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看多了電視劇中的爭產場面,對這方面很有預見性爵的這番話後,就知道他這麼做,應該是有擔心別人來爭奪家產的意思,同時也應該不原意讓自己這個支持獨立的女婿,來繼承賓家族的產業,所以纔會把爵位和主要財產,留給外孫。不過康柏已經選擇了放棄英國籍,等於放棄了繼承爵位的可能性,對這一點早有心理準備,所以對此並不介意。
“要不要我去請個律師來?”康柏乾脆問道。
既然是給自己兒子的,那也還是要照顧一下,最好是現在有明確的法律文書,確定自己兒子的繼承權。
“恩!這樣最好,我也可以立下清楚的財產分配計劃,包括家族的其他產業,和其他人能分配到的部分。”老伯爵點點頭。
他想想也好,趁着現在,立下明確的財產分配合同。免得到了英國,受其他人的影響,做出不利於自己外孫的財產分配計劃來。不管是西方還是東方,大家族的財產分配過程,都是非常殘酷的。老伯爵現在把在北美的財產直接分配給女兒女婿,也未嘗沒有讓他們退出是非圈的意思。
康柏相信自己現在擁有的財產,應該已經不比賓家族的財產少,不能得到更多財產,到是也不介意,只是連忙叫人去請律師。
同時心中一動,向老伯爵提議道:
“岳父大人,既然你準備回英國去好好經營產業,我想。你能不能在倫敦幫我們開一家賓夕法尼亞銀行或者是匹茲堡銀行的分行。在英國開展我們兩家銀行的異地存取款業務?我還準備在歐洲大陸設立貿易總代表,到時候可能也需要你幫忙照看一下。”
跨洋銀行服務業務,這是康柏早就想做地事情。
不過一是原來兩家銀行沒有這麼雄厚地資本。可以支持在歐洲開設分行;再則原先美英交戰,也不具備和平往來歐美的條件,甚至實際上因爲交通等原因,地理現實也制約了不容易開展跨大洋的銀行業服務。
現在北美大陸乃至整個世界,只有少數幾家像英格蘭銀行這樣地傳統大銀行,才能勉強給特別客戶提供跨國、跨洋銀行業務。
在停戰協議簽署後。康柏已經有能力在歐洲開分行了,但當時在歐洲沒有放心的人可以幫忙照看,所以康柏還是不敢往跨洋銀行服務方面想。
但現在有老伯爵在英國就不一樣了,以老伯爵的威望和人脈,在英國幫忙開設兩家銀行的分行,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而且老伯爵本人,在投資理財方面的眼光,也不是一般人地樣子。甚至可以在關鍵時刻給銀行一些巨大指點。所以康柏決定,趁這次伯爵回英國,就趁機把銀行也開到英國去。
現在匹茲堡銀行和賓夕法尼亞銀行,兩家銀行的資本都增加了好幾倍。各項投資也進入了良好營運階段,隨着和平到來。其他銀行家紛紛準備開設銀行,這兩家銀行,必須找到新的路子,才能維持原來的高速盈利道路。跨大洋的銀行服務,無疑是非常賺錢的。
“開設分行?”老伯爵有點疑惑,“我雖然和很多銀行家是好朋友,還讓他們幫忙理財,但我本人並不懂得如果開銀行呀?”
“這個當然不用擔心,銀行業務我會讓其他人去具體經營,我就是需要你在英國的人脈和影響力,幫我照看一下銀行的安全。譬如說和警察地關係,和當局的關係,我擔心我一個獨立黨人開設的銀行,會在英國不方便,必須有一個真正的英國人來幫忙照看一下,是貴族則最好了。當然,你如果看重我們兩家銀行地跨洋服務,也可以在裡面進行一部分投資,這樣我們在英國開展業務,可能還會方便一點。”康柏笑着建議。
“好!我剛剛還想說,是不是可以讓我也參股你們的銀行呢!在英國開銀行沒問題,我會盡量地幫忙照看!”老伯爵馬上答應了下來。
這不僅僅是幫助女婿,他也確實想從這裡面賺一部分錢。
“其實如果你願意把大西洋郵輪公司的分公司開到倫敦,我想英國政府肯定在其他方面會對你多加照顧!”老伯爵遺憾的說一聲。
“哼!我準備先把紡織貿易代表處設立在倫敦,主要是賣機器紡織的棉布。自從和平協議簽署以來,大量英國呢絨被銷售到了美國,現在也該我們向英國出售一點特產的時候了!”康柏對老伯爵的建議並不領情。
“唉……”老伯爵無奈一聲嘆息,不願再談。
在律師來了以後,老伯爵不僅當着女兒女婿的面,立下將來的財產分配計劃,還和康柏簽訂了一份入股合同。老伯爵將會以在英國的地皮和房產作價,加上部分現金投資,對賓夕法尼亞銀行入股總值五萬英。
解決了家裡的一大麻煩事情,康柏不得不馬上把精力集中到總統選舉上來。
這第一次的總統選舉,本來按照計劃,是不準備採取競選儀式的,因爲在制憲會中,麥迪遜只是確定了選舉人團的選舉方法,不事先確定總統候選人,把選舉總統的事情全權交給了選舉人團來作出。
正如歷史上的美國第一次總統選舉那樣,大家都期望想選華盛頓那樣,無須經過競爭的直接當選。但實際上歷史上到了第三任總統,就不得不採取有候選人的競選,而現在,則是第一次都沒過關。
全美十四個州加兩個特殊地區,人口有多有少。制憲會議希望,由一個既能贏得多數州的支持、又能贏得多數選民支持的人,擔任總統。在不設候選人的情況下,若實行選民直選。那麼。人口最多地一個州,多半就會包攬總統人選,因爲。在交通還不發達,媒體只限於書刊報紙,還
播、電視、電話、手機地時代,人民的資訊來源非常會議估計,親不親,故鄉人。選民多半會選一個本州的人。於是,提出各州選舉人團必須選舉兩人,其中一人不是本州地人,這樣,即使在本州未能獲得最高票,若在各州加起來,得票最多,依然是多數州和多數選民的選擇。而且。附帶解決了副總統問題,預先選出“太子”,解決“東宮之爭”,萬一總統在任期內死去。不致出現“缺位”危機。
爲防止人口多的大州佔優勢,人口少的小州受損失。選舉人團票數的分配,採取衆議員和參議員人數之和爲標準,衆議員人數按人口分配,照顧大州優勢,參議員每州兩席,彌補小州弱勢。
爲排除在職議員和行政官員攪局,規定他們不得進入選舉人團。爲防止選舉人團受國內外腐蝕拉攏,還決定讓他們分散在各州投票,而且速戰速決,使拉攏者沒有時間作弊。
麥迪遜還估計,在沒有提名候選人的情況下,這種選舉,多半可能會出現票數分散,無人得票過半數地局面。也就是說,選舉人團反而只能起提名候選人的功能。
爲此,制憲會議又專門設計:若無人得票過半,由參議院從得票最多的五人中,最後票決。可是,有的代表擔心,參議院具貴族傾向,由參議院票決,可能導致貴族制。最後決定:由衆議院票決,但每州作爲一個政治實體,只投一票。
制憲會議設計這種總統選舉辦法的過程,可以歸結爲“負面排除法”:只要一個地方可能導致一種弊病,尤其是營私舞弊,就加以排除。制憲會議代表們堅信,遊戲規則的第一要義,是公平,而不是合理。
經過三番五次的辯論修改制憲會議終於敲定上述方案,智者千慮,必有所失。這套方法,很快就被證明不可取,因爲在康柏的推動下,富蘭克林宣佈參選第一任總統,而華盛頓也宣佈要幫忙選舉團代表選。
一旦從原來選舉人團代表自由意願選舉,變成有候選人地目標傾向性選舉,那這一套選舉方法,立刻改樣了。從被人選出來,到站出來讓人選,自然有很大差異。
至少,這些候選人蔘加幫忙選舉人團代表的選舉,就是徇私。不過此時修改憲法也已經來不及,加上康柏在報紙上刊登文章,認爲這纔是真正符合民主的選舉規則。大多數人也覺得,在各候選人都“徇私”的情況,其實也算不上真正地徇私。所以都覺得這次選舉不需要再修改。
—
作爲法律專家的麥迪遜,自然不能不顧,一邊幫富蘭克林競選,一邊卻再次把修改總統選舉辦法,當成了自己地工作日程。
建國初期的美國人和制憲會議代表們,心裡還是非常單純的,他們希望有一個不分黨派的“賢人政府”,認爲選舉總統,就應該像歷史上那位華盛頓那樣,坐在家裡,不用自我報名,也不要人推薦,憑着戰功、聲望和人格,靜待選民把選票堆到他身上。可是,美國曆史上,只出現了一個華盛頓,兩次獲得全票當選。此後,再也沒有一個人,獲得如此殊榮。
康柏一開始就打破了這種競選形式。
爲了更容易贏得第一次選舉,他並沒有在制定選舉總統辦法的時候,提出任何意見,但在選舉開始後,又馬上開始按照後世選舉的方法運作。
他鼓勵富蘭克林以黨派的名義參選,告訴人們:需要有人出來競選總統,爲此,要拉幫結派,組織政黨,要自我誇耀,詆譭對方。政治鬥爭,尤其是權力爭奪,不可能那麼溫良恭儉讓,要請客吃飯,要做文章。要宣傳,不惜虛張聲勢,要詆譭,不惜歪曲事實。被動的總統選舉,從此變爲主動的總統競選。而總統競選,應該充滿人間煙火味兒。
就連無奈的麥迪遜,都不得不按照康柏的構思,開始編撰憲法第一條修正案,有關總統選舉。
不過康柏提出的選舉辦法,在剛剛開始的第一次總統選舉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面對共和黨鋪天蓋地的宣傳和拉攏工作,華盛頓和聯邦黨根本懵了頭。推崇沉默的華盛頓,只是勉強參加了幾次聚會,就拒絕再出席這樣的拉攏會議,更是拒絕和富蘭克林在內外政策上進行公開辯論。
聯邦黨還勉強在戰鬥,華盛頓這個候選人,卻已經準備放棄了。
康柏還特地讓各州的中立報紙,採訪路人作名義測驗,結果競選中的一個多月,報紙上富蘭克林的支持率以百分之七十的絕對優勢,遙遙領先華盛頓的百分之二十,還有一部分選擇了支持其他人。這也成了擊敗聯邦黨助選動力的最大功臣,到了選舉正式開始前,就連聯邦黨人,也都差不多放棄了。
到了選舉人團正式選舉開始前,華盛頓和聯邦黨,都放棄了對選舉的希望,結果毫無意外的,富蘭克林在十一個批准憲法的州中,獲得了九個州的多數票。弗吉尼亞的選舉人團,在民主黨傑弗遜的支持下,富蘭克林和華盛頓以六票對六票打平,算結果時按零票計算,華盛頓只在有亞當斯等聯邦黨人的大本營馬薩諸塞州,多數選舉人選擇支持他。
具體在數字上,七十六個選舉人團選舉,第一個名字中,富蘭克林以五十六票對八票擊敗了華盛頓,取得領先,在第二個名字中,華盛頓以三十五票對八票擊敗排第二的富蘭克林,其他傑弗遜、亞當斯等人,也在第二個名字中有幾張得票。
按照美國憲法,富蘭克林當選爲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當選爲第一任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