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計陷張叔夜

高俅一見黨世英黨世雄面色不善,不由得先驚跳起來,顫聲道:“是梁山打過來了嗎?”

黨世英黨世雄忙搖頭,把事情原委一說,高俅這才解開了心結。

原來,黨世英黨世雄兩個帶了隨身人馬,一鼓作氣往濟州來,想的是傳喚張叔夜之餘,正好在城中捉拿幾個富裕的反賊間諜,榨些錢來鎮宅子。沒想到兵至濟州城下一看,卻只見城門緊閉,吊橋高扯,堞樓上守城人馬嚴陣以待。

黨世英便上前耀武揚威道:“征剿梁山都招討大元帥高俅有令在此,濟州太守張叔夜速速開城支應!”

堞樓上閃出張叔夜,向下喝道:“既說是高太尉來人,且呈上文書令箭來看!”

黨世雄大怒:“老爺們的話,就是文書令箭!張叔夜你再不開城,就是看不起太尉大人;看不起太尉大人,就是看不起朝廷,看不起當今聖上!那時大爺們嘴一歪歪,張叔夜摸摸你脖子上的腦袋還有嗎?廢話少說,還不開城嗎?大爺們走道已經乏了!”

此言一出,堞樓上羣情聳動,皆向黨氏兄弟怒目而視。張叔夜朗聲道:“沒有文書令箭,誰知你們是真是假?我未聞高太尉進到濟州,先聞有一夥兒害民強賊進到濟州,莫非就是你們?”

黨氏兄弟齊齊憤怒。黨世英揮鞭向城上一指,斥罵道:“好你個張叔夜!芝麻綠豆大的小官兒,也敢對當朝太尉大人的心腹人這般說話?你眼裡還有朝廷、還有當今官家嗎?再不開城,老子可要攻城了!”

張叔夜冷笑一聲,一揮手,堞樓上槍刀豎立,弓箭絞緊。就聽張叔夜冷笑道:“你們這些害民賊!竟然敢冒充官軍,前來賺城,豈能瞞得過我?滾回去告訴你的主子,這裡不同別處,叫他收斂些,免得事到臨頭,噬臍莫及!”

黨世雄氣炸連肝肺,挫碎口中牙,大叫一聲:“老匹夫安敢辱及我家大人?”縱馬而出,蕩起征塵,叫器道:“哪個不要命的,出城與老爺一戰?”

張叔夜伸手抄起一副強弓,大喝一聲:“中!”黨世雄還沒有反應過來,就感覺到盔頂上一顫——那顆斗大的紅纓已被張叔夜一箭射落!

這一下,黨氏兄弟雖然膽硬,卻也驚心。他們雖然帶來了三百人馬,但因爲想着進城搶掠,三百人都是輕騎,好多人甲衣都不全——少披一幅甲,就能多擄些東西——就算沒有張叔夜的神箭鎮着,沒有城上士民高昂的士氣守着,以他們這些烏合之衆——括田拆遷,還可充一羣勁將;攻城見陣,算不得半個英雄。

黨世英知道今天討不了好去,只好引人退到弓箭不及處,大罵道:“張叔夜!老匹夫!你對抗天兵,圖謀不軌,必然心存反意!待老子回去稟上太尉大人,一個反動煽顛的罪名妥妥的跑不了你的!那時倒要看看你這老匹夫如何收場!張叔夜!不對付結果了你,我兄弟不姓黨!”

亂罵了一通後,黨世英黨世雄帶了餘黨,也只能灰溜溜地滾離了濟州城下,回老營向高俅告狀來了。

高俅聽了這話,氣不打一處來,指了黨世英罵道:“黨啊!你就是一混帳王八蛋!只會給老子丟人!連一個小小的濟州太守都搞不定,老子貪污搜刮了老百姓那麼多錢,就養了你們這一羣廢物出來?真真的氣死老子了!氣死老子了!”

黨世英黨世雄急忙跪了下來,磕頭如搗蒜,一個叫“狗兒該死!”一個叫“五毛該死!”——最後齊聲道:“請老爺重重責罰!”說着淚如雨下。

原來黨世英小名狗兒,黨世雄小名五毛,無人時高俅常以此喚之,足證親厚。此時見高俅變了臉,黨世英黨世雄便恃寵而驕起來,口口聲聲雖然說請老爺重重責罰,但想來板子最終還得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果然,高俅聽到他們兄弟滿口“狗兒”、“五毛”,頓時念起舊情來。雖然黨氏兄弟給自己丟了大臉,但高俅潑皮無賴出身,素來是不要臉的,罵上兩句,見他們兄弟這般惶恐,心裡氣也就平了。

當下哼了一聲,喝道:“若不是此際正值用人之時,就該把你們這兩個奴才推出轅門,斬首示衆纔對!本大人現在給你們個將功贖罪的機會——你們速速點起一萬人馬,給本大人把濟州城攻下,將匹夫老反賊張叔夜擒了來見我——若再有差池,二罪並罰,定斬不赦!”

黨世英黨世雄聽了大喜。二人從地上一骨碌爬起,齊聲道:“得令!”正要上前接了調兵的令箭去跟張叔夜算帳,卻聽有人大喝道:“且慢!”

出言阻止之人非別,正是老將王煥。王煥滿臉苦笑,上前向高俅叉手道:“太尉大人息怒——世上安有未曾進剿賊寇,先攻自家城池的道理?若讓梁山西門慶知道了,也吃他笑話,豈不弱了太尉大人的威名?”

高俅一聽,此言倒也有理,自己的威名是萬萬弱不得的,但還是不甘心地道:“若就此算了,豈不便宜了張叔夜那老匹夫?”

這時,隨身參贊軍機的聞煥章出列笑道:“太尉大人何必如此耿耿?其實只需一物,管叫那張叔夜歸心束手,自投於太尉大人轅門前這樣的小人,有他倒黴的日子哩!待罪。”

高俅一聽,精神一振:“先生快說,是甚麼物事兒這麼靈,有這等遣將拘神的法力?”

聞煥章便向上拱手,悠然道:“此物非別——正是當今聖上頒予太尉大人的親筆詔書。”

高俅一聽,如夢初醒,大笑道:“哈哈!若非先生提醒,本大人幾乎忘了!對呀對呀,這些忠臣軟硬不吃,就吃這一套,只消把官家的詔書給他送過去,勝於十萬雄兵攻城——那時張叔夜不跪爬到我面前,老子不姓高!”

想到得意處,高俅便一刻也等不得了,迫不及待地問道:“哪一個願意再往濟州城下走一遭兒?把張叔夜老匹夫給本大人弄來?”

聞煥章道:“一事不煩二主,我出的主意,便由我去吧!也順便見識一下,張叔夜這位名臣的風采!”

黨世英黨世雄便出來自告奮勇:“我兄弟保護聞先生前去!”

聞煥章道:“二位賢弟卻去不得!你們都是義烈的好漢,若見了張叔夜,只怕會忍不住痛斥其人對太尉大人的無禮,濟州人心難測,若起個風波,不免誤了太尉大人的大計,因此還是我獨自去的好——只消太尉大人派些人馬一路保護,莫叫小生被梁山遊騎擄了去!”

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和聞煥章是貧賤之交的老交情,聞言出列拱手道:“小將願引人護送聞參謀往濟州城下走一遭兒!”

高俅大喜道:“有徐節度親自出馬,我家聞先生必然穩如泰山,本大人無憂矣!”說着,請來了徽宗皇帝的親筆詔書,聞煥章又請高俅頒了文書令箭,這才起行。

臨出帳時,聞煥章回頭向高俅道:“張叔夜很得濟州人望,太尉大人卻不可逞一時之氣,壞了此人性命——否則節外生枝激起民變,反爲不美。”

高俅笑道:“先生之言最善,本大人緊記了!”心中卻暗暗想:“把來一刀殺了,豈不便宜了那老匹夫?須當怎生想個法兒,好生折辱於他方好!”

聞煥章和徐京出了營,往濟州城下來。半道兒上聞煥章問道:“徐大哥,你看高太尉其人如何?”

既是自家心腹兄弟,徐京也不玩虛的,撇嘴道:“也不過就是一市井無賴罷了!若我踢得一腳好氣毬時,也早做個太尉多時了!”

聞煥章便嘆息附和道:“徐大哥法眼無差啊!這樣的小人,有他倒黴的日子哩!”

世上多有聞煥章這種走狗——他們有點兒上等人的模樣,也懂些琴棋書畫,也來得行令猜謎,但倚靠的是權門高閥,凌蔑的是忠臣百姓。有誰被壓迫了,他就來冷笑幾聲,暢快一下;有誰被陷害了,他又去嚇唬一下,吆喝幾聲。不過他的態度又並不常常如此的,大抵一面又在主子不提防時回過臉來,向旁邊的看客指出他主子的缺點,搖着頭裝起鬼臉道:這樣的小人,有他倒黴的日子哩!

這最末的一手,是其人的獨門特色。因爲他沒有義僕的愚笨,也沒有惡僕的簡單,他是智識階級,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一定不能長久,他將來還要到別家幫閒,所以當受着豢養、分着餘炎的時候,也得裝着和這些市井無賴、紈絝膏粱並非一夥,以留出將來退步的餘地。

千年之後,魯迅先生形象地勾描出了聞煥章這一類奴才的形象——二醜!真可謂鞭闢入骨。

二醜聞煥章一行人馬到了濟州城下,依然是城門緊閉,吊橋高扯,但聞煥章不急,只是揚聲道:“請濟州張太守說話!”

張叔夜早料到高俅不會善罷甘休,已是存了必死之心,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眼看又一支人馬到來,當下大聲道:“我就是張叔夜!爾等何方匪類,敢冒充朝廷天兵,來我濟州城下劫掠?速速退去,饒爾等不死!”

徐京哼的一聲,臉有怒色。

聞煥章卻是微微一笑,命身畔從人將一個紅漆木盤子高高舉起來,上面供了徽宗皇帝的親筆詔書,自己則手搖高俅頒下的文書令箭,朗聲道:“這裡有當今官家的親筆訓諭,又有徵討梁山大元帥高俅高太尉的文書令箭,張太守若不信時,只管將人來驗看!”

高俅的文書令箭倒還罷了,但聽到有徽宗的詔書御筆,不由得張叔夜不吃一驚。他當然知道下面這些人馬都是貨真價實的官兵,可這些官兵,卻又都是貨真價實的官匪,若放他們進了濟州城,百姓必遭大劫,因此這才一口咬定,這些人是冒充官軍的匪徒,任他們舌燦蓮花,就是鎖定了不開城的主意。

但現在有官家的御筆詔書在城外,卻由不得張叔夜不遵凜起來。他長嘆一聲,喚過三個兒子道:“我有幾句話,要囑咐你們!”

三個兒子見父親面色堅毅,聲音中盡是交待後事的語氣,心中頓起不祥之感,只得道:“爹爹儘管吩咐!”

張叔夜道:“如今我要出城去。我張家先是惡了奸相蔡京,今日又惡了高俅這佞賊,我此去九死一生,但這濟州城絕不能開!哪怕他們綁了我,要將我在這城下殺頭示衆,爾等也不得意氣用事,開城救我,反被賊人所趁!若違了父言,就是張家的逆子,死後入不得祠堂,見不得祖宗——你們可聽真了嗎?”

三個兒子聽得此言,伏地大哭,哽咽不能言。城頭士兵皆羅列而拜,哀聲道:“大人!”聲聞於天。城外聞煥章等人聽着,面色皆變。

張叔夜喝道:“都起來!用籃子將我吊下城,我自去尋那高俅說話!”

有那幫着護城的百姓撲上,抱住了張叔夜雙腿,哀叫道:“大人,您去不得啊!去不得啊!”

張叔夜喝道:“前有官家親筆詔書,我若不去,豈是忠臣所當爲?你們攔着我,是要我違背王命,也做一個高俅那樣不忠不義的佞臣嗎?”

這一喝,烈氣凜然。衆人再不敢阻擋,皆痛哭失聲,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張叔夜向城頭絞車邊步去。

張伯奮含淚道:“父親!若那高俅狗賊賊心不死,卻來打城,濟州孤城豈能擋得十萬寇匪——那時兒輩們又當如何?”

“敢來打城,便是逆賊,擊之何妨?”張叔夜斬釘截鐵地道,說着眼望梁山方向,嘆道,“縱有寇匪十萬,但其時真正愛民之人豈會坐視?他們必然前來助陣,破寇匪必矣!——唉!只恨這世道黑白顛倒,是分混淆,張叔夜挽不回這頹風,真真愧爲人臣了……”

說着跨入城頭吊籃,長吟道:“玉可燔而不可易其白,竹可焚而不可屈其節——放籃!”

張氏兄弟知道父親脾性,明白今日之事已不可挽回,三兄弟眼含痛淚,親自搖動絞車,送父親下城。眼看父親跨出籃子,孤身步向高俅人馬,張氏兄弟悲從心來,撲倒在堞樓上,放聲大哭。

此時消息早已傳了開去,濟州百姓聽到張太守義護百姓,捨命出城,皆爭往這邊城門處涌來。一時間萬頭趲動,半城壅塞,哭聲震動天地。不知是何人高呼一聲:“還我太守來!”一人怒吼,十數萬人攘臂而從,濟州城城池都在撼動。聞煥章等人聽得分明,無不膽戰心驚。

張叔夜已到聞煥章馬前,大喝一聲:“吾皇詔書何在?”聲如雷震。

那捧着盤子奉着詔書之人只是高俅門下傍虎吃食的奴才,生平哪裡見識過這等陣仗?先被濟州無數百姓的吼聲震懾了魂膽,再被張叔夜大喝聲一衝,頓時骨軟身麻,掌中那個盤子好似重若千鈞,再捧之不住,一個哆嗦,盤子墜地,盤中那張黃綾也就此失落於泥塗。

張叔夜鬚眉皆豎,暴喝一聲:“奸賊!安敢輕慢吾皇御筆?”佩劍閃電般出鞘,一劍將那高俅奴才人頭斬下!那失手之人如同遭了定身法一般,哪裡閃避得了?

劍落頭飛,張叔夜提三尺青鋒卓然而立,眼光所到處,人馬皆退。徐京少年時綠林出身,殺人放火,渾若無事,後來受了招安先徵吐蕃,又討西夏,戰陣上無數生死鋒鏑,動輒屠嬰滅族,心膽越殺越硬——但此時被張叔夜眼光一拍,卻不禁胸中凜凜,暗生懼意。

聞煥章更是不堪,早已躲到徐京馬後,顫聲道:“張大人有話好說,張大人有話好說啊!”

張叔夜卻不理這等二醜小人,只是自顧自收起長劍,整理下儀容,向着泥塗中那張黃綾恭恭敬敬地跪拜了下去,三叩首之後,張叔夜將黃綾捧起,就手展開看時,未知其文如何,先見筆力瘦勁——正是宋徽宗所創的書法一絕瘦金體。

其文道——神宵玉清王者長生大帝君命曰:今有御前殿帥高俅,引兵徵進梁山,凡有利於國家者,任其便宜行事。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張叔夜看了心道:“這必是官家親筆無疑了!換了旁人,誰有膽子自稱長生大帝君?”想着將旁邊的盤子拾起來,用衣袖拭去盤上污穢,乾淨後重將黃綾盛了。

聞煥章見張叔夜並沒有追上來趕盡殺絕,終於鬆了一口氣。待見他對那封御筆詔書奉若神明,心下更是大定:“吾計成矣!”

但眼前此人終究是個大蟲,因此聞煥章還是不敢怠慢,極盡小心翼翼地道:“張大人,我家太尉大人敬重張大人,因此特派小人前來相請,實無意冒犯大人虎威,惶恐!惶恐!”

張叔夜輕蔑地掃了聞煥章一眼,喝道:“與吾牽馬來!”這正是:

纔將忠心昭日月,又以鐵血對奸邪。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013章 秦明的預判第114章 完顏兀朮第166章 柯引第001章 穿過你的棺材我的手第032章 得東平,失張清第018章 謝希大的結局第094章 送親二龍山第007章 合夥第060章 北上第009章 造船攻梁山第052章 天書初見第042章 家宴第105章 結盟一刻第051章 九字真經第067章 兵臨城下第007章 左道敗宋江第131章 渡河第034章 收董平第153章 變起第016章 淚重逢第043章 新梁山第175章 計返第079章 棋與錢第065章 鄆城好漢第005章 兵發高唐第018章 名掛百姓牙鉤第177章 不知爲不知第007章 虎臣揚武第092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046章 座次之辯第033章 雪夜第046章 斷髮第134章 焦挺下書第050章 潘金蓮VS西門慶第029章 御史有難第051章 九字真經第048章 東陣門第005章 地廚星第035章 氣沮清風山第173章 落魂陣第012章 乾順的逆襲第166章 柯引第048章 失意的童謠第044章 蕭讓第099章 建康府第055章 鹽務改革第017章 號令明決第066章 登州來人第075章 風動後宮第088章 白秀英上山第003章 征塵碎第017章 救兵第171章 異空相會第019章 勝局與亂局第077章 花梨木匣子第067章 雷橫歸心第058章 醉裡疏狂笑從容第051章 九字真經第061章 目標宋清第025章 秋寒裡的春意第034章 鐘鼓震梁山第047章 嬌兒淚第033章 第一次民族會議第029章 分明報應第095章 姐妹做戲第067章 雷橫歸心第001章 穿過你的棺材我的手第045章 得逢義士好第037章 反間計第029章 分明報應第131章 二請盧俊義第066章 二進河北第039章 點姻緣第024章 公元一一一六第083章 飄零的哀傷第097章 黑船第107章 出山入局第147章 神將對飛石第004章 黃門徑第140章 悍馬第046章 陷入網羅有金樽第055章 風波起伏第055章 痛哭李嬌兒第072章 生擒第041章 駭浪譎波驚襲岸第033章 勝敗相分處第070章 扈三娘會西門慶第178章 說史第094章 送親二龍山第032章 沒頭腦與不高興第069章 蒲東關勝第056章 俠骨傲岸第084章 三路圍攻第022章 星官聚會第139章 捲土重來第069章 林沖見高俅第038章 臨陣換將第048章 贖身第121章 大戰之前第014章 變起典軍臺
第013章 秦明的預判第114章 完顏兀朮第166章 柯引第001章 穿過你的棺材我的手第032章 得東平,失張清第018章 謝希大的結局第094章 送親二龍山第007章 合夥第060章 北上第009章 造船攻梁山第052章 天書初見第042章 家宴第105章 結盟一刻第051章 九字真經第067章 兵臨城下第007章 左道敗宋江第131章 渡河第034章 收董平第153章 變起第016章 淚重逢第043章 新梁山第175章 計返第079章 棋與錢第065章 鄆城好漢第005章 兵發高唐第018章 名掛百姓牙鉤第177章 不知爲不知第007章 虎臣揚武第092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046章 座次之辯第033章 雪夜第046章 斷髮第134章 焦挺下書第050章 潘金蓮VS西門慶第029章 御史有難第051章 九字真經第048章 東陣門第005章 地廚星第035章 氣沮清風山第173章 落魂陣第012章 乾順的逆襲第166章 柯引第048章 失意的童謠第044章 蕭讓第099章 建康府第055章 鹽務改革第017章 號令明決第066章 登州來人第075章 風動後宮第088章 白秀英上山第003章 征塵碎第017章 救兵第171章 異空相會第019章 勝局與亂局第077章 花梨木匣子第067章 雷橫歸心第058章 醉裡疏狂笑從容第051章 九字真經第061章 目標宋清第025章 秋寒裡的春意第034章 鐘鼓震梁山第047章 嬌兒淚第033章 第一次民族會議第029章 分明報應第095章 姐妹做戲第067章 雷橫歸心第001章 穿過你的棺材我的手第045章 得逢義士好第037章 反間計第029章 分明報應第131章 二請盧俊義第066章 二進河北第039章 點姻緣第024章 公元一一一六第083章 飄零的哀傷第097章 黑船第107章 出山入局第147章 神將對飛石第004章 黃門徑第140章 悍馬第046章 陷入網羅有金樽第055章 風波起伏第055章 痛哭李嬌兒第072章 生擒第041章 駭浪譎波驚襲岸第033章 勝敗相分處第070章 扈三娘會西門慶第178章 說史第094章 送親二龍山第032章 沒頭腦與不高興第069章 蒲東關勝第056章 俠骨傲岸第084章 三路圍攻第022章 星官聚會第139章 捲土重來第069章 林沖見高俅第038章 臨陣換將第048章 贖身第121章 大戰之前第014章 變起典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