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靜譚漣漪

下面的大臣,如何去想,已經不得而知。

朱慈對於政治機構的改革仍然在繼續。

考學部尚書給定了方以智。

而分出來的外事部則由王家彥提領。

不過原本的禮部,顯然不只負責科舉和外交兩件事情。

同時還包括,祭祀,禮儀,宴會,等等許多亂七八糟的事情,打包形成一個新的部門。只是再不算入六部之中。

在此事處理之後。

今天的朝會,也隨之結束。

羣臣們都能預料的到,這一次的朝會將足以掀開大明內部的波瀾,只是未來將會導向何處,沒人能夠預料。

……

改革科舉的詔書,從京城爲開端,準備傳檄全國。

城西的會館,仍然是留京士子的主要聚集地。

在詔書首先在京城之中張貼之後,百姓們倒也沒太大的反應,他們又不打算科舉入仕,關他們毛事。

但會館之中,卻炸開了鍋。

學子之所以留在京城,基本都是更方便的學習,考取功名,然後就可以各種浪了,而處於會館之內的讀書人,也是最爲迫切想要入朝爲官的人。

“進士科取消範文,不再取材聖人經書?怎麼可能,你這是從哪聽來的消息?聖人經義,留存千年,乃是我華夏之精魄,自進士科出現之後,便以此爲本,怎麼可能突然取消?”一個宅在會館裡的宅男,聽到其他人在討論這件事情,頓時有些不敢相信。

“騙你做什麼?西市口那邊都貼上去了,不信自己去看。”

其他人也都點頭,確認了這件事情,這可不是件小事,和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

眼下已經快到了年關,距離春闈,也沒多長時間了,原本只想着好好學習,現在突然出了這麼一個幺蛾子的事情出來。

這他麼的要讓他們原地爆炸啊?

“不考經義考什麼?”

“上面說,明算三取一,明法五取一,物理二取一,以爲進士。”

“胡鬧,明算,明法之類,又怎能代替經義?朝廷這是捨本逐末啊!”

“也就是說,咱們寒窗苦讀十餘年,都白讀了?聖家之言都不用,國家豈不是淪爲蠻夷之流?”

“也不是,明年的春闈,還是考經義的,詔書只是說明年的春闈是最後一次,下一次便用新法會試。”

“那有什麼用?會試不過取之二三百人,其他名落孫山便再無機會?這是什麼道理?”

“再說,能與會試者,必以舉人爾,然舉人能有多少?這麼一改,直接撅了秀才,童生的活路啊!”

“那能怎麼辦。”

“這是聖上的主意?”

“據說詔書上有羣臣署名。”

衆人沉默了下來,繼而非常不爽般的咬牙道。“國奸當道!”

……

詔書以每天五十公里的速度,開始向周圍郡縣輻射。

曲阜。

孔府華燈初上,九進院落,恢宏的程度,與紫禁城相比,有過之而不及。

甚至於說,孔府在規模上,和規格上,要比紫禁城還要大上一圈。

“衍聖公,北京來的消息。”

六十四代衍聖公,孔衍植泯着嘴巴,緩緩搖頭。“朝廷科舉要取締經義?”

“是,遼寧元年春闈最後一次考經義,以後進士科以明算,明法,物理取而代之。”下面的管家小心翼翼的解釋道。

孔衍植默然的思考着其中的厲害關係,暗暗搖頭。

“若科舉不考經義,天下的讀書人都去讀明算,明法之流,他日恐在無我孔家之人。”

管家還是有幾分見識,很快便從朝廷的改制中,嗅到對於孔家影響的信號。

孔家之所以能穩穩的立足於華夏,佔據着如此恢宏的宮殿,而不用擔心被揭發謀反,奴役着幾萬農民而享受着他們的供奉而不用擔心吃穿。

靠的當然是他那名震華夏的祖宗。

孔子大大。

倘若,天下的讀書人都因爲朝廷的政令,拋棄了儒家……那麼他們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恐怕也難以保住。

朝廷着改革科舉,看起來只是一個普通這政令。

但是,孔衍植卻嗅到一種火藥味,這似乎是明朝準備背離正規,想要和他們孔家宣戰?

“明朝的朝廷,真是令本公好生失望。”孔衍植搖了搖頭。“明朝舍經義典籍而不用,徒爲蠻夷耳,甚至還不如那清人!”

“只是可惜那清人忒不爭氣,竟是敗了回去,本公連頌文都準備好了。”

“那衍聖公,咱們該怎麼辦?總不該看着朝廷如此吧。”

孔衍植喝着茶,不瘟不火,隨之說道。“去組織些人,號線天下士子去京城,罷考!”

“是……”

管家聽後,便是離開準備去辦事,卻被孔府中的一個佃戶攔了下來。

“孔管家,俺這聽說了,當今聖上可是取消力役的,俺這兒子和女兒在孔家也幹了幾年,什麼時候能讓能讓他們回家啊。”

!

“聖上取消力役和你們有什麼關係!這裡可是孔家!你們世世代代都是孔家的奴僕!別想些有的沒的!”

管家怒斥道,小老頭紅恭恭敬敬低下頭,不敢再多問。

管家看着這些泥腿子,心中頗爲不屑。

……

河間府。

孟兆祥家已經被士子們圍了起來,高喊着口號,在外面吵鬧。

若是有人從家裡走出,怕不是要被直接堵住爆揍一頓。

孟兆祥的弟弟,心裡也是比了狗了。

他家之所以如此,當然是因爲那份詔書之中,可是有着他大哥的署名?

孟慶和也無法想象,他哥這不是犯傻麼?怎麼能和別人同流合污的支持這種詔書!這可讓孟慶和難受死了。

外面的人不斷地辱罵。

裡面的人提心吊膽。

真是不知道倒了八輩子血黴了。

……

京城

方以智疲憊的返回家中。

既然成了尚書,組建考學部,當然有許多事情要忙。

現在方以智才感覺到了當官有多麼不容易。

其他同僚看他的眼光都帶着綠色。

真是不敢想,怕是整個朝廷的大臣沒一個人喜歡他的。

被孤立,似乎也並沒有不妥。

那樣可以安靜的看書。

回到家,放下了一切的疲憊,稍微感覺安心一些。

阿婆的絮叨,還有多出來的一個女人。

第四百五十六章 坤興婚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記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爲孔家“正名”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國來朝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一次的衝擊第四百零四章 一個決定第六十九章 認知不協調第一百一十六章 喜怒無常第四十九章 穩定京師(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聲音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好學習第二百四十二章 反攻前的準備第二百一十九章 福臨是你兒子麼?第二百六十九章 更讓人恐懼的動作第四百三十一章 喪心病狂的閻應元第二百九十一章 軍備發展第二百九十七章 家門不幸第六十二章 練兵(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兩邊都很慌第四百八十三章 聲音第一百四十六章 講個笑話第六十四章 京城之間第一百七十一章 兵臨廣寧城(2/3)第八十章 京城餘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心思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南第二百七十五章 會審第一百零五章 更爲強大的敵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京的盤算第一百一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零二章 奸商(下)第二百六十章 匯師第六十六章 太監和錦衣衛的爭執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策山東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2/3)無標題章節第二百五十九章 痛苦的多爾袞第二百二十四章 威嚇第三百一十五章 矛盾在激化第一百八十章 城下罵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各軍部署,大戰在即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二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十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懼第一百三十一章 籠中之鳥第四百零八章 石柱保衛戰(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軍的行進。第一百六十三章 韃清援軍(咬牙作死第二更2/4)第三百三十六章 春闈第三百一十四章 去儒奉漢第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三百零六章 黃得功的野望第六十八章 劍法如神第二百八十九章 劍拔弩張第一百三十一章 籠中之鳥第二百二十四章 威嚇第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五百零九章 兄妹(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籠中之鳥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二百二十一章 幹他丫的棒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全線圍剿第六十九章 認知不協調第一百四十七章 北信第二百九十八章 護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逆轉第四百五十四章 國論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京的盤算第五百零一章 順風第二百一十章 受困的高傑第二百八十三章 孝陵衛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追擊戰,朱慈vs多爾袞第四百九十六章 迷路第一百六十三章 韃清援軍(咬牙作死第二更2/4)第七十七章 決戰前的寧靜第三百零三章 軍權革新第一百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三百八十一章 焦灼中的突破第七十六章 高山流水第四十三章 收民心(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北抉擇第三百二十一章 殺手鐗第四百二十一章 抵達石柱第三百七十四章 進擊的秦良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國來朝第四百九十七章 匍匐第二百零八章 敵我不明思密達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夢第四百六十章 尼布楚條約第二百七十六章 抓捕進行時(1/3)第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破關第三百四十八章 酒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命所在第三百二十一章 逆轉第五百零五章 小潘北京奇遇記第二百五十章 昭仁和寧槿第七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七十八章 似乎會發生有意思的事情
第四百五十六章 坤興婚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記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爲孔家“正名”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國來朝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一次的衝擊第四百零四章 一個決定第六十九章 認知不協調第一百一十六章 喜怒無常第四十九章 穩定京師(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聲音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好學習第二百四十二章 反攻前的準備第二百一十九章 福臨是你兒子麼?第二百六十九章 更讓人恐懼的動作第四百三十一章 喪心病狂的閻應元第二百九十一章 軍備發展第二百九十七章 家門不幸第六十二章 練兵(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兩邊都很慌第四百八十三章 聲音第一百四十六章 講個笑話第六十四章 京城之間第一百七十一章 兵臨廣寧城(2/3)第八十章 京城餘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心思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南第二百七十五章 會審第一百零五章 更爲強大的敵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京的盤算第一百一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零二章 奸商(下)第二百六十章 匯師第六十六章 太監和錦衣衛的爭執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策山東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2/3)無標題章節第二百五十九章 痛苦的多爾袞第二百二十四章 威嚇第三百一十五章 矛盾在激化第一百八十章 城下罵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各軍部署,大戰在即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二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十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懼第一百三十一章 籠中之鳥第四百零八章 石柱保衛戰(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軍的行進。第一百六十三章 韃清援軍(咬牙作死第二更2/4)第三百三十六章 春闈第三百一十四章 去儒奉漢第四百五十七章 準備第三百零六章 黃得功的野望第六十八章 劍法如神第二百八十九章 劍拔弩張第一百三十一章 籠中之鳥第二百二十四章 威嚇第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五百零九章 兄妹(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籠中之鳥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二百二十一章 幹他丫的棒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全線圍剿第六十九章 認知不協調第一百四十七章 北信第二百九十八章 護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逆轉第四百五十四章 國論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京的盤算第五百零一章 順風第二百一十章 受困的高傑第二百八十三章 孝陵衛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追擊戰,朱慈vs多爾袞第四百九十六章 迷路第一百六十三章 韃清援軍(咬牙作死第二更2/4)第七十七章 決戰前的寧靜第三百零三章 軍權革新第一百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三百八十一章 焦灼中的突破第七十六章 高山流水第四十三章 收民心(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北抉擇第三百二十一章 殺手鐗第四百二十一章 抵達石柱第三百七十四章 進擊的秦良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國來朝第四百九十七章 匍匐第二百零八章 敵我不明思密達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夢第四百六十章 尼布楚條約第二百七十六章 抓捕進行時(1/3)第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破關第三百四十八章 酒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命所在第三百二十一章 逆轉第五百零五章 小潘北京奇遇記第二百五十章 昭仁和寧槿第七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七十八章 似乎會發生有意思的事情