八章 黑夜襲殺第三十章 佛門盛事第三十章 佛門盛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起東行第一百二十九章 成功轉運第三十二章 一波未平第二十三章 暗中較量第三章 生機不絕第六十八章 詳細道來第九十七章 最後一程第一百五十章 今後安排第九十五章 牧山之戰第十九章 夜訪吳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一章 門庭若市第一百五十六章 劍指東南第七十二章 相州遇匪第一百二十九章 成功轉運第五十九章 當今天下第一百零四章 收兵三千第七十二章 相州遇匪第三十五章 密謀阻擊第三十二章 一波未平第六十四章 蹤跡乍現第一百四十七章 無形之囚第一百四十三章 孫府交鋒第一百四十五章 由來過往第一百四十六章 道門寶藏第十六章 破城而出第七章 湖畔風雲第三十八章 僥倖逃脫第十六章 破城而出第八十九章 城頭閒話第六十四章 蹤跡乍現第六十四章 蹤跡乍現第一百六十四章 揮兵興化第四十二章 酒宴之上第二十一章 博易櫃坊第一百零四章 收兵三千第一百零七章 指點方向第四十八章 黑夜襲殺第一百四十章 親自探聽第一章 孔府魅影第一百六十一章 假意投降第三章 生機不絕第七十七章 更進一步第六十二章 整兵待用第一百六十一章 假意投降第一百四十五章 由來過往第五十八章 偶遇重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帳內談話第一百三十五章 解開心結第五十七章 漫談徐州第五十二章 山道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昨日之事第五十五章 路在何方第一百四十七章 無形之囚第七十九章 合二爲一
第五十二章 山道之戰第七十一章 知難而上第一百零八章 內因外因第一百四十四 佛寺養傷第一百四十章 親自探聽第一百三十章 合則兩利第五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鍵人物第十章 誤會盡消第一百四十一章 心無旁騖第二十三章 暗中較量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十七章 名傳天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表象之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駒鹽場第八十八章 決意守城第二十二章 引而不發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二十章 節外生枝第九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十二章 北行大都第一百六十四章 揮兵興化第一百六十章 有限動作第七十五章 恩情難忘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宮驚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宮驚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破局之要第八十一章 情義無價第一百三十五章 解開心結第五十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六章 道門寶藏第一百零八章 內因外因第八十六章 誤會難消第六十六章 初入濠州第五十九章 當今天下第六十章 廬州馬場第九十七章 最後一程第一百五十五章 表象之下第三十七章 牀下有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心無旁騖第十二章 北行大都第七十二章 相州遇匪第四十八章 黑夜襲殺第三十章 佛門盛事第三十章 佛門盛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起東行第一百二十九章 成功轉運第三十二章 一波未平第二十三章 暗中較量第三章 生機不絕第六十八章 詳細道來第九十七章 最後一程第一百五十章 今後安排第九十五章 牧山之戰第十九章 夜訪吳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一章 門庭若市第一百五十六章 劍指東南第七十二章 相州遇匪第一百二十九章 成功轉運第五十九章 當今天下第一百零四章 收兵三千第七十二章 相州遇匪第三十五章 密謀阻擊第三十二章 一波未平第六十四章 蹤跡乍現第一百四十七章 無形之囚第一百四十三章 孫府交鋒第一百四十五章 由來過往第一百四十六章 道門寶藏第十六章 破城而出第七章 湖畔風雲第三十八章 僥倖逃脫第十六章 破城而出第八十九章 城頭閒話第六十四章 蹤跡乍現第六十四章 蹤跡乍現第一百六十四章 揮兵興化第四十二章 酒宴之上第二十一章 博易櫃坊第一百零四章 收兵三千第一百零七章 指點方向第四十八章 黑夜襲殺第一百四十章 親自探聽第一章 孔府魅影第一百六十一章 假意投降第三章 生機不絕第七十七章 更進一步第六十二章 整兵待用第一百六十一章 假意投降第一百四十五章 由來過往第五十八章 偶遇重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帳內談話第一百三十五章 解開心結第五十七章 漫談徐州第五十二章 山道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昨日之事第五十五章 路在何方第一百四十七章 無形之囚第七十九章 合二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