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準備背鍋的文臣

朱慈在御案之旁逡巡,聽着王家彥的言語,暫時沒有說話。

以科舉未開端的改革,必然掀起一場比李自成和建奴入關還要巨大的鬥爭。

贏了足以掃平國內的一切障礙,大明開往近代化的航道將一馬平川,再無阻力。

輸了,當然一敗塗地,以往所付出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成功的概率,估計只有40%

科舉的改革,觸碰的是儒家的紅線,這一點,不但朱慈有所心裡準備,怕是整個朝會上的許多大臣都能意識到這一點。

有些人或許覺得這樣改革就是智障,純粹是捨本逐末,這並非依靠口才就能改變這些老頑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

而有些人只是爲了大明的江山着想,怕朱慈觸碰到國內動盪的紅線。

所以,大體上,無論是忠奸,都不覺得這次改革有實行的可能和必要。

但是這就是一場賭注。

朱慈有沒有這個必要賭,或許並不值得。

或許學着嘉靖萬曆天啓一樣,在幕後邊嗨皮邊關注着朝政遠比朱慈如此浪翻天的操作要穩妥的多。

什麼都不做,只等着西學東漸逐漸推行,幾百年後,大明並不會落後西方多少。

但是對朱慈來說,似乎並沒有太多的耐心。

御案之上,還有着一張的簡陋般的世界地圖。那是昭仁徒手描繪的送給了朱慈,被小心翼翼的珍藏在這裡。

每天上朝都能看的到,一遍又一遍。

那些被小心標註起來的兩個小人,乃是昭仁小小的憧憬。

只是她那小腦袋中,似乎還沒意識到,這樣的夢想代表着什麼。

代表着大明必須有足夠的實力踏足這些地方。

一二百年之後,隨着逐漸的西學東漸,大明朝的臣民必能以足夠驕傲的姿態遊歷世界。

但……對目前的大明來說,哪怕是前往本子國都兇險莫測。

畢竟大明還不足夠的強大。

留給朱慈的時間並不多,穿越者也只有他一個人而已,能夠以超前的眼光看待目前的局勢,並做出比較合理的決策。

這隻有朱慈自己能做到。

如果沒有大的動作,怕是直到朱慈死掉,也看不到大明威服四海的一天,更扯提有足夠的力量,讓昭仁能夠實現兒時的願望。

改革,那就是要說幹就幹,不懼風險,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猶猶豫豫的妥協,並不是朱慈的風格。

這麼強勢的改革,大明必將經歷傷痛,甚至還會流血。

但是對於大明這個小姑娘來說,如果不經歷流血,又怎能成長爲真正的女人。

朱慈不斷的在被感冒死的邊緣試探。

“百官代天子牧民於天下,若百官無德於民,又如何讓百姓傾心歸附於聖上?”王家彥,也豁出去了,繼續勸說道。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你皇帝把蠻夷比作瘋狗,必須以刀子對待,咱們也認了。

但對內的話,總不能也用刀子是吧,還需要用俺們儒家的那一套,用仁德對待不是?這你總不能強詞奪理吧。

朱慈拿着刀柄敲着御案,讓下面的大臣肅靜。

“那爲何百姓仍然接二連三的造反?”朱慈問道。

“百姓之所以反,乃是爲官者無仁無德所致,若是以德臣而委之,則必無事端。”禮部員外郎出班言道。

似乎很有道理,也正切中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其他人也點頭稱是。

“是麼?王尚書,你可以告訴真,當初陝西因何而亂?”

“陝西民亂,乃是關中大旱,顆粒無收,百姓無食……不得不……”

王家彥,本來只是規規矩矩的回答,只是剛說到一半便說不下去了,此時他似乎意識到了朱慈爲何問起這個事情。

而他這樣就事論事的回答,恰恰和他之前所列舉的儒家思想所悖論。

“那你告訴朕,河南之變又因何而起?山東呢?北直隸呢?”

“說啊!”朱慈怒斥道。

“微臣……微臣!”

“乾旱,蝗災,水災,毫無例外,百姓們不歸附朕,不是爲官有沒有有德行,而是因爲他們吃不飽飯而已!”

“爲何吃不飽?沒有糧食!”

“糧食!”

“這纔是國家安定的根基所在。”

“國家強盛,則糧豐刀利,僅此而已。”

“朕不管你熟不熟讀聖書經義,誰能讓大明的糧食餵飽更多的人,誰能讓大明的刀子更加鋒利,這樣的人,纔是大明需要的人。”

“科舉事關國家取士,也應以此爲綱。”

朱慈着重的闡述了他最終立場,駁斥了文臣對於經書教義的維護。

或許,儒家的思想並非那麼不堪,在某些意義上能夠統治中國幾千年,也有他的精粹所在。

然而再精粹,也實在阻擋了朱慈改革的腳步,就像後世的外語一樣,有用?肯定有用,但是擡高的過了,必然將人才壓制的扭曲起來。

儒家被擡高了幾千年,要摔,必須摔的徹底,才能真正的讓大明脫胎換骨。

就像後世的太祖一樣,徹底打碎舊世界。

當然,這一切都從科舉開始,之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已經難以預料。

但是,既然已經做了,便沒有回頭的可能。

衆臣或許被聖上說服,也或許沒有,但在經過了如此驚心動魄的朝中爭辯之後,衆人也最終沒有反對的聲音。

表面上臣服於朱慈的決策,但心裡想的,那誰也不得而知。

朱慈並不在乎,還說的也說了,該聲明瞭也聲明瞭,包括向其他人用特別的方式解釋之所以改革科舉的原因。

如果,還有人敢於跳出來,那也只能利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人道主義毀滅。

“既然諸位都覺得改革科舉爲妥,那此事便如此定了下來。”

衆臣們突然覺得聖上有些不要臉,他們只是不敢表態而已。

“朕自登極以來,詔書從不過諸位,以至諸位拳拳爲國之心,難以報效,朕實心中有愧。”

羣臣們懵逼,早已被主宰的他們第一次聽到聖上竟然說出如此的話來,頗爲感動。

您老總算意識到了自己剛愎自用了吧,放權,放權,快放權,俺們早已飢渴難耐了!

不過羣臣們等到的並非是朱慈的放權,而是一份詔書,被朱慈舉了起來。

“所以朕琢磨着,這份科舉改革的詔書,由諸位百官聯合署名,用以詔告天下。”

媽的!

你他媽怎麼不去死!

第四百六十六章 科學與技術第四百九十六章 迷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西軍殘黨第七十三章 亡命天使第四百八十五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一次的衝擊第三百九十二章 北部問題第三百四十六章 請命第一百二十章 入堡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煌言殺降計(上)第一百零四章 卍解第四百四十章 絕望的副將第八十一章 京城余余事第二百六十章 匯師第二百九十六章 妹妹即正義第三百九十四章 向着草原奔跑第三百零四章 理工男的冬天第三百三十七章 左良玉的結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明世界盃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信足抵十萬兵!第二百零三章 撲街的大玉兒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記事第一百七十章 硬磕廣寧關的計劃第九十一章 保衛前的安排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勢待發第三百五十三章,從京城到楚雄第二百七十章 效忠第一百零四章 卍解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東第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四十六章 講個笑話三百九十九章 大生意第三十七章 登極建元(一)第八十七章 焚燒着的世界第五百一十二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追責朝鮮第二百二十四章 威嚇第一百五十章 罪惡,狂歡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尾第十二章 京城誅奸侫(一)第七十三章 亡命天使第三百六十二章 取潼關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與槍第三百八十三章 絕不後退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巖的靈感[上架前最後一章]第三十八章 登基建元(二)第三章 說服王先通第一百七十六章 猥瑣的歌謠第四百四十二章 兩邊都很慌第二百八十七章 文臣的爭執第三百零九章 大殿上的一條狗第四百八十九章 莽第二百六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懼第四百零六章 孤注一擲的張獻忠第二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十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二百二十四章 威嚇終章 結局第五百章 到家了第四百二十章 此時的朱慈還在趕來的路上第四百零六章 孤注一擲的張獻忠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州的不速之客第三百八十三章 絕不後退第三百八十八章 更多的力量第二百七十九章 需要的革新第十七章 京城誅奸侫(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忠犬第十章 激情演說(三)第八十二章 薛義成小傳第四百八十三章 聲音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傷天和第四百一十四章 黎明第五十章 穩定京師(二)第五百零八章 無法改變的結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被滅殺的二十萬降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鎮江城內第二百二十五章 瑟瑟發抖第二百八十九章 劍拔弩張第二十六章 最後的清剿(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瀋陽城的曙光第一百九十九章 在歪脖子樹上搖曳生姿第三百六十二章 取潼關第四十六章 收民心(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降上癮的張煌言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煌言殺降計(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慈的回覆第三百一十八章 未知第九章 激情演說(二)第十九章 京城誅奸侫(八)第一百零八章 回宮第三百二十八章 西部消息第六章 朱慈的謀劃第七十二章 吳三桂第五百一十二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四百零一章 奸商(中)第三百六十章 嗅到的機會第三十七章 登極建元(一)
第四百六十六章 科學與技術第四百九十六章 迷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西軍殘黨第七十三章 亡命天使第四百八十五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一次的衝擊第三百九十二章 北部問題第三百四十六章 請命第一百二十章 入堡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煌言殺降計(上)第一百零四章 卍解第四百四十章 絕望的副將第八十一章 京城余余事第二百六十章 匯師第二百九十六章 妹妹即正義第三百九十四章 向着草原奔跑第三百零四章 理工男的冬天第三百三十七章 左良玉的結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明世界盃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信足抵十萬兵!第二百零三章 撲街的大玉兒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記事第一百七十章 硬磕廣寧關的計劃第九十一章 保衛前的安排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勢待發第三百五十三章,從京城到楚雄第二百七十章 效忠第一百零四章 卍解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東第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四十六章 講個笑話三百九十九章 大生意第三十七章 登極建元(一)第八十七章 焚燒着的世界第五百一十二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追責朝鮮第二百二十四章 威嚇第一百五十章 罪惡,狂歡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尾第十二章 京城誅奸侫(一)第七十三章 亡命天使第三百六十二章 取潼關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與槍第三百八十三章 絕不後退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巖的靈感[上架前最後一章]第三十八章 登基建元(二)第三章 說服王先通第一百七十六章 猥瑣的歌謠第四百四十二章 兩邊都很慌第二百八十七章 文臣的爭執第三百零九章 大殿上的一條狗第四百八十九章 莽第二百六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懼第四百零六章 孤注一擲的張獻忠第二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十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二百二十四章 威嚇終章 結局第五百章 到家了第四百二十章 此時的朱慈還在趕來的路上第四百零六章 孤注一擲的張獻忠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州的不速之客第三百八十三章 絕不後退第三百八十八章 更多的力量第二百七十九章 需要的革新第十七章 京城誅奸侫(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忠犬第十章 激情演說(三)第八十二章 薛義成小傳第四百八十三章 聲音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傷天和第四百一十四章 黎明第五十章 穩定京師(二)第五百零八章 無法改變的結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被滅殺的二十萬降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鎮江城內第二百二十五章 瑟瑟發抖第二百八十九章 劍拔弩張第二十六章 最後的清剿(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瀋陽城的曙光第一百九十九章 在歪脖子樹上搖曳生姿第三百六十二章 取潼關第四十六章 收民心(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降上癮的張煌言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煌言殺降計(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慈的回覆第三百一十八章 未知第九章 激情演說(二)第十九章 京城誅奸侫(八)第一百零八章 回宮第三百二十八章 西部消息第六章 朱慈的謀劃第七十二章 吳三桂第五百一十二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四百零一章 奸商(中)第三百六十章 嗅到的機會第三十七章 登極建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